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孩子的基礎情緒?

2020-11-07 雅恩兒童學說話

我們通常說:娃娃的臉,六月的天。

好像每個孩子都一樣,上一秒還在為得不到心愛的玩具大哭,下一秒就因為拿到一顆糖開心得跳起來。

有時候,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都寫在臉上,可是他自己卻感覺不到,也無法控制。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進一步認識什麼是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

我們從心理學來分析孩子的情緒,讓各位家長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幫助孩子有效控制負面情緒。

資料來源《兒童情緒管理全書》

心理學家在情緒的發展研究中,一般把人類的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自我意識情緒兩大類

孩子的基本情緒包括愉快、憤怒、悲傷、驚訝、恐懼和厭惡六個方面,可以簡稱為喜、怒、哀、驚、懼、厭

孩子很少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被情緒控制還不自知,此時就需要父母教會孩子體驗自己身上的情緒。 那麼,父母怎麼讓孩子體驗自己身上的基本情緒呢?下面有幾點建議:

1.跟孩子玩一玩「照鏡子」的遊戲

「照鏡子」可以將一些情緒具象化,讓孩子更容易認識與理解自己身上的情緒。孩子開心的時候,可以帶他照照鏡子,讓他看自己笑起來彎彎的眼睛;孩子難過的時候,可以帶他照照鏡子,讓他看看自己噘起的嘴巴、豆大的淚珠……

2.讓孩子給情緒畫一張表情畫

父母可以拿來六張白紙,引導孩子在白紙上畫出喜、怒、哀、驚、懼、厭六種表情畫,並掛在房間裡。當孩子有情緒時,可以讓孩子自己「配配對」。例如,孩子把新衣服弄髒了正在生氣,這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在「怒」的表情畫上打個鉤,讓他明白自己此時的情緒狀態。

3.跟孩子玩「猜一猜」遊戲

孩子把很多情緒都寫在臉上,所以父母沒有必要一語道破,可以跟他玩「猜一猜」遊戲,爭取把孩子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比如,孩子傷心難過時,媽媽可以說:「讓我看一看,是誰把自己哭成了小花貓啊?」孩子可能會偷偷擦掉眼淚,破涕為笑地說:「我才不是小花貓呢!」

4.讓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把基本情緒宣洩出來

孩子天真無邪,很容易把情緒毫不掩飾地宣洩出來,這時父母要學會疏導,而不是堵截。父母應該讓孩子宣洩完之後,再告訴他這就是人的基本情緒,每個人都會有。 例如,孩子的玩具被爸爸不小心扔了,他很生氣,拍桌子抗議。爸爸要先讓他宣洩完畢,然後再告訴他:「你這樣做就是生氣的表現,爸爸以後不亂拿你的東西,你以後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要不然別人也會像你一樣生氣的。」


