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頭
責任編輯:小宇
腎有藏精的作用,腎精幻化為腎氣,腎氣分為腎陽和腎陰,其中腎陽可以滋養機體、保持身體的精神狀態飽滿,腎陰則對腎陽有抑制作用,避免陽氣過足,對機體造成損傷,二者相輔相成,共同調節和控制人體的臟腑功能和精血津液的代謝過程。腎好的人,精神狀態比較亢奮,機體代謝工作正常,身體素質比較好,腎不好的人,身體會有3處發熱,1處發冷,若1個不佔,腎很健康,及時通過觀察身體發現臟腑的變化,有助於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身體的保養,符合養生觀念。
3處發熱
1、手心發熱:如果身體各處溫度正常,只有手心處有觸電般的發熱感,可能是由於腎陰內熱引起的,腎陰功能紊亂,不再抑制腎陽升騰,就會造成腎陽在體內處於紊亂的狀態,外在表現就是雙手手心發熱,同時伴隨著口乾舌燥的症狀,這時就要注意身體的陰陽調和,保持腎陰腎陽的正常功能,腎不好的人,多在午後時間會出現手心突然發熱的情況,如果你沒有這種情況,說明腎陰功能正常,腎很健康。
2、腳心發熱:中醫上來講,腳心發熱屬於身體陰虛,造成的腎陰腎陽失調,腎陰不足就會造成腎陽亢奮,產生熱能過旺,火氣累積過多,就會從身體各處疏散出來,外在表現就是腳心發熱,有虛汗,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注意腎臟的陰陽調和,補充腎陰,幫助腎陰的滋長,抑制腎陽的擴散,腎不好的人,如果有腳心發熱,出虛汗的情況,應注意日常飲食的清淡,建議養陰清熱,保持心情的平和,有助於緩解腎陰不足。
3、心口發熱:心口發熱有時候是因為生活中吃了太多燥熱的食物,導致體內火氣過旺,日常注意降噪去火就可以緩解,如果心口在午後經常出現身體有熱氣遊走的情況,可能就是腎陽亢奮引起的,一般陰虛,全身都有不同的發熱,而陰虛火旺,就會集中的身體某一個部位發熱,腎不好的人,午後或夜間睡覺時,常會出現心口發熱,失眠盜汗的情況,為了保護腎臟的健康,可以常喝蓮子、燈芯此類降火滋養的中藥。
1處發冷
膝蓋發冷:中醫理論中腎主骨,具有滋養骨骼的作用,骨髓有腎精所化生,骨髓為骨頭提供了物質基礎,因此有腎主骨的理念,當腎臟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導致腎精生化緩慢,骨髓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補給,從而出現膝蓋酸痛、發冷的現象,當身體出現膝蓋發冷的症狀時,就要好好保養腎臟了,如果你的膝蓋沒有發酸、發冷的情況,說明骨骼比較強壯,腎臟所化營養物質,能充分滋養骨髓,腎很健康。
腎不好的人,身體會有手心發熱、腳心發熱、心口發熱這3處發熱,膝蓋處發冷的情況,如果你1個不佔,說明腎臟陰陽調和正常,腎氣充足,腎也很健康,符合日常養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