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玄奘印度母校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複課

2020-12-17 觀察者網

在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時的母校——印度那爛陀寺遺址附近新建的那爛陀大學有望明年開課。那爛陀寺曾是古印度最高學府,800多年前遭突厥大軍破壞。2006年,時任印度總統卡拉姆發起了重建那爛陀大學的計劃。

印度那爛陀寺遺址

曾是古代佛學勝地

那爛陀寺遺址位於印度北部的比哈爾邦,在公元5至12世紀曾是佛學聖地。「那爛陀」在梵文中的意思是「蓮花給予者」,而「蓮花」在古代印度象徵「知識」,所以,「那爛陀」有「知識給予者」的含義。據史料記載,當年的那爛陀寺主要傳授哲學、邏輯學、語言學、天文學、數學、醫學等知識。在鼎盛時期,那爛陀寺曾有藏書900萬卷,僧侶學子上萬人,教師2000人。

中國唐朝高僧玄奘赴「西天」所取的經,原型就是那爛陀寺的佛學典藏。該寺歷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萬餘僧人學者聚集於此。曾在那爛陀寺求學的包括亞洲多國學生,玄奘在此師從戒賢法師學習多年,唐代著名的譯經家義淨也曾在此師從寶師子學習十年。

1193年,突厥入侵印度,那爛陀寺毀於一旦,這也成了印度佛教式微的轉折點,而當時牛津大學才剛剛步入國際舞臺。1915年起,德國和印度的考古學家根據線索,參照中國古代典籍《大唐西域記》的記載,進行30多年較大規模的發掘,清理出10多處遺址,並將此處列為國家古蹟。

比哈爾邦一所私立大學的歷史系教授萊維肯特·辛格說:「在歷史上,那爛陀是一個神聖的名字,但它的結局是令人悲傷的。它的一切都被燒毀了,但它的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印度那爛陀寺遺址

為印度教育「扭轉乾坤」?

2006年,時任印度總統卡拉姆發起了那爛陀大學復校計劃。

據法新社報導,印度人口目前將近12億,卻僅有350所大學,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印度國家知識委員會建議,在未來10年,印度需新建約1500所大學。很多印度富裕家庭選擇送孩子出國,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完成學業,但這些留學生大多選擇在國外定居,不再回印度。

因此,重建那爛陀大學的支持者們認為,那爛陀大學將「扭轉乾坤」,終有一天,外國學生將競相來印度留學。新德裡的教育學家範昆·帕薩科說:「重建那爛陀無疑是個正確抉擇,但我們必須理解那爛陀的真正意義。那爛陀給了印度一個打開大門的機會,將吸引更多外國學生以及外國學術機構。」

根據印度教育諮詢委員會提出的那爛陀大學重建計劃報告,該校第一期5年計劃將成立7所學院,有學生4000多人、教師400多人。在全部10年計劃完成後,教師人數可望增至近600人,校長將由國際知名學者出任。學校建設將仿照古代那爛陀大學,所有師生都住校。

規劃中的那爛陀大學新校區

資金靠國際援助 僅建成圍牆

不過,重建那爛陀大學對於當地政府而言並非易事。比哈爾邦是印度最窮困的地區之一,難以負擔這筆開支,重建計劃主要依賴於國際支持。學界因此質疑,這樣的大學或難吸引到頂尖學生和學者。

據報導,那爛陀大學重建計劃由新加坡帶領,包括印度、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國際財團集資5億美元建立新大學,並另用5億美元修建必要的基礎設施。溫家寶2010年12月訪問印度時,也曾宣布向那爛陀大學捐贈100萬美元,以支持中印文化交流。

新的那爛陀大學在那爛陀寺遺址12公裡外重建。校園將採用太陽能,中央為一大型人工湖,一座巨大圓頂圖書館將坐落湖畔,整體設計符合古代佛學建築理念。在校舍計劃於2020年建成,因此,明年複課時將在臨時校舍上課。

學校官網上公布的圖片顯示,截止到今年2月,新校區還僅有一道圍牆。

截止到今年2月,那爛陀大學新校區還僅有一道圍牆。

那爛陀大學計劃明年錄取約100名學生,修讀歷史學院與生態及環境學院提供的研究生課程。完全建成後,學校還將開設佛學和其它人文學科、經濟及管理、東方語言等課程,為2450名學生提供碩士及博士課程,但不設學士學位。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將擔任那爛陀大學的校長。阿馬蒂亞·森一向是重建計劃的積極支持者,認為重建那爛陀將促成印度學術的復興,吸引來自亞洲各地的學生。不過他也承認,昔日的那爛陀寺花200年才興盛起來,「相信今次也要用上數十年」。

