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國際公關危機的華為昨晚澄清 開除主管王偉晶

2021-02-15 澳通社絲路傳真


深陷國際公關危機的華為昨晚澄清,在波蘭涉間諜案的員工是因個人原因涉嫌違法,現已被解僱。中國有輿論認為,波蘭跟加拿大一樣,出於政治原因打擊華為。

中國與加拿大持續就孟晚舟事件言辭交鋒,中國駐加大使盧沙野9日在加媒撰文稱,加拿大要求中國釋放被扣留的加拿大人是「白人主義至上」的體現。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則在10日批評中國不尊重被扣加拿大前外交官的外交豁免權。

中加關係風雨飄搖之際,負責政府關係的華為加拿大公司高管宣布離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華為今年的海外發展之路堪憂。

波蘭內部安全局8日扣押華為公司中國籍員工王偉晶和一名波蘭籍網絡業務專家,指他們從事間諜活動。


華為主管王偉晶

對此華為昨晚回應,王偉晶因個人原因涉嫌違反波蘭法律而被逮捕調查,該事件對華為的全球聲譽造成不良影響,華為決定立刻終止與王偉晶的僱傭關係。

華為強調,公司一直遵守業務所在國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合規經營,並要求所有員工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

中國外交部11日深夜回應王偉晶被捕的消息時表示高度關注,中國駐波蘭使館已第一時間約見波外交部,要求波方儘快通報情況並安排領事探視,依法、公正、妥善辦案。

據《環球時報》報導,波蘭特別服務協調部發言人在推特發布兩人被捕的消息時,在推特上@了美國中情局、國務院、國防部等美國政府部門。該報12日的社評寫道:「這會不會是波蘭為了討好美國製造的一起冤案呢?」

王偉晶2006至2011年曾任中國駐波蘭格但斯克(Gdansk)總領事館參贊,2011年獲華為聘用負責波蘭分部公關及銷售業務,主要向當地政府、公營部門和公共機構推銷華為產品。

華為在波蘭當地辦公室

而同案被捕的波蘭公民皮奧特(Piotr Durbajlo),是曾任職于波蘭安全局的高官,直至2011年才離職。

據稱,Piotr D.在2011離職原因被指與政府IT招標中貪汙有關,然而他當時未被控告。自2017年起到這次被捕前,Piotr D.在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駐波蘭辦事處任職。隔年2018年,華為和Orange兩家公司曾洽談合作發展波蘭5G網絡。

此外,波蘭特勤局副局長Maciej Wasik表示,針對兩人的這一逮捕行動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

以上是截至目前媒體披露信息的梳理。

據此推測,王偉晶和Piotr D.在2011年時,極可能已經相識,即王偉晶當時任波蘭當地公關及政府部門銷售業務的負責人,而Piotr D.時任波蘭安全局的高官,負責領域包括政府要員加密通訊系統運作。這不排除王偉晶或與Piotr D.在2011年因貪汙而離職有所牽扯。

還有一個不能排除的假設,或許在2011年以前,王偉晶和Piotr D.二人早已相識,即王偉晶時任中國駐波蘭格但斯克總領事館參贊。

而波蘭國安部門發言人曾表示,王偉晶和Piotr D.二人涉嫌為中國情報部門刺探波蘭政府機密,這也讓王偉晶的間諜指控可能不僅止於商業間諜。

華為已經火速切割了。雖然波蘭國家安全機構發言人Stanislaw Zaryn稱,目前王偉晶尚未認罪,但華為卻已終止僱用關係。

社評懷疑波蘭抓捕華為員工背後有美國的影子,高調抓華為員工的做法給人的印象是波蘭在選邊站隊。


環球時報社評:華為員工在波蘭做間諜?邏輯講不通

受訪中國學者表示,無論法院最終判斷王偉晶是否曾為某個國家或某家企業從事間諜活動,事件已對華為造成明顯負面影響,加深各國對華為5G網絡安全性的質疑。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則告訴《聯合早報》:「這個事件給人的感覺是,這不是普通的商業行為指控,而是國家發展之間的鬥爭。」他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華為安全性的諸多指責,至今沒有一項被證實。

