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五彩糯米飯的秘密,原來是用天然染料做的,顏色都各有寓意

2020-12-20 鄉村美食行

布依族五彩糯米飯的秘密,原來是用天然染料做的,顏色都各有寓意。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豐富文化都是不一樣的,這點從人們的著裝、飲食和當地的建築就能體現出來了,就像雲南白族有一道風味獨特的小吃,叫做生豬肉,顧名思義就是把用稻草燒過的豬皮切下來,再加切成片的生豬肉,吃的時候要蘸醬料,當地過節和招待顧客的時候都要吃這道菜,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道菜就有點重口味了。所以各民族之間的飲食還是很有差異性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而在布依族,每年到三月三或者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做一道傳統美食,叫做五彩糯米飯,也就是用黑、紅、黃、白、紫五種顏色的糯米做成的,顏色看起來很鮮豔漂亮,感覺就像工藝品一樣。但是有的人就會疑惑了,這糯米染成這麼多的顏色真的可以吃嗎?一看就感覺色素滿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其實布依族這道五彩糯米飯已經是很流傳了很多年的傳統美食,而在以前是沒有人工色素這種東西的,所以人們都是用天然的植物作為染料,吃起來反而是很綠色健康的。而這五種顏色的糯米就需要用到四種植物了,因為其中的白糯米是原汁原味的, 不需要再染色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在製作五彩糯米飯之前,人們都會背著籮筐上山去找植物,黑色染料是楓葉,黃色染料蒙密花,紫色染料是紫米草,紅色染料是蘇木,每一種植物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就需要一家人分工去尋找。當這些天然染料都找到之後,就可以分別清洗切段,再放到鍋裡煮出顏色,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浸泡三四個小時,就變成五彩糯米啦。

接著用芭蕉葉把蒸籠隔開,這樣蒸糯米飯就不會串色了,等到糯米粉蒸熟之後,就能聞到植物的清香味了。而且每一種顏色的糯米都有各自的寓意,黑色代表土地,黃色是太陽,紫色和紅色是大自然,白色是天空,這五彩糯米飯不愧是流傳多年的傳統美食啊,有很濃厚的文化底蘊,而吃起來對身體健康也很有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相關焦點

