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觀察】勞動課不再是做家務 教育部點讚青島勞動教育改革

2020-12-11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韓彤彤 寧冠宇)

德、智、體、美、勞,說起「五育」,幾乎人人熟記於心。所謂「勞」,即意味著勞動。眾所周知,勞動的「五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近段時間,「勞動教育」卻一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以往關於勞動,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好似有一道分水嶺,大家不約而同地將學科知識與學校對應,把勞動體驗歸於家庭。

近年來,勞動教育一詞成教育界熱門關鍵詞之一,無論是將勞動納入學校必修課程,還是全面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落實,這都意味著勞動教育的舞臺已從家庭走向了學校。

日前,全國勞動教育發展論壇在青島召開。大會首屆舉辦選擇青島,顯然有所考量。在開幕式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對青島的勞動教育作出肯定。他表示,近些年,青島市不斷推進在勞動教育方面的探索。青島編寫了勞動教育地方教材,建設了一大批學工、學農勞動教育基地,部署了一批實驗區、實驗校,積極探索了學校、社會和家庭有效聯動的勞動教育工作機制。

此外,隨著綜合實踐教育集團的成立,青島對勞動教育的布局迎來更有力的支撐。可見,勞動教育之於青島,既有跡可循,亦不負所望。

人工智慧、傳統工藝……勞動教育課程豐富多彩

11月12日,全國勞動教育發展論壇(青島)暨青島市勞動教育現場會在城陽區實驗二中舉行。作為大會的舉辦場地,城陽第二實驗中學在勞動教育設計上自有一套「打法」。據城陽第二實驗中學校長矯偉介紹,自2009年建校至今,學校已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資源體系。

目前,學校在實踐中心開設了55項自選生涯課程。課程內容既包含了人工智慧、城市建模、編程等現代科技領域的勞動教育,也囊括了陶藝、剪紙、絲網花、十字繡等傳統文化領域的優秀遺產,還有漁網編織、貝殼加工、標本製作等與青島本地海洋文化深度融合的職業技藝,以及烹飪、烘焙、麵點、茶藝等生活技能。

在師資配置方面,授課教師除了學校任課教師以外,還包括校工師傅、家長志願者、校外綜合實踐基地專項教師,以及民間剪紙藝術家、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諸多行業專家、高校教授。此外,在設備設施方面,學校配備了灶臺、烤箱、窯爐、梭子、拉坯機等豐富的實踐器具,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我們確立了以課程學習、校內外實踐為主體,個性化生涯發展為補充的育人模式,系統協調三方資源。」矯偉表示,針對勞動教育課程的發展,學校將藉助有形和無形的資源,擴大和提升勞動教育的橫向覆蓋面與縱深參與度,發揮學校在實施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帶動家庭,影響社區。

綜合實踐教育集團成立 解決學校勞動教育「疑難雜症」

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進行得如火如荼,倘若將城陽第二中實驗中學視為學校對勞動教育實踐的縮影,那隨著綜合實踐教育集團的成立,青島關於勞動教育的規劃布局正在全面鋪開。

今年11月份,青島集團化辦學之路再進一步,成立了六個教育集團。在新成立的六個教育集團中,以勞動教育為主導的綜合實踐教育集團格外引人注目。

作為全國第一個綜合實踐教育集團,該教育集團由青島市綜合實踐中心、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平度市中小學生實踐活動中心、市南區超銀科技培訓學校、嶗山區二月二中小學學農實踐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航空產業研究中心共同組成,集團聚焦於勞動教育的發展與實踐,以求進一步完善教育的優質與均衡。

事實上,綜合實踐教育集團的成立既是一次創新之舉,也不失為一副良藥。很多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缺少專業指導老師與實踐基地的困擾。對於此,集團將整合全市優質勞動實踐教育資源,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工作,建設校外勞動實踐教育「飛地」,孵化培育綜合實踐基地,不僅能對症下藥,更可以實現共享共贏。

成為勞動教育「主戰場」 學校如何實現教學延伸?

