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應該是和中華文明一樣歷史悠久的食物了。過去人們為了保存蔬菜,不變質,偶然間發現了這道人間美味。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方都有製作酸菜的妙方,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家家都離不開的酸菜,誰才是最正宗的。
「翠花!上酸菜!」
帶著大碴子的東北酸菜,美名響遍整個北方。
每逢白菜上市的季節,東北人都會買上百斤的大白菜製作酸菜。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白菜對刨,一層白菜一層粗鹽,用的是敞口的大缸,最上面壓一塊扁石頭,方便出水,填的水也是最普通的生水。
如同東北人的性格簡單粗放,但簡單粗放並不影響它的美味,酸脆爽甜。
整整一冬天,各式美味都離不開它。
殺豬菜
酸菜炒粉條、酸菜條子肉。
或者切絲,炸一個花椒油一嗆,一拌,也是非常好吃的。
一口罈子泡一切的四川
四川人吃泡菜很有一套,可以說是給我一口罈子我就能泡下一切。什麼青菜、豇豆、黃瓜、嫩薑、辣椒、蘿蔔……數也數不清。而且醃料也講究,加了花椒、大蒜、八角等好多調料,甚至母水也有說法。
而且演變出了許多著名的川菜比如由魚泡菜做成的酸菜魚。
肉沫酸豆角
每一種酸菜都有它的妙用,都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味道。甚至泡姜、母水也都能入菜。
潮汕酸菜最講究,大菜頭喝米湯
潮汕美食自成一派,喜歡的人甘之如飴,不喜歡的覺得寡淡無味,潮汕美食講究的是還原菜品本來的味道,但奇怪的是潮汕人也喜歡酸菜。
而且潮汕酸菜還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潮汕三寶之一,是烹飪潮汕菜最重要的食材。
潮汕人醃製酸鹹菜的製法與古人做菹基本相同。大菜收割後,一般都將老葉去掉,大棵的切成兩半,小的用整棵,略加曝曬,使其軟化,摻和食鹽裝進大缸,用大石頭壓緊。兩三天後,食鹽融化,大萊也壓出菜汁,再把適量的熱米湯澆進缸裡。以後每天都加澆米湯,直到菜缸有酸甜氣味散發,菜葉由綠變黃,便可以取出食用。這種醃製方法,能使醃菜色、香、味俱佳,風味誘人,惹人喜愛。
內蒙古的卜留克來自草原的味道
在人們的印象中,內蒙古人的日常就是手把肉、奶茶。其實內蒙古也有一道非常好吃的醃菜,叫卜留克。
強烈建議大家買來嘗嘗,實在是太好吃了。也許您吃遍了南北各地的酸菜,但卜留克您一定沒吃過,卜留克音譯自俄羅斯語,是一種和芥菜很像的根莖類蔬菜,北方人叫蠻荊,市場上賣的也非常的少,大多長在小興安嶺的森林裡。
醃製好的卜留克,微酸回甜,還帶點點醬香味,只需一碟小菜一碗清粥,已是人間美味。
雲南酸醃菜,老壇酸菜面捧紅的菜
不只是哪位大神偶然發現了它,有點酸……有點鹹……有點辣……有點臭……
雲南人靠山吃山,善於利用自然的美味,製作酸菜,蘸水都有一套。但是雲南的飲食,大部分人都適應不了,總覺得有股子怪怪的味道。
忘了從那一年起,突然冒出了一個老壇酸菜面,裡面帶著的一小袋酸菜,讓這種遠在雲南的味道傳遍了全國。
一種為當酸菜而生的菜
此菜名叫雪菜,也叫雪裡蕻,吃新鮮菜的沒有,就一種做法,醃酸菜。
安徽人說這是我們的安徽特產,四川人說這是四川特產,河北人也說了這是河北特產,總之似乎全國都有這種菜。
醃好的雪裡蕻,也自帶三道經典菜。
肉沫雪裡蕻、雪裡蕻炒黃豆、雪菜肉絲麵。
介紹了這麼多,到底哪裡的酸菜最好吃呢?最正宗呢?
自然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心頭好。
小編覺得四川的泡菜更勝一籌,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