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被3個不同的家庭收養,長大後戲劇性相遇,同人不同命

2020-09-15 佑媽的育兒經

導語:


家庭在孩子的生命成長中到底發揮多重要的作用?


國外就有三胞胎用自己的人生給了答案。



在國外,有這樣一家的雙胞胎,出生後,這些孩子就被送往3個不同的家庭收養

他們分別是有錢人的家庭,普通家庭和低收入的家庭。做實驗的人想知道,改變孩子命運的到底是什麼。

大寶生活在富裕環境中,父母是高收入、高智力的醫生和律師,喜歡孩子。

二寶的父母是老師,充滿權威但是嚴肅,喜歡管教子女。

三寶的全家文化水平都不高,經濟條件也不好,開了一間小的雜貨鋪。



三胞胎的神奇命運

許多年過去了,三胞胎在各自的家中安然長大,他們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直到18歲的時候,家境富裕的大寶去大學讀書,他在校園裡看到一個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他看到的是二寶,二寶也很震驚得看著他,這對手足被同一所大學錄取了。

後來,他們追根溯源,找到了真相,也找到了三寶。

三兄弟見面,分外感人。



雖然他們在不一樣的環境中長大,但是基因裡帶著一些無法改變的共同處。

比如三個人都有一樣的興趣愛好,走路的姿勢都一樣,抽同一個牌子的煙。

就連喜歡的女生都是同一個類型的。

相遇後戲劇性轉折

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們三個人還是被改變了。



相認後,三兄弟合夥開了一家餐廳,因為身份特殊,起初他們的生意很火爆。

隨著生活摩擦增多,三兄弟開始出現爭執和吵架。到了後來,三兄弟的矛盾已經演變成不能調和。


大寶立即表示他退出餐廳的合夥,他回到自己的人生軌道去了。


三寶覺得沒什麼,該吃吃該睡睡,不受散夥的影響。

但是,二寶開始糾結了,他覺得是自己不好,沒留下大寶,也沒能勸好二寶,他自責、愧疚,覺得自己太失敗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兄弟又走散了。

大寶後來賺的錢越來越多,成為有錢人,三寶守著原先的這家餐廳過,生活水平一般。

二寶呢,有一天,抑鬱的他拿起了一把槍,對準自己,砰,自殺了。



什麼讓內心不一樣

從遺傳基因來說,三胞胎的性格差距不應該這麼大,有人樂觀,有人隨意,有人壓抑。

3個孩子走向不一樣的人生結局,是因為家庭養育方式不一樣,這就是這個試驗想揭示的道理,以這麼殘忍的方式。

研究人員表示,大寶的父母雖然忙,但是懂得尊重與愛,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能夠全心全意,讓大寶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和自尊自信。



三寶的家裡最窮,父母都在為生計奔波,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內心需求,三寶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也低,後來就走上了養父養母的老路,靠著一家店維持生計。

二寶的生長環境要比三寶好,為什麼他變成了一個可憐的人呢。

因為他的父親對他採取了打壓教育,但凡做錯一點事情,父親就會公開懲罰他,孩子從小就習慣否定自我懷疑自我,性格方面也糾結自卑。



家庭教育影響一生

無獨有偶。

史丹福大學通過記錄大人和孩子的對話,說明富有家庭和貧困家庭的差別在哪裡。

調查發現,社會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會用更豐富更多樣的語言,和孩子交流,並詢問孩子的意見

社會經濟地位比較低的家庭,對孩子的語言,更多是指令式的。比如:你不要做這個,你不能那樣。快點,該吃飯了!你要上床睡覺了!簡單粗暴,不和孩子做討論。



調查雖然簡單,卻顯示了教育觀念的差別。一個家庭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進行平等對話。另一個則是用家長的身份進行壓制,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三胞胎中只有大寶收穫了更好的人生,二寶延續了父母的老路子,三寶卻選擇了結束自己不快樂的人生。

家庭教育才是最強大的教育力量,刻印在骨子裡,影響著人生的走向。父母的愛讓孩子變得更好,也給他馳騁一生的底氣。



結束語:

對孩子來說,家庭有錢、沒錢不是決定成長好壞的因素,尊重、信任、關愛才是讓他們順利成長的最好養分。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END