現在說起「五育」,大家都知道意指「德智體美勞」。然而,勞動教育真正被納入「五育」之前,常常被視為是教學中的重要活動而非教育方針。久而久之,勞動教育便成為了整個教育體系中的「短板」。由此,便有了學生們重知識輕技能、忙於功課沒時間勞動等現象出現。

今年以來,隨著《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的印發,勞動教育被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勞動教育通常出現在家庭生活中。但在「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的號召下,勞動進入大中小學成為必修課程,勞動教育的主戰場正在由家庭轉移到學校。事實上,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就是需要學校發揮主導作用。只有學校將勞動教育與學科相結合,才能幫助學生真正從「勞」走向「育」,完成由勞動實踐到知識構建與創新創造的探索與延伸。

目前,城陽第二實驗中學在實踐中心開設了55項自選生涯課程。
城陽第二實驗中學學生參加勞動教育課程的作品。
城陽第二實驗中學學生參加勞動教育課程的作品。
城陽第二實驗中學在校園內開闢出300餘平方米的「和樂」農場。

相關焦點

  • 勞動課不再是做家務 教育部點讚青島勞動教育改革
    大會首屆舉辦選擇青島,顯然有所考量。在開幕式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對青島的勞動教育作出肯定。他表示,近些年,青島市不斷推進在勞動教育方面的探索。青島編寫了勞動教育地方教材,建設了一大批學工、學農勞動教育基地,部署了一批實驗區、實驗校,積極探索了學校、社會和家庭有效聯動的勞動教育工作機制。
  • 勞動成高中必修課,是創意改革還是徒勞增負
    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方案顯示,今後,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6月4日 中國青年網)高中生學業負擔重,很少進行課外勞動是不爭的事實,教育部注意到這一現象,提出將勞動課納入必修課程,顯示出教育部改良這一現象的決心。近年來教育改革不再只注重學生的文化成績,而開始關注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提高,這的確是一個好現象。但是簡單地直接將勞動課納入必修課程,會不會給學生帶來新的負擔呢?
  • 教育部新規:小學生每周需要進行勞動,家長:幫做家務最有必要
    教育部新規:小學生每周需要進行勞動針對於小學生勞動時長不足的現象,早在2015年就提出過加強小學生勞動時長,而在最近教育部再次引發了通知,文件當中要求,大中小學都要設立勞動周,小學以校內為主,規定小學1-2年級每周課外活動或者家庭生活勞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初高中,大學可以兼顧校內外的勞動,同時時間可以定在學年內或者寒暑假期間
  • 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值得點讚
    經過一段時間的做家務,如今孩子們的勞動意識和家庭責任意識有了明顯改觀。做家務的育人價值早該被重視張寧仔細閱讀樹德小學開給學生的「家務清單」,可以發現,它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求不同。而且,還分為「自理崗位」和「服務崗位」,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們學會自理、懂得照顧自己,後者則是讓他們主動承擔家庭責任、懂得養家不易。
  • 「宅」家勞動,風景獨好——延遲開學期間市北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側記(二)
    平安路第二小學的老師們為孩子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假期課表,每天除了學習,還有家庭勞動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孩子們在老師的微課指導下,在家長的監督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
  • 拔草、割稻、拾穗、挑肥澆地……勞動將成必修課,曾經的勞動課會...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見習記者 柏麗娟)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中明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學生們不僅要修滿課時,考核結果也將作為畢業依據之一。提起勞動課,大多數人並不陌生。為此,新江蘇記者收集了不同年代的人各自專屬的「勞動課記憶」。
  • 勞動成學校必修課!不會做家務或不讓畢業
    洗衣、做飯、整理房間……這些你都會做嗎?以後,勞動課將成為大中小學的必修課了日前,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明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小學生要學洗衣做飯等家務設置勞動教育課程,究竟要學什麼?
  • 勞動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江蘇省設立校內農場,突出三個勞動目標
    今年7月中旬,教育部組織研究、制定並印發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從今年後季開始,勞動課成為大中小學段的必修課。
  • 小學生「每周」需要進行勞動,你怎麼看?家長:幫做家務最有必要
    ,早在2015年就提出過加強小學生勞動時長,而在最近教育部再次引發了通知,文件當中要求,大中小學都要設立勞動周,小學以校內為主,規定小學1-2年級每周課外活動或者家庭生活勞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初高中,大學可以兼顧校內外的勞動,同時時間可以定在學年內或者寒暑假期間。
  • 勞動成必修課!不會做家務可能影響畢業
