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大自然恆久不變的規律,這個觀點體現在人的身上同樣得到了驗證。滿身惡行惡念的人永遠不會得到善終,心懷善意善念的人終會得到圓滿。
如果把人的一生看成是一種因果輪迴,那麼種下的善緣越多就會收穫更多的福報,反之做惡多端的人必定受到報應,註定無法擺脫痛苦的結局。
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其實就是在說一種自然規律,善始方能善終。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很多的影視劇和古典名著裡看到,善良的好人總是在經歷了各種磨難以後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做惡多端的人最後必定會被繩之以法,或者乾脆被剷除永絕後患。
這也是人們樂於看到的結局,可以用眾望所歸來形容。所以佛主才會說:你今天享的福,都是昨天種的「善」。
01因果終輪迴善惡終有報
這是一個種善因得善果的故事,包子攤的小老闆每天起早貪黑的出攤掙著微薄的辛苦錢,因為早上買早點的人很多經常忙得不亦樂乎,有個小男孩每次路過包子攤的時候只看不買,總是躲在一邊暗自咽口水。
小老闆家裡也有一個和小男孩年紀相仿的小女孩,每當他看到小男孩想吃包子又買不起的可憐表情,作為父親的善良讓他一次次的動容,打那以後只要看見小男孩路過包子攤,小老闆總會拿上幾個包子或是其他早點給小男孩吃,並且從來不收一分錢。
小男孩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了這裡,包子攤還和往常一樣的忙碌,日子就這樣年復一年地繼續著。小老闆變成了年邁的老人,小男孩也許早已在某個地方也長大成人。
當因果輪迴讓這兩個人再次相遇時,包子攤的小老闆因年邁住進了醫院,為他治病的就是當年他曾經幫助過的小男孩,要不是記憶裡僅存的模糊樣貌,恐怕彼此很難認出對方,在得知老人因無錢醫治準備放棄治療的時候,男孩毫不猶豫的付清了所有醫藥費,不為別的,只為報答當年不求回報的幫助。
包子攤的小老闆在對當年那個小男孩伸出援手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報,起心動念之間完全是因為心底的那份善良,而老天在幾十年後居然把小男孩帶到了他的面前,讓他來回報當年的恩情回報善良。
其實當年他完全可以選擇視而不見的,可恰恰是這份善良的耕種讓他在多年以後得到了收穫,生命得以延續。善良是會被傳染的,在現實再次驗證了善有善報的這條自然法則的時候,相信他的女兒甚至是他女兒的孩子,也會將善良傳播下去。所以當生活不如意時,不要只顧著羨慕別人,要知道別人今天的福氣都來自於昨天種下的善因。
02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最本質的內核
人的出生本來就是一次善緣的開始,父母因為相愛有了我們,我們在愛的包圍下長大,這些都是充滿善良的因,所以才會有了我們這顆善良的果,也就是古人說的人之初性本善。那為什麼後來變得不一樣了呢?在我們一天天的接觸社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的時候,免不了受到誘惑受到欲望的侵蝕,而我們本身的善良卻沒能抵抗得住,被深深地埋沒在了心底。
我們每天吃喝玩樂盡情享受,以為過上了天堂一般的生活,可還沒能等到老年卻在中年的時候被惡運找上門來,身體出現了各種不好的症狀,甚至嚴重影響往後的生活,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種下的惡果嗎?如果當時我們可以為今後的日子多想一想,多愛惜自己的身體,結局完全不一樣。
我們依然會保有健康的身體,依然可以在繼續的餘生裡欣賞更美麗的風景。人們常把福氣看成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生活,那麼福氣從何而來?就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比如我們嚴格要求自己,不做危害環境的事情,這樣我們就可以擁有清新的空氣,生命也就得到了根本的保障。與人相處時以誠相待,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給予別人幫助,不光可以收穫珍貴的友情,還能為以後的生活播下一份善良的種子。
善良是一切好的開始,善良是一切能量的源泉,想要獲得更多的福氣,必定要多播種善良,用善良換來的福報會更加的長久。希望在因果輪迴裡滿是你結下的善緣,今生享用不完來世也會繼續關照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