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
先培訓後考試「優中選優」
17歲就能審校英語書、拿遍了各種英文獎項、沒畢業就被外交部相中……在眾多媒體的描述中,在李克強總理記者會上擔任翻譯的孫寧本就是一個英語「牛人」。能夠進入外交部翻譯室,都是外文底子相當好的一批人。「簡單地說,翻譯室的翻譯是層層選拔,給領導人做翻譯的人,更是優中選優。」一位外交部地區司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他們平時都很好相處,跟大家差不多。」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外交部會挑一些在入部考試中外語成績比較優秀的人,對他們組織培訓,然後參加考試,最後定下來誰會留在翻譯室。他剛進入外交部工作時,也參加過培訓。「當時我那一屆,法語和英語加在一起,也只有30多個人參加培訓。」他說,「每天學習,聽廣播,做交傳,一些一線翻譯會來傳授經驗,也會培訓熱點問題。」
翻譯室副主任許暉去年在與網友交流時說,翻譯室的幹部來源大多為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以女性居多。「全室平均年齡只有31歲,約80%的幹部年齡在35歲以下。女幹部佔全室總人數的大約70%。」
目前,翻譯室分為三個處,英文處、法文處和培訓處。培訓處是過家鼎擔任翻譯室主任期間建立的。「翻譯室女的多。不過,給領導人做翻譯,沒有考慮是男是女,誰翻譯得好誰就上。翻譯室選人的時候,女翻譯外形要求端莊、樸素、大方。」過家鼎說,「選拔翻譯,主要通過面試,看英文和法文水平、知識水平、口齒是不是清楚,外貌也會考慮一下。不過外貌一般沒什麼大問題,主要看發音怎麼樣,反應如何。」
練習
沒有「魔鬼」只有「訓練」
在公眾眼裡,從翻譯室走出來的翻譯都很「神通」,有傳聞都是經過了「魔鬼訓練」。
「什麼魔鬼訓練。這個提法不對,沒什麼神秘的,就是練習。上班時沒有筆譯和口譯的任務,就聽廣播,去練習。」過家鼎說,「大家坐在一起,輪流念稿子,剩下的人記錄、翻譯,然後互相評論,哪裡漏了,哪個翻譯得不好,應該怎麼翻譯。」過家鼎擔任翻譯室主任期間,不僅建立培訓處,而且與歐盟翻譯司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外交部每年可以派人去歐盟翻譯司免費進行同聲傳譯的培訓。「我們後來不斷去人培訓,每次為期半年,對同聲傳譯的提高很有利。」
中國駐冰島前大使王榮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外交部翻譯在兩點上可以做到:一是準確性,二是完整性。「外交部的翻譯實踐非常多,要不停地練。」他說。
工作
提前整理領導人常用詩詞
給領導人做翻譯,看似風光,實則背後辛苦。外交部翻譯室副主任許暉去年與網友交流時也提到,「翻譯室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有的同志一年要在外面出差100多天」。
「給主席、總理當翻譯,都選擇最好的翻譯。比如十八大,指定誰做翻譯,兩三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之前,這個翻譯就開始準備了。」過家鼎說,「像習近平主席出訪這樣的領導人出訪,會帶一個翻譯團隊。」
領導人講話,除了會說很多專業詞彙,有時還會引用古詩詞。這對於翻譯來說,是更高的要求。翻譯張璐2010年在母校外交學院講座時談到了準備總理記者招待會的經驗。她說,2010年為溫總理翻譯,她提前認真收集並學習了溫總理2003-2009年答記者問的視頻等資料。整理了總理以前在講話中所說過的所有古詩句和成語。張璐說自己在2009年一年裡多次跟隨溫總理出訪,經過多次翻譯之後,她對溫總理的講話風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對她在記者會上的翻譯有很大的幫助。
■ 領導人翻譯今何在?
傅瑩 曾在外交部翻譯室工作,曾經擔任鄧小平的翻譯。曾任中國駐菲律賓、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大使,亞洲司司長。傅瑩是新中國第二位女副外長,也是首位少數民族女副外長,是全國人大首位女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