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時代,一個人一生是否能夠取得成就,主要靠智商。因為在當時,人才緊缺,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
但是在現在,孩子這一生能否取得成就,除了要依靠他的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情商。
因為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人才是屬於供大於求的關係,所以孩子都否在眾多知識型人才當中脫穎而出,看的就是他的情商了。
心理學家也普遍認為,在當今社會,情商對孩子的影響是要超過智商的。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也曾經表示:一個人的成功,IQ只佔20%。
那麼如何判斷的孩子情商高不高呢?
情商不像是智商,更多的要靠後天的培養,就像是孩子的行為習慣一樣。
所以說,孩子的情商高低,不必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才知道,從在小時候,吃飯這件小事當中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孩子在吃飯時,有這幾個行為,那麼說明孩子情商不高。
1、吃飯拖延,拉長戰線
有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心思並不在吃飯上,邊吃邊玩,甚至把飯碗端到電視機面前,結果別人都吃完了,他還在慢悠悠地吃。
長輩就只能坐在沙發上等著他,等他吃完去客廳沙發上玩、或者是去做作業了,然後才能收拾桌子。
2、長輩做自己不愛吃的菜就生氣
即使是一家人,口味也會並不相同。但是孩子在長輩做的幾道餐中有自己反感的菜,就生氣,甚至質問長輩,「這個菜又不好吃,為什麼非要做?」
然後在就餐時,特別嫌棄的要離那道菜遠一點,語言上還會貶低這道菜。
3、吃獨食
特別的護食,自己喜歡的食物就要自己吃,別人夾一筷子就要生氣。從心底裡認為,這道菜就是做給我一個人的。
如果孩子在吃飯時候,有這三種行為,就說明,孩子現在的情商並不高。
其實以上這3種行為都說明了這個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很好地調控自己的去情緒、不懂得為他人考慮。
那麼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懂得為他人考慮的思維模式也同樣會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與家人、朋友、同學的相處都是如此。
那麼這樣的孩子,勢必是一個情商低的孩子。
不既然發現了問題,家長也不必太過憂心,在文章開頭也說過了,情商主要是要靠後天的培養。
所以家長及時引導,孩子的情商是可以得到提升的。
給家長們一些建議:
1、從小給孩子立好規矩
小孩子正是處在一個橫空直撞,沒有邊界感的年紀中,如果家長沒有明令禁止,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可以的,那麼他就會默認為這個行為是被允許的。
等到孩子壞習慣養成,長大了再讓他去改正,家長痛苦,孩子也痛苦。
所以,及時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就是不可以的。再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自然根正苗紅,懂禮儀、有教養,情商高。
2、讓孩子有共情能力
孩子是生活在社會當中,尤其是現在的這個社會當中,人際關係更是複雜。
讓孩子擁有共情能力,就是讓孩子擁有能夠感覺到他人的情緒、情感,能夠理解別人所處的環境,能夠「進入他人的心靈世界」,並且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
這並不是要讓孩子處世圓滑,而是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看問題,不至於盲目自大,目中無人。
為了家長更好的幫助孩子提高情商,小婷推薦的書單是以下幾本書:
《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
由浙少出版,積累銷量突破5000萬冊。一共8冊,分為逆商教育、社會交往、性格教育、財商教育、性教育、行為習慣、情緒管理、品格培養。
同時每個主題後面都有「給父母的話」,可以讓父母們了解相應的兒童學知識,更好地解決育兒困惑。
《好孩子好品質》
這一套就是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祝士媛女士傾情推薦的繪本。
全書12冊,我有生活好習慣、我們都要守規則、我會關心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我是能幹的小孩、我不怕困難、我會保護我自己;
上小學,我不怕、我愛交朋友、我會管理我自己、幼兒園裡我最棒、我是自信的小孩。
書中故事都是通過小主人公大豆和小蔥、妞妞等小朋友生活來引導孩子。名字好玩又有趣,形象也很可愛。掃描書中二維碼,可以免費聽有聲故事。
《幸福力情商培養繪本》
美國心理學會為3-6歲兒童量身打造,聚焦家長普遍關心的話題,小故事蘊含大智慧,培養自信、堅強、自主的高情商孩子,為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情商」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