波蘭是華為在中東歐的最大市場。

波蘭政府去年指定華為公司為其5G戰略的官方合作夥伴,去年9月開始安裝首批5G網絡天線,11月,波蘭總理公署宣布華為將在首都建設科學及科技中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受訪時說:「很多歐洲輿論現在對中國科技是有罪推定,還沒有開始用中國的科技,就莫須有地推測會有安全問題。」

他認為,歐洲國家必須考慮清楚,要跟隨美國的政策把華為拒於門外,還是堅持從商業利益的角度考慮對華為開放。前者短期可以取得向美國表忠誠的政治效果,但長期可能會給當事國造成經濟損失。

華為在加拿大的發展也不順利,其加拿大分公司企業事務高級副總裁布拉德利(Scott Bradley)周五宣布離職。布拉德利任職華為期間,是公司在加拿大的主要發言人,曾努力經營政府關係。

他加入華為之前,曾參選但沒有成功,也曾任5G加拿大理事會主席,這是一個促進加拿大採用新一代高速無線技術的全國性貿易組織。他的背景顯示,他具有一定能力打通與加拿大政府的關係,他的去職對華為在加拿大的發展不無打擊。

特魯多10日接受加拿大電視臺訪問時,則首次批評中國不尊重加被扣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的外交豁免權。康明凱被扣留時已處在從加外交部停薪留職的狀態,此前加政府未曾強調他享有外交豁免權。

特魯多最新的表態被視為比以前更強硬。

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王棟受訪時說:「特魯多用道德感代替現實感,把加公民的情況說得很悲壯,卻完全忽略了面對現實情況下他本來可以採取的更明智行動。」

中國外交部也做出回應了。不過僅僅表示「高度關切、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就是未如孟晚舟一樣,數度強調「指控不實」、「立即放人」。

倒是喉舌《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個人微博中聲稱:波蘭的電子產品賣到中國,都得「秤斤賣」,波蘭有什麼值得華為的人去偷的?

