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書籍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17 三個橘子歷史

今天的書籍有很多的種類小說、經濟、科普、科技天文、紀實、詩歌散文、教輔、心理等等很多的種類。那麼古代的書籍是又如何分類的,和今天的分類一樣嗎。

中國古代的書籍肯定和今天的分類不一樣,古代圖書的分類方法是逐漸演變的,有傳承也有突破。在西漢劉歆著作的《七略》從學術性質上劃分,將當時的典籍分為了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六大部分三十五種。

到了東漢的時候班固所著的《漢書·文藝志》繼續用劉歆的六分法。西晉的荀勖在著作《中經新薄》,將典籍分為了甲、乙、丙、丁四部分,這個劃分就差不多是經、史、子、集相對應的。東晉李充後來有把其中的乙、丙相互調換。

阮孝緒的《七錄》採用內篇五分法,經典、記傳、子兵、文集、術技在加上外篇兩分法佛法、仙道對書籍進行分類。正式確立書籍的劃分則是在唐代,唐朝官修的《隋書·經籍志》中正式的將書籍劃分成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以後的朝代都這樣劃分,在清代的時候又進行了整理規劃,清朝的四庫館在搜集整理編書的時候又進行了創新,形成了以經、史、子、集四部分劃分為基礎的多元分類法。

中國古代圖書最後延續的是四部分類法,這一分類方法經歷了千餘年,先人逐漸摸索經驗慢慢的形成。四部最早出現在唐代,天寶年間將藏書房分成了經、史、子、集四間房來收藏。清朝的《四庫全書總目》則對先前朝代書籍進行了分類、評議,總結構建出了古典文化書籍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

