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療法是預防抑鬱症的最好工具?年輕人該如何面對抑鬱浪潮

2020-11-08 鋼鐵防彈玻璃心

befrienders KL是馬拉西亞的一個自殺預防和關愛組織,根據這個組織的統計,在2019年全國健康狀況調查中,一共有約50萬馬來西亞人患有抑鬱症(馬拉西亞當年總人口約為3190萬),其中108919人是年紀比較小的年輕人。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阿迪·阿亞達(Ardy Ayadali)表示,這些人的年齡在15-24歲之間。此外,他還說,befrienders KL在去年一整年收到的求助電話中,有33%的人年齡都不滿28歲。

在談及目前馬拉西亞抑鬱症狀況時,阿亞達表示,老年人正在經歷著精神上的折磨,因為新冠疫情,他們無法與親近的人見面,並且在經濟上也或多或少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然而,他補充道,事實上,年輕人更容易因為學業和社會鬥爭而產生競爭壓力,從而導致抑鬱症。

「但是抑鬱症的原因是複雜的,」他說。「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可能包括自尊心低下和人際交往能力差。這些原因使他們難以與朋友和家人建立親密關係。」。

家庭支持在改善年輕一代的幸福感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阿亞達建議學校將自我保健、心理健康問題和壓力應對技能等主題納入教學大綱,以在未來更好地應對年輕化的抑鬱浪潮。

對於這一觀點,倫敦臨床催眠學院的院長希拉·梅農(Sheila Menon)表示認同。她認為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家庭對他的心理健康影響是最大的。

希拉說,家庭若沒有能夠提供適當的幸福感,那麼這意味著孩子們從小就沒有一個安全的空間來探索他們的情緒。她還列出數據,指出近年來,年輕人產生自殺念頭的比例從7.9%上升到10%。

她說:「年輕人可能會因為感到被忽視和孤立,而與最親近的人建立起一種不信任感。有時候,年輕人可能會因為家庭矛盾而感到內疚,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幫助解決矛盾,這會讓他們感到很沮喪,導致更多的抑鬱情緒。」。

希拉說,缺乏穩定的家庭環境會促使年輕人熬夜,花更多的時間和朋友在一起,或者嘗試酒精和其他物質作為應對機制。

身為倫敦臨床催眠學院的院長,她表示,催眠療法是預防抑鬱發作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並補充說,倫敦相關衛生部已將催眠作為治療抑鬱症的一種治療方法列入2019年臨床實踐指南。

「人們對於催眠的一個誤解是:催眠會讓你失控,做你不想做的事情。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催眠中的人們完全可以控制自己。」。

「臨床催眠幫助病人重新找到一個積極的焦點,並且利用這個焦點進行恢復。這一焦點通常會被抑鬱症患者所遺棄、忘記。它可以扭轉悲觀主義的態度,有助於打破消極思維模式。」打破循環、改變思維模式,這是治療抑鬱症的一種核心觀點。

