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積極構建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機制

2020-12-17 山東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煙臺大學高度重視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全方位教師教學培訓體系,打造系列教師發展工作品牌,積極構建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機制。

堅持立德樹人,內外兼修:強化新教師入職培訓。持續跟進對新入職教師的培養工作,建立教師成長檔案,形成教師發展軌跡,全力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入職培訓將集中培訓和日常培訓相結合,集中的校本培訓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開設校史校情教育、師德師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學校管理規範培訓、教學能力方法培訓、「課程思政」建設培訓、教學觀摩演練、素質能力拓展等涉及近20個培訓專題,多角度、全方位加強青年教師的入職培訓,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每年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參加省級師德師風示範培訓班和教師職業能力提升、教學能力提升示範班等,2020年組織160人參加省級線上教學能力培訓。做好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組織和教師資格證認定工作,每年新入職教師均全部通過崗前培訓筆試、面授和面試,取得教師資格證。

堅持師德引領,使命擔當:增強教師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師德師風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納入新入職教師培訓工作日程,開辦師德師風基本規範專題培訓等形式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青年教師在實踐中知國情、明社情,增強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以理想信念引領學生,以道德情操感化學生,以紮實學識服務學生,以仁愛之心關懷學生。學校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機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思政改革,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共同構建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效應,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2020年22門課程通過思政示範課程建設驗收,認定了課程思政示範課堂90項。

堅持內外結合,全程跟蹤:推行青年助教培養制度。2015年在山東省內高校率先實施青年教師助教培養制度,依據《煙臺大學青年教師助教培養實施辦法》對來校從事教學工作不滿一年且無高校教學工作經歷的青年教師,通過指派導師指導、校本培訓、自主學習、校外實踐等形式有效幫助青年教師儘快勝任教學崗位工作,加快青年教師成長,五年來共計260餘位青年教師通過助教培養考核,走入課堂教學第一線。校內每年舉辦系列講座和專題培訓20餘場,受益3000餘人次,外派短期培訓200餘人次,近五年內基本實現全員培訓。建立校內師資培訓隊伍,通過申報遴選,組建28位校內外優秀教師為成員的教師培訓專家團隊。疫情期間,校內教師自主開辦6期教學專題線上培訓,組織各類校外培訓15期,停教不停學,有條不紊開展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培養。

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改:重視青年教師教學競賽。自2002年開始,學校組織青年教師教學比賽,要求四十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必須參加競賽,積極投身課堂教學、自覺提升教學能力,培養了一批批教學素質優良、教學技藝精湛、教學水平高超的青年教學新秀,在重視本科教學、促進教學改革、加大教學投入等方面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為提高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和推動本科質量提升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選手參加省級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信息化教學比賽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等20餘項,實現歷史性突破,成績在綜合類大學中位居前列。2020年9月舉辦的煙臺大學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打破學院壁壘,全校52名教師進行決賽,是學校教學競賽史上的一次創新,競賽參照省級賽事標準和要求開展,並首次採用了網絡推流的方式進行直播,供全校師生觀摩,營造了青年教師比學趕超的新氛圍。

堅持尊師重教,崇智尚學:實施教師教學榮譽工程。為進一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熱情,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出臺《煙臺大學教師教學榮譽工程實施辦法》,實施「煙臺大學教學質量獎」、「煙臺大學教學優秀獎」、「煙臺大學教學名師獎」和「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獎」等教師教學榮譽工程。堅持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實績和貢獻,不斷提升教師地位待遇,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三年實施新一版教師教學榮譽工程實施以來,已有447位教師獲得「煙臺大學教學質量獎」,9位教師獲得「煙臺大學教學優秀獎」,3位教師獲得「煙臺大學教學名師獎」。獲獎教師通過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建設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開設「名師工作坊」、培養培訓青年教師等形式,充分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激勵幫扶廣大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形成了新老教師傳幫帶、教學相長共成長的優良氛圍。

堅持創新發展,共建共享:統籌教師發展區域共同體建設。2018年發起成立了13所高校為理事單位的膠東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是山東省高校首個教師教學發展聯盟,促進了膠東一體化經濟圈內教師發展共同體建設探索與實踐。聯盟依託北大、清華援建優勢,形成「2+1+1+N」新發展模式。按照「共享、互補、提高、創新」的理念,搭建教師教學發展平臺,共同推進教師發展事業,提升中青年教師執教水平。三年來通過召開年會、論壇、互訪等形式促進教師交流溝通,共建共享聯盟單位教師發展活動,為山東省、乃至我國高校教師發展區域共同體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鑑。

