常常看看年輕人這樣的提問:「2X歲一事無成,迷茫焦慮,應該怎麼辦?」
其實20幾歲一事無成不是非常正常嗎?現代人被滿天飛的逆襲故事,被販賣焦慮的文章擾得心神不安,原本迷茫的年紀再添上焦慮,終於使自己完全找不到了方向。
在這裡,我不想說什麼大道理了,有句話說得好:「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只明白道理,不知道如何去做,只會徒增焦慮。
我覺得有一本書特別適合這樣的年輕人——《成功心理學》!因為它不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各種感受的產生原因,並且還會給你一些應用工具,幫助你找到方向,並且指導你如何達成。
其實迷茫不外乎兩種:
找不到人生方向的迷茫;有了目標,不知如何堅持下去,使之達成的迷茫。
這本書將這兩個最為困擾世人的問題都解答了!我相信通過閱讀,並按照書中的方法做好評估和測試,你一定會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旦有了目標,你的內心就安穩了。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如果再有迷茫,再有困惑,依然可以通過此書求解。所以,我稱這本書為可以時時陪伴你的導師。
我想這大概就是《成功心理學》再版5次,長銷不衰的原因吧!
下面,我們來看看《成功心理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一、確立目標:
1、了解成功、了解自己:
來看看《成功心理學》對成功的定義:
所謂的成功就是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他是你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當中,通過自己的行為而產生的一種自我肯定的感覺。
這個定義刷新了我們以往對「成功」的認知——原來成功不僅僅是:出人頭地,名利雙收。只要通過自己的行為,能夠獲得自我滿足、自我肯定,那都是成功!換句話說:只要你自己覺得自己的努力能夠讓自己滿意,你就算獲得了成功!
那麼問題來了:你了解自己嗎?
很多人的迷茫其實都是緣於不自知。「我」有什麼性格特質?有什麼技能?有什麼興趣愛好?
有了這本書,你可以通過測試,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了解自己是否適合現在的工作。只要這兩個問題有了答案,就能夠幫助你確定目標了。
假如說,一個工作適合你,卻不是你的興趣所在。那你完全可以繼續保持這份工作,然後發展你的個人興趣,並為自己確定一個目標(工作目標,興趣目標)。有了目標,心裡踏實了,工作之餘把時間花在興趣培養上,迷茫自己也就沒有了。
那麼應該如何確立目標呢?書中有具體的衡量標準。
2、確立適應於「你」的人生目標:
在了解自我之後,只要遵從「SMART」原則,我們就能確立靠譜的人生目標。
「SMART」是五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是指設置目標的五大要素:具體性,可衡量性,可實現性,現實性,時間相關性。
比如,你有一個目標——「購買一套住房」。用「SMART」原則來衡量,發現它缺少具體性、時間相關性,因為你沒有明確花多少錢,在什麼位置,在多長時間內達成。如果改為:「在一年內,花不超過500萬在城際周邊購買一套兩居室」就是一個可執行性很強的目標了。
二、走向成功:
目標一旦確定,緊接著就是行動了。雖然在達成目標的路上還會有很多困難,但《成功心理學》可以告訴你,如何應對追求成功所遇到的迷茫。
1、提高自尊,積極思考
所謂自尊就是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有些人總是覺得「我什麼也幹不成」,「我什麼特長也沒有」……,這些都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心理學研究表明,低自尊通常是由於童年經歷所導致。那麼,如果你已經是一個低自尊的成年人了,怎麼辦呢?好消息是,可以通過設置一系列挑戰性越來越強的目標,來提升自我期望,增加自信,進而提高自尊。
比如說你想在公司的年會上做一個15分鐘的分享,那麼可以利用smart原則,設置難度不斷加大的一系列小目標。
1,馬上參加一個知識分享學習班。2,每周在學習班參加一次討論。3,每周在學習班參加三次討論,自立論述自己的觀點不少於5分鐘。4,每天在學習班參加討論,自立論述自己的觀點不少於10分鐘。5,在學習班的結業會上進行時長15分鐘分享。6,在公司的年會上進行時長15分鐘分享。
只要你按照這樣的步驟,實現了目標,那麼自信隨之而來,自尊也得到提高。這裡再一次講到了,合理設置目標的重要性。目標可大可小,主要是要對有效地激勵自己。
你完全可以按照這個套路設置自己的目標。
