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兩個月投202份簡歷 每天應對三四個面試

2020-12-25 搜狐網
  記者在去年11、12月舉行的幾場招聘會上發現,人多職位少,想找到理想的工作並不容易。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實習生 謝璧營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鍾麗玲 鄺凝丹 實習生 謝璧營 陳浩軍 通訊員 陳冰斌) 他求職兩個月,面試了120多次;他來到廣州搵工,6個人擠在一張床上……2012年開春後,應屆畢業生們又將迎來系列招聘會,掀起年後又一輪求職大戰。

  在這之前,信息時報記者已連踩近30場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2012年應屆畢業生招聘會,目睹了畢業生求職路上的喜與悲。各位求職達人也令記者感慨,包括求職兩月面試120多次的「面霸哥」;從外地高校遠道而來、6人擠在一張小床上的「南漂族」;連拒幾家名企錄取仍能霸佔數個好offer的「offer牛人」;甘做服務員的本科生……

  酸 本科生熱聘一線服務員

  日薪50元招聘本科生做一線服務員?去年12月中旬,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舉行的一場招聘會上,一家賓館日薪50元招聘一線服務員。「這是把我們當做民工看待嗎?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竟要去做服務員,這和中專畢業或初中畢業的人有什麼分別?」中大南方學院的畢業生小許忿忿不平。

  不過,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小吳卻不這麼認為,在這企業的攤位前,她積極認真地向面試官進行自我介紹。「即使從事一線服務生的工作,與專業所學不對口,但也是值得的。現在的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我們剛畢業的,最缺少的就是工作經驗,我們應該從低做起,不要眼高手低。專業不對口很正常,也沒什麼,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嘛。」小吳謙虛地說。

  此外,在招聘會現場,一家溫泉酒店也亮出「別墅管家」的招聘職位。「我讀的是經濟管理,卻讓我給那些有錢人做保姆,才不要!」有畢業生抱以牴觸心態。不過小吳依然向其投遞了一份簡歷,「其實我們不應該把服務業看成是下等的行業,能夠把管家這份工作做好,也是一種成功!」她對記者笑言道。

  小吳告訴記者,最近她還投過其他如連鎖店店員、報社發行員一類基層一線崗位。目前,她還沒找到滿意的工作。

  苦 外地學子6人擠一張小床

  6個大男生擠一小床,在寒冷的冬天僅蓋幾件厚衣服,來自汕大的任大江就是其中的一員。去年12月13日,記者跟隨任大江來到了在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的專場招聘會上,「這件衣服應聘的時候要穿,睡覺的時候也要蓋著身上。」寒風中任大江指著自己身上並不厚實的衣服對自己說。

  任大江是汕頭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應屆生, 去年11月19日專程來到廣州大學城租下房子找工作。和他一起同來廣州的還有他的同班同學小張和小王, 3個人一起同住在14平方米的出租房裡。後來,又有同校同學接二連三地前來廣州找工作,都在任大江租的房子裡住下,人最多的時候,一共住了6個人。

  記者看到,在任大江的出租房裡,只擺著一張小型雙人床、一張桌子和兩把小椅子。記者問他6個人怎麼能夠在一間小房子裡住下,他說:「把床墊拆下鋪在地上,床上擠著3個人,床墊也擠著3個人。」因為出租房只配備一張被子,所以6個人同住睡覺時,有3人可以蓋著被子,另外3個人蓋著自帶的薄被單。

  辣 「面霸哥」每天有三四個面試

  兩個月投出超200個簡歷,面試了121家企業,來自廣外的王志豪號稱「面霸哥」。「幾乎所有現場招聘會我都不會錯過。」在廣外舉行的外語類專場招聘會上,王志豪一邊排隊等候面試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

  據王志豪介紹,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他共向202個公司投出了職位申請,平均每天投出三至四份簡歷。王志豪表示,他的簡歷投遞通過率約為60%,在這60天內,王志豪至少初面或者初筆了121家公司,如果複試經歷也加在一起的話,王志豪平均每天要去面試或筆試約3家公司。王志豪把自己的求職申請記錄發上自己的微博後,被網友們戲稱為「面霸哥」。 「這兩個月我白天在面試、跑招聘會,晚上就投簡歷。」王志豪告訴記者。

