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養老矛盾待解:養老社區一床難求 斥資數百萬仍要等一年?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每周報告丨高端養老矛盾「旋渦」待解:引入海外模式水土不服 售房圈地短期逐利卻一床難求

一位私人銀行業務主管近日遇到一件煩心事,多位高淨值客戶希望他能儘早安排高端養老社區房間床位,讓他們父母安度晚年。但他詢問多家高端養老社區,均被告知房間床位已滿,甚至有社區直言入住可能需等上幾年。

儘管保險機構、房地產機構、專業投資機構紛紛涉足高端養老社區投資建設,一床難求的狀況卻依然難解。

在他看來,這背後,一方面是當前高端養老社區的建設供應速度的確落後於市場需求。即時下資本熱捧這個領域,畢竟,要建設一個高端養老社區,僅拿地、規劃、建設、驗收就需要至少4-5年時間,若要引入專業的康復醫療護理等服務,耗時可能更長。

但近年渴望入住養老社區安度晚年的高淨值人群父母增速極快,導致供需緊張關係與日俱增;另外也與高端養老社區的軟體服務能力薄弱存在著密切關係。

一位保險機構旗下高端養老社區負責人介紹,目前處於運營階段的京滬周邊高端養老社區均處於滿員狀況,儘管有高淨值客戶一口氣買了數百萬保險以達到入住門檻,但實際入住可能得等待1年左右時間。

一個服務周到全面的高端養老社區,不僅需提供專業完善的醫療、護理、康復等服務,還得提供豐富多彩的老年活動服務,緩解老人的孤獨感,尤其是針對老年痴呆等需要護理康復的老人要給予持續真誠的尊重關愛。但這都需高端養老社區花費大量時間培養專業人員,以及提升護理康複方面的服務品質。

上述私人銀行業務主管發現,為了儘早獲得高端養老社區床位,不少高淨值客戶開始四處尋找捷徑,比如斥資數百萬直接購買高端養老社區房間,或預繳一筆巨款作為床位預訂費用。

他擔心,若高端養老社區借鑑房地產開發銷售模式,即通過主打醫養結合概念,將養老社區房間銷售獲利,可能導致很多醫養服務品質不足,不但讓很多高淨值客戶花了冤枉錢,也難以讓他們父母感到安居晚年的快樂。

「現在找一家高端養老社區房間床位,實在太難了。」這位私人銀行業務主管感慨說。這背後,一是疫情衝擊導致一些原先打算出國安度晚年的高淨值人群父母紛紛將目光瞄向國內高端養老社區,二是疫情導致不少曾在海外安度晚年的高淨值人群父母也回到國內「養老避險」。

多位高淨值客戶向記者反饋,他們父母未必習慣海外養老社區生活,儘管海外高端養老社區針對老年人疾病的醫療護理設施相當齊全,但整個社區整日幾乎看不到人,令父母倍添不少孤獨感。為了父母老有所樂,他們其實「不差錢」。

比如有保險公司需客戶認購200萬保費保險產品+100萬元入住押金,才能享有高端養老社區入住資格,高淨值客戶願意一口氣購買數百萬保險並繳納足額押金。

「不過,由於不少保險公司旗下高端養老社區入住申請者眾多,即使他們一次性斥資數百萬,也必須排隊約1年時間才能辦理入住。」一家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金融服務部門負責人介紹。因此,不少高淨值客戶改走其他捷徑,比如有些高端養老社區採取房間床位銷售模式,他們正考慮買入以確保父母儘早入住,或有高端養老社區需預繳數百萬費用,他們對此也毫不吝嗇。

「不過,真到了投資階段,這些高淨值客戶還是比較謹慎的。」他透露,比如他們會多次實地考察高端養老社區,考察後者的醫養服務品質能否解決老年人四大顧慮:一怕生病,二怕老年痴呆、三怕拖累子女,四怕寂寞孤獨。

在這位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金融服務部門負責人看來,高淨值客戶的謹慎,源自其中不少人此前吃過暗虧。比如有些高淨值客戶曾購買高端養老社區房間,後者儘管打著醫養結合的金字招牌,但缺乏對老年痴呆症等特定疾病的專業看護康復服務,無法滿足他們對父母安度晚年的期望值。此外,他們發現個別養老社區標榜引入海外先進醫療管理模式,能對老年痴呆症等人群提供專業看護,但與此同時,這些社區卻忽視老年人的生活服務,無法緩解父母的孤獨感。