  • 五彩糯米飯超詳細教程,壯族傳統特色做法,正宗好美味
    五色糯米飯,通常是用紅藍草、楓葉、黃飯花或者黃梔子等純天然的植物染料來浸泡糯米,經過蒸煮成為紅、紫、黑、黃、白五種顏色的糯米飯,有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關於五色糯米飯的傳說,有很多的版本,在此不再累述。
  • 天然色素製作的五彩糯米飯,好看又好吃
    馬上就是農曆三月三啦,你家的五色糯米飯準備好了嗎?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共有黑、紅、黃、白、紫五種顏色,因而得名五色糯米飯。在三月三等民族傳統節日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都會做五色糯米飯,以作趕歌圩食用,或是祭祖祭神之用。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深受壯家人民的喜愛。
  • 美好的五色糯米飯,顏色豐富寓意吉祥,還有讓人無法忘記的好口感
    關於五色糯米飯,還有很多美好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說有一個孝順的兒子,母親長期癱瘓,因為不放心母親獨自在家,所以便在自己上山勞作的時候,背著母親一起去,然後將母親安置在一個較為舒適的地方,並給母親留下美味的糯米飯。但是這一幕被一隻猴子發現了,於是便經常會趁著小夥子去勞作的時候,將母親的糯米飯搶走,母親因為行動不便,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食物失去。
  • 江西「五彩」土壤孕育近百種純天然染料
    染料植物也似乎「順應」了這種地理環境的變化,在平原地區分布較少,多集中於丘陵、盆地地區。此外,土壤也是染料植物生長的重要因素,我省各山地丘陵的紅壤、黃壤等「五彩」土壤類型,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 農村一種常見的野果,農民用來泡水喝,種子是天然的黃色染料
    農村一種常見的野果,農民用來泡水喝,種子是天然的黃色染料現在已經是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寒冷的冬季讓人出門都沒有勇氣,山裡的植物們也都枯萎了,大地上都是一片肅殺的景象,雖然也有一些耐寒的植物在冬日裡依然保持翠綠,但是寒冷的天氣實在沒有讓人去好好欣賞的勇氣
  • 廣西桂林龍勝:村民做五色糯米飯歡度「壯族三月三」
    近日,在廣西桂林龍勝縣江底鄉建新村,村民採摘植物原料,將糯米染色,做成五色糯米飯慶祝傳統節日。據了解,「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臨近農曆三月初三,廣西大部分地區都有做五色糯米飯的習俗,有「無米不成席」的說法,五色糯米飯也是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奇妙的扎染過程,天然植物染料扎染,不僅顏色好看還有藥用價值
    把布用線紮成想要的圖案,再選用可上色的植物做為染漿,對布料進行上色。色澤會根據染色的時間、手法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人們把可以提取藍色染料的植物稱為藍,把提取染料時產生的沉澱物叫做澱。戰國時期荀子的一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指的是顏色,而本草綱目中提到的「似勝於藍」指的卻是青黛的藥效。
  • 在雲南,人們將天然染料用於生活日常,染飯花是最常見的一種
    食物、布料,雲南人有很多需要染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的染料,全部都來源於當地出產的天然植物,其中染飯花是最常見的一種。很多人去過雲南曲靖羅平賞油菜花,或許您品嘗過那裡的五色花米飯。色香味美的五彩飯是布依人的特產,不但色彩鮮豔,而且味道悠香、綿長。
  • 廣西傳統特色美食「五色糯米飯」,寓意好,你吃過嗎?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曆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在這傳統節日裡,壯族人民還會用五色糯米飯祭祖,寄託著人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祝願。歷年來,三月三前後,即會春雷滾滾,雨量充沛,給農民的春耕生產帶來方便,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 三月三隻有廣西放假,要祭祖對歌吃五色糯米飯
    這個節日有好幾天,大家從外地回來,共同祭祀祖先,也是個親人團聚的日子,很多壯族地區的人們還開展對歌等娛樂活動,熱鬧非凡,搞得廣西以外的省份都羨慕我們有這麼個節日,還放幾天假。不過今年不行了,往日的盛大節日變成了做一些節日的直播給觀眾在網上欣賞了。
  • 古代皇室們專用的御用天然染料應該如何檢測?
    說起天然染料,那就要從新石器時代說起,那時候的人們就已經會用植物和礦物來提取染料了。後來周朝,便出現了專門收集染草浸染衣物的官員。到了秦漢時期,植物做的天然染料更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東漢時期許慎寫的《說文解字》便有39種色彩的記載。
  • 五彩餃子,都是怎麼做的呢,用什麼東西能夠做出五花八門的顏色
    五彩餃子,都是怎麼做的呢,用什麼東西能夠做出五花八門的顏色吃餃子,自然是是不陌生的,往往我們做出來的餃子就是統一的白色的。之前認為餃子越白,越有食慾,吃得越帶勁。但其實當發現了有五彩餃子的時候,猛然間意識到,原來白色的餃子太過單調了。似乎看了吃了別人做的五彩餃子之後,就不想在家再吃普通的白色水餃了。但是問題是,別人家的五彩餃子都是怎麼做的呢,那五花八門的顏色都是用什麼東西調出來的呢,那讓我一起分享了解一下吧各種顏色的餃子,是如何做成的吧。第一,是紫色的餃子,這種餃子的顏色處理方法有兩種。
  • 布依族的民族信仰都有哪些?他們和其他民族有什麼不一樣?
    民族文化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但是說到民族文化,它裡面包含的信仰文化是整個民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民族信仰,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民族宗教信仰,幾乎每個民族的宗教信仰都不一樣,那麼布依族的民族信仰是什麼呢?你了解多少呢?
  • 可以進廚房的天然染料,留住植物表情,草木染尋覓最初的顏色
    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始廣泛應用礦物染料的同時,開始關注到,幾乎所有植物的根、莖、葉都可以用來提取染液。經過不斷實踐,人們掌握了使用植物染料染色的技術,這就是草木染。草木染作為一種傳統染色技藝,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喜愛。人們愛它的自然純樸,愛它的隨性自由,愛它能讓人沉浸在慢時光裡逍遙自在。
  • 紡織前沿:真絲綢天然染料印染
    源於植物的天然染料品種較多,中國古代常用的有靛藍、茜草、紅花、紫草、綠草、黃梔等。動物源染料較少,主要有蟲膠紫、胭脂紅:等。礦物質顏料有丹砂、粉錫、鉛丹、大青、宅青、赭石等。古代印染方法除了缸染以外,有描繪法、扎染法、蠟染法、凸版和鏤版印花法。但是天然染料的提取、配色以及在織物印染中的應用都不如合成染料方便,而且天然染料難以預製成隨時可供應用的穩定劑型。因此,天然染料很快被合成染料淘汰。
  • 廣西每到三月三,家家戶戶都做五色糯米飯,是怎麼做的呢?
    廣西每到三月三,家家戶戶都做五色糯米飯,這些原材料都是用原汁原味的葉子,花和果子搞成,絕對的純天然搞成。五彩繽紛美食是人們勞動智慧的結晶。五色糯米飯就是利用天然的植物染料染成紅、黃、紫、黑等顏色,彩色的糯米飯味道清香而甜美,吃起來令人回味無窮,還具有強筋健骨,延年益壽保健的作用。具體做法,材料:有糯米4斤,紅藍草(紅飯葉)一把,紅藍草(紫飯葉)一把,楓葉適量,黃姜適量,油少許。紅蘭草紅飯葉做紅色糯米飯,把紅飯葉切成段,鍋中加水,放入紅飯葉燒開煮出顏色,得到了紅色染料的汁液,晾涼以後400克糯米浸泡一夜 。
  • 如何做糯米飯,糯米飯怎樣蒸
    看到網友做的八寶糯米飯很漂亮,於是馬上泡浸糯米也想學做,可以,當準備八寶食材的時候卻發現,原來家裡沒有這些食材,糯米泡好了,怎麼辦呢?於是,將就用家裡現有的食材做了這款美味糯米飯,其實也蠻好吃的。糯米飯的做法簡單,口感有嚼勁,現在我們就一起看下糯米飯的做法大全,如何做糯米飯,糯米飯怎樣蒸最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