她建議家長們可以加入孩子的治療過程,學習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因為有時候,孩子們可能會羞於談論自己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抑鬱症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姿態,我們需要嚴謹地面對這股浪潮,準備各種對抗抑鬱症的手段。對於催眠療法,希拉沒有提供更多的資料和案例,但我們仍可以將其視為一種希望和參考。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的治癒標準是什麼?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今早上剛進我的催眠工作室就接到上個月來這做了三次催眠的天津劉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透露著興奮和開心、自信。和他溝通了之後,掛完電話我感覺既開心又有些心情沉重,開心的是他的情況好轉,沉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似乎過高,當問到他自己是不是已經完全被治癒了的時候,我不想太打擊他,只是說還是需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按照正常的藥物療程來,要堅持,因為,抑鬱症的治癒不是那麼容易......
  • 抑鬱症的治癒標準是什麼?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如何才算痊癒?抑鬱症治癒的標準大致有以下幾項,第一,是經過系統的抗抑鬱劑治療,患者的抑鬱症狀全部消失或者是漢密爾頓抑鬱量表評分值在7分以下。第二,是患者的自知力完整或者完全恢復。第三,是患者的社會功能恢復正常,包括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夠從事正常的日常工作或者家務活動等。第四,是經過2~3年的維持期治療,停藥後病情未再復發。很明顯,劉先生的想要的一個月治癒真不能現在就立馬確認。
  • 十點抑鬱症療法給正在受折磨的你
    抑鬱症會讓人覺得無助而難以擺脫,對於身處抑鬱中的你,除了藥物上的跟進,我們建議最好能結合心理諮詢、催眠療法等來療愈,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需要積極改變。以下是榮新奇教授在對多名抑鬱症患者跟進中總結出來的十點建議,希望對身處抑鬱的你能有所幫助。
  • 別讓抑鬱毀掉你:抑鬱症,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識別抑鬱症的「隱藏信號」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好好的,人為什麼會抑鬱? 張國榮剛被確診時,也一度不能接受,曾對姐姐說:我怎麼會抑鬱啊?我又有錢,又有這麼多人疼愛我,我又這麼開心,它(抑鬱症)我是不認的。
  • 抑鬱,你該如何面對?
    只要合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每天都是快樂而充滿意義的,什麼抑鬱,不存在的,Let it go。三、對抑鬱症患者,若愛,請深愛,若不愛,請別傷害患抑鬱的人,情緒是很低落的,對自我評價也是極其低,嚴重的,會自殘厭世等。
  • 抑鬱症非同兒戲,幹細胞療法有效預防其自殺傾向
    近幾年,一些演藝明星接連因為抑鬱症離世,有大家熟知的明星張國榮、尚於博、喬任梁、陳琳等死於抑鬱自殺,患有抑鬱症並深受折磨的明星也不少。喚起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重視。    抑鬱發作的治療主要達到三個目標:  提高臨床治癒率,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關鍵在於徹底消除臨床症狀;  提高生存質量,恢復社會功能;  預防復發。  藥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鬱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
  • 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那麼,該《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知道了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那麼已經復發的該怎麼辦?,你該怎麼做?抑鬱症也一樣的,改善我們抑鬱情緒的藥就像拐杖一樣,絕對不能突然扔掉。如果拐杖突然扔掉,你再拐一次,你的腿一定是傷得比原來重,你一定需要拄更長時間的拐杖,所以抑鬱也是一樣。
  • 抑鬱了,該如何自救與治療?
    即使在最嚴重的病情下,抑鬱症仍是可治療的疾病。治療得越早,療效就越顯著,預防復發的可能性也越大。抑鬱症的正確診療,先要從接受醫生的身體檢查開始。認識行為療法是通過習得新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使得患者掌握瓦解負面想法、消極行動的自我調節能力。而人際關係療法,則是通過幫助患者理解並處理好可能引發或加劇他們抑鬱情緒的人際關係來實現治療目的。
  • 「抑鬱症指南」什麼程度抑鬱症該尋求幫助?以及注意事項
    文/老K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抑鬱症患者的識別率為30%,這意味著近七成抑鬱者患者每日苦苦掙扎而不自知。而在那些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的人群中,他們的就醫率僅為10%;更引人深思的是,這10%的就醫者中只有20%接受系統治療,佔抑鬱症患者總群體的2%。無數案例證明抑鬱症是可以康復的,所以首先告訴大家要放心。有抑鬱傾向該去找醫生還是諮詢師?
  • 為什麼精神分析治療青少年抑鬱症不靠譜?還有這些坑值得家長注意
