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耶斯從馬克思主義人性論角度對功利主義的批判

2020-12-27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陳慧平

  邊沁的功利主義在資產階級道德和政治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雖然它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有力批判,也受到西方學者如羅爾斯等學者的質疑,但它因受到壟斷資本的護持,並由於在當前資本力量強大、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其影響仍然不容忽視。無論是古典的行為功利主義,還是當今精緻的功利主義,如規則功利主義,都建立在一個趨樂避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固定人」的前提假設上,潛在的抽象人性論不但在理論上為功利主義帶來了一系列難以克服的問題,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實踐中的正義觀念缺失、歷史意識匱乏、感性追求至上的負面危害。近年來,塞耶斯立足於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人性論,從人性與歷史的辯證互動入手,對功利主義從哲學基礎、實踐方式、預期目的等方面展開了系列批判性思考,值得中國學界借鑑。當然,塞耶斯的觀點並非盡善盡美,恰如人性與歷史的互動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塞耶斯對功利主義人性的批判也處於未完成的過程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我們學習的與其說是他的某些結論,不如說是他的方法和態度,以及他帶給我們的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從哲學基礎上看,功利主義陷入了抽象人性論的誤區

  在塞耶斯看來,功利主義人性論是與啟蒙理念一脈相承的、抽象化的傳統人性論,其思想誤區在於沒有把人性當作歷史的產物。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人性論,人性有其自然來源,並且是變動著的,為自然和社會的歷史所共同塑造,固定的、抽象的人性是沒有的。

  1.人性是歷史的產物

  把人性當作歷史的產物說起來容易,真正地在思想上進行把握卻不容易,它需要科學的態度。塞耶斯認為,歷史唯物主義人性論之所以正確,是因為它建立在科學的態度上。什麼是科學態度?科學態度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接納現實,而不是從固定的人或人性出發,根據人的主觀意願,從外部判斷和取捨現實。例如,從功利主義人性論的角度看,戰爭是壞的,應該避免,因為參加戰爭的人要遭受痛苦、冒著死亡的危險,但任何戰爭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正義的戰爭不僅是應該的,而且是必要的。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提出:「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每一個天真意識都像哲學一樣懷著這種信念。哲學正是從這一信念出發來考察不論是精神世界或是自然世界的。」(〔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1頁。)塞耶斯認為,黑格爾辯證法的可稱道之處是它體現出科學態度,只有從科學態度出發,人們才能客觀地看待現實,從內部、內在性出發去認識現實及其規律,現實也才能不被主觀意志或人格化的東西所曲解。把科學態度應用到人性問題上,就要承認人來源於自然界,這是關於人性的一個不容否認的前提性現實。根據科學態度,人性以及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倫理和政治理想,不是先驗理性的產物,不是純粹主觀的,相反,它們是歷史的產物,有其自然根源。理性本身也「存在於世界之中」,也是自然和社會發展的產物,而不是思辨頭腦的產物。科學態度不僅要接納現實、承認事實,而且,用黑格爾的話說,還要與之「調和」。從科學態度出發,人們不僅要接受外部世界,而且要調整自己的想法與外部世界相適應,只有這樣,人們頭腦中的思想才能準確地反映外部世界,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強加於世界,這是科學態度的內在本質。

[責任編輯:李萍]

