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英語學習輸入和輸出的關係

2021-02-14 優媽媽英語

今天我們繼續講解英語的教學技巧和技能,因為我發現來我們學校的很多家長和學生,對這一塊兒比較好奇,我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話題,就是你們的教學和其他機構教學有什麼不一樣?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主題,我不擅長做對比,我只按照我自己英語教學的理解。

上來我先糾正幾個很多家長都有的錯誤觀點。

第一,我上外教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說。

這個觀點不但是上我們語言課程的家長有這種錯誤觀點,就連上我們學科課程的家長也有這種錯誤觀點。之後我會說明為什麼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

第二。我的孩子英語沒有問題,我就為了讓他寫好作文。
接著我們通過科學的闡明語言學習的本質和技能培養,來糾正那些有錯誤觀點的家長。

我們可把語言學習的本質分成聽說讀寫4個方面,再集中一下,可以把聽和閱讀作為輸入項,說和寫作作為輸出項。
也就是說你所有的語言行為老師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4個語言能力培養來進行。

馬上就有家長問,有沒有優先級?當然有。
輸入一定是在輸出之前,道理不言自喻。你沒有聽力,沒有閱讀。你怎麼可能會說話會認字,會寫作?
那麼我們就請有第1個錯誤觀點的家長去思考一下,我的孩子跑到機構去學英語,我給孩子的輸入足夠了嗎?我孩子的聽力足夠好嗎?老師講什麼能聽懂嗎?我孩子的詞彙量有沒有達到基礎的指標?能大部分理解課本上的內容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要不要上課?當然要上課,優媽媽有課程適合你。我只想強調的只是你千萬不要把孩子在課堂上多說幾句話,還是少說幾句話,作為一堂課有沒有效的衡量指標。你的孩子在聽力課,閱讀課的訓練更多是基於理解力的檢查,而不是你想的多說幾句話。

那麼輸入的有效性如何判斷?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都知道在語言學習初期,所謂積累的差別,就是輸入的有效性的差別。

可以有幾個方法來判斷孩子的聽力和閱讀能力指標。

對於聽力,我們有準入的聽力測試題那是為達標這裡上外教孩子準備的。達到了準入級別之上的孩子,其實聽力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當老師的教授,或者看了某些視頻,讓孩子無法理解其中的內容,表現出聽不懂,那麼家長首先需要觀察到這些情況。

首先,希望你教導孩子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我們發現,很多其他網校過來的孩子有不懂裝懂的現象,或者說,孩子認為懂了卻和實際上理解力有偏差。

而對比之下,我們這裡大部分孩子是很誠實的,他們在聽懂了老師講話之後,通常臉部表情會有誇張的,點頭示意,或者喉嚨口發出喔的一聲,家長不要聽到這裡就覺得好笑,這其實是孩子們學習語言過程中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家長觀察到了這個現象,那就證明孩子真的懂了。同時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會設置理解力提問,這是最有效的檢查,孩子有沒有聽懂教學的一個方式。家長在課後使用一些聽力內容或者視頻內容來幫助孩子提升聽力,也需要經常去檢查他們有沒有真的理解,如果家長不具備這個能力,請加入我們的小打卡,讓老師用提問的模式來監督孩子,小打卡的成績代表了你孩子的能力有多好

關於閱讀理解力的指標那就更簡單了,只需要定期跟蹤藍思值就可以做到。藍思值600和200的孩子在理解力上肯定是差距很大的。做一些理解力檢查的習題會表現出準確率很大的不同,所以這個值是科學的理解力檢測標準。美國的很多青少兒書籍都標有藍思值,就是為了讓各位家長給孩子閱讀匹配孩子目前水平的書籍。

這裡有意思的現象是。無論是聽力還是閱讀,理解力的提升,都只發生在你孩子的大腦,能夠理解這些文字輸入的那一刻。這和你給孩子看了多少本原版書,每天讓他學英語時間的長短,沒有本質的關聯。當然,我們說輸入要達到一定的量,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你孩子的大腦,並沒有理解這些材料上的文字,你給他再多的內容,投入再多的時間,都無濟於事,都是對牛彈琴。所以說,語言輸入的有效性很重要,和你投入的時間和訓練量一樣重要。