這意味著相關機構在加快高端養老社區建設步伐解決「一床難求」困局同時,更需確實提升老年人醫養生活服務品質。尤其是提供豐富多彩的老年活動服務以緩解老人的孤獨感,針對老年痴呆等需要護理康復的老人給予持續真誠的尊重關愛等。

「目前不少高淨值客戶對高端養老社區服務投訴最多的,主要集中在所謂的管家式服務形同虛設,包括父母突然患病時無法及時趕來診療,以及看護護理服務品質達不到父母要求等。」前述私人銀行業務主管指出。近期,他接到的最多投訴,是不少高淨值客戶直言一家養老院儘管被高端養老社區收購兼併,但前者的醫養服務品質與後者落差極大,導致他們父母入住後抱怨不斷。

記者多方了解到,儘管不少高端養老社區也意識到提升醫養服務品質的重要性,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卻給他們完善醫養服務體系帶來新的挑戰。

具體而言,不少國內高端養老社區圍繞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治療康復,紛紛嘗試引入國際先進的治療康複方案。包括構建三重服務體系,一是急救保障,即各個社區醫院具備專業急診急救團隊,時時對接大型綜合醫院進行快速綜合治療。二是老年慢病管理,通過對老年人生活方式、飲食及醫療保健習慣進行全面全程幹預,逐步緩解病症;三是老年康復,通過專業康復手段,儘可能延緩人體功能衰退,提升他們生活質量。

「如今,疫情使海外專業醫療團隊無法入境提供醫療服務,導致我們圍繞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專業看護護理體系打造一度停滯。」一家國內連鎖高端養老社區運營總監表示。儘管下半年他們引入視頻技術讓海外專業醫療團隊「遠程」教導他們構建三重服務體系,但相關進展較原先預期慢了不少,導致不少入住老人相當不滿,甚至觸發高淨值客戶投訴不斷。

令他更擔心的是,隨著疫情衝擊導致投資方資金鍊吃緊,整個高端養老社區投資方正考慮削減醫養服務體系打造等軟體方面的投入。畢竟,高端養老社區看似高端,但整個項目運營成本同樣不低,導致項目年化投資回報率普遍不高(約在5%-6%),若要持續加大投入做到無微不至般服務品質,其實際投資回報率可能會更低。其結果是投資方可能會嫌投資周期長且回報率走低,提前壓縮開支。

這背後,是投資方是否願意將高端養老社區視為一項長期經營策略。目前不少投資方為了追逐短期回報,一面引入國際醫養管理模式打造高端養老社區概念,一面迅速拿地投資建設養老社區,按房地產銷售模式將床位出售獲利。但這引發兩大服務隱患,一是所謂的國際醫養管理模式可能水土不服,導致高淨值人群父母無法排解上述四大顧慮;二是房產銷售模式側重短期獲利,容易忽視對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關愛,導致生活糾紛不斷。

上述國內連鎖高端養老社區運營總監建議,高淨值客戶在為父母選擇高端養老社區時,不能因一床難求而盲目「投資」,而是必須先實地考察社區各項生活服務與醫養服務品質,最好與入住老人進行深入溝通,了解高端養老社區是否真正做到「無微不至」,真正解決父母晚年生活的諸多痛點,再做出最後的決定。

