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白雲新城,西至石槎路,北至黃石西路,南臨建設中的白雲TOD,京廣鐵路貫穿而過,旁邊有省中醫院石井門診、廣雅實驗小學,門口有公交站,樓下是年底即將通車的地鐵八號線小坪站,這就是小坪村。
作為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這條百年老村,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好消息是,小坪村復建房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封頂,村民將於2022年住上新房。
今天,踩盤特工將帶大家來到小坪村,一睹復建房樣板房的「真容」,看看這個改造體量為白雲之最的項目,是否真如坊間所言,讓獵德村民也「眼紅」。
本次開放的樣板房共有8種戶型,最小的是43㎡的1房1廳1衛,最大的為145㎡4房2廳3衛,多種戶型,兼顧了實用性與舒適性,滿足村民不同組合需求配置,據說戶型設計經過6、7次調整推敲,只為做到讓每一個村民滿意。
建面約140-145㎡的D戶型,做到了4房2廳3衛,主臥做了套房設計而且非常大,客、餐廳一體化空間,賦予整個動線極大的自由度和舒適度。
D戶型
建面約130-135㎡的C戶型,為4房2廳2衛,比D戶型少了一個衛生間,橫廳設計,能夠達到更好的採光通風效果,並且大面寬讓整個客廳看起來更為方正大氣。
C戶型
3房共有4種戶型設計,分別為A戶型建面約110-115㎡3房2廳2衛、B戶型建面約85-90㎡3房2廳1衛、G戶型建面約80-85㎡3房2廳1衛以及E戶型建面約90-95㎡3房2廳2衛。
建面約110-115㎡3房2廳2衛的A戶型,方正通透,解決一個家庭在不同階段的各類需求,並且最大化的兼顧舒適度。
A戶型
建面約85-90㎡3房2廳1衛的B戶型和建面約80-85㎡3房2廳1衛的G戶型相對緊湊一些,但無論在功能設置還是局部尺度都面面俱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擠一擠也能解決二胎時代、和三代同堂的居住需求。
B戶型
G戶型
建面約90-95㎡3房2廳2衛的E戶型據說是最受村民歡迎的戶型,方方正正,L型廚房連接生活陽臺,每個房間都帶有飄窗,增大室內可利用面積。
E1戶型
2B-1戶型為建築面積約為50-55㎡的2房,整體戶型比較規整,全明格局,衛生間乾濕分離,廚房做到了L型,空間效率最大化。
2B-1戶型
另外一個比較受歡迎的戶型是建面約43-48㎡的J戶型,可以做到1房1廳1衛,有點類似市面上一些公寓的格局,比較適合出租。
J戶型
「有些村民可能喜歡面積大點的戶型可以一家人一起住,也有村民喜歡分開住,又或者是想要一些小一點的方便出租,我們都會最大程度滿足他們」,舊改有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復建房都是採用品牌裝標,像老闆、摩恩、施耐德之類的一線大牌,大門還會安裝智能門鎖,此外,交樓的時候都贈送格力空調,大戶型就會送櫃機,可以說是很「壕」了。
據了解,小坪村採取的是「先安置、後拆遷」的方式,而不是像以往一些舊改項目「先拆遷、再安置」,優先統籌安置房及配合市政和公建配套建設,確保按時完成安置房建設並回遷,所有事情以村民意願為先,這樣可以最大化保障村民的權益,也可以讓他們減少折騰,早日喜提新房。
與此同時,整個改造過程中會保留小坪村的歷史文物以及建築,還會有紀錄片將小坪村的改造歷程記錄下來,將村民珍貴的回憶保留下來。
目前,小坪村周邊房價大約是5萬/平左右,改造完成後,村民生活環境將得到巨大改善,房屋價值也將大幅提升,預計村民收入將得較大幅度的增加。「這裡下樓就是地鐵站,而且靠近省中醫院,又有商業街之類的,我們把最好的地留給了村民。」
效果圖
資料顯示,小坪村項目改造範圍規劃總用地面積94.35公頃,淨用地54.49公頃,規劃計算容積率總建築面積167.96萬㎡,分為復建安置區、融資區和政府統籌住宅用地三部分,工程投資規模74億元,改造體量是白雲區目前開啟城市更新改造的3條村裡最大的。
該項目涵蓋商業與住宅,將新建公建配套逾10萬平方米,包括3個社區服務中心、3所幼兒園、2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還有老人活動中心等。
項目採取全面改造、村自主開發模式,村生活用地、融資地塊一次性轉為國有性質,村經濟發展用地保留集體性質,而融資地塊通過協議出讓方式交給村自主改造開發。
走進小坪村可以看到,這裡和其他城中村相差無幾,低矮樓群密布,大白天巷子裡也依然要亮著門燈。抬頭,是一線天;低頭,是坑窪小路。幾縷虛弱的光線從樓與樓的縫隙中穿過,照進逼仄的暗室。
目前,一些村民已經搬離,部分區域已經被圍蔽起來。一場「造城運動」即將在這裡大刀闊斧推進,布局凌亂的村落即將蝶變為一座環境優美、綠化率高、配套豐富的現代化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