相關焦點

  • 全力營救孟晚舟,立即開除王偉晶,同是員工華為為何一企兩制?
    「王偉晶,孟晚舟, 兩般境遇兩般愁。 從此華為應陌路, 如此斷腕使人羞!」「這次怎麼不像孟晚舟事件那樣猛懟了?級別不夠?還未審判,華為就先認罪了,間諜罪還有個人原因的?」「同是華為員工,同是涉嫌犯罪,一個出動國家機器來拯救,一個棄之如敝履,吃相太難看,華為有難匹夫有責,匹夫有難,華為落井下石,倒不如直接開除這員工的國籍算了。」
  • 波蘭抓了華為高管王偉晶,事情很不簡單!
    全文如下:華為波蘭代表處員工王偉晶因個人原因涉嫌違反波蘭法律而被逮捕調查,該事件對華為的全球聲譽造成了不良影響,依據公司勞動合同相關管理規定,華為決定立刻終止與王偉晶的僱傭關係。華為公司一直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合規經營,並要求所有員工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兩次聲明,最後一句話一模一樣,都強調了合規經營的重要性。
  • 「即刻危機公關案例分享」華為兩次浴火重生,公關大師原來是他!
    在2003年華為就經歷了一次震驚全球的公關危機事件,當時國際數據通信巨頭cisco思科在美國德州起訴華為侵犯其智慧財產權,共列罪名21大項幾乎覆蓋所有當時的智慧財產權訴訟領域。華為則在得到消息後立即召開高層緊急會議,由任正非任命高層負責人並尋求專家來協助開展應訴事宜,而美富作為在處理國際智慧財產權領域豐富的專業經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 華為雲宕機事件,折射華為式危機公關的得與失
    4月10日,華為雲出現故障,用公關的術語來說,是遇到了危機。一個雲廠商,無論技術有多強,都不可能保證100%不出問題,關鍵是出了問題之後怎麼辦?如何進行危機公關?華為成立三十多年來,遇到過太多的危機,最大的危機當屬去年的美國禁令,堪稱是「滅頂之災」。在應對危機上,華為和其創始人任正非展示了非常獨特的危機公關之道,非常值得行業思考和借鑑。其一,危機公關的核心不是公關,而是以客戶為中心,去解決問題。
  • 公關危機?看看賈伯斯當年是如何神逆轉的
    3.15 晚會一曝光,「餓了麼」中槍,事後員工一句抖機靈的「忘給央 X 續費」非但沒有緩解危機,又製造出新的、更深的公關危機。說起失敗的危機公關,遠點你可能會想到柯林頓與萊溫斯基,近點可能會想到天價魚,數不勝數。但你很少聽說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因為那些真正被成功公關的事件,根本不會為演變為人盡皆知的危機。
  • 屈臣氏危機公關案例分析
    與此同時,屈臣氏也並未坐以待斃,第一時間在網上發表聲明,採取相應公關措施,配合有關權威機構將該事件完美平息,屈臣氏的公關處理團隊也因此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藉由此則危機公關處理案例不難看出 ,在處理此類公關事件的時候,我們應當熟練運用「危機公關策略的5s原則」,將事件的發展態勢及時的掌控在於企業自身有利的一邊。
  • 剛獲公關大獎就被公關危機打臉 美聯航CEO道歉
    美聯航在新浪微博中目前仍未有官方微博,也未出面澄清事實,任由事件發酵。在如此重大的公關危機發生之前,卻還有著更為戲劇化的事情在上個月發生,那就是美聯航CEO剛獲公關大獎,這就順手點燃了網友們憤怒的「炸藥包」。網絡輿論發酵該事件最早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引爆,被網民批評性別歧視,並發起抵制該航空公司。
  • 網絡危機公關經典案例分析之陝西榆林產婦墜樓事情
    網絡危機公關隨著網絡媒體的影響力擴大已經成為了公關界最大的市場份額所在,隨著微信,微博,抖音等高速傳播媒體的發展,危機事情一旦呈現源頭,媒體專題報導跟蹤之詳盡、網絡撒播速度之快速、網民重視傳達之廣泛,網絡也成為了各個陷入危機的企業進行公關戰爭的第主陣地之一,今天互航科技
  • 危機公關不熟,海天醬油難打
    前一陣子海天市值突破6500億元,甚至超越中石化,剛被狠狠奶了一波兒,而如今卻面臨這種尷尬的局面,亟需一次強而有力的危機公關。但好像,海天對公關不太熟。無論計策錯與對,海天公關的這個聲量,也實在是太小了,02公關發生在危機之前海天的這系列事故與反應,消費者買帳麼?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近些年各類企業危機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網友吐槽危機公關已成習慣。去年有萬豪酒店事件、「華大癌變門」、滴滴事件、「自如」事件當然還有D&G的「NOT ME」危機公關,今年也有權健、波音、咪蒙紛紛遭殃。公關危機曝出得越來越頻繁,而網絡輿情的影響也愈加嚴重。
  • 2019年的40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莫雷現已澄清他的言論不代表火箭隊和NBA的立場。在NBA的價值觀下,人們可對感興趣的事情深入了解並分享自己的看法。我們極其尊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希望體育和NBA作為一股團結的正能量,繼續為國際文化交流搭建橋梁,將人們凝聚在一起。」2019年10月7日,當事人莫雷發布推文回應,他宣稱「我無意通過自己的推特冒犯火箭隊粉絲和我在中國的朋友們。