相關焦點

  • 「一半空置」與「一床難求」並存,養老機構為何差距如此大?
    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429.1萬張,收住老年人214.6萬人,近一半床位被空置。另一方面,部分養老機構卻「一床難求」,光大證券養老報告提到,全國某公立養老院全院只有1100張床位,排隊登記的老人已經超過1萬人,每年只能輪候入住幾十人,入駐通常要等好幾年。 「一半空置」與「一床難求」並存,養老機構為何差距如此大?
  • 張淼保險工作室:泰康人壽養老社區,醫養結合的高端養老,讓您優享晚年
    泰康人壽養老社區:醫養結合的高端養老,讓您優享晚年人生之中,衰老和離世是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養老則是每個人必然要面對和準備的人生大事件。目前國內的養老模式,大致分為居家養老、養老機構(養老院)養老、養老社區養老。
  • 日間照料、臨時託養、上門探詢 居家養老,社區要當「老人保姆」
    新建和已建住宅  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用房  所謂居家養老就是不出社區養老,這就要求社區提供必要的服務設施,在這方面,社區要提供哪些配套服務呢?  條例規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應當創造條件,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臨時託養、上門探詢,以及就餐、保健、文化、體育活動等方面的服務。  「今年要新建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5000個,新增養老機構床位2.8萬張,建設護理型床位1.5萬張,實現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三分之二的農村社區建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蘇長聰說。
  • 這家君康年華高端養老社區,讓人看傻了!
    那「養老社區」是什麼樣呢?環境優美的、生活便利、活動豐富、醫護貼心.....NoNoNo。這些已經是目前養老社區的基本要求啦,目前更多高端養老社區結合高科技AI智能等因素,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生活的。今天我們走進傳說中據說迄今為止業內品質最高端的養老社區體驗中心—「君康年華康養社區」,看看是否真的具備高大上社區的所有條件呢?
  •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文化養老如何破題?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文化養老如何破題? 原標題:   新華社武漢10月28日電 題: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文化養老如何破題?如何破解老年大學爆棚背後的發展不均衡等問題,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文化養老平臺,還需要社會各界攜手給力。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  用多彩的老年大學文化生活充實自己,提升晚年生命品質,正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嚮往。
  • 微課堂 這家養老機構是怎麼做到一床難求的?
    總床數430床,入住率100%,預約人數達1700人,現在開始排隊,約23年後才排得到。全臺養老院提供9.9萬多個床位,尚有3萬多張空床,這裡卻一位難求。它沒有聘僱外勞,人力比為1比2,是政府規定的4倍;每位老人平均空間23平米,是政府規定的4.6倍;它對老人「讓利」,卻年年有盈餘。
  • 為何更多中產青睞「高端養老社區」?到底哪裡好?
    但是現在隨著市場需求旺盛,大健康產業的大力布局,養老社區也許會完全顛覆你我的想像。 傳統的房企。如萬科、保利、恆大等等都已經布局養老社區產業。 保險界也不甘落後,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有泰康、中國人壽等。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保險界最負盛名的泰康高端養老社區。
  • 佛山首家中美合作養老社區落戶張槎 綠地攜手星堡進軍高端養老市場
    這一契機下,佛山禪城迎來首家外資養老機構,有望於今年11月28日開業!       把這一養老福利帶給廣佛地區老年人的,是堅持「做政府所想、市場所需」的綠地集團,以及北美最大養老產業運營商峰堡集團在華投資的合資公司星堡養老。
  • 2.5億人面臨的養老困局:床位短缺、護理難、價格高
    養老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然而,不少地方的養老對策還沒有反應過來,養老面對著很大的困局。 床位短缺。近五年來,全國有20個省份出現了人均床位下降的現象,其中有5個省份降幅逾25%。老年人想要「搶」到一張滿意的養老床位,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難題。
  • 河北:推動養老機構「打開圍牆」,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成效全省已建成403家社區老年人 日間照料中心覆蓋所有城鎮街道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有了較大提升。從調研情況看,雖然各地在加快養老服務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我省養老服務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供給總量不足、發展不平衡、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供給質量有待提高成主要問題,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和床位空置並存的現象依然存在。服務內容趨同,高效、便捷的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供給存在較大缺口。
  • 閔行古美社區開設「長者幼兒園」 提供專業養老服務