下面我們引用一段。專家的話來證明輸入或者說閱讀和聽力,這種行為看起來沒有聲音,沒有輸出,卻需要很多的孩子的大腦專注力來獲取。作為家長,你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你孩子在無聲的情況下思考和動腦是很有價值的,你不要認為他在浪費你的錢。

Reading and listening also demand considerable language activ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reader or listener. You cannot access meaning unless our brains are fully engaged with the text we are interacting with. In other words, we have to think to understand,using any or all of our language knowledge to get meaning from what we are seeing or hearing.

所以可以這樣說,你的孩子輸出不好,回答不知道或說不出話,幾乎這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輸入中找到原因。而家長可能會對我說,我孩子的輸入量足夠大,就是不輸出,那我就請你檢查一下你給孩子的輸入是否有效。

我們再回到第1個問題,我一直都告誡各位家長在我們這裡上課,你要習慣於剛開始三個月,大部分都是老師在教學,老師在引導你孩子怎麼說,因為你孩子的口語聽力需要至少三個月時間的浸潤,所以請你不要著急。只要孩子的注意力在課堂上被積極的調動起來,只要他的大腦進行了有效吸收,你會發現三個月後的驚喜,而這種輸出是真正的有效輸出,是本質意義上的語言能力提升。而不是其他網校所帶給你的反覆的,低效的,並非基於理解輸入產生的輸出。這點區別,你要始終有清醒的意識。

我們再來看第2個問題是關於寫作的。

其實這個問題和前一個問題是類似的,寫作是純輸出的課程,寫作的過程猶如是把你孩子頭腦中的思想,想法,創造力,用精確的語言表達出來。
那這裡,除了寫作素材,也就是你孩子的認知能力,知識量,生活的經驗以外,剩下唯一的依賴就只有你孩子目前所具備的語言能力,詞彙量,理解力。又回到了剛才我們所說的那一個根本問題上來,所有的輸出問題都能從輸入上找到根本原因。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詞彙量達不到要求,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個詞彙,你怎麼可能要求他寫出一篇完美的文章?這個話題已經在其他文章中討論過多次,在這裡我也不想做贅述。我只是想提醒一下作為家長的你,如果覺得孩子在這些方面進步不大,你真的應該靜下心來檢查一下孩子的輸入是否有效,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做定級測試的時候,經常會盤問那些,只想在這裡上寫作課,而語言能力卻沒有達到標準的孩子,你在我們學校有基礎語言課程嗎?如果沒有,你的輸出提升依據是什麼?輸出是嚴重依賴於輸入的,請你一定把基礎語言課程加入。

