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刑假釋曬在陽光下

2020-09-23 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庭審現場


嶽陽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躍軍擔任審判長


中院庭審評議小組成員旁聽庭審

9月22日,湖南省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監二庭在嶽陽監獄集中開庭審理了29起減刑假釋案件。合議庭由法官及人民陪審員組成,中院庭審評議小組成員旁聽庭審,並現場予以打分、評議。

其中22起假釋案件的審理,是由嶽陽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躍軍擔任審判長。合議庭認真聽取了刑罰執行機關舉證及檢察機關的意見,仔細詢問了罪犯對認罪悔罪的認識、服刑期間表現以及罰金刑履行情況。當天,法院還對7起減刑案件進行了審理。

譚某濤是申請假釋的罪犯之一。具有本科學歷的他曾因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在四年多的刑罰執行期間,他認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規與監規,積極接受教育改造,努力完成勞動任務,並自學通過了經濟學科六門考試。在庭審結束後,審判長姜躍軍對他循循善誘,「要認真吸取違法犯罪的教訓,不要荒廢自己的學識,出獄後利用自己所學所長,從事合法正當職業,努力回饋家庭和社會。」

「現場集中開庭將減刑假釋案件辦理曬在了陽光下。」人民陪審員李嶽斌在庭審後表示,除了現場評議庭審、人民陪審員參與合議庭外,還有監獄管教人員、所有減刑假釋對象全程旁聽,既讓減刑假釋案件審理公開透明化,也是對服刑罪犯的一次思想教育和正向引導。

據悉,此次庭審也是嶽陽中院2020年度文書評選、案卷評查、庭審評議「三評」活動中的首場集中庭審評議,該院將通過「三評」活動進一步規範司法行為,提升審判質效,倒逼法官提高辦案水平。

