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沒有課外書的,據說,家裡曾經有過祖傳的《康熙字典》,但是在文革中被毀了。在川西的那個小村子裡,我的小夥伴中,也沒有一個人有看課外書的習慣,大概除了學校發的,也沒有別的書的存在罷。當然,那時,電子產品也沒有入侵我的生活,即使是電視,也不能完全佔用我的課餘時間,因為還有必須要做的農活。
直到上了初中後,學校才有圖書館,才會去借課外書。我不曉得,如果晚出生三十年,沒有閱讀的我還能不能靠自己考上高中,考上大學。
如今,時代變了。買書已經成為我的習慣,家裡大大小小的書架擺滿了各種各類的書。如何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愛上閱讀成為了父母新的焦慮。
就像《我討厭書》中的米娜一樣,她的父母不斷買書、借書和預訂書,總是往家裡帶回更多的書;爸爸媽媽吃早餐時看書,吃午餐時看書,吃晚餐時看書,把書裡的故事讀給她聽。可是她總是大聲說:「我討厭,我討厭書!」
有人說,「愛書的孩子大體相同,不愛書的孩子卻各有相同。」有的是沒有充足有趣的書,有的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有的是沒有時間,有的是沒有好的榜樣。米娜是沒有從中獲得樂趣,當米娜打開書,進入故事的世界,她笑了,她開心了,她自然而然地專心讀書了。
讓孩子愛上閱讀,也許可以給孩子讀讀《小魔怪要上學》。小魔怪討厭家裡的一切,時常大喊大叫。唯一讓他快樂的事是偷偷地看小朋友玩遊戲,他們怎麼能玩出這麼多花樣。小魔怪撿到了一本書,他知道書裡黑黑的符號,可以講出很多好聽的故事。可惜他不認識那些符號,所以他要求去學校。很快,他學會認字了,他可以讀整本書了,他不再大喊大叫,他感到很快樂。
《吃書的狐狸》也是一本愛書人的故事。狐狸先生非常喜歡書,但是他的喜歡實在與眾不同。他總是先把書從頭讀到尾,然後在書上撒一點兒鹽和胡椒粉,再一頁一頁地吃到肚子裡去。就這樣,狐狸先生不僅從書裡得到了學問,還餵飽了自己飢餓的肚子。……
《我討厭書》、《小魔怪要上學》、《吃書的狐狸》適合學齡前的孩子讀,還有一本適合大一點的孩子讀的愛書人故事《神奇飛書》。莫裡斯先生喜歡文字,喜歡故事,也喜歡書。他的人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寫的書……可是一場颶風摧毀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莫裡斯寫的書……不過,書籍的力量將會拯救一切。莫裡斯與書為伴,他說:「每個人的故事都很重要。」
博爾赫斯說:「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在那裡,你不會孤單,永遠有人陪伴。願你我都能有書為伴,愛上與書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