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今年「全國交通安全日」的主題為「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道路上有哪些危險行為?你知道怎麼避險嗎?長沙交警今日發布「知危險會避險」指南,希望廣大市民出行更平安。
1.酒駕醉駕
危險性:駕駛人飲酒後駕車會出現行動笨拙,反應遲鈍,車輛操作能力降低,路況的判斷能力和反應能力降低,視覺障礙,心態不穩,易疲勞等現象,極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損失。此外保險公司對酒後駕車造成的所有損失都是拒賠的,酒後駕車造成的損失對酒駕當事人將是極為沉重的負擔。
如何避險:養成「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習慣,駕車參加聚餐飲酒後應尋找正規代駕或請未飲酒、具備駕駛資質的家人、朋友幫忙代為駕駛,或確認車輛停放在允許停車的地點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返回,醒酒後再將車輛開走。
2.路怒症、超速等
危險性:追逐競駛和超速行駛擾亂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了安全隱患。遇到突發狀況時車輛很難及時剎車,容易發生追尾、側翻等道路交通事故。
如何避險:駕駛人駕車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要被其他人的行為影響,相互禮讓,遵守道路限速。遇到違法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不可意氣用事。萬不可因一時衝動開鬥氣車或因為追求一時刺激、趕時間等原因在公共道路上飆車,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做賭注。
3.無有效證件駕車
危險性:無證駕駛人員往往沒有經過正規的駕駛培訓和考試,基本駕駛技能不達標,缺乏交通安全知識,缺少機動車遇到突發狀況時的應急處理經驗,經常會存在超速、闖紅燈和胡亂變道的行為,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擾亂交通秩序。影響其他人員的正常駕駛。無證駕駛人員缺少合法的手續和證件,更容易出現酒駕、交通肇事等違法犯罪行為。威脅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如何避險:駕駛人朋友一定要前往正規駕校進行學習,獲得相應的駕駛資質後,才能駕駛車輛。更不能提供車輛鼓勵未取得有效駕駛資質的人員在公共道路上駕車,危害公共安全。當乘車人發現駕駛人存在嚴重違法行為時,應及時勸阻駕駛人停止違法行為,駕駛人存在嚴重違法且不停勸阻的,乘車人應及時向交警部門舉報。
4.機動車闖紅燈、闖黃燈
危險性:交通信號燈的主要作用是科學分配車輛、行人的通行權,使之安全、有序通行,機動車闖紅燈、黃燈嚴重破壞了通行規則,增加路口交通衝突,導致交通無序,危及過馬路的行人和正常通行車輛的安全,極大增加事故發生機率
如何避險:駕駛車輛上道路行駛應嚴格按照交通信號燈安全文明通行,做到寧停三分不搶一秒。
5.未系安全帶、兒童乘坐副駕駛座位、適齡兒童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
危險性:在車輛發生事故或緊急制動時,會產生巨大的慣性力,慣性力使不系安全帶的司機及乘客與車內的方向盤、擋風玻璃、座椅靠背、車門等物體發生碰撞,極易造成對駕乘人員的嚴重傷害,甚至將駕乘者拋離座位或拋出車外。副駕駛座位的安全氣囊打開衝擊力非常大,未成年人骨骼未完全發育,更容易受到嚴重傷害,有時甚至會造成兒童死亡。
如何避險:司乘人員上車應系好安全帶。三點式腰部安全帶應系在髖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帶不能放在胳膊下面,應斜掛胸前。6歲以下兒童不宜系安全帶,應使用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未滿12周歲的孩子乘坐私家車時,應當坐在後排位置。
6.摩託車駕駛人、乘客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危險性:摩託車、電動車事故出現死亡率高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沒有佩戴頭盔,頭部受傷而導致的傷害和死亡,
如何避險:頭盔是保護我們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保障,摩託車、電動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頭部就會受到強烈撞擊,頭盔對頭部起到極其重要的保護作用,部分頭盔還可以有效的防止風沙、雨水對我們眼睛的影響,能提高駕駛摩託車的安全性。
7.疲勞駕駛
危險性:駕駛人疲勞時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和操作失誤增加。駕駛人處於疲勞狀態時,會出現換檔不及時、不準確;操作動作呆滯,甚至會忘記操作或出現短時間睡眠現象,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如何避險:廣大駕駛人一定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駕車出行前保證睡眠充足。若有長途駕車需求,儘量倆人搭檔,避免獨自長時間駕車引起精神睏倦。若在駕駛過程中感覺睏倦,應及時駛入安全地點停車休息,待休整好再重新規劃路線駕車上路。
