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逆所致噁心嘔逆、咳嗽氣喘,醫聖張仲景:這兩味中藥不妨一用

2021-01-11 金蘭健康

歷代以來,中醫大家數不勝數,不同的學術思想更是百花齊放,但醫聖張仲景及其著作《傷寒雜病論》卻是其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個。一是開創了六經辨證而成為了早期辨證論治的代表,至今仍是傷寒學者臨證辨證的重要方法;二便是創立一百餘首經方,如今其大部分更是臨床常用方劑。

當然,若是從中仔細挖掘,張仲景具體遣方用藥的經驗也是可見一斑。旋覆代赭湯是醫聖張仲景創立的經方之一,而方中有旋覆花、代赭石、生薑、人參、半夏、甘草和大棗等中藥,而在方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兩味中藥便是旋覆花和代赭石,它們一花一石,卻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搭配。

旋覆花和代赭石兩味中藥,一花一石,二者看似毫不相連,但功效卻有相同之處,臨床配伍更是常常相須為用。旋覆花取自於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是歐亞旋覆花的乾燥花序,通常在夏秋季節採摘,它作為醫聖張仲景也「喜愛」的中藥,自然有其特別之處,尤其對於氣逆所致噁心嘔逆、咳嗽氣喘等症有良效。

通常而言,以花入藥的中藥,它的質地輕靈,所以善升而上行。但奇妙的是,「諸花皆升,旋覆獨降」,旋覆花則性善沉降而下行,因此它具有降氣止嘔、消痰利水的功用。代赭石則為礦物藥,來自於赤鐵礦的礦石,而作為質重之礦石,其性自然也善下行,具有平肝降逆、涼血止血的功效。

