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Sphere不是青雲QingCloud 的,而是屬於社區的。」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於爽曾經這樣解釋KubeSphere的產品屬性。
這是因為KubeSphere提供了很多可選的功能組件,用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有選擇的使用。
在這其中,青雲QingCloud賦予KubeSphere最重要的功能便是「開箱即用」。「在雲原生的勢頭之下,我們希望KubeSphere可以開箱即用、運維友好,把所有後端的技術細節屏蔽掉,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幫助用戶節省學習成本,用戶可以迅速上手,提升用戶的效率。」於爽說道。
KubeSphere的很多功能是可插拔的,這是因為企業的訴求是多種多樣的,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最為方便的模式便是需要什麼,直接打開就可以很好地在平臺上無縫的使用。於爽認為:「在企業裡這個平臺肯定是多租戶的,因此需要有相應的租戶管理體系支撐。」
其次,KubeSphere提供健壯的容器基礎設施。青雲QingCloud的SDN、SDS產品,包括QingCloud雲平臺,都跟KubeSphere有很好的整合。KubeSphere既可以安裝在青雲QingCloud之上,也可以安裝在其他雲平臺、物理機或者VMware之上。
最後,KubeSphere擁企業級增強特性。極簡人機互動,運維友好、安全合規:80%以上的操作可通過極簡的嚮導式圖形界面完成;多租戶統一身份認證+三層級權限管理,租戶之間三層網絡隔離,保障數據安全;支持自動化、集中化統一運維,秒級頻率、雙重維度、十四項指標全方位立體化、可視化的監控;符合企業既有IT管理規範,兼容企業傳統IT架構。
開源:面向社區
從2018年4月,KubeSphere的第一行代碼在GitHub上開源。2018年7月發布KubeSphere 1.0,藉助青雲QingCloud的CIC大會正式發布並宣布全面開源。
隨著產品不斷迭代,2019年4月,青雲QingCloud在北京辦了一場主題為「大道至簡」的KubeSphere產品發布會,發布了 KubeSphere 2.0版本,並宣布加入CNCF基金會。2019年6月,通過QingCloud 雲平臺,青雲QingCloud交付了KubeSphere公有雲服務(QKE,QingCloud KubeSphere Engine)。在2019年11月,KubeSphere又發布了2.1版本,除了對現有功能做了很多加強外,通過社區用戶、企業用戶反饋整合,又提供了很多新的企業級功能。現如今,KubeSphere已經升級到3.0版本,新增「多集群管理」等功能。
於爽強調:KubeSphere是很獨立的開源產品,和青雲QingCloud沒有很強的綁定關係。我們從產品設計之初,就說過:「KubeSphere不是青雲QingCloud的,而是社區的。」
目前,KubeSphere已在很多的商業客戶落地,行業覆蓋銀行、保險、製造業、航空公司、網際網路公司等。
談到未來的發展規劃,會推出和企業用戶關聯度比較大的功能,包括計費功能,AI模型市場等,把青雲QingCloud的AI算法、第三方AI算法等能力更好的提供給終端用戶。
於爽感嘆: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而在這一時代中,KubeSphere作為開箱即用的雲原生平臺,將會幫助企業更好的邁入雲原生時代。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