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企業的 GPA cutoffs 都不太一樣。一些企業會在 Job description 或者網申的過程中明確向你提問你的GPA 是否達到某個點,這個GPA就是他們的合格線,小i 找到了PwC作為舉例:
(圖片來源 PwC 官網)
但這個數字其實就僅僅代表合格線而已,如果你GPA 3.3(僅過合格線),而你的競爭對手GPA都在3.5以上,這時候你很有可能需要面對面試官的靈魂拷問;而如果低於合格線的話,直接申請拿到面試的概率就會比較低了。
事實上,大部分企業,都沒有明確指出,例如 Goldman Sachs,就只是寫了一句「outstanding」:
(圖片來源 Goldman Sachs 官網)
所以,到底GPA 多少才算安全?
答案:看歷年進入企業學生的平均GPA 以及今年你的競爭者們的平均 GPA。
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以投行來說,根據統計,能獲得 Offer的人平均值大概是 GPA3.5~3.7,所以這裡來討論一下低於3.5的不同情況:
① GPA <3.0 :除非是有connection(通過networking有人推薦),否則直接out;
② GPA 3.0 ~ 3.5 :
Target School,且選的不是較難的專業,也沒有 Double Major 的情況,實習經歷較少,危險
Target School,選的是 Math、Engineering 等較難的專業 ,並且擁有2~3段金融相關的實習經歷,這個GPA並沒有那麼糟糕;
Non-target School,實習經歷較少,危險;
所以,GPA算高還是低,是否處於危險狀態要參考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是否 target school,major,實習經歷,其他申請人的平均水平等等。GPA 低於一定的點並不意味著企業會馬上拒絕你,但會更多去參考其他方面的因素,並且很有可能在面試中會被問到怎樣解釋。自己的 GPA 到底算什麼水平呢?不同國家地區的同學可以通過這個做簡單的參考:https://www.foreigncredits.com/resources/GPA-Calculator/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我們一直都被灌輸分數越高當然越好,但到了求職這裡又是不是這樣?我們都知道,一家 Big Name 少說一個 Recruiting Season 會收到 10萬封Applications,所以設定 GPA 門檻是一個快速篩選簡歷,節省人力成本的好辦法。
而在通過了GPA門檻之後,有更多對於 Technical Skills,Soft Skills 的考驗等著你,向面試官展示這些的最佳途徑,就是通過 Internships 和課外活動。所以如果因為盲目追求4.0而放棄其他一切,這是得不償失的。
在我們之前舉辦的公開課當中,很多同學都會嚮導師提出「GPA沒過3.5是不是不用申請了「這種問題,在此,我們想要再重新一次,GPA低於3.5 甚至是低於 3.0 都不代表沒戲。從成立至今,我們一直都有GPA低於3.5/低於3.0的學員進入九大投行、四大等 big name。
當你認為GPA比較危險的時候(參考前文),你其他方面就得突出,非常突出。
當GPA低於其他申請者的平均水平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會被面試官問及為什麼GPA這麼低,我們學員的親身經歷以及網友的評論都證實了這個問題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 Glassdoor)
那麼,怎麼樣的回答才能巧妙低讓面試官覺得既合理,先來看看一些錯誤示範:
錯誤示範1:
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我國不一樣,剛來的時候很不適應,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
原因:說明適應能力不行
錯誤示範2:
我參與了很多志願者活動,也有在學校打工。
原因:說明 time management skill 不行
以上兩個回答之所以是錯誤的示範,主要因為他們聽起來更容易讓面試官貼上」推卸責任「、」找藉口「的標籤。那麼,究竟怎樣的答案才會讓面試官滿意?抓住一個要點:承認 GPA 低的事實,然後話鋒轉到積極的地方。
正確示範1:
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我國不一樣,剛來的時候很不適應,所以 GPA 在第一學期很低。當時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我參加了很多校園 Networking 活動,學習了西班牙語、日語,結交了很多朋友,讓自己的溝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大一之後,我的 GPA 每一個學期都在穩步上升。
點評:將導致低GPA的主要原因轉移到自己具體的action plan,展示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出色的溝通能力。
正確示範2:
在大一大二期間,我參與了很多志願者活動,也有在校園打工(確保這些經歷寫到簡歷上)。在打工期間,因為表現優秀被晉升為小組 leader,管理6人小組。那段時間我主要負責___、____以及_____。為了做好leader,我非常努力,那段時間我的領導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仍然很感激那段時光。我知道這個職位是希望尋找擁有領導力以及解決能力問題的 candidate,因此我覺得我能勝任。
點評:成功轉移到自己出色的 soft skills 上,並重新提醒面試官自己適合這個職位的原因。
當然,解釋為什麼 GPA 低沒有標準答案,除了以上的兩種示範之外,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準備。最後,還有兩個小 tips 送給大家:
總之,請記住,面試官並不會僅僅因為GPA低就將你拒絕。所以,別盲目追求 GPA 4.0,也別抱著 GPA 無用論,等到最後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才後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