此外,人是情感動物,受周圍因素影響,常常會產生各種情緒波動。這之中,消極想法是成功路上的主要障礙之一。好在心理學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已經證實,人人都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積極思考的習慣,哪怕你是一個天生的悲觀主義者。
培養積極思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積極的詞彙進行自我對話,多用:「我可以」,「我能夠」,「我願意」……,少用:「我不得不」,「我還得」,「我必須」……,儘量不用:「我不能」,「我不會」……,等等。
請記住,這世上的很多事,讓你放棄的原因並不是「我不能做」,而是「我覺得我不能做」。
2、自我約束,自我激勵
所謂自我約束,就是自律。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總是更願意打遊戲、上網聊天兒,不願意進行枯燥的學習,完成棘手的工作任務。尤其一些長期養成的壞習慣,更不容易改變。
《成功心理學》告訴我們,改掉壞習慣可以分三步走:一,有改變的意願,二,了解壞習慣,三,替換壞習慣。
比如說你想改掉晚睡的壞習慣。首先你要了解到:其實每晚你上床並不晚,只是躺下後一直在各種刷手機,微博、微信、知乎看個遍,而且越看越興奮,不但沒有早睡,還造成了失眠,第二天早上精神不振,脖子僵硬,渾身慵懶。了解了壞習慣,我們確定如何替換它:每天睡前遠離手機,用輕鬆的音樂或者冥想引導自己入睡。按照這個三步走的方法,列出記錄表,加以堅持,就可以改掉壞習慣。
在改掉壞習慣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故態復萌。此時,可以動用前面提到的積極思考的思維方法,首先認識到故態復萌是極為正常的,因此切忌馬上否定自己,而要用積極的話語來呵護此時脆弱的自尊:雖然昨天又晚睡了,但事出有因——有緊急事件要處理。今天起再次堅持早睡的習慣,畢竟已經堅持了三天了,而且在這三天裡,白天都是滿血復活,加油!這樣的積極思考對好習慣的培養大有幫助。
有句俗話說:不能光叫馬兒跑,不給馬兒吃草。所以,自我激勵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自我獎勵,為自己不斷進取增加動力。
比如,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激勵方案:在能夠堅持21天早睡的情況下,購買一個早就種草的藍牙音箱,為自己睡前的放鬆創造良好的氛圍,這樣不但在堅持培養新習慣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動力,並且在目標達成之後,也能夠由於更好的設備,促使我們對早睡充滿期待,並產生愉悅的感受,更好地把新培養起來的習慣堅持下去。
由於急於求成,我們常常一味拼博努力,忽視調劑,這就仿佛繃緊的琴弦,總有一天要斷的。自我激勵就如同人生的補給,只有不斷加油,我們才能跑得更快。
3、做好資源管理
《成功心理學》認為時間、金錢和人脈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資源。善用資源會讓我們的目標更容易達成。
在時間和金錢的管理上,主要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實現。
一,了解自己是如何花費時間和花費金錢的。二,列出自己在金錢和時間的花費上的必須項和可選項,並排好優先級。三,根據第二步做好時間表和預算。
在人脈資源這一部分,由於人的社會屬性,我們必然會與他人發生聯繫。《成功心理學》認為良好的溝通會使我們與親人朋友,同事,領導的關係更加融洽,助力我們目標的達成。
年輕人,工作時間不算長,所以在人脈方面要注意積累。如何深挖資源,利用資源,這也將是一個人走向更美好更成功的人生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
書的內容就介紹至此。
我強烈建議有想法的年輕人都能閱讀此書、善用此書。
因為不僅書裡的理論值得你一讀再讀,更重要的是書裡的思維方式和管理工具值得你一用再用。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迷茫的人也不止你一個。
只要你按照書中所講,經過不斷實踐,摸索出適合於自己的獨門心法,就能自如地應對生活裡的各種迷茫無助,建立起自信和高自尊,不斷獲得自我肯定,不但能找到出路,還將走向成功!
一本書,幾十塊錢,幫你解惑,助你前進,不妨一試!
有人會覺得指望一本書解決問題根本不可能,但這本書最關鍵的是幫助你了解自己。記住:任何人都沒有你了解自己,所以通過閱讀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並為自己尋找出路是最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