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哪一聯一定要對仗?律詩對仗基本要求是什麼?

2020-12-11 六甲番人

今天看到有網友提問:格律詩是哪一聯對仗?具體怎麼對?對此,六甲番人認為問題需要糾正,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只有律詩才有一聯詩的說法,而絕句只有四句,一般是不用「聯」來形容的,所以建議問題改為:律詩哪一聯對仗?

每首律詩通常只有八句,但也有少數超過八句的「排律」,律詩每二句成一聯,以八句的律詩為例,頭兩句成一聯,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每聯上下句各稱為「出句」和「對句」,前聯的「對句」和後聯的「出句」則稱為「鄰句」。

在古典詩詞中,古體詩的形式是最為自由的,曲略嚴格,詞進一步嚴格,格律詩最嚴格,其中的律詩又比絕句嚴格,絕句僅對字句、押韻和平仄有要求,但律詩還在對仗方面有嚴格規定,要求至少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律詩的對仗有三點要求:

一、句法相同:

句法相同是指對句的句型應與出句相同,句法結構也要一致,比如以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以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等,比如杜牧的這首五言律詩《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二、詞性相對:

詞性相對是要求對句與出句相同位置的詞語在所屬的詞類要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同時工對還要求詞語的詞彙意義也要相同,比如在天文、時令、地理、器物、衣飾、飲食、文具、文學、草木、鳥獸蟲魚、形體、人事、人倫等同一門類的詞方可為對,比如杜甫《春望》的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陸遊《書憤》的頷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都是工對。

三、出句與對句平仄相反,同時出句與對句的相同位置避免重字:

這一點在律詩的平仄要求已有嚴格規定,簡單來說,律詩的對句與出句至少要做到逢雙必反,而一三五字則視情況而定,同時要注意在詞、曲和對聯中允許出現相同位置重字,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上下句第二字都是「有」字,但律詩就不允許在這個位置重字。