8.農用車、拖拉機、貨車違法載人
危險性:農用車、拖拉機、貨車貨廂載人,乘客暴露在外且無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在行駛過程中如遇急剎、急轉等突發情況對貨廂裡的人及駕駛人的生命安全都將造成威脅。
如何避險:機動車駕駛人要認識這類機動車載人的危害,不要主動搭載人員,並積極勸告農村群眾不要乘坐貨運車輛出行。
9.分心駕駛
危險性:分心駕駛會影響到駕駛人的正常操控以及判斷,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可能導致駕駛人無法做出及時判斷,導致無法及時採取措施,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如何避險:駕車出行可以選擇儘早出發,為自己預留足夠的時間。出行前提前查看地圖,運行GPS導航設備,並提前規劃出行路線。行車過程中,避免使用手機接打電話、收發簡訊,如果必須通話,請使用耳機、車載免提功能,最好能安全停車後使用;開車時,避免抽菸、吃東西或者喝水,不要與乘客進行複雜或者情緒激動的對話。當駕駛一輛陌生車輛時,需要提前熟悉車輛的性能和相關設備;提前調整好所有的機動車控制設備和後視鏡、收音機頻道及備好CD;
10.行車隨意穿插、超車、停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行為
駕車隨意穿插以及其他不按交通信號指示通行的行為導致的後果是破壞交通規則和行車秩序,直接影響道路的通行效率,存在嚴重的危險性,極易引發事故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在交叉路口、鐵路道口、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橋梁、陡坡、隧道路段範圍停車會佔據車道,阻礙正常通行車輛,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駕駛人在超車前和超車中必須迅速提高車速,並且在多數情況下其車速超過交通法規的上限規定,即超速行駛。在特殊路段強行超車過程中對面有可能來車,既有可能與對面來車相撞,又有可能與被超車發生碰擦,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如何避險:機動車在遇有前方機動車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應當依次排隊,不得從前方車輛兩側穿插或者超越行駛。機動車通過有燈控路口時,應按照所需行進方向駛入導向車道。在危險路段禁止停車,如確需停車,一定要在離開危險路段之後選擇安全地點停車。駕駛人在駕車過程中應注意道路標線和限速,超車要在可以超車的路段,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駕駛車輛上道路行駛應嚴格按照交通標誌、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揮安全文明通行。
11.路口轉彎車輛不避讓直行的車輛,行經人行橫道未減速、停車讓行
危險性:道路路口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流交織,交通情況複雜,車輛行經路口如不遵守通行規則減速避讓,極易引發事故。
如何避險:駕駛人應遵守路口通行規則,養成開車禮讓斑馬線、轉彎避讓直行車輛的習慣,提高駕駛安全性。
12.行人不文明、不安全行為
危險性:行人闖紅燈,隨意橫穿道路,步行進入高速公路、高架路、城市快速路,在車行道長時間逗留、嬉戲打鬧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為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極易造成交通堵塞,造成路面秩序混亂,既造成自身通行緩慢也造成其他車輛通行困難,降低了道路的使用通行率,還容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損傷地方文明形象。
如何避險: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穿越馬路時,應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過,不要在斑馬線上逗留、折返,以免信號燈結束時,行人還在路面上,與正常通行的機動車發生衝突。高速公路、高架路、城市快速路禁止行人通行,穿過相應道路應從專門設計的橋洞、天橋等交通設置通過。在公共道路行走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隨時留意周圍道路情況,照看好同行的兒童、老人,安全文明出行。
13.未保持安全車距
危險性:與前車的距離越近,後車處理緊急情況的時間就越少;與前車的距離越近,後車駕駛者的視線範圍越受限制,遇見突發情況,後車很難做出及時正確的反應,容易引發追尾等交通事故。
如何避險:駕車時因利用道路的標誌標線提示以及車速判斷與前車保持的距離是否安全,應當通過一定的駕駛技巧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避免跟車過近發生追尾事故。
