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擁抱雲原生,KubeSphere開箱即用解決企業落地難題

2020-12-10 騰訊網

Gartner報告稱「到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在這一輪數位化轉型中,企業必然走向雲原生,看,離不開容器,離不開Kubernetes的人會越來越多。

Kubernetes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

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於爽總結是:Kubernetes未來會統治所有的基礎設施。

他的意思是,只要業務是基於容器化應用構建的,就可以跑在任何Kubernetes上,無論這個Kubernetes是在任何地方的物理機上還是虛擬機上,只要Kubernetes平臺間有一根網線,容器化的應用就可以隨意奔跑,需求是方向。

這樣的Kubernetes是不是牛的有點過分了?!有點過分,不過這都是真的。

正因為這樣,Kubernetes吸引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據於爽介紹說,2017年青雲在做基於Kubernetes的PaaS時,Kubernetes是以季度為節奏更新,而現在,每一兩個月就發行一個大版本,明年的節奏會更快。

Kubernetes的人緣非常好,生態非常強大。作為容器管理調度很薄的一層平臺,Kubernetes沒有向上或者向下伸手,而是通過標準化的方式開放它的能力,比如存儲方面就開放了CSI標準接口,所有的存儲廠商都可以基於接口標準把存儲服務集成到Kubernetes體系裡。

有人以為有了Kubernetes之後才有了DevOps,其實DevOps的歷史有十幾年了,DevOps的理念很好,只是沒那麼火而已,有了Kubernetes之後,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都愛上了Kubernetes,成了兩類人群的粘合劑,DevOps的推廣變得順風順水起來。

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一個2B類的開源項目能這麼火了,雖然Kubernetes很火,但是用Kubernetes的門檻非常高,想用Kubernetes的話需要解決很多瑣碎問題。

雲原生全家桶KubeSphere,搞定Kubernetes留下的瑣碎事兒

KubeSphere就是來解決這些瑣碎問題的專業平臺,降低Kubernetes的落地和使用成本,KubeSphere提供了很多可選的功能組件,被社區稱為「雲原生全家桶」。

國內外有許多PaaS廠商也有基於Kubernetes的方案,不過大都屬於大的解決方案下的一部分,並非獨立的一個軟體產品項目。而開源的KubeSphere是一個非常獨立的雲原生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單獨拿來用,而且它跟青雲沒有強綁定關係,於爽表示:「從立項之初,KubeSphere就不屬於青雲,而是屬於社區的」!

也可以說KubeSphere是屬於所有用戶的。用戶可以按照需求隨意安裝KubeSphere到任何地方,為了降低落地門檻,KubeSphere甚至還有一鍵安裝腳本,從本地筆記本上的一臺虛擬機,到機房裡的一臺或者幾臺物理伺服器,到雲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到任何需要用Kubernetes的地方。

在使用體驗上,得益於青雲科技在公有雲產品交互體驗上的設計經驗,聽取用戶群和開源社區的經驗和反饋,KubeSphere的易用性、友好性也有保障,面對不了解k8s的人也能做到真正的開箱即用。Kubernetes在青雲科技的打造下更符合企業用戶的實際需求,能滿足合規性要求。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用上KubeSphere你就用上了雲原生了,對於青雲科技來說,開源這樣一個項目並非為了直接的商業利益,雖然KubeSphere可以較好的集成青雲科技原有的技術能力,比如QingCloud雲平臺,SDN,SDS等產品,但本身並不是為了構建綁定價值,也構不成綁定。

Linux的世界不存在綁定,KubeSphere也不存在,KubeSphere是符合CNCF規範標準的,用戶完全不用擔心綁定,用戶可以隨時將應用從KubeSphere遷移出去,KubeSphere在客觀上解決了許多共性需求,沒有KubeSphere也會有另外一個發行版,KubeSphere做了必須做的事情而已。

青雲科技在容器領域布局頗深,容器產品方案中既有KubeSphere,也有QKE(QingCloud KubeSphere Engine)和QKS(QingCloud KubeSphere Service)兩大方案。

