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從事手工線面製作已有三十餘年的線面師傅林友豪正在「拉麵」。 呂明 攝
圖為線面師傅梁同光正在「串面」。 呂明 攝
圖為線面師傅林友豪正在「曬面」。 呂明 攝
圖為村民鄭女士正在「曬面」。 呂明 攝
圖為村民鄭女士正在「曬面」。 呂明 攝
圖為鼓二村的村民正在「曬面」。 呂明 攝
圖為線面師傅林友豪把曬乾的線面收起來。 呂明 攝
圖為村民吳麗珠正在製作線面。 呂明 攝
圖為村民鄭女士正在「曬面」。 呂明 攝
圖為從事手工線面製作已有三十餘年的線面師傅林友豪正在「拉麵」。 呂明 攝
1月13日,福州市鼓山鎮後嶼鼓二村的村民正在製作線面。福州市鼓二、鼓三村,以及閩侯關源裡,曾是福州地區手工製作線面最集中的地方。鼎盛時期,家家戶戶都是制面好手,訂單應接不暇。線面手工製作時間長達9小時,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麵、日曬等7道工序。線面拉開長度可達180釐米,細僅0.6至0.7毫米,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的特點。福州線面,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對於福州人來說,每一根線面都飽含著思鄉之情,逢年過節、喜事喪事,當地人都少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