關於文中提到的小打卡和藍思系統,請參考-

相關焦點

  • 英語輸入與輸出的關係
    我的女兒索菲,從2歲開始學英語今年6歲,當然能可能接觸英語更早,開始接觸的時候她是不說的,後來接觸的多了,隨口就往外蹦英語詞,再後來有段時間,不怎麼聽英語歌,看英語動畫片和書了,她就又不怎麼說了,所以英語的輸入和輸出有很大的關係,輸入的多不見得輸出的多,不輸入肯定是不輸出。
  • 如何正確「輸入+輸出」,讓英語學習更高效
    你多讀,反覆讀,然後熟讀成誦之後,再手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留心。剛開始的時候,新概念是新概念,你是你,新概念在你的大腦之外,在你的心之外。你只有反覆學習新概念,最後新概念通過你的腦子進入你的心,你把它內化了。這時候我們說它是非常成功的輸入。我怎麼樣輸出?我可以通過應試來輸出,我可以通過應用來輸出,我可以通過東欣老師講的轉述來輸出。
  • 英語學習歸根結底就是輸入與輸出 (上)
    如果想上升到雙向交流或者多向交互應用的境界,還需要有人再幫他進入狀態,最終的重點是需要身邊有這樣一個雙向交流和多向交互的人群。帶著大家做英語啟蒙的14年來,無論是在雙清國際學校還是全國各地一線的清華7000多個幼兒園及培訓學校,做講座的時候我都在鼓勵大家勇敢地去做能夠跟孩子說英語的人,無論你說的好或者不好,只要開始說就一定會慢慢地進步,肯定會越說越好。
  • 英語學習歸根結底就是輸入與輸出 (中)
    一、有人倡導背動畫能把英語練得特別好。背動畫只是一個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語言要平衡發展,是指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在不同的階段平衡發展。兩歲半的孩子怎麼平衡發展?是以父母的輸入為主以及各個音頻和視頻為主、玩遊戲,孩子輸出肯定會少。
  • 陸谷孫教授談三種關係,適合英語老師和學生閱讀
    關於英語學習,陸谷孫教授曾談到三對要素的關係:壓力與興趣,輸入與輸出,模仿與對比。這三對要素陪伴英語學習者的全部學習過程,對英語學習的成敗有重大影響。陸谷孫教授的觀點雖然僅僅代表其個人的看法,但對今天參與英語教學的教師和學生來說,還是非常值得讀一讀的。
  • iEnglish給孩子掌握英語的秘笈:海量輸入和輸出
    透過現象看本質,無論是學校教育、在線教育還是線下培訓,都需要遵循學習和教育的本質規律,尤其是在語言學習上,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就給孩子掌握外語的秘笈,負責語境下可理解的海量輸入和輸出。
  • 學習輸入與輸出關係,富爾曼兒童技能教養法和費曼學習法給你答案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實際上就是要有效處理學生吸收、理解和內化的知識(或信息)與將這些知識(或信息)表達和應用這兩者的關係,即知識(或信息)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輸入和輸出相結合,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學有所得,這也與學習金字塔模型中的主動學習之「教授給他人」方法相一致。
  • 如果沒有輸入,就不會有輸出-語言專家對英語學習的觀點
    輸入是必需的  ·沒有輸入就沒有學習(「輸入」可以定義為學習者接觸的語言-即聽力和閱讀)。  ·語言發展需要大量的輸入-這是頻率和時間發揮重要作用的地方(正如我在演講頻率和時間中所討論的)。  ·不僅輸入的數量對SLA很重要,而且輸入的類型、質量和水平也很重要。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對語言的發展產生影響。
  • 我找到了一條學習捷徑:輸出倒逼輸入
    但是,小樂的話給了我啟示:如果學習有捷徑,那應該就是——輸出倒逼輸入。學習形式,涵蓋聽講、閱讀、聽與看、示範/展示、小組討論、實作演練、轉教別人/立即應用等7個層次。其中,轉教別人/立即應用的吸收程度是最高的。小樂學習英語,自己吸收之後,再把學到的內容轉教給妹妹,就是應用了「轉教別人」的學習形式吧。
  • 打造語言環境和使用場景 伴魚實現英語高質量輸入和輸出
    這一舉措意味著,英語學習從應試的知識層面開始向注重英語交流的素質層面過渡,督促學生們用英語表達和溝通。實現英語學習從學到用,這也正是在線少兒英語頭部品牌「伴魚」的追求。三年多的時間內,伴魚用涵蓋多產品的矩陣模式承接用戶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多樣化需求,幫助用戶鍛鍊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輸入和輸出閉環,深化英語學習效果,使學習有效率和效果。現階段,伴魚用戶量超過3500萬,付費用戶100多萬。
