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無棣基層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讓家國情懷紮根學生心靈

2020-12-13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濱州無棣縣西小王鎮中心小學開展了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的唱紅歌、看紅色電影、主題班會、集體宣誓、籤名等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引導學生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無棣縣西小王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曉旭說:「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一定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在愛國主義主題班會課上,各班班主任通過各種形式向同學們闡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和意義,講解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中日本帝國主義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講述了中國軍民奮起抗擊及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光榮歷史,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發奮圖強,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打好基礎,學好本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無棣縣西小王鎮中心小學校長路興鋒介紹:「學校組織開展主題班會、唱紅歌、看紅色電影等多種紀念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傳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正能量。讓師生勿忘歷史,勿忘恥辱,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自覺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無棣融媒 楊寶勇 濱州報導

相關焦點

  • 讓家國情懷紮根學生心靈
    邏輯起點 家國情懷是幾千年來紮根在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精神支柱,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都是家國情懷的不同時代表徵。教師要用自己的學識、閱歷和經驗,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興趣、對國家的認同,引導學生爭做具有家國情懷的道德榜樣。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近年來,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紮實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學子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提升教育「四力」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管兆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對新時代大學生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人生當中必須系好的一粒「扣子」。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成立「家國情懷」講師團,厚植中國文化根基,通過新媒體途徑,講述各地自然人文景觀、優秀歷史文化,將視頻植入地方課程或思想品德課堂,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開展堅定製度自信主題教育活動,加大主題作品生產和傳播,用青少年易於接受的話語體系、身邊的鮮活事例,以小見大,深化愛國主義情懷;引導理性分析時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注入「儀式感」豐富集體主義教育,強化青少年對中國制度凝聚力的感悟。
  • 將家國情懷紮根師生心中!面對疫情大考,浙外這樣答題
    從學校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到各黨總(直)支迅速行動,從深化「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教育到開展好「和山立志」活動,從雲端課堂到志願服務,浙外以家國情懷教育為引擎,思政不下線、關愛不斷線,為戰「疫」匯聚起浙外力量,也讓浙外學子在這段特殊的經歷中收穫成長。
  • 人文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家國情懷,世界眼光
    他們有紮根基層、不怕苦累的家國情懷,也有放眼世界、心懷天下的世界眼光;他們有埋頭科研、學習理論的志向和毅力,也有投身實踐、躬行踐履的膽識和魄力。他們開展「沉浸式」黨課,創新黨課教育方式;他們搭建寓教於樂的平臺,在培養學生黨員的專業志趣的同時提高社會責任感;他們牢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今,他們的黨員砥礪品格,帶著交大人的責任和使命遍布祖國和世界各地。人文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現有學生黨員21名,全部為漢語國際教育及語言學方向碩士研究生。
  • 【校報特稿】以人為本 培養家國情懷卓越人才 ——我校學生教育...
    以人為本 培養家國情懷卓越人才——我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綜述編者按  我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人才「胸懷家國 尋夢立志」名企行活動加強政策宣傳,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學校積極做好選調生、「三支一扶」等國家基層就業政策宣傳
  • 激發家國情懷!濟南旅遊學校組織學生觀看《為了和平》
    濟南旅遊學校高中部組織學生利用晚自修時間,集體觀看紀錄片,對同學們進行紅色教育,讓同學們從共和國的歷史故事中,回顧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全面從戰爭的正義性質和偉大勝利中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
  • 發揚五四精神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