更多專業育兒知識持續放送中……

關注我,學習更多專業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什麼?對情緒的情緒影響了你的情緒?
    當這套模式被固定下來後,未來再遇到情緒事件時,就會不由自主地重複這套反應模式。不信翻翻看十二星座生氣後的表現,就能輕易發現至少12種花式生氣反應模式。那什麼又是父母的元情緒理念呢?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就算你家孩子是那種來報恩的天使寶寶,一天中至少也會有四五次讓你無語問蒼天的時刻。
  • 孩子總是情緒不定?了解「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不良情緒
    周末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吃飯,不經意間就討論到了孩子的一些問題:「我們家璐璐總是喜怒不定,一會兒哭了一會兒又笑了,唉,我真是拿她沒辦法啊!為什麼孩子總是這樣情緒不定呢?」「我們家亮亮也是,自己整天總是陰晴不定,也不知道小腦瓜裡一天天在想些什麼,總是一會兒高興一會兒難過的。」
  • 幫孩子把脾氣發出來,會處理情緒是高情商的基礎
    孩子發脾氣正常,需要引導的是情緒,而非控制表面的行為日常生活中誰都會有發脾氣的時候,對於大人來說控制情緒尚且需要鍛鍊,何況是孩子,當他們有了脾氣鬧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並不是一味壓制或者是乾脆擱置,讓他們自己化解,而是需要幫助他們正確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把脾氣發出來,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更能夠提升孩子的情商。
  • 理論基礎 ▏孤獨症兒童的情緒發展
    Greenspan、Weider和Simon(1998)認為,良好的情緒發展,是兒童一切學習的基礎,並能適當的引發對其他學習的興趣。例如,早期親子關係中,主要照料者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活動,可以促進個體透過這些互動經驗習得相應的詞彙。在這個過程中,嬰幼兒學會了透過觀察他人在不同環境與個體情緒反應,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新生兒往往有三種原始情緒:怕、怒、愛。
  • 吼完孩子就後悔?教育孩子要如何控制情緒?從「情緒覺察」開始
    事實上,所有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情緒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護我們,同時也告訴我們:"當面對什麼樣的人時,我們會對什麼事情或什麼人產生怎樣的看法,我們內心在意的到底是什麼?"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即使是被很多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消極情緒,也被寫入人體基因的本能保護機制。
  • 拿什麼拯救孩子的壞情緒?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打敗情緒問題
    導語: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這時要怎麼處理比較好呢。下面通過一則情緒管理小故事,一起來分析下家長如何面對孩子情緒問題。情緒累積的結果自然就是更大的爆發。所以後面京京和晨晨發生了推搡。如果在開始產生矛盾時,接納、肯定孩子的情緒,並疏通開,很大可能就沒有後面的矛盾了。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當孩子產生情緒時,我們要接納、肯定,想法化解,避免情緒進一步累積。
  • 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生長在衣食不愁的環境裡,他們沒有受過苦,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苦,因此也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甜,更無從知道甜是必須通過努力得來的。 要改變孩子厭學的情緒,首先要弄清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快樂學習。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當孩子的玩具壞了哭鬧時,家長可以說「玩具壞了,你有些傷心是嗎?」。孩子在產生某種情緒的時候,感受可能是模糊的,家長通過將情境與孩子情緒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用語言描述出孩子當下的感受。這種方式有助於孩子了解情緒、定義情緒,通過讓孩子在情境中體驗情緒,可以讓孩子比較快地學習和認識情緒。
  • 家長們應該教會自閉症孩子什麼基礎能力
    1最基礎的生活和生存能力我想生活自理想必是絕大多數家長為孩子制定的最低目標,在居家自理的基礎上,訓練孩子在社區範圍內活動和完成簡單任務,比如取快遞、購買少量物品等。具備了這些最基礎的能力,就能保證孩子勝任家庭和社區這兩個環境裡的常規活動。2最基礎的遵守社會規則的能力通俗的說就是孩子能出得了門,什麼樣的孩子才能走出家門?
  • 批評會削弱孩子大腦的情緒感知力!這樣才能幫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除了期望孩子在學習上能專注高效、取得理想成績,家長還對什麼最為關心呢?小競相信「情緒」一定是其中之一。良好的情緒力其實包括2個方面,一個是孩子對於自己情緒的管理,另一個則是孩子對於他人情緒的感知和正確處理。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繪本用誇張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生氣」這種情緒,它大的足以將宇宙毀滅,讓孩子認識了「生氣」具有破壞性,不能輕易生氣。然而孩子的情緒又是這樣簡單,最後亞瑟自己都忘了為什麼會生氣。《生氣的亞瑟》是一個關於孩子情緒管理的繪本故事,孩子需要認識情緒,才能做到調節情緒,而不是單純的將情緒發洩出來。