  每一次的求職申請,王志豪都用Excel列得一清二楚,他詳細註明了所申請的企業名稱、申請日期、申請途徑、申請職位、注意事項及複試邀請信息等。從申請的公司來看,幾乎那段時間內有招聘市場營銷專業應屆生的廣東公司,王志豪都已申請。

  而廣撒網抓大魚的找工作方式,皆因王志豪大學期間並非出類拔萃。去年11月初,王志豪同時收到了4家企業的複試邀請,但是教育廳舉辦的連場招聘會開始舉辦,他恨自己分身無術。於是忍痛捨去了麥當勞、DHL、 世聯地產這三家企業的複試機會,選擇了到珠江啤酒參加筆試。去年11月中旬,王志豪開始頻繁遇到數家企業面試時間相衝突的情況。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11月底,王志豪兩個月奔波勞累的求職生涯終於有了回報,他最終拿到了順豐快遞的錄用函。

  甜 Offer牛人 拒幾家名企仍被爭搶

  有人苦苦尋工作,有人瀟灑拒名企還手握多家名企的入職函。廣外工商管理專業的陳潤鑫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他拿到寶潔、卡夫、艾利丹尼森、中國移動等名企的offer,還放棄聯合利華、瑪氏、強生等名企複試機會。陳潤鑫的簡歷可謂相當出色,大學四年裡,他共擔任過6個學生工作崗位,參加6家企業的兼職與實習,參加10個項目的志願活動,參加3次學術比賽,並連續三年共拿了10項獎學金。

  去年9月初,某網絡公司開始網申,陳潤鑫投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簡歷。在幾千名筆試者中,他過關斬將闖進了三面。「最後一輪時,我被推薦到了銷售管理和產品策劃兩個方向。」陳潤鑫說,這是第一個讓他很糾結的應聘經歷,因為這家企業待遇不錯,但這與他追求的快銷外企不一致。「所以,我必須放棄。」

  去年10月初,美國500強企業艾利丹尼森來到廣外宣講。一個月後,陳潤鑫拿到了錄用函。籤還是不籤?對快銷外企的追求,讓陳潤鑫又一次放棄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去年11月初,陳潤鑫第一次正式迎戰他渴望的快消企業卡夫的招聘,他也終於進入最後一輪面試。最後一輪面試在上海總部,歷時三天。如果此時飛去上海,意味著要放棄聯合利華、瑪氏、強生、雀巢等共8家企業的面試機會。但陳潤鑫毅然背起行李飛去了上海。他也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卡夫的錄用函,他是今年拿到卡夫offer的廣外唯一一名學子。

  然而,辛苦爭取來的工作,他並沒有「珍惜」。剛回到學校,陳潤鑫就收到了寶潔的來電,他被告知正式被寶潔錄取。近日,陳潤鑫與寶潔籤下錄用合同,放棄卡夫、中國移動、艾利丹尼森。雖然陳潤鑫即將步入知名外企工作,但他表示,他的職業規劃的最終目標是自己創立一家企業。「我定位它為一家社會企業,為身邊那些處於窘迫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一個家和一份工作。」