    網絡配圖  東方網7月1日消息:滬上專業養老機構頻現「一床難求」,居家養老苦於找不到專業服務人員,如今,這一養老難題有了應對之策。昨日,閔行區古美社區智匯坊長者照護之家正式掛牌,吸引了一大批居民前來參觀、諮詢。  今天一早,家住古美西路628弄平陽四街坊的石先生在妹妹、妹夫的陪伴下,走進了古美社區智匯坊長者照護之家。石先生也是該長者照護之家的第一位入住者。  石先生介紹道,自己是一位孤老,今年67歲。今年4月,石先生做了一個手術,還在康復階段。生病期間,石先生的姐姐、妹妹輪流照料。
  • 走進大家保險養老社區,體驗「城心養老」生活
    以「高品質CCRC養老社區+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協同互補的養老模式,也刷新了人們對養老的傳統認識。  養老,不用遠離兒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近年新建的高端養老社區,大多選址在城市郊區,一來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二來建設成本相對低廉。
  • 大家保險公開闡述養老產業布局 在城市核心區域建養老社區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6月24日,在成立滿一年之際,大家保險集團擬任董事長何肖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首次公開闡述了大家保險集團布局養老產業的思路。此前,大家保險集團提出「服務型養老」的發展思路時即表示,將選擇差異化發展路徑,將「城心養老」作為核心特色和布局重點。不難理解,「城心養老」就是指在城市核心區布局養老產業,這與行業通常將高端養老機構布局郊區的思路,顯現出了差異。
  • 藍莓評測 | 2020-2021最佳高端養老機構(北京)
    這兩年,不少又新又好的養老機構陸續建成,讓我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經過長達3個月的探訪和摸底,瑞秋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這篇長達萬字的「北京高端養老機構評測大更新」!(其他城市的朋友也別著急,文末有你想要的!)秉持優中選優的原則,我們最終選擇了以下6家位於北京市內的高端養老機構及社區進行了深度調研與匿名探訪。
  •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旅居養老...
    井然說:「創業很辛苦,0~1很坎坷,所以創業除了要有耐心,還要有決心,要有很強大的心臟去抗壓、去死扛所有社會拋給你的壓力。你要有超級強大的心臟,才能夠做養老機構創業。」所以一家小微機構一定要嚴格控制投入:對於非必須的服務,有條件的機構可以購買;對於沒條件的機構,可以考慮暫時不購買。同時,在前期投入的時候,結算方式也是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井然的陶樂家在置辦50張床時,不會一次性購買全部50張床,而是建立一個大的採購單,但可以根據實際入住需求,一次購進10張床、或5張床,以此類推,依據需求,分批次支付採購。
  • 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養機構,探訪瀘州現有的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傾聽從業者及老人們對養老醫療的需求、關注與心聲。 12月1日一大早,瀘州市社會福利院3樓一房間中,88歲老人劉思智在床前的小桌子上揮筆寫下一幅書法字,見到護士走進屋,他高興地大聲朗讀起來。老人所在的房間內,滿牆都是自創的水墨畫,除了兩張小床,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角落裡有一個小小的書櫃,陽臺上整齊擺放著各種盆景植物,讓人有些意想不到,這真的是一間養老房?
  • 青島市北區黨建統領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新標杆
    區民政局緊緊依託福山老年公寓等專業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努力破解居家社區養老不到位的老難題,不斷增強區域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創業復盤:深度解析中國【網際網路+養老】市場以及產品設計建議
    在一些服務優質,口碑良好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但絕大多數養老機構空置率都較高。照料陪護作為政策託底的剛需服務,大型機構的床位天花板和不可複製性,讓政府和行業在思考,如何讓護理服務從機構覆蓋到社區和居家的更多老人——於是過去5年中長期護理險的萌芽誕生了落地階段(2019 以後):隨著養老機構設立的市場準入制轉為備案制,2020年前基本形成適應我國社會情況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行業供給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未來長護險制度不斷完善將使得支付端更加有保障;醫養結合的不斷推進使得現有一床難求與床位空置並存的問題得以解決
  • 疫情中3000餘位老人無一感染,養老社區「領頭羊」做對了什麼?
    與傳統的養老院以床為單位、集體居住、提供簡單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不同,養老社區通過為老年人提供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照護的居住設施和高品質服務,使老年人在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變化時,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繼續居住並獲得相應的照護服務,且在社區中有歸屬感、認同感,與社區形成共建共享的社區文化。
  • 養老服務智能化專業化 成都首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運營
    「蓉逸好鄰·新安居社區康養中心」通過成都市屬國企益民集團,聯合四川新安居頤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國有企業為投資後盾、以普惠型養老政策為惠民支撐、以三甲醫院醫養合作為醫療保障,集日間照料與醫養相結合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進一步推動社區養老運作模式、服務質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