  • 危機公關不是滅火器只是潤滑劑
    近年來,特別是中共十六大召開以來,中國政府的新聞制度大幅改革、新聞輿論監督權利的鞏固、政務信息的開放、新聞界採編分開的大面積試點等,又臨2003年中國部分地區爆發SARS和近期爆發的「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危機公關逐步走入公關界、新聞媒介和專家眼裡,這是對中國公關界帶來的歷史性的機遇,是中國公關人鄭重地向世人表明:危機與我無處不在,只有正視(偵測)危機、研究危機、管理危機(危機管理)、評估危機……我們才能有效地控制危機
  • Crisis Public Relations:前員工看守所的251天,華為此舉是否合適...
    很多人對華為的行為感到寒心。顯然,出事後刪除相關帖子和話題並不能使公眾信服。那麼,企業在面對危機時應該如何做呢?當企業深陷輿論的漩渦時,危機公關是解決一切的關鍵。優秀的危機公關能化解問題並贏得公眾的信任,將危機轉化成機遇。糟糕的危機公關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擴大輿論,惡化現有情況。The illustration of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 危機出現,看看餘佳文這位90後CEO的公關水平
    在面對牛逼吹得略大,被懂行人毫不留情的拆穿之後,有著男版馬佳佳稱號的「超級課程表」CEO餘佳文終於在昨夜通過微博發文反擊了。作為一個職業公關,我對餘佳文本人和他的超級課程表絲毫不感興趣。然而因為整件事情幾乎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其中很多公關細節值得探究,所以今天我也為初入公關行業的孩子們講一下如何在面對公關危機時寫出一篇優秀的公關稿。
  • 餓了麼、趣店深陷公關危機,創業公司做好PR的5點建議
    餓了麼公關副總裁把公關部門比作是戰略飛彈部隊,這種比喻顯然是錯誤並且高估了自己的價值。你本是想在森林裡面燒一堆柴取暖,沒想到點燃了一片森林,這叫引火自焚。東哥認為公關部更多像是是「消防部隊」,平時沒多少價值,但發生了火災,處理不當可能會危機整個公司存亡。
  • 新輿盾:危機公關處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北京危機公關告訴你
    當企業出現危機公關時,應應積極採取應對策略,避免輿情危機進一步惡化。所謂危機公關是指機構或企業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應對策略,包括危機的規避、控制、解決以及危機解決後的復興等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動態過程。
  • 華為回應波蘭員工事件:因個人原因涉嫌犯罪,終止僱傭關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馮慶豔針對日前華為波蘭員工涉嫌間諜活動被逮捕的報導,華為官方1月12日有了最新回應,華為官方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華為波蘭代表處員工王偉晶因個人原因涉嫌違反波蘭法律而被逮捕調查,
  • 從七中和波音事件看:危機公關,攻的是哪門子的關?
    個人的臨場應變能力固然重要,而進入職場的我們,聽到更多的四個字叫——危機公關。企業的危機公關能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危機公關,到底攻的是哪門子的關?還有網友說:ZF的公關能力培訓,是時候提上日程了。3成就或毀滅一個企業有時只需要經歷一次危機公關說到公關能力,讓我想起了曾經發生的兩起危機公關,在這兩起事件中,你會發現,企業能否走得長遠,和他們的公關能力密不可分。一則是海底撈的危機公關。
  • 誰在指導明星危機公關和道歉?
    危機公關其實分為幾個層次:第一種是藝人發聲,可能他們說句澄清的話,這件事就過去了;第二種是工作室或公司代替發聲明;最後才是律師發聲明或者律師函。 這些都需要根據輿情的輕重緩急做出判斷。 當經紀公司判斷需不需要澄清、澄清內容是什麼的時候,他們會找到自己的法務,或者是外部律師求助,斟酌考慮文字的表達,選擇說什麼和不說什麼。 所以,很多公司的聲明其實也是律師寫的,只是和律師函針對的角度不一樣。 有些工作室聲明就是為了澄清事件,輿論停止後就結束了,大部分都沒有後續。
  • 年終盤點:2016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看看誰上榜了!
    …… 但是,你肯定還沒有看過這個→《2016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今天梅小花盤點了2016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百度魏澤西事件、餓了麼315曝光事件、陳年辱罵周杰倫事件、如家酒店事件紛紛上榜。 十件刷屏級危機公關事件,還有哪些事件上榜了?營銷人趕快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