對於圖書的分類,並不是簡單機械的分類,在特定的環境思想下對學術體系進行構建,圖書分類的演變發展反映了人們對知識的歸納分類,體現了古代知識體系的演進。

相關焦點

  • 書籍分類:為什麼要選擇閱讀高能量書籍?
    多看書讀好書,書籍分為四大類:專業書籍實用書籍,人文哲學歷史書籍,經典國學文化根源書籍,科學技術書籍。能量高的經典國學書籍可以提升自己人文素養,例如學習國學經典收穫滿滿: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 中國古代書籍是如何演變的
    我們手捧著裝幀精美的現代圖書時,是否知道它們是如何從古代的書籍一步步進化而來的?穿越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本文為您展開一幅中國古代書籍演變的路線圖。■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就出現了有關佔卜吉兇的書。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記錄材料,把佔卜的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最早的圖書——甲骨的書。
  • 書籍的分類
    書籍的分類之細分:(一)經典著作 · 哲學類
  • 古代故宮如何垃圾分類?糞便汙水去哪了?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比如,在古代紫禁城裡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雍正為何要搬到養心殿?武英殿有哪些用處?古代故宮如何「垃圾分類」?最近一段時間,「垃圾分類」是人們口中的熱詞。在古代,並沒有各種先進的處理垃圾的方式,紫禁城裡住著那麼多人,那時如何做到「垃圾分類」呢?
  • 古代的書籍是如何整理出版發行的?說出來你也許會有些詫異!
    吳家閱讀站前言在中國古代,沒有今天那些形形色色的商業化的出版公司,印刷技術也不是非常可靠,那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那麼多古代書籍是如何出版發行的呢書籍除了言傳身教,當然就是 依靠書籍了。在隋唐時,如果想發行書籍,必須要到當地衙門備案,將書籍的一切信息都記載在當地縣誌上。但備案後也不算是允許出版了,還要送交州府一級的文館進行審核,一般從提交到審核通過,沒有兩三年就算是很快的了。
  • 書籍分為哪3類?如何閱讀?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接觸到很多書籍。這些書籍該如何分類呢?分別應該如何閱讀呢?大致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思想類書籍。比如像哲學類、宗教類。具體來說,比方說《論語》、《金剛經》、《道德經》等。閱讀這一類書籍,是需要反覆精讀。甚至是需要背誦下來的。才能對書中的精髓內容掌握下來。
  • 古代書籍如何製作出來?中小學生們走進省圖體驗雕版印刷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8月18日,正在省圖舉行的「浮光躍金——中國古代典籍簡史展」,迎來不少中小學生觀眾,了解中國典籍的起源和發展,還親身體驗了古代雕版印刷術,感受古代的書籍是如何製作出來的。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印刷術」,對於古代典籍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其中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廣泛使用的雕版印刷術,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把紙覆在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 孩子閱讀的書籍的分類
    那對於到了學齡的孩子,他們上了1年級,我們可以去選一些有關如何讓他養成學習的好習慣的書籍素材那對於我們要選的這個書書籍素材,有什麼樣的一些分類呢?我也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會用什麼樣的一些素材啊?對於幼齡的孩子,我們選擇一些質地比較厚的圖畫書,因為這年齡階段的孩子,是可能理解能力不強的,這種圖畫書上的圖畫,可以更好的吸引他們。
  • 高效閱讀方法「分析閱讀」第一步—學會對書籍進行分類
    知道書籍分類的原因我們現在回到最初始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知道書的分類呢?對書籍種類進行區分那麼如何才能對書籍進行準確的分類呢?從一本書的書名中你可以很有效的進行區分,你要在心中有一個分類的標準並將他們分類,同時只將書籍分類到某一個種類還不夠,你要知道這個種類的書到底是在談什麼,而且你要在不同的書籍之間找出區別,並且規定出一些合理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屬於你自己的分類,當然在建立自己的分類的之前,你還需要對前人的經驗有所借鑑,那麼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更全面的書籍分類方法
  • 論說性作品中「實用性」與「理論性」書籍的分類方法
    實用型和理論型各位同學大家好,昨天的章節中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有關書籍分類的方法、意義、作用,今天我們重點講解一下關於實用型和理論型,因為我們一直強調>閱讀尤其是高層次的閱讀是一種學習,而能為我們提供學習內容的書籍主要為論說性作品。
  • 古代十大經典書籍排行榜
    十大經典書籍千古名句實在太多。列舉兩三句即可,有興趣的可自行查閱相關書籍。古代十大經典書籍排行榜第一名:《易經》易經乃群經之首。經典名言:一陰一陽之謂道。10)《淮南子》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
  • 古代書籍裡為什麼沒有標點符號?
    古代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首先就是要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並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      一:中國古代有標點符號嗎?         其實中國古代是有標點符號的,但是不常用,也不規範。在文言文典籍中,大多不用標點符號。
  • 「經史子集」被確定之前,古人都用什麼樣的方式給書籍分類?
    給書籍進行分類,只是方法,目的是為了在查詢某一些書籍的時候更為便捷。這個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非常繁瑣。最大的難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如何來制定一個「分類標準」。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其實是在唐代才得以應用的,並且當時還不完善,但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分類方式了。那麼,在此「經史子集」的分類法產生之前,人們又是如何來做的呢?
  • 中西比較文獻學與書籍史研究工作坊:文本如何變成文獻和書籍
    對於文史研究者而言,打交道最多者莫過於文獻和書籍,對二者的討論似乎是老生常談。然而,當我們追問:什麼是文獻?什麼是書籍?什麼是文本?中國古代刻有文字的甲骨、簡牘、銅器,西方刻有文字的泥板,它們屬於文獻還是文物?文獻、書籍、文本、文物,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文本如何變成文獻和書籍?這些看似普通的術語放到一起卻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學術難題。
  • 廚餘、舊衣、舊書籍……垃圾如何分類丟?這些彩繪垃圾桶告訴你!
    垃圾分類既可以避免垃圾中的有害成分汙染環境,又可充分回收利用,可謂一舉兩得。  近幾年,南通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不少小區都設置了垃圾分類回收櫃。昨天(11月12日)上午,南通市虹西社區聯合南通市開放大學,對轄區內的首批垃圾桶進行彩繪創作,讓老百姓進行垃圾分類時,更加一目了然。
  • 中國古代有標點符號,為何大部分書籍都不加標點
    正史野史之所以有許多這類記載,是因為,古代的書籍大部分是不加標點的,因此不同的人在閱讀書籍時,往往會作出不同的斷句,同時也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孔子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迄今便因斷句不同,有著二十餘種訓釋。那麼古代的書籍為何不用標點,是因為沒有標點符號嗎?
  • 英語分類詞彙:與書籍相關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英語分類詞彙:與書籍相關詞彙 2012-11-26 14:25 來源:網絡 作者:author
  • 閱讀:孩子閱讀書籍分級分類,孩子由閱讀變成「悅讀」
    在全民閱讀的時代,兒童閱讀受到高度的關注,而孩子閱讀分級、分類的提出就是想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裡面選擇合適的書籍,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我們都知道閱讀不止是在應試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也知道閱讀是終身學習的標誌。
  • 閱讀:孩子閱讀書籍分級分類,孩子由閱讀變成「悅讀」
    在全民閱讀的時代,兒童閱讀受到高度的關注,而孩子閱讀分級、分類的提出就是想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裡面選擇合適的書籍,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我們都知道閱讀不止是在應試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也知道閱讀是終身學習的標誌。閱讀能夠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開闊視野,豐富孩子的想像能力,這樣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書籍、詩人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書籍、詩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古代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