  • 康媽談家庭英語自助學習及雙語關係
    ▲ 標籤: 家庭英語自助 英語學習 康媽學堂 康媽教育全文共1600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你將看到以下內容:家庭英語自助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探討雙語之間的關係本文首發本公眾號(微信號:kangmaxuetang)點擊該文標題下的「康媽學堂訂閱」即可關注一、英語語言學習普遍規律、中國
  • 提升自我,懂得「輸入」才能更好地「輸出」
    ,十天18000¥,這麼高的學費投資,我必須努力用心去學習,回來再把更好的技藝傳授給大家。」」、什麼是「輸出」,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應該怎樣去「輸入」、「輸出」,才能更好地協調好二者關係。第一、我們必須先有「輸入」,才能「輸出」。「輸入」有兩種,一種是被動為之,一種是主動而為。舉個例子:生了寶寶以後,初為父母必須去主動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去應付寶寶的日常,這個就是被動輸入。再比如:我們想跳槽擁有一份更好的適合自己的工作,就主動地去學習與那份工作匹配的知識,從來達到目標,這個就是主動輸入。
  • 簡單學習英語的「輸入」公式法
    諮詢QQ 345343549英語學習的關鍵就是英語的」語言輸入「,英語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英語信息不斷被輸入大腦的過程。總的來講,英語的「輸入」一共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聽力的輸入,另一部分是閱讀的輸入。當然,輸出也很重要,但輸入是主要矛盾。
  • iEng自然語言輸入—輸出系統介紹
    並且這是最簡單,最高效的語言學習模式! 聽一句話是輸入的過程,而大概知道什麼意思就是可理解性輸入,出聲跟讀是輸出過程。這樣就構成了語言學習最簡單和最重要的一個閉環:輸入和輸出。  iEng自然語言輸入一輸出系統的聽讀平臺,精選超過5000冊英文原版圖書,把所有圖書內容拆分為單句格式,一句一句原聲播放。
  • 從輸入到輸出,易讀寶是這樣幫助孩子學英語
    為了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易讀寶聯合數十家知名出版社,投入大量資源,出版英語啟蒙系列有聲圖書超過300冊,內容涵蓋英文兒歌、分級閱讀、自然拼讀、單詞認知等。有聲圖書和點讀筆的結合,易讀寶如何從輸入到輸出,幫助孩子學習英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點讀筆內置海量英語音頻,即點即讀,這能夠幫助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起到很好的磨耳朵作用。
  • 電壓跟隨器輸入和輸出的誤差的分析
    打開APP 電壓跟隨器輸入和輸出的誤差的分析 發表於 2017-12-27 10:38:20 電壓跟隨器,顧名思義,就是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是相同的,就是說,電壓跟隨器的電壓放大倍數恆小於且接近1。
  • 英語學習為什麼需要強化持續輸出?
    你會不會有這類困惑:在英語學習上似乎背了很多單詞,閱讀了很多文章,可是碰上寫英語作文,和老外交流時腦子一片空白,怎麼也無法用上那些單詞,閱讀的那些英語句子如果你三天兩頭碰上這類問題,表明你需要加強英語的持續輸出
  • 康媽談家庭自助英語學習及雙語關係(含音頻)
    第一部分   為什麼英語學習必須家庭自助一、英語語言學習普遍規律、中國「國情」與習得學得的對接1.1 「習得」與「學得」的定義與具體環節習得:視聽讀構成的「可理解輸入」語言環境,貫穿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不只是學齡前的英語視聽啟蒙學得:有一定的規劃、教材與目標
  • Python中的輸入和輸出設置格式
    編程學習與學習程式語言的語法無關。如果你讀通任何材料,例如書籍或教程,那麼編程就不意味著要學習。編程全部與構造邏輯有關,語法僅發揮5%的作用。如果你擅長邏輯構建,那麼僅需幾天時間,你就可以學習任何程式語言。我的文章將集中於構造邏輯以及將語法映射到所創建的邏輯。
  • 學好英語,背誦有技巧,輸入輸出要結合,還要注意3個訣竅
    所以即使大學畢業後沒有太多接觸英語幾十年的人,還是可以脫口而出這段話,其實這就闡述了一個道理,要學好英語,你就得讓孩子會「用」且多用,而不是去死記硬背。那麼,如何讓孩子能靈活地用好英語這門工具呢?很簡單,我們就從兩個點入手,輸入和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