    洗衣、做飯、整理房間……這些你都會做嗎?以後,勞動課將成為大中小學的必修課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明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這門課,學生們不僅要上滿課時,甚至考核結果還會作為畢業依據之一。  學什麼?
  • 新課標,勞動成為必修課,6學分!讓孩子從小學習做家務勢在必行
    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勞動為必修課程,共6學分。但事實上,這樣沒有勞動能力,不能獨立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更小。從小就開始做家務的孩子會更加獨立、更有責任感,更有為人處世的能力,未來更優秀。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 開設勞動課,慶陽市中小學準備好了嗎?
    近日,國家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 勞動課成為必修課,考試怎麼考?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有什麼意義?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問題跟全國人民息息相關,而每一次跟教育有關的改革更是牽動每個家庭的心,往大了說,每一次的變動可能都關乎某些人的命運。這個規定一出,很多家長坐不住了,認為自己的孩子文化課已經很累了,根本沒時間再來做這個勞動課。另一部分家長又覺得,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是終身有益的。
  • 每周1課時勞動課 李滄特色全勞動教育模式,激發學生勞動積極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積極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探索出 「一線貫穿、知行並舉、三方協同、多元評價」李滄特色全勞動教育模式,引導學生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
  • 小學生勞動時間少 家長: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做家務勞動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學習壓力大,缺乏足夠時間去做家務等勞動」。筆者認為,實際上,家長們是對家務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從歷史角度講,我國社會長期流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全社會對勞動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戰略意義認識不足。
  • 增設勞動課的必要性
    開設勞動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由孟子的這段話,想到教育部再次把勞動課,列為教學計劃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來,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很多學校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忽視了對學生勞動方面的引導,家長更是包攬了孩子所有的家務勞動和自我料理的事情。讓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其結果是,孩子勞動觀念削弱了,身體素質下降了,自理能力也不夠理想。有的真是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
  • 學會勞動做美食達人 青島新昌路小學舉辦「居家快樂生活節」
    記者近日從青島新昌路小學了解到,學校把握勞動教育基本內涵,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為著眼點,舉辦「居家快樂生活節」,引導學生「學會勞動——學會生活——探究文化——內化品質」,每周一個活動主題,每周一個達成目標,邀請全校同學參與並分享勞動成果。
  • 教育部公布高中課程方案:勞動成高中必修課,外語的選擇增多了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高中課程方案。據悉,最新的課程方案是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上加以修訂的。此次修訂的目的是為了完善課程體系,落實素質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這一次,教育部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20個學科課程標準都進行了調整。
  • 河北中小學勞動教育調查:因地制宜,勞動課上起來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河北省部分學校因地制宜,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克服開展勞動課場地難題,豐富課程設置,為學生搭建勞動教育的平臺。精心設計,勞動課出力流汗更走心金秋時節,臨西縣玉蘭小學實踐園裡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莊稼、蔬菜、瓜果大豐收,黃澄澄的玉米、紅彤彤的辣椒、綠油油的青菜,讓守候多日的學生們興奮不已。
  • 中小學勞動教育調查:因地制宜,勞動課上起來
    為推廣各地成效做法,解決普遍共性問題,從今天起,河北日報推出「中小學勞動教育調查」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如何破解中小學校開展勞動教育課場地難題?如何豐富課程內容?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我省部分學校因地制宜,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克服開展勞動課場地難題,豐富課程設置,為學生搭建勞動教育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