不同的是,KubeSphere支持企業私有部署,定位上,KubeSphere更適合大型企業用戶。而QKE和QKS都是青雲公有雲的服務,在QKE中,青雲負責託管著Kubernetes的各種管理,用戶也可以進行一些管理操作,而QKS適合業務敏捷型企業,用戶只負責業務代碼本身就可以。

在容器方面青雲科技是多管齊下,類似的AWS,Azure等許多公有雲廠商也都推出了多種容器方案,容器的技術方向已經是共識,但青雲科技是少數搞Kubernetes發行版的廠商之一,也是國內唯一一個Kubernetes發行版,KubeSphere是一件大好事,它將加速企業雲原生方案的落地部署。

相關焦點

  • 雲原生廣受歡迎,KubeSphere開箱即用、運維友好
    (原標題:雲原生廣受歡迎,KubeSphere開箱即用、運維友好  )
  • KubeSphere開箱即用:加速雲原生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在談及KubeSphere發展取得的成績時,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於爽表示:「KubeSphere被廣大開源社區用戶親切的稱為『雲原生全家桶』,KubeSphere 被電商、門戶等網際網路客戶,銀行、保險泛金融類客戶這些 IT 前沿技術敏感的行業客戶所選擇,同時也很高興看到製造業、公共事業等傳統行業客戶在數位化轉型中生產環境使用起了KubeSphere。
  • 面向社區,開箱即用 KubeSphere容器平臺幫助企業更好邁進雲原生時代
    在這其中,青雲QingCloud賦予KubeSphere最重要的功能便是「開箱即用」。「在雲原生的勢頭之下,我們希望KubeSphere可以開箱即用、運維友好,把所有後端的技術細節屏蔽掉,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幫助用戶節省學習成本,用戶可以迅速上手,提升用戶的效率。」於爽說道。
  • 開箱即用落地雲原生 KubeSphere深化企業數位化轉型
    「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於爽說。在企業數位化轉型從1.0過渡到2.0的過程中,雲原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在大趨勢之下,青雲QingCloud旗下KubeSphere的作用是什麼,未來發展規劃又是什麼?
  • 雲原生最好的時代 KubeSphere為企業落地雲原生提供容器支持
    (原標題:雲原生最好的時代 KubeSphere為企業落地雲原生提供容器支持)
  • 真正實現開箱即用 KubeSphere容器平臺加速企業落地雲原生
    隨著數位化轉型進入2.0時代,眾所周知的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雲原生落地的事實標準,為企業應對業務模式非常頻繁的變化提供了極大便利,從原來的雲模式變成雲原生模式,可以實現雲原生應用快速開發、交付。根據Gartner的估計,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
  • 雲原生大熱 KubeSphere容器平臺助推落地應用
    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可預測的重大變更。5G時代的到來,數位化技術越來越快,企業都在做數位化轉型,而雲原生技術正是輔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不得不雲原生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必走雲原生據Gartner報告, 2022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
  • KubeSphere容器平臺:面向雲原生時代的趁手工具
    在經過一年多的打磨之後,開箱即用成為了KubeSphere的優勢功能。於爽強調,這是一款面向社區的產品。更直接一點來理解,這款產品已經開源給所有的開發者,與青雲沒有很強的關聯性,可以說是其本身的社會性質要大於商業性質。在所有企業都在加快數位化步伐,邁入雲原生時代的當下,青雲推出一款面向社區的「劃時代產品」,這樣做的路徑是怎樣的呢?
  • 雲原生全家桶KubeSphere這一年如何做到為企業降本增效?
    近幾年,「雲原生」概念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雲原生,以期藉此實現企業業務的數位化轉型,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看來,雲原生是解決客戶在企業業務落地時適應數位化、網際網路化趨勢時,一個很落地的解決架構。前幾年,網際網路企業率先實現雲原生,現在很多傳統企業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
