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寶寶6個月時就要添加輔食了,而這「第一口輔食」就是從強化鐵嬰兒米粉開始,但你可能會覺得:「嘿~就算沒衝過米粉,難道我還沒衝過奶粉嗎?這有什麼難」,大家別把衝米粉想得太簡單,這裡面的門道多著呢!以下這幾道問題,大家能答對嗎?
你可能剛看完《嬰兒米粉不能用奶衝!》之類的文章,卻在米粉包裝盒上看到「加奶充分攪拌」……怎麼回事?該聽誰的?
我們信國家標準的吧!現行國家標準《GB 10769-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提到:
① 嬰幼兒穀物輔助食品:用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適宜液體衝調後食用。
② 嬰幼兒高蛋白穀物輔助食品:用水或其他不含蛋白質的適宜液體衝調後食用。
一般在輔食添加初期,大多數給寶寶購買的米粉都屬於第①類,可用溫奶(母乳或配方奶)衝調。如果你購買的是第②類的嬰兒米粉,則應用溫水衝調。大家要先看清楚包裝上寫的是哪種,然後再根據說明衝調,千萬別自己決定呀!
衝奶粉要先放水,再放奶粉,衝米粉也一樣?其實,衝米粉在這點上沒有那麼講究,先放哪種都可以。
比較推薦的做法是:先放水,再放入米粉,一邊倒入一邊沿一個方向輕輕攪拌,這樣米粉不容易起團,衝調得更均勻哦!
有的媽媽擔心米粉不熟,就用開水衝米粉,但這是不對的!除了寫明「嬰幼兒生制類穀物輔助食品」的需要開水煮熟外,其他米粉用開水衝泡反而會讓營養損失。
你可以這樣:參照米粉包裝上的食用說明衝泡,有的要求60-70°C、有的要求50°C左右、有的要求不超過45°C……而添加了益生菌的米粉產品,為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建議衝調溫度不能超過45°C。
千萬別覺得米粉要稠一點寶寶才會吃飽,我們也要考慮寶寶的吞咽和消化能力。
不同月齡的寶寶,米粉衝調的濃稠度也不同:
溫馨提示:米粉衝完後需稍微靜置,讓米粉充分吸水,才能判斷濃稠度。
不!可!以!寶寶剛開始接受小勺的時候,只會舔吮、甚至把米粉吐出都很正常,這很可能是「厭新反應」,而不是因為味道淡。他們對原始味道的接受能力比成人大多了……如果過早給他嘗調味料,反而會讓他排斥原味的食物,日後也容易養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
我們可以這樣讓他逐步適應:用小勺放在寶寶一側嘴角讓他舔吮。第一天可能是1小勺,嘗試1-2次,第二天根據情況適當增加量及次數,再觀察2-3天。隨著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發展,還可以逐步在米粉中加青菜碎末,肉末等,讓輔食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
看到這裡,大家感受到了嗎?雖然衝米粉是個技術活,但只要遵照食用說明衝調就行了,讓我們一起陪寶寶打開輔食大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