相關焦點

  • 2020求職眾相生:有人兩個月內兩次被裁,有人簡歷投了1000份
    她也沒有心情繼續找工作,關掉了手機裡的招聘App,不投簡歷也不去面試,一天天宅在家裡。知道這樣的狀態不行,到了6月底,聽從朋友的建議,李元決定去做視頻,本來只是想找點事做,卻意外給她帶來了轉機。浙江工業大學是杭州的一本,其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在杭州有一定的競爭力,往年也是阿里、網易這些大廠的常客,往年校招楊冬他們都是要巴結老師,找輔導員幫忙宣傳。而今年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將所有本碩博有就業需求的學生的簡歷,整理好發給相對優質的僱主公司,楊冬一次性就收到400多份簡歷,其中還有2020屆的學生。
  • 投簡歷接不到面試電話,100%是這些問題
    02 簡歷左上角放上面試公司的LOGO。就像中國人在國外看到國旗都會下意識多看一眼一樣,HR在一個他想不到的地方看到了公司的LOGO,怎會不多看一眼?同時,這樣做還證明了,你的簡歷是專門為了這個公司做的,你用心了。
  • 簡歷投了3000份,為何一個面試電話也沒有?
    但是有些讀者看過我的文章後,知道海投了,3000份,也能算是「海」,小海。小海也應該有個比如30個面試電話,總不至於一個也沒有。本文就是來解決海投沒面試問題的。這裡就說到我們一個長沙的美女群友,工作大概5年多,在2017年元旦後找我指導的。
  • 40 天投出 400+ 簡歷,0 面試的復盤
    二、經歷從9月15號算起,到10月25日,40天裡投出了超過400份簡歷。我主要是用拉勾網、BOSS直聘、獵聘網來申請的。拉勾和獵聘沒有統計投遞數量的功能。而據BOSS的統計,截至11月27日,我投了90份簡歷,但溝通過440個崗位。用BOSS發消息給HR後,HR即使沒接收附件簡歷,也能看到候選人的在線簡歷。
  • 95後畢業生:秋招上投了100份簡歷,卻連1個offer都沒拿到,崩潰
    95後畢業生:秋招上投了100份簡歷,卻連1個offer都沒拿到,崩潰!一位今年二十二歲,96年的應屆畢業生在網上發帖說:我投了一百封簡歷,卻連一個Offer都沒有拿到,我從沒想過這樣的結果,沒有料到我的實力竟然如此差勁,從這次秋招中,我知道了和別人的差距,但也為時已晚。
  • 簡歷投了幾千份,卻沒有一個面試電話,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很快,我給她分出來了6個優先檔次的城市,她不願意選擇第一優先級別的北京,而是選了排在第二檔次的上海。接下來海投上海,也是一個月投遞出去了大概3000份簡歷,落地上海之時,已經安排好了接下來大概10家的面試。接著這2個星期在上海趕場子,總計面試了大概15家,拿到了6個以上Offer。
  • 投了至少100份簡歷後,他如何拿到了頂級offer
    想要獲得更多的面試邀約,你需要:完善簡歷第一,要做3—5份甚至更多版簡歷。絕非誇張。如果不是指向性特別強的小眾專業如小語種,或者專業和就業必須相關的如醫學,那就必須多準備幾份簡歷。面試官每天接觸的人多如牛毛,你一猶豫,人家就知道你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就知道你要編了。誠實也是一種能力。
  • 校園招聘會投出去50份簡歷,為什麼一次面試機會都沒有?
    文/職場陪你專注職場新人成長發展,陪你走出職場迷茫期最近有很多應屆生同學找到職場陪你,說參加了好多場校園招聘會雙選會,人山人海地擠進去,投出去將近50份簡歷,但半個月過去了,一次面試機會都沒有收到200份簡歷,說實話,合適的只有不到10份,現場就標記好了。
  • 找工作換工作:投了幾百份簡歷,反饋的很少,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總之不管是應屆畢業生還是已經工作的人重新找工作,都需要知道一些公司在招聘時候的內幕操作,有助於上述這些人更有針對性的去寫簡歷、投簡歷、面試等過程,進而提高大家找工作的成功率。藉此機會,我就想把我多年人力資源管理尤其是招聘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 一個普通二本生的秋招之路:給60多家公司投了簡歷,掛了59家
    很多應屆畢業生在參加秋招時,都是選擇那些知名大企業,而忽視那些中小企業,因此往往會投遞很多簡歷,也不能如願找到工作的。下面就有位某普通二本畢業的大學生,發帖感慨稱,給60多家公司投了簡歷每天6點起床學習到晚上12點左右,牛客+群+麵筋+刷算法+編程+晚睡+早起+焦慮=一天,直到現在。結果還是讓我很欣慰的。其實一共投了60多家吧,掛了59家企業的面試,很多簡歷掛,筆試掛,都記不清了。
  • 敲開面試的大門:寫簡歷的大原則和投簡歷的小技巧
    簡歷,是求職者向未來僱主展示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自我推銷工具,是贏得面試機會的敲門磚。如果沒有面試邀約,大多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簡歷寫的太屎了,要麼是簡歷投的太屎了。所以,當沒有面試機會的時候,你應該從簡歷上找原因。簡歷投出去石沉大海,一種可能是HR沒相中你,認為你勝任不了。