相關焦點

  • 玄奘母校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八百年後複課
    那爛陀寺遺址   約1400年前,唐僧「西天取經」時曾在印度比哈爾邦攻讀佛學。今年9月1日,唐僧的「母校」那爛陀大學在時隔八百年後複課,首批15名學生進入這所古老學府深造。  據印度《印度時報》1日報導,古代學術機構那爛陀大學在9月1日實現再生,從40個國家的1000名申請者中挑選出來的15名學生開始了新學期學習。該校副校長估帕·撒布哈拉瓦爾表示,到2020年,大學將擁有7個學院,只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開設科學、哲學、精神和社會科學課程。  據悉,那爛陀大學建於公元5世紀,曾經吸引了全球各地成千上萬學者前來求學,唐僧就是其中之一。
  • 玄奘「母校」那爛陀大學複課 系大雷音寺原型
    玄奘「母校」那爛陀大學複課 系大雷音寺原型 2014-09-04 15:12:23「唐僧」玄奘從長安出發,歷時19年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同時也是一所佛教大學。
  • 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重開 唐僧曾在此講學
    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重開 唐僧曾在此講學 2014-09-02 14:04: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孔慶玲     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後重新開學
  • 玄奘曾到印度那爛陀寺拜師求學 獲留校任教資格
    比玄奘晚40年來到那爛陀寺求學的另一位「唐僧」義淨,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則記述,那爛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寺高三層,每層高一丈多,用磚製造。每一寺的四邊各有9間僧房,房呈四方形,寬約一丈多。寺中有三座圖書館,最大的一座圖書館有9層樓高。每天,那爛陀寺有100多個講壇同時開講,學術氛圍十分濃厚。由此可以想見那爛陀何以令玄奘心心念念嚮往之。
  • 真正的全球第一大學回來了,玄奘母校800年後重啟招生
    假如有一所大學能讓你驕傲地說出「玄奘是我大師兄!」,這或許比畢業於哈佛或者劍橋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印度的那爛陀大學(Nālandā University)便是如此,雖然中文名字不太好聽,但它確確實實曾是一千多年前全球高等教育當之無愧的中心,是玄奘的「母校」。
  • 玄奘取經之地那爛陀大學在印度重建
    印度國會2年前批准在那爛陀遺址重建大學,但由於資金不足、地理偏僻等原因,學校一再推遲招生。 打造全球頂級學府 自從提出重建構想以來,印度學術界和政界精英為那爛陀大學勾勒了宏偉的藍圖,要把它打造成吸引全球頂級知識分子的高等學府,就像古代的那爛陀寺一樣。 大學建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距離那爛陀寺遺址10公裡。
  • 唐僧玄奘的四種形象
    在中印度的那爛陀寺學習5年之後,又相繼訪問了東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最後重新回到那爛陀寺。歷時19年(一說17年,緣於對走出國境時計算上的差異),行程5萬裡,返回長安,共帶回657部佛經、150粒佛舍利、7尊金銀佛像,還有許多果菜種子,為加強我國同中亞、南亞諸國的友好往來和開展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後於玄奘40年、同樣西行取經的義淨法師寫過一首《求法詩》,在佛門中廣泛流傳。
  • 跨越千年友好的豐碑——那爛陀玄奘紀念堂
    跨越千年友好的豐碑——那爛陀玄奘紀念堂 2021-01-06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在中印度的那爛陀寺學習5年之後,又相繼訪問了東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最後重新回到那爛陀寺。歷時19年(一說17年,緣於對走出國境時計算上的差異),行程5萬裡,返回長安,共帶回657部佛經、150粒佛舍利、7尊金銀佛像,還有許多果菜種子,為加強我國同中亞、南亞諸國的友好往來和開展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後於玄奘40年、同樣西行取經的義淨法師寫過一首《求法詩》,在佛門中廣泛流傳。
  • 玄奘費盡千辛萬苦到達的目的地,那爛陀寺到底長什麼樣子?
    很多人的童年都有影視劇《西遊記》陪伴,劇中玄奘最後取得真經的地方是雷音寺,這誤導了一大批人,其實真正目的地是那爛陀寺。玄奘懷著對佛教思想的敬畏,而在唐朝時期,印度的佛教文化是最昌盛的,玄奘背起行囊,牽著白馬,便踏上了去往印度的路途,希望到達那爛陀寺之後,經過大師的指點,更好的參透佛經,玄奘並且還肩負著將印度佛經帶到大唐的重任,為了讓更多的人參佛禮拜,讓佛教發揚光大,玄奘不辭辛苦,跋山涉水。
  • 玄奘名字在印度家喻戶曉 取經處如今是大學(組圖)