9

1

相關焦點

  • 作為批判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及其歷史影響
    文章從研究對象、實踐性、歷史性和批判性幾個方面闡釋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批判理論的基本特徵。馬克思主義作為批判理論的主體內容是資本現代性批判。以資本現代性批判為基本視角,文章在社會歷史存在論的意義上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的基本內涵。文章認為,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對當代社會歷史的影響主要包括了四個方面:構成社會歷史現實、倒逼資本主義的自我改革、影響當代國外左翼思潮和塑造當代世界觀。
  • 音樂教育工具論批判
    在以往音樂功能論的諸多研究成果中,大都將音樂作為一種工具以實現某種教育目的,如開發智力、培養品德、提高審美鑑賞力等等,索性將其稱為音樂的工具性研究。所謂工具,「就是在對人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時,所依據的是該種行為所引起的現實結果,而不是該種行為的動機與實現手段的正當性與否」(蘆滿園. 中國近代功利主義思想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2:9.)。包括急功近利的手段。
  • 《艱難時世》與英國功利主義
    本文通過比較和分析,認為狄更斯對邊沁式功利主義的認識是相當全面和準確的;他真正反對的是以邊沁為代表的早期英國功利主義的核心內容:最大幸福原則;人性自私論與利己主義倫理觀;自由放任的經濟學思想;過度的理性化傾向,而他對邊沁思想的批判,與晚期經典功利主義的代表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對邊沁思想的修正頗有相似之處。
  • 讓功利主義重歸多元世界
    按照旨在追求最大快樂(MaximumHappiness)的功利原則,評判任何事物的優劣善惡都必須看它能否帶給更多人更多快樂,這就意味著功利主義者看待一切的態度都是審視的、批判的。
  • 疫期讀書:功利主義教育批判
    當代著名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寫於2010年的著作《功利教育批判——為什麼民主需要人文教育》成為批判「為經濟增長服務的教育」的砥柱之作,被翻譯為20種語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6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吹響了變革的號角。
  •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2019年06月27日 08:2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宋鐵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到底是什麼呢?
    本體論,西方哲學概念之一。現代許多哲學學者使用存在論來指稱本體論,意思是世界的本源和世界的構成問題。通俗地說就是世界觀的問題。世界觀影響著認識論和方法論。任何哲學都必然有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而這個世界觀必然要從一個邏輯前提(可能是假設也可能是常識)開始。
  • 《科學的人性論》——二十九、人性理論在經濟教學中的應用
    孫金漢按照培訓要求,多次完整地聽了教授的課,感覺整體上講得非常好,解決了很多現實的認識問題,但是站在人性理論的角度看,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經濟活動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為目的,以商品的生產、分配、流通、交換、消費等方式,完成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的所有活動均來自於對生存需求的渴望,生存需要驅動著人們的日常行為。
  • 萬俊人:馬克思及其社會倫理批判 | 馬克思主義與倫理學
    各位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專家,我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者。我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時候還客串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授的角色,因為有一位講「反杜林論」這門課程的教授病了,沒人頂課,當時主任急得不得了,我說:「您別急,我去。」他滿臉疑惑,結果讓他有些意外,我講得還算成功。我成功的秘訣是,把杜林「請出來」,然後再讓恩格斯批判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總是在杜林「缺席」的情況下,恩格斯一個人獨白式地批判他。
  • 社會生物學探求人性的方法論缺陷 ——論菲利普·基切爾的社會生物學批判
    不過這些批判經常負載著諸多源自學術左派的政治觀點與政治修辭,社會生物學家就此抓住了反擊的契機,他們在「科學自治」名義下表示,不應當根據在西方當代社會中流行的「政治正確性」(political correctness),先入為主地認為人性應該如何,然後再強行要求自然科學依照這種理想模式描繪人性。
  • 人性的局限性與可塑性——論菲利普·基切爾對社會生物學的人性觀批判
    摘要:社會生物學依循「威爾遜階梯」的總體思路,運用廣義適合度、進化穩定策略、博弈論分析等概念或方法來刻畫與界定人性。通過細緻分析,基切爾揭示了社會生物學在探求人性過程中犯下的一系列方法論謬誤,並在研究結論中混雜了大量迎合新右翼政治立場的階級偏見、種族偏見與性別偏見。
  • 論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思想
    在現代性批判的視野下,馬克思力圖實現對現代社會的總體性把握,注重考察物質生產因素和精神文化因素在現代性生成過程和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性原則是揭示現代性存在論基礎之前提,這種存在論基礎的澄清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來實現。藉助對現代性「資本」原則的透視,馬克思為我們完整地呈現出現代社會生活的面貌,最終完成現代性批判的理論建構。
  • 對馬爾薩斯人口論的批判與青年恩格斯的思想發展
    作者簡介:唐正東,南京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及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與他在歷史唯物主義時期從現實生產關係之矛盾性的角度所展開的批判不同,青年恩格斯在《大綱》中對馬爾薩斯的批判主要還是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入手的。這根源於他此時還無法正確把握競爭關係的現實生產關係基礎,因而在對馬爾薩斯人口論的批判深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 人性論
    《人性論》是休謨的哲學著作,寫於1732~1736年,全書3卷,1739年後分卷出版。第三卷「論道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其中第一章論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屬於倫理學的內容;第二章討論「人為的德 」——既是倫理學的內容,也是政治學的內容;第三章討論的是「自然的德」。《人性論》是休謨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對於人類思想史具有獨創性的理論貢獻。
  • 約翰·穆勒論功利主義:最大多數人的幸福就一定代表正義嗎?
    在此背景下,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 穆勒對法理學家—哲學家邊沁首次明確提出的功利主義基本理論進行了批判和修正,並將「消極自由」作為規則公平整合進功利主義,進一步完善了古典功利主義原理,奠定了經濟學的功利主義倫理框架。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是19世紀英國最負盛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評論家之一,於1806年5月20日出生於倫敦。
  • 功利主義——邊沁
    「快樂是生命和行動唯一可以想像的完全正當的目的」        到了近代由於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人們叢蒙昧主義解放出來,準球人性的解放,提出人的道德來自於人的感性,來源於人的自然屬性。利己主義、物質享受和現實的享樂是這個時期的口號。
  • 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術史研究方法論的四個維度
    如何培養成熟的階級意識,尋找革命主體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面臨的時代問題。這一時代問題反映在他們的理論研究上,就是反對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為以探求世界普遍規律和絕對本質的近代知識論哲學,主張通過揭示馬克思哲學革命的實質與意義,注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法和人的主觀意識作用的研究,從而形成注重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功能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
  • 論馬克思主義思維方式
    1845年以前,青年馬克思先後運用基督神學、費希特自我哲學、黑格爾辯證的絕對理念論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等四種具有世界觀意義的認識方法,先後把神的旨意、理性、抽象的人等實體性因素作為認識基點,來分析和回答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問題和人的解放及其發展問題,雖然在博士論文以及《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著作中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但沒有從根本上回答解決所研究的時代問題。
  • 邊沁及其功利主義
    由於當時封建殘餘和習慣勢力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工業資產階級要爭取自由貿易和自由競爭具必須為個人利益辯護,為個人牟利活動提供道義上的支持,邊沁高度認可個人權利的合理性,充當資產階級的辯護者,把有普遍的個人福利所組成的公共福利看作衡量個人和政府一切活動是都合理的最高準則,這裡所說的福利是公共福利,是社會上絕大多大數人的個人利益,並提出了政治上平等、博愛、自由和經濟上的競爭自由。
  • 《功利主義》讀書筆記
    因此,穆勒提倡的功利主義和邊沁的功利主義有很大的區別,這一點我們後面詳敘。總之,在穆勒的成長過程中,功利主義是他最重要的精神養料。但除了以邊沁為代表的意氣風發的改革者,當時的英國還有許多浪漫主義詩人,比如柯勒律治、拜倫、雪萊。他們對現代社會抱有負面看法,認為現代社會粗鄙、單調,對高尚、細膩的事物缺少領會。穆勒對這種看法產生了很大的同情。這方面大家可以參看穆勒的一本小冊子《論邊沁與柯勒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