佑媽,前媒體人,科學育兒,與孩子一起成長。匠心講述育兒故事,有用,有趣,有溫度。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3胞胎被不同家庭收養,20年後差距明顯:改變命運的,從來不是錢
    在世界各地,都出現過多胞胎的孩子被不同的人收養,但孩子的長相甚至愛好都相差無幾的情況,這讓人們十分震驚。但由於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在不同環境下長大的多胞胎即使長相相似,也可以出現巨大的差異。,20年後差距明顯在英國,有人為了證明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他們把一個媽媽生下的3胞胎兄弟送到3個不同階段的家庭,這三個家庭分別代表了富人,中產和窮人。
  • 三胞胎被三個階層家庭收養,決定孩子命運的除了環境還有教育方式
    在英國有這樣三個同卵三胞胎男孩,因父母無力撫養,出生後不久便被送到了領養機構。在他們長到差不多半歲左右,三人分別被富人家庭、中產家庭、以及藍領家庭收養。被富裕家庭收養的孩子叫鮑比,他的父親是個醫生,母親是個律師。
  • 分別被富、中、窮家庭收養的三胞胎,20年後有啥不同?差距真心酸
    故事裡,三胞胎一出生就被分開,分別被富人、中產、窮人家庭收養,誰也沒想到20年之後,三兄弟的差距居然如此之大。鮑比被富人夫婦領養,養父是醫生,養母是律師,兩人的社會地位都極高,而且收入也十分可觀。自幼生活在富人區的鮑比,接受著最高等的教育,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二十年後,受到良好教育的鮑比,成為了三兄弟中素質最高,且最有主見的一個。
  • 三胞胎分別被窮人,中產,富人收養,20年後人生截然不同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命運就已經與父母家庭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相比於家庭環境以及家庭經濟等各種因素,父母所提供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曾經在英國,有一位貧窮的媽媽生下了三胞胎的兒子。這本是一件歡喜的事情,但是因為家境拮据,三個兒子自小就被送到了當地的一家福利院。
  • 三胞胎被3個不同家庭收養,20年後呈現驚人變化:決定孩子命運的,竟然不是基因?
    這個紀錄片說的是英國有位媽媽生了三胞胎男孩,但無力撫養。3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了領養機構。而這家機構,為了進行一個養育實驗,分別把這三個男孩,給了藍領、中產、富裕三個家庭領養。三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裡成長,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都會接受「成長回訪」,進行智商、個性、手眼協調測試等。
  • 育兒篇:三胞胎在3個不同狀況家庭養育,20年後差別迥異
    這個紀錄片說的是英國有位媽媽生了三胞胎男孩,但無力撫養。3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了領養機構。而這家機構,為了進行一個養育實驗,分別把這三個男孩,給了藍領、中產、富裕的三個家庭領養。十幾年後,三個孩子迥異的性格慢慢顯露;幾十年後,三個孩子的人生和命運,也拉開了分水嶺。
  • 美國「教育」實驗:三胞胎被不同階級家庭收養,環境對人影響巨大
    幾年前有一部特別火的影視作品《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孿生陌生人),這是一部美國電影,講述的主要是三個孿生兄弟被三個貧富程度不同的家庭所收養後
  • 三胞胎被不同家庭收養,改變命運的從來就不是錢
    到底什麼叫原生家庭呢? 至少在這個故事裡,原生家庭,意味著對一個孩子的初始性格設定。比如說,二寶的收養父親,處心積慮地把孩子的性格,設置成了「負罪型人格」。負罪型人格,凡事喜歡說我不行,我不配,都是我不好……這種針對自我的否定與攻擊,來源於多年訓練的條件反射。
  • 三胞胎被不同原生家庭收養:改變孩子命運的,從來就不是錢
    到底什麼叫原生家庭呢? 至少在這個故事裡,原生家庭,意味著對一個孩子的初始性格設定。比如說,二寶的收養父親,處心積慮地把孩子的性格,設置成了「負罪型人格」。負罪型人格,凡事喜歡說我不行,我不配,都是我不好……這種針對自我的否定與攻擊,來源於多年訓練的條件反射。
  • 三胞胎實驗悲劇,一出生就被分開撫養,得知真相後大兒患病自殺
    一位十九歲的女孩不小心懷孕並生下了三胞胎男孩,但由於實在是沒有能力撫養,只好放在了撫養中心等待好心人收養。沒過多久,這三個孩子就被不同的三戶人家收養,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在十九年後的某一天,三胞胎又會再次重逢。令這三個孩子沒想到的是,他們在嬰兒時期其實是被刻意領養的,為的就是完成一項實驗,並且在監視中生活了近20年。下面為了不混亂我們就用一二三來介紹他們。
