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懷念夏夜之美 辛棄疾告訴你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2020-12-20 天涯之水雲

不知不覺,轉眼間已入深秋,蕭瑟秋風帶著涼意而來,樹葉在風中翩翩起舞,夏花已慢慢枯萎,菊花陸續開放。一縷暖暖的秋陽折射而至,灑落在鋪滿落葉的地上,黃綠點綴,金光閃爍,散發著陣陣自然的清香……

驀然回首,突然感覺寂寞清冷,早已不見蟬叫蛙鳴,幾隻紅蜻蜓在夕陽下飛來飛去,只有村邊的那條小溪,依然潺潺流水,穿過樹林流往他鄉,流過了四季……

重陽過後,迎來霜降,在這月光清冷的夜,突然想起了夏日裡的荷塘,想起了蟬鳴高叫,想起了幽幽稻香……這時候,讀讀辛棄疾的《西江月》,讓你重溫夏夜裡的美好時刻……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詞人在上片寫農村夏夜裡的優美景色:月明風清的夏夜,皎皎明月,微微清風,幽幽稻香;烏鵲啼,蟬鳴叫,蛙聲高叫。通過對大自然中動物、植物的形象描繪,展現了山村鄉野特有的情趣,表現出詞人對豐收在望以及他與人民同呼吸的喜悅心情和深厚的感情。

特別是「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詞的下片寫到:他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致忘記了路的遠近,期間遇到了小雨,便急忙趕路。而在路轉溪橋之處,舊時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其中的驚喜讓他感動不已,而詞人把這種驚喜之態,寫得生動無比。

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詞裡都是人們熟悉的事物: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詩人卻把這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全詩散發著濃鬱的生活氣息,表現了詞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在這霜降快到的夜晚,如果還想起蟬鳴蛙叫,明月清風……便可在萬家燈火之際,輕捧一縷月華,細品辛詞裡的夏夜之美: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相關焦點

  •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西江月——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幼時讀詩詞,偏愛朗朗上口的句子,像這首詞裡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與山前」,彼時是極喜歡的。從中能感受到一種歡快俏麗的節奏,愜意在心底如水漾開。
  • 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宋詞,辛棄疾的這首最經典!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全詞從視覺、聽覺、嗅覺三個方面,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的山村風光。其中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刻畫已成經典,家喻戶曉。此詞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代表作。
  • 豪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小清新詞作,詞中有畫,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首辛棄疾的小清新之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豪放派的溫柔,上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如果不說作者是誰,你能想像到這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的嗎?有著豪邁之氣的詞人竟寫得如此「婉約」,也讓我們看到他溫柔的一面。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西江月,美到純粹,多讀幾遍能治癒心靈
    比如下面這一首著名的《西江月》便是這一段時期的作品,是辛棄疾中年經過上饒地區黃沙嶺時所寫。黃沙嶺在上饒縣以西約四十裡處,高十五丈餘,可以容納百人以上,嶺下有泉水兩口,從石中流出,可以灌溉十多畝田地。因此這一帶不但風景絕佳,而且農田水利也比較好,辛棄疾在上饒閒居期間,經常來到這裡遊覽。
  • 今日詩詞賞析: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期間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即是其中一首,也是辛詞中難得的閒逸之作。
  • 宋詞巔峰之戰!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都是在人生艱難時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都是半夜睡不著時所作,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兩位宋詞巔峰男人平生絕美之作。先看蘇軾之作:《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 如果用一首詩詞形容你嚮往的生活
    如果用一首詩形容你嚮往的生活,你會選擇哪首呢?我會選擇辛棄疾那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看文武雙全辛棄疾的《夜行黃沙道中》,感受田園風光聽取蛙聲一片
    如果大飛魚能穿越到不同朝代,和蘇軾、李白、王維、孟浩然、辛棄疾這些詩人做朋友,要問我最喜歡誰,我會最迷辛棄疾。我們今天講的就是他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辛棄疾不止於豪放,讀完這2首詞,讓你見識什麼叫「詞中之龍」
    桃葉渡:典出王獻之《桃葉歌》詩。王獻之有愛妾名桃葉,桃葉往返秦淮河時,王獻之在渡口迎接。「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南浦:多用來指送別之地。本詞開篇,連用三個意象,說分別,足見此別離的愁苦與沉重。
  • 胡維平草書作品 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譯文對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九三學社社員,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CAID研究所所長。藝術國際平臺負責人,昆明現代美術館館長。
  • 月光似水,靜影沉璧,夏夜是如此美好
    有一首古詩詞這樣寫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詩中描寫的夏夜景象令人魂牽夢縈,那明月如鏡,那驚魂的喜鵲在夜色中再也無法安眠,伴著半夜的清風徐來,鳴蟬聲稀,人們在稻花飄香的時光裡,喜說豐收在望,那喜悅掛在了眉梢之上……夏夜更讓人驚喜之處,是可以「聽取蛙聲一片」。這一片蛙聲,匯成了夏夜典型的詩意,散發出夏夜燃燒的激情,迴響著夏夜的熱烈與神韻。
  • 辛棄疾《西江月》入課本多年,有高手卻認為其中7字有錯,有理嗎
    這一次針對的是辛棄疾的《西江月》,此詞是兩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入選課本多年,我們先來讀一讀它:《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這首詞寫於公元1181年,當時辛棄疾因讒言被排擠,離開朝堂。想他一生才華,武能馬上定乾坤,文能提筆抒衷腸,卻沒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