14.車輛超員、非法營運
危險性:車輛超員存在許多安全隱患:超員部分乘客沒有安全帶、固定座椅等安全設施,遇突發情況還會加重人員受傷的嚴重程度。車輛由於超員載質量增大,導致車輛的總質量增大,破壞了車輛設計、製造和使用的基礎,對車輛各方面性能產生不利的影響。「黑車」非法從業人員為搶道、搶位、搶客而引發爭吵、打鬥等現象時有發生。大多「黑車」車況差,達不到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司乘人員素質低,加之害怕被執法人員查處,精神高度緊張,因此發生交通事故概率較大,嚴重危害乘車人員的生命安全。
如何避險:駕駛人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主動拒絕超員載客,廣大乘車人員乘車時要通過正規客運企業選擇有運營資質的車輛和駕駛人,不貪圖便宜或方便乘坐違法運營的「黑車」,自覺抵制超員客車。
15.在機動車道左側上下車、開關車門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乘車人乘坐車輛時將頭、手伸出車外等
危險性:乘客從左側下車對於後方存在很多盲區,觀察不到位,如果車輛後方有電動車、自行車、其他機動車等,在開門的瞬間非常容易發生碰撞造成事故。車輛在行進的過程中,伸出窗外的身體部位很可能會與旁側的樹枝、交會的車輛以及其他車外物體發生擦碰,造成危險。
如何避險:乘客乘車時不要把頭、手或身體其他部位伸出窗外。如果要下車開門,首先將車門打開一條縫,然後再回頭觀察車輛後方的情況,確保安全以後最好再探出頭觀察一下,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再下車。
16.在車內大聲喧譁吵鬧、引起駕駛人情緒波動等幹擾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危險性:乘客在乘車過程中有諸如大聲喧譁、爭吵等行為,引起駕駛人情緒波動,不斷累積的不良情緒會降低駕駛人的判斷能力,從而出現錯誤、失誤的駕駛行為,甚至出現不顧一切的洩憤駕駛行為,極易引發事故。
如何避險:乘車時不要出現大聲喧譁、爭吵等影響駕駛人情緒的行為,做到安全文明乘車。駕駛人出現情緒波動應儘快排解平復,必要情況下應在安全地點停車,直至情緒穩定再駕車上路。
17.高速公路發生事故人員不撤離
危險性:首先車輛在第一次事故中已經受到損失,那麼再發生二次事故,對車輛再造成一次傷害。其次,就是車輛發生事故都會停下來處理事故,那麼後車直接撞在停止的車輛上,傷害會比撞在同方向運動的車的傷害更大。另外就是出現事故以後人員會下車,沒有車輛的保護,後車直接撞在人體,造成較大傷害。
如何避險:高速公路車輛發生事故或故障,牢記: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人員一定要撤離至護欄外,嚴禁在高速公路上隨意行走。
18.夜間、惡劣天氣行車或其他低能見度條件下不減速行駛
危險性:夜間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小,行人和自行車的幹擾也相對較少,駕駛員一般比較容易高速行車,較易引發交通事故。夜間駛經繁華街道時,由於霓虹燈以及其他燈光的照射會影響駕駛人視線,在照明不足的地方,因車燈照明範圍的限制,駕駛人視野範圍會大大壓縮,面對突發情況反應速度變慢,如遇冰雪雨霧等惡劣的天氣時駕駛人視線進一步受到影響,同時雨雪天氣易導致路面溼滑,影響車輛制動效能,此時不減速行駛更易引發事故。
如何避險:在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行車,一定要在限速標誌規定的速度內再次適當降速行駛,以延長駕駛人的反應時間,能夠對突發情況作出及時反應。駕駛人在駕車通過急彎、泥濘等易發生滑轉的路段或易積雪、薄冰等路況的橋面、隧道、背陰山路等時要嚴格控制車速,切忌急轉方向或緊急制動。遇霧天能見度較低,要及時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高速公路能見度低於50米時,應就近駛入服務區或駛離高速公路。
19.高速公路匝道出入口不按規定行車
危險性:在臨近高速公路出口時,駕駛人若未能提前沿右側車道行駛,急打方向,快速變道,或是掉頭、倒車或停車,極易與周邊車輛發生刮碰、側碰、追尾事故。
如何避險:出車前仔細查看地圖,合理規划行程路線,牢記各個匝道口和下高速出口;行車過程中也可以讓坐在副駕駛的乘客為駕駛人導航提示。行車中注意觀察高速路上的提示牌,提前併入右側車道。即將到達匝道口或下高速路口之前,不要在快速車道上行駛,更不能連續高速超車,避免由於正常行駛車道和右側車道車輛過多,無法變道。發現錯過出口後,應「將錯就錯」坦然前行至下一出口下高速,然後重新規劃自己駛往目的地的路線。
20.駕駛車輛進入隧道隨意變道超車、不打開車燈、不及時降低車速等駕駛行為
危險性:進出隧道不按規定行駛,會導致駕駛人視線受到影響無法看清前方情況,破壞隧道內通行秩序,其他車輛不易察覺車輛的存在,從而引發事故。
如何避險:進出隧道口時,人類的肉眼對於隧道內外的環境需要大約5、6秒的適應時間。為保證安全,進入必須要提前減速,駛出隧道口也不能急著加速。在進入隧道前提前選好自己的道。進入隧道後,不能隨意變道。進入隧道前,提前打開車燈,有利於駕駛人更容易判斷隧道的情況,同時也是能讓其他車輛察覺到車的存在,保證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