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去年11、12月舉行的幾場招聘會上發現,人多職位少,想找到理想的工作並不容易。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實習生 謝璧營 攝 |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鍾麗玲 鄺凝丹 實習生 謝璧營 陳浩軍 通訊員 陳冰斌) 他求職兩個月,面試了120多次;他來到廣州搵工,6個人擠在一張床上……2012年開春後,應屆畢業生們又將迎來系列招聘會,掀起年後又一輪求職大戰。
在這之前,信息時報記者已連踩近30場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2012年應屆畢業生招聘會,目睹了畢業生求職路上的喜與悲。各位求職達人也令記者感慨,包括求職兩月面試120多次的「面霸哥」;從外地高校遠道而來、6人擠在一張小床上的「南漂族」;連拒幾家名企錄取仍能霸佔數個好offer的「offer牛人」;甘做服務員的本科生……
酸 本科生熱聘一線服務員日薪50元招聘本科生做一線服務員?去年12月中旬,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舉行的一場招聘會上,一家賓館日薪50元招聘一線服務員。「這是把我們當做民工看待嗎?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竟要去做服務員,這和中專畢業或初中畢業的人有什麼分別?」中大南方學院的畢業生小許忿忿不平。
不過,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小吳卻不這麼認為,在這企業的攤位前,她積極認真地向面試官進行自我介紹。「即使從事一線服務生的工作,與專業所學不對口,但也是值得的。現在的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我們剛畢業的,最缺少的就是工作經驗,我們應該從低做起,不要眼高手低。專業不對口很正常,也沒什麼,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嘛。」小吳謙虛地說。
此外,在招聘會現場,一家溫泉酒店也亮出「別墅管家」的招聘職位。「我讀的是經濟管理,卻讓我給那些有錢人做保姆,才不要!」有畢業生抱以牴觸心態。不過小吳依然向其投遞了一份簡歷,「其實我們不應該把服務業看成是下等的行業,能夠把管家這份工作做好,也是一種成功!」她對記者笑言道。
小吳告訴記者,最近她還投過其他如連鎖店店員、報社發行員一類基層一線崗位。目前,她還沒找到滿意的工作。
苦 外地學子6人擠一張小床6個大男生擠一小床,在寒冷的冬天僅蓋幾件厚衣服,來自汕大的任大江就是其中的一員。去年12月13日,記者跟隨任大江來到了在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的專場招聘會上,「這件衣服應聘的時候要穿,睡覺的時候也要蓋著身上。」寒風中任大江指著自己身上並不厚實的衣服對自己說。
任大江是汕頭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應屆生, 去年11月19日專程來到廣州大學城租下房子找工作。和他一起同來廣州的還有他的同班同學小張和小王, 3個人一起同住在14平方米的出租房裡。後來,又有同校同學接二連三地前來廣州找工作,都在任大江租的房子裡住下,人最多的時候,一共住了6個人。
記者看到,在任大江的出租房裡,只擺著一張小型雙人床、一張桌子和兩把小椅子。記者問他6個人怎麼能夠在一間小房子裡住下,他說:「把床墊拆下鋪在地上,床上擠著3個人,床墊也擠著3個人。」因為出租房只配備一張被子,所以6個人同住睡覺時,有3人可以蓋著被子,另外3個人蓋著自帶的薄被單。
辣 「面霸哥」每天有三四個面試兩個月投出超200個簡歷,面試了121家企業,來自廣外的王志豪號稱「面霸哥」。「幾乎所有現場招聘會我都不會錯過。」在廣外舉行的外語類專場招聘會上,王志豪一邊排隊等候面試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
據王志豪介紹,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他共向202個公司投出了職位申請,平均每天投出三至四份簡歷。王志豪表示,他的簡歷投遞通過率約為60%,在這60天內,王志豪至少初面或者初筆了121家公司,如果複試經歷也加在一起的話,王志豪平均每天要去面試或筆試約3家公司。王志豪把自己的求職申請記錄發上自己的微博後,被網友們戲稱為「面霸哥」。 「這兩個月我白天在面試、跑招聘會,晚上就投簡歷。」王志豪告訴記者。
每一次的求職申請,王志豪都用Excel列得一清二楚,他詳細註明了所申請的企業名稱、申請日期、申請途徑、申請職位、注意事項及複試邀請信息等。從申請的公司來看,幾乎那段時間內有招聘市場營銷專業應屆生的廣東公司,王志豪都已申請。
而廣撒網抓大魚的找工作方式,皆因王志豪大學期間並非出類拔萃。去年11月初,王志豪同時收到了4家企業的複試邀請,但是教育廳舉辦的連場招聘會開始舉辦,他恨自己分身無術。於是忍痛捨去了麥當勞、DHL、 世聯地產這三家企業的複試機會,選擇了到珠江啤酒參加筆試。去年11月中旬,王志豪開始頻繁遇到數家企業面試時間相衝突的情況。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11月底,王志豪兩個月奔波勞累的求職生涯終於有了回報,他最終拿到了順豐快遞的錄用函。
甜 Offer牛人 拒幾家名企仍被爭搶有人苦苦尋工作,有人瀟灑拒名企還手握多家名企的入職函。廣外工商管理專業的陳潤鑫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他拿到寶潔、卡夫、艾利丹尼森、中國移動等名企的offer,還放棄聯合利華、瑪氏、強生等名企複試機會。陳潤鑫的簡歷可謂相當出色,大學四年裡,他共擔任過6個學生工作崗位,參加6家企業的兼職與實習,參加10個項目的志願活動,參加3次學術比賽,並連續三年共拿了10項獎學金。
去年9月初,某網絡公司開始網申,陳潤鑫投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簡歷。在幾千名筆試者中,他過關斬將闖進了三面。「最後一輪時,我被推薦到了銷售管理和產品策劃兩個方向。」陳潤鑫說,這是第一個讓他很糾結的應聘經歷,因為這家企業待遇不錯,但這與他追求的快銷外企不一致。「所以,我必須放棄。」
去年10月初,美國500強企業艾利丹尼森來到廣外宣講。一個月後,陳潤鑫拿到了錄用函。籤還是不籤?對快銷外企的追求,讓陳潤鑫又一次放棄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去年11月初,陳潤鑫第一次正式迎戰他渴望的快消企業卡夫的招聘,他也終於進入最後一輪面試。最後一輪面試在上海總部,歷時三天。如果此時飛去上海,意味著要放棄聯合利華、瑪氏、強生、雀巢等共8家企業的面試機會。但陳潤鑫毅然背起行李飛去了上海。他也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卡夫的錄用函,他是今年拿到卡夫offer的廣外唯一一名學子。
然而,辛苦爭取來的工作,他並沒有「珍惜」。剛回到學校,陳潤鑫就收到了寶潔的來電,他被告知正式被寶潔錄取。近日,陳潤鑫與寶潔籤下錄用合同,放棄卡夫、中國移動、艾利丹尼森。雖然陳潤鑫即將步入知名外企工作,但他表示,他的職業規劃的最終目標是自己創立一家企業。「我定位它為一家社會企業,為身邊那些處於窘迫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一個家和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