  • 眉山青神學道街小學: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網12月23日訊(王玉紅 高顯俊)據了解,眉山市青神縣學道街小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銘記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學校通過開展各類主題班隊會活動,讓學生深入領會革命先烈們的忠貞信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捨身取義英勇鬥爭的犧牲精神,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堅定信念,激勵著莘莘學子前僕後繼、英勇鬥爭。
  • 昆明西山區教育系統開展紀念「九·一八」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在中華小學西山學校,全體師生為革命烈士默哀。勿忘國恥,愛我中華。9月18日,西山區教育黨工委組織西山教育系統開展紀念「九·一八」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上午十點,防空警報劃破寧靜的長空。團結龍潭中心學校各班級組織開展的主題班會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學生講述抗戰時期中國民眾不屈的鬥爭以及湧現出的可歌可泣的鮮活故事。同時,學校大隊部結合當前疫情,引導學生把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現在的中國日益強盛,不再是落後挨打的舊中國了。」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烏拉特後旗:紮根校園陣地 厚植家國情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烏拉特後旗:紮根校園陣地 厚植家國情懷在學習中樹立民族團結的思想,在娛樂中體驗成長的快樂。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各學校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把愛國情懷融入其中,讓孩子們懂得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和諧大家庭。烏拉特後旗呼和溫都爾鎮學校的課堂裡傳出琅琅讀書聲,三年級一班的同學們正在學習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課文講述了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所邊疆學校共同學習、快樂生活的故事。
  • 綦江: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校育人全過程
    同時,學校通過王良將軍雕塑,展現「紅色文化之魂」;通過群雕綦江革命志士的文化牆,展現「紅色文化之人」;通過在校園鑲刻中央紅軍過綦江等光輝歷程,展現「紅色文化之事」,讓師生更多了解家鄉紅色文化,熱愛家國。硬環境潤物無聲,軟作為春風化雨。
  • 東北大學: 構建紅色校園文化 深植愛國主義情懷-中國教育新聞網
    長久以來,東北大學大力開展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並以此為鮮活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自2003年以來,學校將紀念「一二·九」運動和「妙筆流聲」詩歌散文大賽有機結合,用年復一年的堅持與創新,吟詠愛國故事,深植家國情懷。
  • 山東濱州陽信二中:鄉土研學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中宏網山東9月17日電 為培養同學們的家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定同學們報效祖國的信念。在陽信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館內圖文並茂的法治宣傳圖片,生動直觀的法治教育視頻,「憲法牆」、「青少年普法」、「交通安全」、「反邪教」、「禁毒」等法治教育板塊,讓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
  • 承德市一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
    九月果香,九月菊黃,金秋九月是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月。為了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小學五、六年級首先開展了題為「厲害了,我的國」的愛國主義教育講座,老師主持了這次活動。在動人的故事中,同學們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那是學校的老師、家長、同學們砥礪前行的樣子
  • 戰「疫」思政課 厚植家國情懷,鄭州102中學政治課堂中的心靈滋養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鄭州市第102中學校長蔡明生在學校微信群轉發「荊州90後女醫生最美逆行」和「快遞小哥搞定醫護難題」兩個案例,向全體教師傳達這是「停課不停學」的最好教材,蘊含著我們教育的初衷,課堂的靈魂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滋養,愛和責任的教育。
  • 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原標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開展"強隊伍、促質量、塑榮光"《為了和平》系列觀影學習活動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 用家國情懷擁抱教育的未來——北大培文宜賓國際學校舉行2019年...
    我們今天的開學典禮旨在與祖國同慶,共譜教育新篇章,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這是北大培文宜賓國際學校在2019年秋期開學典禮上執行校長王全中與全校師生的對話。全校師生共同歡呼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攝影 高學兵  本季開學典禮以「用家國情懷擁抱教育的未來」為主題,活動伊始,學校舉行了升旗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國旗冉冉升起。
  • 以愛國主義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而家國情懷與文化自覺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歸宿與文化基礎。  回顧中華文明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個人與國家命運的統一幾乎成為世代中國人的共識。漢代的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北宋的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這種共識滲透在每一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理念當中,它來自於個人對客觀歷史的認知,也體現出了個人對國家共同體中維護其他同胞利益的責任感,更成為了中華文化中象徵著自強、自尊和自愛的集體文化基因,它本身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認同的要素,並且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使得個人經由國家最終又回歸個人的作為價值追求的家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