相關焦點

  • 一花一石相配,降逆止嘔、止咳,醫聖張仲景也愛用,知道是什麼嗎
    當然,若是從中仔細挖掘,張仲景具體遣方用藥的經驗也是可見一斑。旋覆代赭湯是醫聖張仲景創立的經方之一,而方中有旋覆花、代赭石、生薑、人參、半夏、甘草和大棗等中藥,而在方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兩味中藥便是旋覆花和代赭石,它們一花一石,卻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搭配。
  • 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反覆發作,醫聖張仲景:不妨用用這兩味中藥
    對於醫聖張仲景來說,可能兩味藥便已足夠,那便是桔梗與甘草。在醫聖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中,便有一方名為桔梗湯,而藥物也就是桔梗與甘草。區區兩味藥物便能組成一個方子,貫徹了張仲景一如既往配伍精簡之特點。原文記載:「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 醫聖張仲景常用的附子乾薑,二者搭配,究竟有哪些用處?
    素體陽虛並且有在服中藥的朋友,對於附子這味中藥肯定不會陌生,每次服用都需要久煎的附子,很難讓人不注意到。若要論起能夠溫陽散寒的中藥,附子必是帶頭的「老大哥」。西南地區流傳的火神派,便是因重用附子來治療各種寒證而著名。
  • 醫聖張仲景愛用它,後世醫家卻稱它為「虎狼之藥」,這是為什麼?
    對於學習中藥,第一個要學習的中藥是什麼呢?這得看學習中藥時所選用的參考教材了,如果是《藥性賦》的話,那第一味藥就要學習水牛角了,如果是《藥性四百味》的話,那第一味藥就要學習人參了。當然這兩種教材是古代的教材,而現代的教材,多以《中藥學》為主,而《中藥學》的第一味藥大多都是講的麻黃。
  • 醫聖張仲景常用的這兩味藥,可調理風寒感冒,但你知道注意事項嗎
    世間的中藥千千萬萬,每一味中藥都有它不同的功效,也可用於調理和治療各類病症。但如此複雜的人體,往往不是單單一味藥物便可以面面俱到的,因此,中藥的配伍便應運而生了。而根據其性味歸經及功效的不同,不同的藥物配伍起來,可以是相互疊加以增強藥效,可以是「君臣相佐」而補其不足,也可以是完全相反而互相排斥。在中藥的配伍原則中,自《神農本草經》以來,就倡導「七情」,也就是單行、相使、相須、相畏、相殺、相惡及相反七種。也就是說所有的中藥配伍,並非只有一種原則,但萬變不離其宗,大多都在這七種原則之中。
  • 醫聖張仲景:黃芪與這兩味中藥一起泡水喝,主要有這3種養生妙用
    在中藥的世界裡,有很多奇妙的中藥,比如黃芪被譽為「補藥之長」,桂枝被譽為「經方第一藥」,芍藥被譽為「花中宰相」,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中藥,往往也能形成奇妙的配對,從而發揮著良好的養生作用,比如黃芪與桂枝、白芍的「藥對」組合。
  • 醫聖張仲景的經典良方,專治乾嘔、打嗝、四肢冰涼,僅僅2味藥
    一千多年前,醫聖張仲景寫下了《傷寒雜病論》。這本經典著作所載的診療內容直到今天,仍然流傳著並無時無刻不在指導與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健康問題。插一句話,我們的老祖宗留下的寶貝,難道還有假的嗎?但翻看內容,或許深奧難懂的文字就能把現代的人給扳倒了。
  • 醫聖張仲景常用半夏配乾薑,只為減弱半夏的毒性?個中深意須細想
    其實生薑還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醫聖張仲景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桂枝生薑枳實湯等等名方都偏愛生薑這味藥,即便能散風寒的神仙粥藥膳,也是由蔥白加生薑發揮主要功效的。不僅如此,生薑還能解半夏、天南星、魚蟹之毒,可謂效用非常。
  • 這味奇妙的中藥,張仲景常用它,後世醫家卻認為它是「虎狼之藥」
    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對這味中藥是這樣評價的:「此實傷寒陰瘧家第一要藥,故仲景諸方以此為首,實千古之獨得者也。」傷寒、陰瘧第一要藥,醫聖張仲景常用它,仲景諸方又以此為首,這是一味什麼奇妙的中藥呢?在《中藥學》教材上,第一味藥講的就是它,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這味藥是什麼,它正是被很多醫家稱之為「虎狼之藥」的麻黃。了解或是運用中醫藥,麻黃這味藥是必須要知道的。那麼它的性味如何、它的功效如何、主治哪些疾病、配伍如何、用量如何,禁忌呢?
  • 張仲景的一個兩味藥的方子,卻是治療咽痛喉痺的特效藥
    眾所周知,雖然中醫界先賢們一步一步將中醫藥發展到了今天,但我們至今也依舊延續著張仲景的理法方藥,這當然是與《傷寒雜病論》當中的方藥實用有效有關。《傷寒雜病論》被稱為為「活人之書」、「方書之祖」,讚譽張仲景為「醫聖」。
  • 醫聖張仲景與餃子
    無論是買是做,隔三差五的總會想吃上一吃。餃子的做法也不難:鍋中倒入清水,加少許鹽,等水煮沸後慢慢下餃子,30秒後,用鍋鏟輕輕攪動,讓餃子浮起來,再煮一分鐘後撈出,一個個餃子像半圓的月亮,吃一口滿滿的滿足感。餃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的東漢,那時叫「餃耳」。冬天許多人因寒冷耳朵被凍傷。