相關焦點

  •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2018-10-12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緊密圍繞課程教學,系統布局、科學探索、積極實踐
  • 構建大學英語教師實踐共同體
    ,在強調課堂教學的同時,關注教師之間的深層次交互和知識共享,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多樣性「生態化」學習活動;三是積極培育包括組織、制度、文化和理念等在內的健康環境,通過創建富有人性的組織文化、營造合作進取的發展氛圍,不斷推動實踐共同體在大學的共建和共生。
  • 突出教學學術,構建系統化、常態化教師教學發展體系
    近幾年,吉林大學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突出教學學術,全面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努力構建高效課堂,創新思路,多措並舉,構建了系統化、常態化的教師教學發展體系,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實踐和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 煙臺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煙臺大學聚焦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內容,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快跟小編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 蘭州大學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方案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準,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2020-02-17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19〕第33期  天津大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 基於積極心理學的心理素質教育教學體系構建
    近年來,北京工商大學(以下簡稱學校)借鑑積極心理學方法論,在心理素質教育工作中探索「三大轉型」,即在工作模式上,從問題導向的被動幹預模式轉變為發展導向的主動助長模式,實現「全過程育心」;在工作理念上,從聚焦心理危機重點人群轉變為關注全體學生的成長需求,實現「全方位育心」;在工作格局上,從以專職教師「單兵作戰」為主轉變為專兼結合、校院協同、多方參與的「全員育心」大格局。
  • 阿里雲大學總經理孫麗歆:持續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機制 有效打通...
    企業不僅應當深度參與教學體系的設計和課程設計,同時還應當參與教材編制、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平臺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等。從目前全國各地的校企合作情況來看,企業參與實驗平臺和實訓基地建設往往意願較高,但在參與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往往難以落地或不可持續。要實現該目標,不僅需要企業積極投入,更需要從機制上入手,探索價值實現的共贏模式,從而讓企業有能力參與也有意願參與。
  • 德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及啟示
    為開發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覆蓋各年齡段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優秀項目,德國各級政府通過投入種子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廣泛支持,形成政府部門引領、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格局。聯邦環境部和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及各州環境、教育部門設立可持續發展專項基金,資助數量巨大的可持續發展項目。聯邦環境部管轄的基金會是目前歐洲最大基金會之一,資金規模達到22.4億歐元,與該部一年財政預算相當。
  • 東北師範大學積極探索教師教學評價制度
    東北師範大學積極探索教師教學評價制度 2016-11-07 來源:東北師範大學   強化教學質量意識,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出臺《本科課堂教學質量指導性標準》,作為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規範課堂教學行為。設置教學準入、培訓、考核、評獎評優、崗位聘用基本規範,細化教授崗位類別,分為教研型、教學型及科研型等三個類型。重視優秀等第結果評價,作為職務晉升、教學資源配給基本依據,引導和鼓勵教師重視教學,提升教學水平,引領教師教學能力發展。
  • 十大案例 | ③深度教研機制,他們這樣構建!
    諸城市教體局構建深度教研機制促進教師發展的路徑選擇教師專業成長是一個需要持續推進和系統推進的話題。近六年來,諸城市先後招聘了3315名青年教師,為解決新進青年教師培訓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和規範性的問題,諸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一直致力於教師專業發展範式的探索與研究,積極構建深度教研機制,建立包容、賦能、共創的專業成長文化,努力讓每一位教師找到專業研究的價值、教書育人的樂趣。
  • 改革攻堅看煙臺·訪談|蔡潤圃:全力推動煙臺教育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動煙臺教育高質量發展今年,市教育局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聚焦全面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內涵建設和強化要素保障,努力讓各類教育更加協調、更具活力、更有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 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論壇在南通大學舉行
    11月2日,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論壇在南通大學舉行。來自全國56所高校的近百位學者圍繞「信息化時代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和研討。  開幕式上,南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侯文華致辭。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員李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周克印、哈爾濱工業大學副研究員王廣智、北京理工大學副研究員羅佳、南通大學副研究員王曉峰等學者分別圍繞「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能力的結構表徵與培育路徑」「發揮行動優勢 建設高質量文化」「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教師教學評價機制創新與發展」「智慧教育背景下『以人為本』的教師發展思考與實踐」「構建『四全
  • 第二曲線理論與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一個好的學校管理者,在辦學中決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覺,而須時刻以清醒的、有遠見的眼光去關注教育的發展趨勢,不斷地調整、修正辦學目標與辦學模式,抓住時機,促成學校由第一曲線向第二曲線過渡,從而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 完善教師培養機制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完善教師培養機制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10 星期五     教師專業成長過程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育人」和「育己」同樣重要
  • 面向未來的教學發展——北京大學在線教學總結會暨教師教學發展...
    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20多所國內高校的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參加會議,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地區的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及英國高等教育學會HEA、英國教師教育發展協會SEDA等國際組織代表在線交流,共同展望面向未來的教師教學發展。大會由教務長辦公室主任王小玥主持。
  • 彈性管理——積極構建教師與學校的良好心理契約
    學校發展以教師為本,如何引領教師保持積極進取、奮發求索的態勢,是學校推動教育教學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如何構建教師與學校良好的心理契約,是現階段我們需要深深思索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四個字:彈性管理。首先,建立柔性管理機制。教師和學生一樣,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年齡、性別、能力、家庭情況千差萬別,這就需要管理者在具體管理中區別對待。
  • 劉家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實踐積極作為
    原標題: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實踐積極作為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髮展規律、敏銳洞察歷史大勢、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煙臺「5G+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
    煙臺移動在山東十二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教室開通了5G網絡,實現了移動5G+網際網路教學平臺創新合作。依託移動5G網絡,十二學可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以及家長提供科學化、精準化、智能化以及個性化的智慧教育服務。
  • 綠色教育+,走在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上
    會議聚焦六大議題:• 綠色教育——未來教育關鍵字• 平臺協作——校企協同育人新高地• 新技術賦能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 應用型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建構• 國際雙師型教師培養與發展• 綠色校園建設及校園作為活的實驗室綠色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推動綠色教育是中國目前重大戰略議題,生態文明建設被列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