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
By 壹心理答主
>>>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
心理諮詢是多長的路呢?什麼時候是個盡頭?
初三就開始了心理諮詢的探索之路,期間換了四個諮詢師,現在已經讀研究生了,不知道這個探索之路,什麼時候是一個盡頭呢?我經常會感覺依舊有很多情感沒有消化,難道這跟拐杖我要用一輩子嗎?
諮詢目標需要一個進程。短期目標是什麼、長期目標是什麼。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王明燦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諮詢師
這個問題不太好說,不同的求助者情況不一樣,那麼諮詢的時長也不同,我有一個抑鬱情緒嚴重的來訪者,到現在跟我諮詢也有三四年了,前面嚴重的時候諮詢一周一次,後面情況好一些,不需要每周一次,會兩個星期一回,截止目前也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在這段諮詢的時間內,對於來訪者來說,我建議一般關注諮詢目標的進程,也就是你跟諮詢師討論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首要目標要解決什麼,次要解決什麼,有一個進度,當問題解決以後,接著解決剩下的問題。
涉及較為複雜的如:人際關係、家庭關係之類,短時間內無法儘快消除和緩解,那也得和諮詢師討論一下,關於這些問題該怎麼樣進行解決。
諮詢不能無意義地交談,每隔一個階段,要是發現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可以換一個療法,或者要求諮詢師在工作中進行一些方式上的改變。
拖得太久,對自己的精力也是一個極大的折磨,不僅問題沒有解決,還耽擱了時間。
有時候在諮詢的過程裡,你也可以跟諮詢師提出要求,我在生活中去試試,去嘗試諮詢裡討論中運用的新方法,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如出現問題,立即跟諮詢師反饋,然後再次進行交流。
有個思考和實踐的過程,這樣也是極好的,直到你心裏面能舒服了,滿意了,自己也成長了,諮詢就有效果吶~
你為什麼要探索?你的需求得到滿足了嗎?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雲之彼岸熱愛心理學
初三的時候,你開始探索之路:諮詢,現在到了研究生,這已經是幾年之後的事了,你的目標是探索,這麼多年過去了,問問自己,你的探索之路走的怎麼樣了。
說句實在話吧,人每時每刻都在成長,成長的過程裡探索無處不在,從生到死就是一個探索,成長的過程,有收穫也有失去,我們收穫了對自己的了解,也失去了對自己的了解,過去的日子裡我們有意無意的了解了自己,也有意無意的忽略了自己,探索自己需要的是勇氣和決心,也需要一個專業的人更有效率的幫助自己加快探索之路。
昨天晚上我還在回想在工作上,生活裡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的,直到晚上一點多我才有了一些思路,我想,那個時候真是義無反顧啊,那個時候我是知足啊,我那個時候真是覺得那就挺好,我就想要那樣的生活啊,但沒想到n年後的我會後悔過去的自己的選擇。
我這麼說是想告訴你探索自己它是一件事,它也不是一件事,你可能意識不到自己明明想要的東西有一天會把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裡,問一問自己,你會在n年之後,告訴自己,我後悔了今天的選擇嗎,也許會,也可能不會。
探索自己需要的覺察,雖然你會有意無意忽略自己,雖然你也可能會像我一樣過去那麼堅定,未來卻後悔,但只要探索你就會有收穫,收穫對自己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成長,了解自己的過去,對自己的過去一個充分了解,理解。
人每時每刻都在成長,每時每刻也都成為了過去,過去每時每刻都會或者不會會變成自己記憶的一部分,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一句話:你為什麼要探索,你的人生遇到了什麼,你才有了探索的需求?你的需求得到滿足了嗎?
心理諮詢也是學習,學以致用才是根本之道。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Levi和大家一起成長
心理諮詢之路也是心理學習之路,學以致用才是根本之道,用於自身,用於他人~
活到老,學到老,心理探索是一輩子的事,探索自己,探索他人~
當你可以自我消化情感的時候,也許你就出師了,甚至你還可以消化他人的情感~
如果現在心理諮詢是你消化情感的拐杖,那你什麼時候可以把這跟拐杖用於他人呢~
心理諮詢不是局限於諮詢師,而是一個學習心理調節的過程,諮詢師只是嚮導,當你能自我消化情感的時候,你就是自己的嚮導,也可以是他人的嚮導~
所以心靈的拐杖當然可以用一輩子,用於自己,用於他人~
可能是你對諮詢師產生某種依賴?或者諮詢師的能力不足?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姚元啟情緒障礙治療專家/二級諮詢師
當你對你的諮詢時間提出質疑和困惑的時候,或許是自性的一種覺醒,讓你越來越想脫離諮詢,或許需要考慮和你的諮詢師聊聊:
一般而言,諮詢的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心理問題的難度,諮詢師的能力,以及求諮詢關係的匹配性和求助者的悟性?
你們相處這麼久,是你的需要?還是諮詢師的需要?
因為不清楚你諮詢的目標是什麼?也不清楚你的諮詢師是哪種學派?
如果你的諮詢是對人格的探索和調整,你的諮詢師屬於精神分析學派,那麼諮詢的時間取決於你的需要?
只要你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可以繼續諮詢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
如果是邊緣性人格或者人格障礙的患者,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
所以是否需要諮詢,需要結合你的症狀 ,以及和諮詢師達成共識的諮詢目標?
需要提醒你一下的是,如果你的社會功能已經修復,敢於承擔屬於你的任何責任,情緒比較穩定,睡眠好生活都無大礙,而繼續諮詢下去,可能是你對諮詢師產生某種依賴?
還有一種可能是諮詢師配合你的依戀,滿足了自戀的需要?
不過從你描述的內容來看,你既然還有很多情感沒有消化,或許有很遠的路要走?
此外一種可能是:
你們諮詢關係雖然匹配,但是諮詢師的能力不足, 或者你的覺察力和悟性不夠,才導致了你們持續那麼久的時間,依然沒有處理好你的心理問題。如果是這樣,或許需要考慮轉介?或者持續更久的時間?
人生答疑館
你的心理學互助·成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