    因為正念療法強調冥想,相當於讓人處於注意力相對集中的淺催眠狀態。如果操作不得當,很容易把創傷激活,情緒爆發,引起二次傷害,一定要注意。而另外兩個經典的心理學流派——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流派所衍生的心理諮詢/治療效果又如何?
  • 單親媽媽的求助:我該如何面對抑鬱的女兒,心理學家說了這些乾貨
    >二、如果女兒特別敏感並排斥就醫,可以結合權威先做初步判斷根據最為權威的DSM-5(美國APA精神協會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的描述,對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如下:1、幾乎每天或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有抑鬱心境。
  • 最近比較火的抑鬱症測試題,感覺抑鬱了快來測測吧!
    最近很多網友問關於抑鬱症的問題,比方抑鬱症的測試題?抑鬱症能不能治癒?抑鬱症應該如何治療?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講這三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各位網友,同時感覺文章有所收穫可以分享和點讚。下面我們來說說第一個問題關於抑鬱症的測試題,抑鬱症的測試題其實有很多種,比較準確的就是貝克抑鬱自評量表(BDI),是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Beck AT 制於20世紀60年代,後被廣泛運用,因為這樣的測試題需要去醫院,所以很多網友都想在網上進行測試,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測試題,但是此測試題僅供參考不作為確診依據,如果確診的話還是需要面診的。
  • 《小歡喜》陶虹:我是如何把我的孩子逼成抑鬱症的?
    03 「我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沒用」 ——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擺脫抑鬱,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其實,面對抑鬱,每個人都有「自救」能力,關鍵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 中國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你有抑鬱傾向嗎?
    據統計,29%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其中20%輕度抑鬱,7%中度抑鬱,2%重度抑鬱。如何如何幫助他們走出陰霾充滿正能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他們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
  • 抑鬱症有哪些症狀 抑鬱症怎麼自我調節
    抑鬱症怎麼自我調節1、音樂療法:音樂療法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治療方法,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旋律的音樂,來緩解或他了解焦慮不安,失眠,等心理症狀,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愛好,欣賞能力,心境等,在心理醫生的參與下,選擇具有鎮靜,催眠, 鎮痛,解壓或興奮作用的「音樂處方」。
  • 心理學教授護航青春:用催眠療法趕走男生心魔
    抑鬱症是年輕人多發心理疾病,早期發現很重要。呂慧英多次在課堂上扮演重度抑鬱症患者,聲淚俱下的哭訴令人震撼,曾有學生情不自禁走上講臺給她遞送紙巾。「我們曾開玩笑,呂教授是被教學耽誤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心理學老師李豔介紹,呂慧英的課是學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每堂課教室走廊都站滿學生。課後,呂慧英會請全體學生做自我測試,並接受單獨提問。
  • 抑鬱症首選藥物 抑鬱症是聰明病 面對抑鬱症我們要如何做
    抑鬱症藥物 抗抑鬱藥起效較慢,一般在用藥後4-6周方可起效,因此,大多數抗抑鬱藥需要長期服用,控制抑鬱症狀,此外,長期使用抗抑鬱藥可以預防抑鬱症的復發和再發
  • 準寶爸媽看:心理學專家給你幾點產後抑鬱症的防治方法
    研究顯示,在美國,大約十分之一的女性在過去的一年中經歷過嚴重抑鬱症的症狀。使用妊娠風險評估監測系統(PRAMS),CDC研究顯示,在全國範圍內大約八分之一的女性會出現產後抑鬱症狀。意思就是在美國,每八個懷孕生產的女性中有一個會得產後抑鬱症。
  • 助你擺脫抑鬱的運動療法
    針對抑鬱,除了生理上的連接與愉悅,運動還能帶來自我效能感,那種自力更生的感覺能徹底改變抑鬱無助的心態。同時,運動不僅能讓你建立神經連接,還能讓你建立人際聯繫。從某些方面說,運動對抑鬱的預防作用比治療作用還要重要。03波士頓-根據麻省總醫院(MGH)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即使在遺傳上易患這種疾病的人中,增加體育鍛鍊水平也可以大大降低患上抑鬱症的機率。
  • 關注抑鬱症,這不是不開心……
    ,女性年輕人影響最大。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國近20%的成年人患有抑鬱症,數量增加了一倍,其中女性、年輕人和殘疾人受影響最大。八分之一的成年人出現重度抑鬱症狀。在所有年齡段中,16歲至39歲是比例最大的增長人群。人們擔心,隨著秋季假期的結束,受影響的人可能會隨著失業率的上升而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