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軟暴力」這個詞了解多少?「軟暴力」,學名是精神暴力,區別於身體暴力對他人造成的傷害。那麼有哪些行為屬於父母對孩子的「軟暴力」呢?這些「軟暴力」又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呢?你都了解嗎?
常見的父母對孩子的「軟暴力」形式主要有這幾種:言語責罵孩子、貶低孩子、抱怨孩子、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等等。那麼隨之而來的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1、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
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單純,當他犯錯時,可能是由於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過少,也可能是他好心辦壞事了。責罵孩子的語言,對於孩子來說宛如一把利劍狠狠的插在了孩子的胸口。
所以,無論孩子犯錯是出於什麼原因,父母都應該心平氣和的孩子交談,儘量以孩子可以接受的口吻來和孩子交流。
2、以表揚和鼓勵的方式教育孩子
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受到來自父母的表揚,當他們受到父母表揚時可能會開心好久。
然而,總是有些家長認為為了不讓孩子驕傲,對孩子進行「貶低式」的教育,在他們的觀念當中,這種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進步。殊不知孩子都是需要被鼓勵的,在鼓勵中成長出來的孩子,必然是帶著很強的自信的。
現在都提倡賞識教育,不提倡懲罰式的教育,貶低式教育就是一種軟懲罰的方式。偶爾可以對孩子進行這種教育,但是長此以往的貶低式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
3、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讓孩子學習很多學科,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當他被外界這麼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所束縛時,孩子的反應就是「逃」。而父母從來不過問孩子的意見,只要報了班,孩子按時接送就可以了。
在父母看來學的知識多了,就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還總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排到什麼樣一個位置,這些要求總是令孩子們頭痛。因為一旦孩子們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家長就要開始抱怨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人家可以做到你卻做不到」?
父母的抱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它會逐漸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長期下去孩子有可能會產生心理疾病,所以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父母對孩子的&34;行為產生的消極影響不應該被忽視,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性格上或者是日常行為出現反常時,及時疏導孩子,並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