以上三點是律詩對仗的基本要求,除了嚴格的工對,還有寬對、鄰對、半對、借對、錯綜對等,具體採用哪種對仗形式,還是要視詩意而定,不能為了格律形式而犧牲詩意詩韻。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律詩對仗雜談
    平水韻就是按照古代漢語組合的,中華新韻才20多年,正在試行。因此,寫詩詞時一定要標明是使用哪個韻書。兩套語音系統並用。但不能混用。 新韻將平水韻106個韻部合併為14個韻部,相近或相臨的都劃到一起了,那有多麼寬鬆!漢語四聲是元代人發明的,古代拼音是切音即反切,還有直音即用一個同音字標註讀音。
  • 律詩的對仗與律詩寫作技法
    我這裡講下偷春體,這個名字源自滄浪詩話,指的是律詩第一聯對仗,第二聯不對,第三聯對仗,這樣的形式。也就是說,談到律詩必須談到對仗。那麼什麼是對仗?對仗---把同類的概念或者是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夠成兩兩相對的語句,就叫對仗,對仗也叫對偶。對仗和對偶的區別是什麼?其實兩者沒區別,只不過是不同 時期的叫法而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學習律詩對仗的體會
    作者 季光湘 大家知道,律詩有對仗的要求。涉及律詩對仗的知識面很廣,內容極為豐富。
  • 對聯和律詩對仗的異同
    作者:郭省非一、相同點聯律與詩律,就是對聯的對仗規則和律詩的對仗規則。(一)定義相同什麼叫對仗?《辭源》云:「詩賦等的對偶,也叫對仗。」字數相等,是對仗在形式上的要求,上下句字數不一致,就不能夠保證外形排列上的整齊劃一;平仄相反,是對仗在聲調上的要求,上仄下平或上平下仄,反差明顯,音樂美感強烈;詞性相近,是對仗在內容上的要求,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才能使相對的兩邊詞彙份量不致於失衡;結構相似,是對仗在詞組性質上的要求,並列對並列、偏正對偏正、動賓對動賓、主謂對主謂,可以保證詞性相近的順利實現;音步相仿,是對仗在形式細化上的要求,如果只是字數相等而音步不同
  • 律詩寫作第九講:律詩的對仗(上)
    一、對仗的定義什麼是律詩的對仗?王力先生曾解釋說:「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1. 對仗與對偶的區別對仗不僅有對偶的一般特點,而且還有自己特殊的規定性:除了字數要相等,結構、詞性要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對之外,還要受到平仄、音韻的限制,也就是要符合格律要求,並力避上下句同一
  • 律詩對仗攻略
    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
  • 細說律詩的對仗
    (一) 什麼叫對仗?
  • 詩詞學堂 | 律詩的對仗
    對仗,也就是對偶。在近體詩產生以前,詩中的對仗,只是修辭上的需要。近體詩的對仗,不僅是修辭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規定。詞,也是根據格律規定而用對仗的。對仗是詩詞格律的第三個內容。一、詩詞對仗的基本要求(一)在兩句相對時,相對的字詞,其詞性要相同或相近。同類中的字詞就算是詞性相同,鄰類中的字詞就算詞性相近,都可用作對仗。
  • 【草堂詩說】如何寫好律詩的對仗句
    對仗是將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是指詩詞創作和對聯寫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其分為工對和寬對兩種。工對就是要嚴格遵守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對、意義相關這六個原則。寬對是相對於這六個原則要求顯得比較寬鬆。律詩的對仗句能使詩顯得凝練、整飭、勻稱、典雅,可以大大增強詩的藝術感染力。
  • 格律詩第六講:律詩的對仗和格律詩的押韻知識
    說回中二聯對仗,對聯我們後面有時間再詳細說。對仗是由古體詩和駢文中對偶句發展而來,上官儀進行整理,上官婉兒進一步發展,和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這些宮廷詩人一起制定了格律詩的規範。所以,對仗是為格律詩的一種基本規定。
  • 詩詞知識:律詩的對仗
    依照律詩的對仗概括起來,詞大約可以分為下列的九類:1、名詞 2、形容詞 3、數詞(數目字) 4、顏色詞 5、方位詞 6、動詞 7、副詞 8、虛詞 9、代詞同類的詞相為對仗。 (四)尾聯對仗尾聯一般是不用對仗的。到了尾聯,一首詩要結束了;對仗是不大適宜於作結束語的。但是,也有少數的例外。
  • 律詩對仗 「四避」 辨析
    內容提要:針對《律詩要精於對仗》一文關於律詩對仗「四避」一一避「合掌」,避「正對」,避「同字對」,避「四言一法」之界定、性質等有些觀點進行辨析,指出「四避」應該是避「合掌」,避「同字對」,避「重字」,避「同律」。
  • 律詩對仗的七個知識點
    (一) 什麼叫對仗?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
  • 對聯和律詩對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文/郭省非 一、相同點 聯律與詩律,就是對聯的對仗規則和律詩的對仗規則。 (一)定義相同 什麼叫對仗?
  • 王和尚講詩詞:如何玩轉律詩的對仗?
    宋代以後,律詩的對仗逐漸趨向於要求結構也完全一致。律詩對仗句中句法結構完全一致的佔多數,特別是頸聯的對仗尤工穩。特別提示:律詩中間二聯的對仗中,也包含了平仄的因素,即相對仗的出句與對句平仄相反。三、律詩對仗的種類工對:即工穩的對仗。
  • 律詩對仗的9種形式和19種方式,一文搞定對仗!
    什麼是律詩的對仗?王力先生曾解釋說:「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1. 對偶是一種修辭格。就是把同類的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是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可以句中自對,也可以兩句相對。這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形成表達形式上的整齊和諧以及內容上的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 第66講:律詩對仗
    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絕句的兩聯也是可對可不對。排律的首聯可對可不對,中間各聯都必須對仗,最後一聯不對,以便結束。對仗的第一個特點,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
  • 律詩的對仗-詩詞創作小講(6)
    三、律詩對仗的種類工對:即工穩的對仗。這被認為是最好的對仗。律詩中的工對主要有以下幾種:(1)反對:用反義詞相對。這也是上承六朝駢文的一種對仗方式。律詩中的「反對」,是以詞性和義類相同的反義詞為對,從而成為「工對」。如:沈佺期《雜詩》: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 律詩對仗全攻略:20種對仗手法
    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
  • 教你寫詩——關於詩律(律詩(附絕句)的對仗)
    古典詩歌的對仗一般都用同類的詞性,如名詞和名詞對,動詞和動詞對,形容詞和形容詞對,副詞和副詞對,虛字和虛字對,聯綿字和聯綿字對,等等。但在名詞和形容詞中,又常分得比較細。如在名詞中,要分天文(日月星辰風雲等)、地理(江河湖泊山嶽等)、動物、植物、宮室、器用、人事,等等。形容詞中,要分顏色詞、數詞、方位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