相關焦點

  • 減刑假釋案2018年網上直播 推動案件辦理陽光透明
    「兩高一部」合力推進全國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建設  減刑假釋案2018年實現網上直播  □ 本報記者  蔡長春  本報見習記者  董凡超  11月23日,全國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正式開通運行。
  • 關於做好減刑、假釋工作的幾點認識
    如何保障減刑、假釋工作的公正和公平,不僅是人民法院亟待解決的難點,也是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社會熱點問題。怎樣做好新形勢下的減刑、假釋工作,本人通過近年來執法監督的工作實踐感到,必須通過深化認識、創新理念、改革機制、完善程序等舉措,認識重要性,把握規律性,堅持規範性,注重創新性,體現社會性,突出人民性,不斷推動減刑、假釋工作的科學發展。  一、認識重要性。
  • 關於減刑、假釋,你有必要了解這些
    關於減刑、假釋,你有必要了解這些 2019-12-27 2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開是減刑、假釋最好的防腐劑
    今天刊出系列之一——  《規定》的最大亮點在於提高了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公開性、透明性,主要體現在:完善審前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庭審公開,提高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的透明度;裁判文書公開,倒逼減刑、假釋案件公正審理。  減刑、假釋作為刑罰變更執行的重要措施,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對於激勵罪犯積極改造,促進其回歸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 律師介入減刑、假釋實務的可行性
    (二)以減刑、假釋案件委託代理為例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程序與刑事案件一審、二審程序在庭審結構、訴訟目的、審理流程等方面都有顯著差別。以下按照審前、審理、審後三個階段,對律師在各階段可提供的法律服務進行探索。現行制度中,獲得減刑、假釋不是被執行人的一項權利,而是作為一種「稀缺型社會資源」,由國家「獎勵」給「確有悔改表現」被執行人,以激勵被執行人服從管理、積極改造。
  • 青島中院發布減刑假釋典型案例:4人依法不予假釋 6人減刑依法從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侯祥家 通訊員 何文婕 呂佼 青島報導  12月10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中院2020年減刑、假釋工作並發布十大典型案例。青島中院對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審理的減刑、假釋案件進行匯總梳理,選取十個典型案例發布。
  • 中院通報2020年減刑、假釋工作和典型案例
    12月10日上午,中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中院2020年減刑、假釋工作並發布十大典型案例。中院轄區內有青島監獄和北墅監獄2所監獄,截至2020年11月,共審結減刑、假釋案件2213件,其中三類犯罪(職務犯罪、金融犯罪和涉黑類犯罪)減刑、假釋案件96件。
  • 違法違規減刑、「紙面服刑」…法律對減刑假釋如何規定?
    近日,這兩起殺人犯被違法違規減刑的案件備受關注不少網友對「減刑」存有疑問我國現行法律對於減刑假釋是如何規定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和監獄法對減刑、假釋均做了明確的規定,對於在監獄服刑的罪犯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由監獄提出減刑假釋建議
  • 最高法:將全面實現減刑假釋案件辦理電子化
    最高人民法院審監庭庭長夏道虎稱,今天,聯通法、檢、司的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已正式開通運行,信息化辦案平臺建設總體要求是,2018年底前,全國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全面建成,建成後將利用該平臺網上傳輸和網上辦案,全面實現減刑假釋案件辦理電子化,今後原則上不再接收紙質卷宗。  有記者問:請問夏庭長,這個平臺建成後人民法院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平臺來促進減刑假釋工作?
  • 罪犯是否可以主動選擇減刑或假釋
    諮詢類別:刑事執行檢察諮詢內容:在辦理減刑假釋案件過程中,罪犯在符合減刑條件時,主動不要求減刑,而是想通過更長時間服刑和更加積極的表現,達到假釋目的;但是後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等司法解釋出臺後,有的地方出臺實施細則,規定財產刑判項中「有能力履行而未履行」的罪犯不得假釋。
  • 嚴格規範三類罪犯減刑假釋等制度
    要求在刑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框架內,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主要指保外就醫)充分體現從嚴精神,從嚴規定實體條件,從嚴規範程序,從重追究違法違規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法律、紀律責任。並強調,對服刑期間利用個人影響力和社會關係等不正當手段,企圖獲得減刑、假釋機會的,即使客觀上具備減刑、假釋的條件,也不得認定其「確有悔改表現」。指導意見要求從嚴把握三類罪犯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幅度。
  • 對我國減刑假釋制度若干問題思考
    我國現行的減刑假釋制度存在著立法分散、一些規定可操作性差、人為減刑假釋等問題,為此,筆者認為,應進一步規範減刑和假釋的條件,實行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制度,建立減刑假釋的撤銷制度,防止人為操作減刑假釋等問題發生。
  • 從郭文思減刑案聊聊減刑假釋法律規定
    不少網友對郭文思的減刑存有疑問今天小編就帶你來看看我國現行減刑假釋的有關規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監獄法》對減刑、假釋做了明確規定,對於在監獄服刑的罪犯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由監獄提出減刑假釋建議,提請人民法院審理裁定,人民檢察院負責全程法律監督。
  • 2020刑法:下列3種情形下 罪犯不得減刑和假釋
    但是,普遍不代表全部,並非所有的服刑人員都有減刑或假釋的機會,在我國《刑法》中,對罪犯的罪行做出判決時就可以規定,一種是限制減刑,一種是即使罪犯在牢裡表現再好,也不得減刑或假釋,但如果表現不好,再有違法犯罪的行為,還可能加重刑罰。比如說,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以下3種情況,就不得減刑或假釋。1、累犯有的人以為被限制減刑或假釋的,一定是所犯罪行非常嚴重的,如果只是犯點小罪,沒有造成什麼人員傷亡的,就可以通過減刑或假釋很快的出來。
  • 最高法:減刑假釋檢察院不同意法院將不受理
    裁定前公示內容尚無定論  此次司法解釋出臺前,最高法曾於2010年2月下發《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明確減刑假釋採用開庭審理和書面審理相結合方式。其中,服刑人員原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減刑假釋案件一律開庭審理,重大暴力性犯罪的服刑人員減刑假釋原則上也應開庭審理。
  • 最高檢官員:減刑假釋漏洞突出表現在有權有錢人身上
    袁其國稱,從專項檢察活動情況來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工作確實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漏洞。從存在問題來看,突出表現在職務犯罪罪犯、金融犯罪罪犯、涉黑犯罪罪犯等罪犯中的「有權人」、「有錢人」身上,他們較之普通罪犯減刑間隔時間短、減刑幅度大,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比例高,有的罪犯採取假計分、假立功、假鑑定等手段違法獲取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
  • 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全文)
    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減刑、假釋案件提請活動的監督,由對執行機關承擔檢察職責的人民檢察院負責;  (二)對減刑、假釋案件審理、裁定活動的監督,由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負責;同級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不承擔檢察職責的,可以根據需要指定對執行機關承擔檢察職責的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下級人民檢察院發現減刑
  • 最高檢首次就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召開聽證會
    隨著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副廳長劉福謙的話音落下,全國檢察機關第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聽證會宣告完成。11月4日,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在江西省贛州市對罪犯餘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組織召開了一場公開聽證會。
  • 最高法減刑假釋新規定:減為無期徒刑五年內不予減刑
    關於《規定》的主要內容,夏道虎介紹,一是明確了減刑、假釋的性質及適用要求。減刑、假釋的根本目的是激勵罪犯積極改造,是刑罰執行過程中對積極改造罪犯的一種獎勵性措施。為了澄清司法實踐中對減刑、假釋性質的認識偏差並糾正一些不正確做法,本次修改,在第一條中即規定「減刑、假釋是激勵罪犯改造的刑罰制度」。罪犯只有積極改造,表現優異者,才能獲得減刑、假釋。
  • 最高檢就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召開聽證會
    11月4日,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在江西省贛州市對罪犯餘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組織召開了一場公開聽證會。據悉,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年初就開始謀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監督案件聽證工作,通知各地認真審查刑罰變更執行案件,加強案件事實證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的監督,並由第五檢察廳選擇有關案件探索開展聽證工作,罪犯餘珍偉減刑假釋案件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