  • 孩子因不想被幫忙而哭,提升情緒智力分五步進行,讓孩子情緒穩定
    但這樣處理方式,其實過於偏袒,對兩個孩子的情緒智力提升,毫無益處。什麼是情緒智力?情緒智力,簡稱「情商」。心理學上,對於情緒智力的爭論從未停止。如何提升孩子的情緒智力?情緒智力包括五個方面:認識自身情緒——情緒智力的基石。妥善管理情緒——在認清自身情緒的基礎上,調控自身情緒。
  • 孩子情緒管理太差?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增強情緒控制能力
    這篇文章就教給各位家長一個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妙招——加法思維,巧用&34;,家長能夠更加情緒地引導孩子正確梳理自身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二、 什麼影響了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1、情緒模仿:受家庭影響正所謂&34;,這句話有著心理學理論的支撐。
  • 孩子情緒波動大?家長學會認知重評,讓孩子做自己的情緒管理者
    為什麼自家孩子的情緒起伏總是如此之大呢?難道真是「人之初,性本惡」嗎?其實孩子的情緒也是可以被調節和訓練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家長要先學會認知重評孩子的情緒。更讓小高擔心的是以後孩子進入青春期會不會變得更嚴重,到時候恐怕和孩子的相處都是個問題。 別人家的寶寶都是小天使,為何自己家的這個就是小惡魔呢?其實孩子們的情緒變化都會比成年人更大,面對情緒波動非常大的孩子,家長就可以學著評估孩子的情緒,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緒了。 為什麼大部分孩子的情緒都比成人更激動?
  • 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管理情緒
    我這裡有一個正面管教中的情緒臉譜,可以用來幫助孩子不斷豐富情緒語言,可以試著問孩子這種情緒是什麼樣的表情?在什麼情況下可能產生這種情緒?這種情緒來了你通常會怎麼辦?在問孩子這種情緒是什麼表情的事情,我也會和孩子玩一些擺情緒臉譜的遊戲,下面這個圖就是孩子用不同的玩具擺放的情緒臉譜。
  • 保護好孩子的「情緒腦」,讓孩子受益一生
    人的大腦實際分成三層,最裡面一層是主管人體基本生理功能的「本能腦」,也叫「爬行腦」;中間一層是主管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情緒腦」,也叫「哺乳腦」;最外面一層主管抽象邏輯思維的理智腦。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會發現,好好的孩子不知怎麼就突然哇哇大哭,說變臉就變臉了,這是為什麼呢?
  • 《我的情緒小怪獸》和孩子一起認識心裡的情緒小怪獸
    小怪獸的朋友告訴他,因為身上的情緒特別混亂,所以要把不同的情緒裝進不同的瓶子裡,就像我們在家收拾東西一樣。推薦理由《我的情緒小怪獸》和孩子一起認識心裡的情緒小怪獸,直接呈現情緒管理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能力元素——情緒覺察與辨識,讓孩子在充滿詩意的文字與藝術氣息濃烈的畫面中,自然而然地認識基本情緒並進行有效的疏導,陪伴孩子接納所有感受,為幼兒的生活注入強大的力量,啟動成長和學習的契機 ……繪本欣賞
  • 孩子總控制不住情緒?教孩子「情緒ABC理論」,做「情緒」的主人
    其實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是很正常的,因為情緒也是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也是必要的情感釋放。但是情緒失控卻說明了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不足。對於孩子出現情緒失控的問題,父母都會採取不同方法來對待。有些家長急著不讓孩子哭鬧,會用暴力手段來制止;有的家長則是希望孩子可以理性一點,聽得進道理,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有的則是直接不理睬孩子,實行冷處理。
  • 孩子的臉六月的天,孩子情緒起伏大,家長需幫助提升「情緒粒度」
    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孩子年齡小,情緒控制能力差,年齡越少,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就越突出;二是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比如嬌慣孩子,讓孩子形成了任性放縱的壞習慣,或者是家長自身也喜怒無常,給了孩子不良影響。無論孩子情緒起伏的原因是哪一種,家長都不需要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 孩子情緒起伏大,家長需幫助提升「情緒粒度」
    這一事件十分困擾家長,孩子大哭卻不說理由,是因為孩子抗拒家長,還是不願意和家長說?孩子是故意的嗎?其實都不是。孩子情緒起伏大,是因為他的情緒粒度弱,常常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什麼是"情緒粒度"?情緒粒度弱的孩子知道自己難過、憤怒、悲傷,但是說不清自己悲傷的源頭是什麼,更不用說怎麼去調節自己的情緒。最後,只能被情緒死死地捆綁。相反,情緒粒度強的人,更把自己的情緒分得很細。他們能用更豐富、直接的詞彙,描述自己的情緒。而且能把情緒細分為不同的層次、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