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漸提高,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家長們更加注重孩子的成長和身體的發育是否正常。
現在的社會,工作競爭激烈,很多不錯的工作職位對從業者的身高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否達到正常水平,一直都是廣大家長們所關心的問題
今年我國孩子身高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張子宇了,身高達到2.21米。
其實我國很多孩子身高長到2.2以上的有許多,可是卻偏偏只有張子宇被人們熟知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張子宇身高長到2.21米時,才12歲。
從理論上講,這個年紀才是剛開始長身高的年紀,青春期身體發育才開始就有這樣的身高,能夠給留下深刻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
為此,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這孩子是不是得了「巨人症」?
據了解,這孩子並沒有患上「巨人症」,這樣的身高是自然成長的。
了解過張子宇家庭的人都知道,這孩子的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張子宇不僅打籃球技術了得,也將父母身高的基因發揮了出來,這樣正常遺傳的基因讓眾多網友羨慕不已,紛紛表示自己長得不夠高,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個子高一點,好改善一下自己的基因。
其實身高長得如何,是有著「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的說法,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1歲到18歲孩子的正常身高參照表,(不明白的可以看看圖片下方文字講解)你家孩子身高,今年達標了嗎?
下圖是1到18歲男孩身高參照表(單位:cm),建議收藏起來,在孩子不同年齡段進行對比參考哦!
下圖是1到18歲女孩身高參照表(單位:cm)
該表格中,如果你家孩子在該年齡段處於「中位數」的身高表格裡,說明孩子的身高是處於平均水平的。
而-1sd和+1sd也是正常水平,只不過身高偏低平均或者偏高平均一些而已,但都算是正常的。
若是-2sd到-3sd或+2sd到+3sd,則是孩子身高偏矮或者偏高了。
家長們測量孩子身高時,如果偏離平均值越遠,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要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有時候孩子長高過快,家長需要注意孩子是否正常自然生長。曾經看到過一個例子,一名小孩由於早熟,骨骼開始提前發育,發育過後年紀小小骨骼就提前閉合了,從而影響了孩子正常身高的發育,孩子的身高比平均值矮上一截。
所以,家長應該多加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同時要認識日常生活中,什麼細節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日常生活中,影響孩子身高發育的習慣有哪些?
1、經常熬夜
孩子在身體發育時期,會分泌生長激素,而分泌生長激素,大多數都是在夜間進行的,孩子經常熬夜,導致這些分泌物不充足,就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家長應該督促孩子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不要去熬夜,保障孩子的睡眠質量,是孩子長個子的基礎。
2、缺乏運動
孩子在長個子的年紀,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鍛鍊,是可以有顯著地長個子的,這就是後天努力去改善的。
就像上文提到的「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即使是三分,那也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而缺乏運動,沒有進行後天性去改善,孩子過了長個子的年紀,就錯失了這個機會,所以還是要珍惜這個機會才是明智的。
3、不注意營養的補充
有些人認為,孩子到了長個子的年紀,就不斷地該孩子吃好喝好的,吃得多自然就長個子高些。其實一味地去吃好的、貴的東西,容易讓營養失衡,家長應該注意均衡地去吃,而不是吃貴吃好的,平時吃的一些不起眼的蔬菜水果也是能夠補充一些微量元素的,所以要注意營養的補充,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