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鋒,大家都叫我「兔子書記」,今年6月,由於單位原下派駐也蒙村的第一書記身體出了一些狀況不適合再駐村,於是單位讓我接過接力棒。
我所駐的達地水族鄉也蒙村距雷山縣城99公裡,離達地水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10公裡,從縣城出發到也蒙村最少也要花上4個小時。全村地域面積7.08平方公裡,耕地2198畝,山林6989畝。全村共6個村民小組,223戶107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9戶564人。相對於達地一些村來說,也蒙村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狀況相對於達地水族鄉其他村來說算是比較上層的,2017年就脫貧出列了,但是如何將脫貧攻堅成效鞏固好,這是留給我最大的難題。
2018年和2019年,為了能夠有效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幫扶單位縣人大機關引進了蔬菜種植項目,但就在實施得比較好的時候趕上了雷榕高速項目的實施,交通運輸成了大難題,最後只能選擇放棄。但此前幫扶單位也有過比較前衛的思考,在2019年7月引進了肉兔養殖產業,採取的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運營,在我來駐村之前村裡出欄過一批兔子,但收入不是很理想,如何把兔子養殖產業在也蒙村很好的發展下去,這是接過扶貧接力棒後給我的考驗。
好像有過這樣一句話,「銷路好不好,關鍵就在跑」,之前籤訂收購協議的公司回收價比較低,這導致養殖過程出現嚴重的虧損,這是產業發展的大忌,我覺得我必須要改變肉兔銷售模式。從駐村以來,我跑遍了雷山縣的各大餐館,也到過凱裡的各大超市尋找肉兔的銷路,我希望產業發展不能在銷售環節出現「減產」,確實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有幾家餐館願意長期與我們合作,這讓肉兔售價從原來公司回收的8.5元/斤升到了12元/斤。每到周末我回縣城車裡多多少少會裝著不下十來只兔子去給餐館,跟我坐車回縣城的同事打趣的叫我「兔子書記」,後面這個外號就在大家的口中傳開了。
肉兔養殖具有短、平、快的特點,種兔每隔42天便可產仔,經75天養殖即可出欄,這是一個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好產業。從2019年7月開始養殖的100隻到現在共繁殖2300餘只,出售1200餘只,發展種兔400隻,現存欄商品兔1000餘只,2020年以來肉兔售出總收入達5萬餘元。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肉兔養殖產業的前景是非常可觀的,下一步我們合作社將繼續擴大肉兔特色產業發展,採取規範化養殖,對兔圈進行規範化改造和擴建,擴大至3000隻養殖規模,並發動30戶以上有意願的村民參與養殖,把小兔子做成也蒙村的富民大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效。通訊員 王興秀 整理
編輯 胡銳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