  •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陰液虧虛所致肺痿,仲景這個方可以用
    但其中卻有著兩條條文,只是對於病位有著一定的定位,其中一條便是「諸痿喘嘔,皆屬於上」。既然只給出了症狀和病位,具體又該如何進行分析和診治呢?首先從症狀來看,痿、喘及嘔,喘即為喘息,其病在肺。嘔即為嘔吐,病則在胃,可以明確看出這都是發於身體上部的症狀,而何為痿?《素問》謂「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換言之痿之關鍵其實也在於肺。
  • 快來看看肺熱咳嗽治療的中藥有哪些吧
    「為什麼孩子咳嗽老不好?這是肺熱」這句話源於清·謝玉瓊撰於1748 年的《麻科活人全書·氣促發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氣促之症,多緣肺熱不清所致……」這也是中醫對兒科呼吸系統疾病實踐經驗的總結。  中醫認為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肺處於五臟之高位,諸邪入侵,必先犯肺,肺主氣,司呼吸,呼吸就像一把傘,要先打開,才能有合上的動作,呼是為了更好的吸入,所以「肺主肅降」,肅就是清肅,當外感風寒或者風熱,導致肺氣壅閉之後,肺就要清肅邪熱,因此就有咳嗽、氣喘的症狀。
  • 張仲景記載的「清肺飲」,白開水裡加點,不出7天,霾肺洗光光
    注意:只喝羅漢果茶是無力抵抗霧霾肺的侵害的。所以,還需要一飲,這一飲便是三利十珍飲。據《本草綱目》記載,枇杷果是和胃降氣,清熱解暑之佳品良藥,可以治肺氣,潤五臟,下氣,止嘔逆,並渴疾。而三利十珍飲將其與雪梨、刺梨、蘋果梨以及羅漢果、玉竹、桔梗、苦杏仁、百合等十幾味名貴中草藥結合在一起。歷時七天精煉熬製而成。此方改進自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的清咽潤喉古方,千百餘年傳承而來。
  • 張仲景「降濁氣」的方子,化解胃寒、胃脹、胃嘔
    但是這一次,飯後的她忽然感覺到胃脹、噁心、欲嘔。緊接著,她就感覺到頭部沉重,似乎有千斤重擔在壓著,頭暈目眩,而且心中煩躁,呻吟不止。同時,此人手腳發涼,手指頭都有些伸不直了。這怎麼辦?當時,西醫束手無策,只能看中醫了。
  • 反覆咳嗽總不好?可以試試吃膏方
    ,一咳嗽就是一兩個月……隨著低溫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人被反覆感冒咳嗽困擾,似乎,「感冒咳嗽」成了今冬免費贈送品。這類咳嗽臨床有一些共同特點:咳嗽呈陣發性,常常一陣悶咳,不久又來一陣劇烈咳嗽,咳嗽痰少;常常伴有咽部不適作癢、胸悶、流涕,咳至嚴重時可有噁心欲嘔,上腹部不適,或伴有氣喘,甚至可以聽到喉音喘鳴聲; 咳嗽以夜間為重,遇冷風、冷空氣、粉塵或異味氣體時可誘發加重; 好發於感冒後,感染控制但咳嗽不止,反而加重;檢查一般無陽性體徵,血象正常、胸部X片正常或僅有兩肺紋增多。
  • 它被譽為「千古經方第一藥」,究竟有何玄機,且看醫聖張仲景如何運用
    桂枝這味奇妙的中藥,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尤其備受醫聖張仲景的鐘愛,在仲景書中,《傷寒論》入方43次,《金匱要略》入方56次。可以說它是千古經方第一藥,一點也不含糊。
  • 張仲景唯一的減肥方,兩味藥材泡水,化痰積,健脾胃,還瘦身!
    分享給大家一個醫聖張仲景的減肥方,直需2味藥材,泡水喝就行,簡單方便。枳術湯只有枳實和白朮兩味藥,源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取枳實15克,白朮10克,加入150毫升水進行煎汁,汁熬到剩下一半時即可。借枳實之力,通過消食導滯來掃除腹中痰溼淤血,使垃圾排出體外,臨床上也使用枳術湯治療老年習慣性便秘,這也是它可以用來減肥的原因之一。枳實有一個哥哥叫枳殼,它們藥性相同,是同一種植物不同年齡的產物,就好比青皮與陳皮的區別。年輕的叫枳實,血氣方剛,藥性迅猛,年長的叫枳殼,像歷經滄桑的中年人一樣,成熟穩健。這裡需要減肥,身體的垃圾痰溼太多了,必須要用猛一點的枳實。
  • 一生氣就胃疼胃脹還打嗝,這兩味藥泡水效果好
    「柚子換佛手」,講的是巧姐和板兒在小時候的一次相遇,巧姐懷抱著個大柚子(實則為「香櫞」),偏偏看中了板兒手裡的佛手,哭鬧個不停,丫鬟們便用柚子和板兒哄了佛手過來,巧姐這才作罷,破涕為笑。紅樓夢中的這段描述表面為孩童間的嬉鬧,看似不經心的一筆,實則用意深遠,為後文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佛手意為「結緣」,香櫞意為「團圓」,巧姐流落街頭被板兒收留正在此處留了個線頭。
  • 各種咳嗽與止咳平喘中藥,你了解哪幾種?如何應用,一文讀懂
    外傷咳嗽常治以疏風散寒、宣肺清熱等;內傷咳嗽則宜用潤燥、緩急、化痰、養陰等法治療。紫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紫蘇子味辛,性溫;歸肺、大腸經;本品能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燥、通燥便;善治痰壅咳喘與腸燥便秘。大葉性肺炎、急慢支、上呼吸道感染、習慣性便秘等屬於寒痰阻肺者可用。紫蘇子耗氣滑腸,所以氣虛久咳、陰虛喘逆、肺虛咳喘、脾虛便溏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