  • KubeSphere容器平臺:降低企業學習門檻一步邁進雲原生
    雲原生能幫助企業做數位化轉型,幫助企業用數位化轉型獲取競爭力。而KubeSphere可以讓企業更快地上原生,開上汽車。用數位化轉型塑造企業競爭力已經是共識,企業的創新可以細化到一塊塊業務,一個個應用,甚至一行行代碼,而雲原生幫助企業解決從代碼開發協作,到應用部署上線,運維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問題。
  • 多功能加速落地雲原生KubeSphere容器平臺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
    隨著數位化轉型進入2.0時代,眾所周知的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雲原生落地的事實標準,為企業應對業務模式非常頻繁的變化提供了極大便利,從原來的雲模式變成雲原生模式,可以實現雲原生應用快速開發、交付。
  • 雲原生時代到來 KubeSphere容器平臺服務企業落地雲原生
    原標題:雲原生時代到來 KubeSphere容器平臺服務企業落地雲原生   「軟體定義是不可扭轉的趨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做資源
  • 聚焦業務應用 KubeSphere幫助企業一步跨入雲原生
    (原標題:聚焦業務應用 KubeSphere幫助企業一步跨入雲原生)
  • 阿里雲發布雲原生架構白皮書 多維度評估雲原生架構成熟度
    面對「如何將雲技術更好地跟各行業業務相結合」這一難題,阿里雲在總結自身實踐經驗的同時,積極與各行業架構師、開發者共同探討、提煉更加貼合行業場景,滿足業務所需的雲原生架構。在本書籌備期間,阿里雲發起「共同定義」雲原生架構的倡議,收集了諸多架構師、開發者眼中的雲原生及雲原生架構的定義與思考,將之提煉並融入書中。
  • KubeSphere雲原生平臺推出 代碼已在GitHub開源
    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不得不「雲原生」的時代雲原生是解決客戶在企業業務落地時適應數位化、網際網路化趨勢時,一個很落地的解決架構。開箱即用的雲原生- KubeSphereKubernetes最開始是由谷歌開源的支撐雲原生的基礎設施平臺。它源於谷歌內部的一套基礎設施borg,裡面耦合了很多谷歌自己的業務邏輯。谷歌把它的共性拆出來,開源成Kubernetes。
  • 架構師成長計劃|如何利用雲原生構建一個企業級高可用架構?
    Gartner 報告指出,到 2022 年,有 75% 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服務化應用。不僅是網際網路行業,製造、房地產、生物醫藥、政府等各行各業都將擁抱雲原生技術。在這種背景下,行業也出現了較為徹底的預判:未來成功的企業都將採用雲原生技術,並且是深度應用。
  • 雲原生需要什麼樣的存儲 QingStor這麼說
    而現在,關於應用開發、架構管理、運維的種種問題都寄希望於雲原生架構,有賴於容器平臺來解決。2020年,K8s已經成為容器編排領域的標準,隨著企業期望將更多關鍵性的應用遷移到K8s平臺上,K8s上有越來越多的有狀態應用,如何部署有狀態應用成為K8s的焦點。有狀態應用的部署涉及兩方面問題:首先是服務間的拓撲依賴關係問題,K8s通過推出有狀態類型的API對象來解決這個問題。
  • 擁抱雲原生2.0創新浪潮,華為雲TechWave雲原生2.0技術峰會將啟
    隨著雲原生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升級,雲原生2.0時代已經到來。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的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成為「新雲原生企業」。面向雲原生2.0時代,各行各業應如何擁抱雲原生,加速數位化轉型,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YonBIP智多星AI企業大腦隆重發布 讓企業AI開箱即用
    (原標題:YonBIP智多星AI企業大腦隆重發布 讓企業AI開箱即用)
  • 演講實錄|基於雲原生的敏態微服務全生命周期支撐平臺
    在12月17日下午的「雲原生領導力論壇」上,博雲售前解決方案架構師龐玉海帶來《基於雲原生的敏態微服務支撐平臺》為題的主題演講。演講圍繞什麼是雲原生,雲原生的技術特徵及優勢、博雲落地的實踐經驗三個方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