    玄奘取經處現在是大學  校園裡到處是年輕僧人  公元631年,玄奘先後巡禮了幾處佛跡之後,便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當時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學府。從公元5世紀起,鑠迦羅迭多等王在這裡建立了多座寺廟。它的遺址在今比哈爾邦臘吉季爾西北不遠的巴拉岡。
  • 唐僧當年為什麼要去印度取經?
    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唐僧玄奘確有其人,當年他歷經辛苦去古印度取經,目的地並不是《西遊記》裡說的「雷音寺」,而是一個名叫「那爛陀寺」的寺廟,是當時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位於今天印度的比哈爾邦。唐代的那爛陀寺,是佛學界的全球最高學府,相當於佛學界的哈佛大學。唐僧之所以去古印度取經,正是因為那爛陀寺的感召,因為這座寺廟太牛了。他只有來到這裡才可以直探原典,學到最正宗的佛法。下圖就是那爛陀寺當年的盛況還原圖。
  • 寺廟搖身一變成為了著名的大學,玄奘在其背後功不可沒
    小編每年還去九華山去祈祈福呢,但是還沒有聽說過中國的那一座寺廟改為大學了。在2014年的9月1號,也就是開學日,在荒廢了800多年後,印度的那爛陀大學重新開學了。中國對那爛陀大學的複課,給與了大力的支持,前後投入了100萬美元。這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但是一所印度的大學,為什麼能讓中國如此的重視呢?那爛陀大學,究竟和中國有著數目密切的關係呢?
  • 你知道玄奘的母校、西天取經的目的地是哪嗎?中國女孩親自探訪!
    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佛教的發源地是印度,所以很多佛教的重要聖地都在印度,有一處遺址曾經是印度最高學府所在地,是佛陀曾經講法的地方,是印度中世紀(6-9世紀間)佛教鼎盛時期實際的佛教中心,也是唐朝高僧玄奘西行求學的目的地,他的母校
  • 《西遊記》中的唐僧:中國佛家鼻祖「玄奘法師」
    很多人知道唐僧都是通過《西遊記》這部經典作品,但是現實中的唐僧卻很多有人知道,現實中的玄奘: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人士(公元602年—公元664年)是唐朝著名得道高僧,玄奘出生於現今的河南洛陽偃師人士,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當時被稱之為
  • 玄奘:中國最偉大的「偷渡者」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長安遇到來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羅頗密多羅,他是印度納蘭陀寺權威佛學家戒賢的弟子,能記誦大小乘經典十萬頌。玄奘聽到這個消息如獲至寶,親自登門向這位印度高僧請教。玄奘聽他說戒賢深諳百家佛學經典,並且正在納蘭陀寺講學,於是立下西行求法的決心。  西行的真正障礙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西行途中的最大障礙來自妖魔鬼怪。
  • 明賢法師巡禮手札:智慧之城那爛陀寺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重影) 玄奘大師在印度最主要的參學地——那爛陀寺,在今印度比哈爾邦,位於菩提伽耶和王舍城的東北方,距離菩提伽耶不到百公裡,離王舍城只有5-10公裡。這裡是印度中世紀(6-9世紀間)佛教鼎盛時期實際的佛教中心,甚至取代了佛陀應化時諸大聖地的地位。 關於那爛陀寺得名的說法有很多。
  • 西遊記中唐僧經歷八十一難,真實的玄奘西去取經承受哪些磨難?
    於是玄奘萌生了前往印度求取更多佛學原典,尤其是大乘經典的願望。正好這時中天竺的僧人來到長安,向他介紹了著名佛教聖地那爛陀寺的學術規模,以及該死主持戒賢法師講《瑜伽師地論》的盛況。於是玄奘向朝廷上表,要求出境前往天竺,可是當時國家政策是嚴禁出國,他的申請被駁回了。
  • 玄奘的貢獻:為佛法驗明正身
    玄奘的貢獻:為佛法驗明正身玄奘(602年~664年),俗家姓陳,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唯識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從十一歲出家,便潛心鑽研佛學,十幾年後,他就成為全國有名的高僧。
  • 印度古老的佛教大學,曾是唐玄奘的母校,現卻化作一片廢墟
    眾所周知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卻對很多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比如說是我國,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信眾,跟其有關的寺廟也是數不勝數,它們大部分都已經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即使經歷過摧毀重建,卻依舊香火旺盛,而在這一段期間還產生了不少相關的歷史人物,像是西天取經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