  • 三胞胎被富人、中產、窮人家庭分別收養,20年後呈現驚人變化:改變孩子命運的,從來不是金錢
    三胞胎被三個家庭收養,三個不同的環境下,孩子的命運軌跡不同。這個紀錄片說的是英國有位媽媽生了三胞胎男孩,但無力撫養。3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了領養機構。 而這家機構,為了進行一個養育實驗,分別把這三個男孩,給了藍領、中產、富裕三個家庭領養。
  • 三胞胎被分別富人、中產、窮人家庭收養,20年後的變化令人心酸
    這個紀錄片說的是英國有位媽媽生了三胞胎男孩,但無力撫養。3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了領養機構。 而這家機構,為了進行一個養育實驗,分別把這三個男孩,給了藍領、中產、富裕三個家庭領養。三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裡成長,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都會接受「成長回訪」,進行智商、個性、手眼協調測試等。 十幾年後,三個孩子迥異的性格慢慢顯露;幾十年後,三個孩子的人生和命運,也拉開了分水嶺。
  • 觸樂夜話:同人不同命
    事實上,現在遊戲和同人幾乎成了普遍共生的狀態——當然這裡說的同人是廣義上的同人,我也反對一提同人就聯想起小本子、小黃文的說法——前段時間「動森」火了,左輪老爺沒少轉發同人圖和同人視頻,遇到和「JOJO」、特攝相關的內容還不忘@我去看。總而言之,大多數時候我都覺得,只要自己心態平和,同人帶來的還是快樂居多。就算不小心踩到雷,用「關掉頁面就當沒看見」之法也能解決,且萬試萬靈。
  • 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但這僅僅是故事的開始,隨著報紙的報導,社會上人們的關注,發現這並不是一對雙胞胎,而是三胞胎。 因此很多雙胞胎、三胞胎都成了試驗品,鮑比、艾迪、大衛便是試驗品之一,他們剛出生就分別被富有的家庭、中產家庭、窮苦家庭收養,收養的這三個家庭中還分別有一個收養的女孩。
  • 雙胞胎遭遺棄,一個在中國長大,一個在美國長大,20年後差距大
    ,也許是一次生2個女娃太過「絕望」,剛出生的雙胞胎姐妹就這樣被生母遺棄了。兩個小女孩最後還是分開了,一個被外國家庭收養去了美國,一個被中國家庭收養,都說環境對人的影響大。確實如此,兩個成長環境完全不同的雙胞胎,多年後會有怎麼樣的差異呢?也許一分別大概率就很難再見面,但陰差陽錯下,這對分別被中美兩個家庭領養的女孩在成年後還是相遇了。
  • 美國心理學家的黑暗實驗:三胞胎出生被強行拆散,寫下悲劇的人生
    那一年,一位單親媽媽生了三胞胎,他們被送往社會福利機構,透過紐約的領養中心安排領養,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三兄弟被強行分開,直到有一天相遇,才解開多年身世之謎。 美國心理學家的黑暗實驗,三胞胎刻意安排給不同的家庭收養當時,一位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Peter B.
  • 中國雙胞胎被不同美國家庭收養 首次見面抱頭痛哭(圖)
    據每日郵報2017年1月11日報導,被美國兩個不同家庭撫養的10歲中國孿生姐妹第一次見面,她們被安排穿上相同衣服。見面後兩姐妹喜極而泣,給了對方久違的擁抱。雙生姐妹格雷西和奧黛麗出生後不久在孤兒院分別被美國相距數百英裡的兩家人撫養,雙方家庭一直都不知道孩子有著孿生姐妹。
  • 三胞胎被富人,中產,窮人分別收養:成就孩子命運,絕對不是錢
    ,分別讓藍領、中產、富裕三個家庭領養。為了確保測試的精準性,3個領養的家庭都經過嚴格的篩選:● 鮑比 —— 富裕家庭收養,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律師,父母都受過良好正統的教育。,同樣的基因、一樣的愛好,但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甚至是命運。
  • 爸爸為區分三胞胎,給娃扎不同小辮,網友調侃:可能一開始就錯了
    家有一寶,生活也多了更多的歡樂,而家有三寶,則顯得更加的熱鬧,有的人懷胎生娃,一生就生了三個,三胞胎家庭的&34;和有趣的樁樁件件總是讓人忍不住顯露笑意。爸爸為區分三胞胎,給娃扎不同小辮,網友調侃:可能一開始就錯了
  • 路邊兩個「同齡」女孩相遇,看著對方擦肩而過,網友:同齡不同命
    ,他們的內心純粹而美好,他們一個個都是那樣的善良,天真。但是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註定了會有各自不同的人生。有的孩子可能是出生在相對富裕的家庭,這些家庭能夠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以及生活環境,但也有的孩子從出生時,各方面的起點就「低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