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傳統文化
第二課《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意義,譯文及要表達的感情。
二、教學準備:課件
三、教學過程:
1.讀原文: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學生自讀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
(4)齊讀
2.學生談感受:
(1)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麼?
(2)同桌內小組內談自己的感受。
(3)老師小結。
3.學生談感受:
(1)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麼?
(2)同桌內小組內談自己的感受。
(3)老師小結。
4.出示譯文。
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依於仁」,指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 「遊於藝」:「遊戲」的「遊」是「辵」旁,這裡是水旁的「遊泳」的「遊」,「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1)學生自讀譯文
(2)小組內交流。
5、知行合一:如何做一個品行與能力全面發展的人?
四拓展背誦。
(1)對子互背
(2)展示背誦
(3)全班齊背
(4)明道喻理:<名句賞析>
(5)談感受:你學到了怎樣的精神?你應該怎麼做?
五: 教學反思:
小組合作分工不夠嚴密,個別學生朗讀不夠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