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新聞較真合伙人計劃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較真要點:
查證者:張天豪丨醫學博士生、蘭世亭團隊成員
伴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各類「吃播」博主也收穫了大量粉絲,殊不知「暴飲暴食」的背後卻隱藏著巨大危機。據央視新聞報導,來自黑龍江的一名「吃播」博主便是因為「吃」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經醫生診斷後發現得了急性壞死性胰腺炎,還差點兒要了命。
享受美食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危險?暴飲暴食為什麼不可取?為什麼胰腺炎如此兇狠可怕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一、胰腺是何物?
胰腺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雖然體積不大,卻扮演著重要角色,具有外、內分泌功能,主要參與消化吸收、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內分泌功能(進入血液循環):胰腺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等激素調控血糖水平。
外分泌功能(進入腸道):胰腺能分泌含多種消化酶(胰酶)的消化液,並經胰管進入十二指腸。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機體最重要的消化液,能分解食物中各種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二、什麼是急性胰腺炎?
相比於胃腸道,胰腺平時倒是個乖孩子,較少「闖禍」,但一鬧起來卻往往嚇你一跳。
急性胰腺炎通常是由於胰管堵塞、胰酶激活,胰酶對胰腺及其周圍組織的自身消化,並繼發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礙。
正常情況下在胰腺內的胰酶是沒有活性的酶原形式,在腸道內被激活才具有消化分解功能。激活的胰酶對食物具有很強的消化能力,同樣,激活的胰酶對腹腔內的臟器則具有強烈的腐蝕性。胰腺炎的發生與胰酶提前在胰腺內被激活有著直接關係,常常因腸液或膽汁逆流、胰液排出受阻、攝入過多酒精等異常激活,繼發炎症、出血、壞死、感染等一系列連鎖反應。
簡而言之,胰腺裡面裝胰液的「水管」堵了,管內壓力一高,裡面的水往外「漏」,胰液所到之處,必將生靈塗炭啊!
急性胰腺炎典型的表現是暴飲暴食或膽絞痛發作後幾小時突然出血劇烈腹痛、嘔吐、腹脹、發熱等。大約95%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出現急性腹痛,多為突發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續性劇痛或刀割樣疼痛,陣發性加劇,進食後加重,疼痛可向左肩或兩側腰背部放射,彎腰或坐起前傾時疼痛減輕。嚴重時發生麻痺性腸梗阻,患者的突出表現是腹脹,還可出現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現為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等。若出現以上症狀,要警惕胰腺炎。若急性胰腺炎未及時幹預,進一步可發展為壞死性胰腺炎,死亡率相當高。開頭提到的「吃播」女子便是確診為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三、胰腺炎有哪些常見誘因?
1、暴飲暴食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溫飽問題逐漸成為過去式,但這也帶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肥胖」「暴飲暴食」「營養過剩」等情況層出不窮。而暴飲暴食常常引發一些急性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人們常說,吃飯要吃七八分飽,這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那怎樣才算「暴飲暴食」呢?其實這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每個人的胃口不同,對飽腹程度的耐受能力也不同。
暴飲暴食是一種無節制地過量進食的行為。一般情況下,若飲食量明顯多於平時且沒有節制,或已經超過同等身體條件的其他大多數人,或已經出現明顯飽腹不適感時,則很可能處於暴飲暴食的狀態。
暴飲暴食後可促進胰液大量分泌,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特別是大量喝酒後,除了酒精直接對胰腺的損傷,大量喝酒促進胰腺分泌,引起胰管堵塞,誘使胰酶「提前」激活。
許多逢年過節只求一醉方休的人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但事實告訴我們,逢年過節時醫院的消化科在急診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就特別多,正是因為節日期間「喝多了、吃撐了」。
2、膽結石
我國急性胰腺炎患者與膽石症密切相關,由膽結石引起的胰腺炎稱為膽源性胰腺炎。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膽汁的排出口和胰腺導管開口常常合併在一起或相互毗鄰。若膽結石一不小心把共同出口給卡住了,不僅使胰液排出受阻,而且膽汁反流到胰管內,進一步激活胰酶,從而誘發胰腺炎。
因此,既往有膽結石的朋友更應該避免暴飲暴食。
四、胰腺炎重在預防
胰腺炎治療起來很麻煩,輕者禁食、打吊瓶,嚴重者開刀、進ICU,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很高,約為5%,即使僥倖過了鬼門關可能也要一輩子和醫院打交道了,對身心健康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然而,儘管治療起來相當麻煩,但要預防卻不難。平時應儘量避免暴飲暴食,尤其是酗酒,有慢性病史(如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膽道系統疾病等)的人更不宜大量飲酒,因為他們本身消化功能較弱,對酒精的耐受力差,容易出現酒精反應,加上喝酒時常常不知不覺中吃很多佐酒的菜餚,容易超過了自身消化承受能力。另外,有膽結石等膽道疾病者應積極且正規地治療。
本文編輯:yhxi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微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