  • 投了幾十份簡歷,沒收到一個面試通知,疫情之下,該怎麼找工作?
    疫情下的求職者:起碼要把房租掙出來投了幾十份簡歷,沒收到一個面試通知,疫情之下,該怎麼找工作?"學姐,我辭職了…"正在刷微博,突然跳出來一條消息。"什麼情況?怎麼選在這個時期離職呢?你不是剛當上店長不久麼?"我不解。
  • 3成人投簡歷沒回應,2020下半年不能裸辭!
    製作一份讓HR「一眼定情」的簡歷是求職之路的第一關。近期,無憂對「2020年求職者簡歷投遞行為習慣」進行了數據調查,用大數據幫你分析:最有用的簡歷投遞渠道、簡歷投遞尖峰時間、科學的投遞簡歷頻率,以及合理的期望薪資該怎麼寫……3成人,50份以上簡歷換一個面試機會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找工作跳槽的難度普遍增加了。
  • 面試:你網投10份簡歷,沒人理你,你會怎樣爭取?90後回答被錄取
    小劉,大學畢業前跟同學一樣在網上投了有10多份簡歷。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一個星期,還是沒有企業的人打電話來。小劉覺得這樣乾等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決定「主動出擊」,在自己投簡歷的10多家公司中,選出了3家跟自己專業對口的公司,再匹配了所選的崗位,然後主動發郵件到招聘公司的郵箱。
  • 「海歸碩士」兩年投上千份簡歷 找工作至今未果
    兩年前,謝安學成歸國,帶著「海歸碩士」光環的他卻在找工作的道路上接連受挫:投遞上千份簡歷石沉大海,找工作至今未果。如今,投簡歷已經成了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癥結  沒有招聘季、應屆生概念,錯過「秋招」;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和充分的準備,過不了面試。
  • 研究生艱辛求職路:200份簡歷換4個「回音」(圖)
    12月1日,山東省「211工程」高校就業聯盟聯繫全國400多家用人單位走進山東大學,舉行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7000餘個就業崗位。這是畢業生向招聘單位諮詢相關信息。 新華社發  一高校研究生的求職路:200份簡歷 僅4個回音  昨天,山東大學舉行2013屆畢業生雙選會,山東大學及省內外其他高校的1.5萬餘名大學畢業生參加了招聘會。山東大學學生就業與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朱德建透露,從9月份到目前為止,今年到學校招聘的用人單位比往年明顯增加,但提供的崗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左右。
  • 搞笑段子:投了好多份簡歷卻不見應答?是不是在簡歷上貼你照片了
    兩個月後。兒子:「爸 ,這次我有一半科目及格了。」父親:「不錯,有進步,繼續努力......」四個月後。兒子:「爸,這次我只差一半科目就全部及格了。」父親:「漂亮,兒子!我早說過我兒子是最棒的。」百變小蕊搞笑段子六:快畢業了,班上同學都忙著投簡歷找工作。班上一女的,投了好多份簡歷卻遲遲不見應答,懊惱說怎麼你們都接到面試電話而我卻沒有?然後不知誰說了句:你是不是在簡歷上貼你照片了?
  • 濟南大學生沒投簡歷卻受到面試信息 疑身份遭洩露
    原標題:沒投簡歷卻收到面試信息  又到一年求職季,不少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向記者反映,簡歷投遞過去,沒等到用人單位消息,卻收到不相干公司發來的信息,他們質疑個人信息遭到洩露。
  • 校園招聘紛紛上雲端 大學畢業生如何應對空中雙選
    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生預計23萬餘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用人單位的春季校園招聘由線下轉為線上,各高校紛紛與用人單位對接,「線上宣講會」「空中雙選會」輪番上陣,使得雲招聘、雲求職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相比以往的校園招聘,雲招聘效果如何?畢業生們應該怎樣應對這種新方式?4月14日至16日,山西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一個面試邀請也沒接到,我要不要海投簡歷?
    作為2020屆畢業生求職大軍的一員,肖娜每天睡醒第一件事、睡前最後一件事,都是反覆刷新郵箱是否有求職新進展,然後看招聘信息,直到眼睛發酸、頭昏腦漲。看到心儀的企業崗位,滿懷期待又忐忑的投遞簡歷後,苦等一個多月還是沒有回應,公司連個自動回復的郵件都懶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