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爸湯姆,這是長篇育兒系列《知娃成長記》的第二十四篇。
湯姆是一名「八零後」,最近升級當了奶爸,娃娃的小名叫「知知」。《知娃成長記》,既是關於孩子成長的記錄,也是為人父母的育兒心得和體會。借著這個長篇育兒系列,希望跟各位寶媽寶爸、熱心網友真誠交流、溝通,互相學習、借鑑。
言歸正傳。
上一篇說到,小寶寶前幾周的身體活動,大部分是反射行為,這些行為有時候看起來會很「奇怪」,但寶媽寶爸們不必擔心,因為它們並沒有害處,而且基本上在寶寶一歲之前都會消失。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寶寶身上十分普遍的現象:奶睡。
跟往常一樣,咱們分為幾個部分來說:
一、什麼是奶睡?
二、奶睡是好還是壞?
三、奶睡的利弊是什麼?
四、孩子喜歡奶睡,父母要不要管,該怎麼管?
一、什麼是奶睡?
所謂奶睡,指的是處於哺乳期的嬰兒,吃奶吃到含著乳頭、或奶瓶的奶嘴入睡的現象。
二、奶睡是好還是壞?
很難一句話概括。奶睡本身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很多寶媽都聞之色變,好像寶寶只要奶睡了,就會開始無休無止的折磨。其實,需要分情況討論。
三、奶睡的利弊是什麼?
如果寶寶僅僅是吃奶吃到睡著,乳頭或奶瓶的奶嘴自然停留在嘴裡,寶寶沒有用力去含住、而僅僅是含著,可以輕鬆取出,這就是非常常見的正常「奶睡」,不需要幹預和調整。
反之,如果寶寶睡覺前必須吃奶才能哄睡著,對其他方式一概不接受,並且睡著後依然要用力含著奶、很難取出來,並且睡著後容易醒來哭鬧,直到重新吃上奶才能平靜,這就是不良的「奶睡」,是需要科學的方式調整幹預的。
正常的奶睡,好處有:
1.有利於消耗寶寶的體力。有句俗話叫「使出吃奶的勁」,這說明吃奶其實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小嬰兒本來體力就少,吃得累、自然也就容易睡著了。像知知就是,一般情況下,只要把她餵飽了、讓她吃過癮,在餵奶接近尾聲的時候,她自己就會眼皮打架、精神萎靡、昏昏欲睡。
2.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媽媽的乳汁中有一種能「催眠」嬰兒的成分,也會比較容易造成嬰兒入睡。
3.對於小月齡的嬰兒來說,他們每天保持清醒的時間本來就不多,稍微玩一玩就餓了,因此採取「吃-睡-玩」這樣的模式,更有利於撫養。等寶寶長大一些,再切換到「吃-玩-睡」的作息周期也不遲。
4.小月齡的嬰兒非常敏感,對安全感尤其在意。小寶寶躺在媽媽懷裡吃奶的時候,環境安靜、光線溫和、媽媽全心全意陪伴他,媽媽的懷抱給他安全與舒適,肚子裡面飽飽的很踏實,這些都能夠有效地安撫寶寶。
相比較之下,不良的奶睡,其壞處在於:
1.奶睡的孩子往往沒辦法在睡前做口腔清潔,因此會提高患上齲齒的機率。尤其是吃奶粉的孩子,因為細菌會將奶粉裡面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糖分轉變為有機酸,這就會讓牙釉質脫礦,進而形成齲齒,從而引發牙疼等不適症狀。
2.寶寶長期奶睡的話,就會影響到他們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包括我們使用奶瓶哄孩子睡覺,其實也屬於他人安撫。長期的奶睡,就會增加孩子對於他人安撫的依賴,使孩子自行入睡的能力減弱。而且,不良的奶睡不僅影響孩子的睡眠習慣,同時也會耽誤家長的休息時間。
3.奶睡時小寶寶的意識並不清醒,口咽肌肉的協助性很差,無法有效的保護氣管口,所以就很容易讓奶水滲入、出現吸嗆的現象,有可能會讓奶水嗆入肺部,進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四、孩子喜歡奶睡,父母要不要管,該怎麼管?
如上所述,正常的奶睡可以不用管,而針對寶寶不良的奶睡習慣,可以改變哄睡的方式,比如:輕輕拍、溫柔地輕撫、播放柔和的音樂,等等。
這裡還有幾個特別需要注意的點:
1.分床睡。大部分的奶睡都是發生在寶寶與大人同床的情況下,這樣媽媽晚上不用起床,餵夜奶就很方便,因此也不太在意間隔時間,只要寶寶一有動靜,立刻送上乳頭,寶寶含住乳頭,吸不了幾口就睡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頻繁吃夜奶的習慣。想要讓寶寶戒掉奶睡的習慣,分床睡是第一步。
2.切斷聯繫。如果寶寶有不良奶睡的習慣,一定要逐步把「吃奶」和「睡覺」區分開,不要讓寶寶認為這兩者是綁定的、是同一件事。睡覺前,讓寶寶先張嘴,切斷吃和睡的聯繫。
3.沉住氣。如果寶寶吃飽了、不冷不熱、沒發燒沒生病、沒受到驚嚇,可以給他們按摩小肚皮、拍拍嗝,適當放任他們鬧一會兒,等累了自然就困了。有的寶媽一聽孩子哭就心疼得不得了,馬上餵奶,其實是不利於培養寶寶正常的作息習慣的,要沉住氣。
4.奶睡的月齡。一般來說,大多數三個月之內的嬰兒都有奶睡的習慣,只要是正常的就不必在意。通常在六個月之後就要戒掉,逐步讓寶寶養成按時吃奶的習慣,這樣對寶寶和父母都有好處。
以上,就是湯姆分享的關於奶睡的知識,供寶媽寶爸們參考。你們家的小寶寶,是否也有奶睡的習慣呢?
知知吃完奶之後就困了,趕緊把她放下睡覺,堅決不讓她養成不良的奶睡習慣。
老規矩,最後附上知知的「寵物」薯仔,希望它能陪伴知知一起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薯仔今天完全變了樣,之前一直挺立的枝幹都 耷拉下來了,可能一方面是生長階段不同,另一方面則是最近天氣轉涼、風比較大,把它的枝幹給吹歪了。不過呢,據有經驗的奶奶說,這是正常的。薯仔的根須還是發育得挺好的,這就放心了。
今天就先寫到這兒吧,咱們下一篇再聊。
育兒辛苦、原創不易,請感興趣的朋友們點個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湯姆謝謝大家的支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