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臨近,又到了品嘗具有獨特風味的家鄉美食灰水粽的時候了。我的家鄉廣西靈山縣,是一個偏愛粽子的地方,除了體型碩大的靈山大粽之外,還有一種小粽子,不僅體型小,風味也十分獨特,這就是灰水粽。
灰水粽是客家人的叫法,還有一些地方叫涼粽,其實都是同一種東西。
灰水粽是用天然草木灰浸泡糯米,然後用竹葉裹住,最後放進鍋中熬煮而成的一種粽子。灰水粽一般是細長的形狀,和拇指一般粗細,與筷子一般的長度。這種細長形狀的灰水粽一般不放餡料,還有一種小孩拳頭大小的灰水粽,裡面會放一些紅豆泥作為餡料。
有些地方之所以把灰水粽叫涼粽,一是因為用了天然草木灰,吃了能消暑解熱,另外一個原因是吃法,都是放涼了再吃。
剝開竹葉,就會看到灰水粽的真容,呈琥珀色,晶瑩剔透。仔細一聞,竹葉、糯米、草木灰的各種自然清香融合一體,讓人瞬間胃口大開。
吃灰水粽,傳統吃法是蘸糖吃。其中一種是直接蘸白糖吃,琥珀色的灰水粽沾滿一層白色的糖粒,吃起來咔咔作響,十分有趣,是孩童們最喜歡的吃法。還有一種吃法是把片糖熬煮成糖漿,然後把灰水粽切成小段,蘸著糖漿吃。這種吃法稍顯麻煩。
最簡單又美味的吃法,要屬蘸著蜂蜜吃。
端午節的時候,正是荔枝成熟的時候,當年的荔枝蜜也上市了。荔枝蜜比起其他蜂蜜,具有一股淡淡的荔枝花香氣。用灰水粽蘸著荔枝蜂蜜吃,吃到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各種自然的芬芳。這是在炎炎夏日裡,再次品嘗濃濃的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