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轉眼間已入深秋,蕭瑟秋風帶著涼意而來,樹葉在風中翩翩起舞,夏花已慢慢枯萎,菊花陸續開放。一縷暖暖的秋陽折射而至,灑落在鋪滿落葉的地上,黃綠點綴,金光閃爍,散發著陣陣自然的清香……
驀然回首,突然感覺寂寞清冷,早已不見蟬叫蛙鳴,幾隻紅蜻蜓在夕陽下飛來飛去,只有村邊的那條小溪,依然潺潺流水,穿過樹林流往他鄉,流過了四季……
重陽過後,迎來霜降,在這月光清冷的夜,突然想起了夏日裡的荷塘,想起了蟬鳴高叫,想起了幽幽稻香……這時候,讀讀辛棄疾的《西江月》,讓你重溫夏夜裡的美好時刻……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詞人在上片寫農村夏夜裡的優美景色:月明風清的夏夜,皎皎明月,微微清風,幽幽稻香;烏鵲啼,蟬鳴叫,蛙聲高叫。通過對大自然中動物、植物的形象描繪,展現了山村鄉野特有的情趣,表現出詞人對豐收在望以及他與人民同呼吸的喜悅心情和深厚的感情。
特別是「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詞的下片寫到:他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致忘記了路的遠近,期間遇到了小雨,便急忙趕路。而在路轉溪橋之處,舊時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其中的驚喜讓他感動不已,而詞人把這種驚喜之態,寫得生動無比。
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詞裡都是人們熟悉的事物: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詩人卻把這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全詩散發著濃鬱的生活氣息,表現了詞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在這霜降快到的夜晚,如果還想起蟬鳴蛙叫,明月清風……便可在萬家燈火之際,輕捧一縷月華,細品辛詞裡的夏夜之美: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