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媽媽」改口叫「媽」,一字之差,暗示了寶寶3種心理變化

2020-09-03 萌媽經驗說

作者/萌媽

編輯/萌媽


孩子總歸會長大的,而許多家長到了這個時候,總會難以割捨,因為孩子到能獨當一面的時候,總是和依賴自己的孩子,所呈現出的&34;是不同的,而這種落差感也會讓家長感到短暫的不適應,就好像孩子慢慢地變成了大人似的。

李女士就有這樣的煩惱,自己上六年級的女兒,本來是叫自己媽媽的,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改口叫自己媽,而這種落差感也讓李女士有了擔憂,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像已經獨立了似的,離自己有些距離了。

當然,李女士的煩惱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一字之差,就暗示了寶寶三種不同的心理變化,當然,不單單是心理變化,在這裡,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變化?

孩子改口稱呼自己為&34;以後,其實可能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變化一:孩子的人格逐漸獨立

孩子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想通過一些行為和舉動來證明自己是個獨立個體,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比較成熟的舉動,比如說自己動手實踐,或者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完成事情,以此證明自己是可以不需要大人幫忙也可以生活的。

如果孩子已經發出這樣的信號,家長不如順其自然,讓孩子通過這樣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的話,有利於孩子以後的人格獨立培養。

變化二:孩子已經逐漸有自己的想法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再是那個只會聽媽媽的話的乖寶寶了,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會想變成一個小大人,不願被別人貼上是媽媽的小寶寶這樣帶有戲謔的標籤了,想讓別人認可他已經在長大了,因此也會改變對父母的稱號來完成一次自我的&34;。

變化三:親子之間的關係產生間隙

因為孩子已經有人格獨立的想法了,這時候家長想去控制孩子,或者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時候,孩子的叛逆心理會慢慢滋生,因為他們有了獨立的人格,就不願被人操縱或者使喚,即使是為他們好也是一樣的。

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切莫用強迫的手段逼迫孩子,否則只會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

由此可見,孩子如果開始叫母親&34;的時候,說明她已經開始想變成一個小大人了,因此,在這個階段的家長可以怎麼&34;孩子,讓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道路呢?

家長可以這麼做:

①讓孩子動手做自己&34;的的事情

對家長來說,孩子不管幾歲都是孩子,並不會因為他們長大而發生什麼改變,然而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畢竟孩子終歸會長大的,因此在孩子已開始有想變成小大人的苗頭的時候,大人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事情。

比方說自己穿衣服和吃飯,或者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活,通過這樣的姓氏讓孩子逐漸知道自己份內的事情要自己做,甚至還可以幫助父母完成工作。

②與孩子理性溝通

如果孩子已經生出想當小大人的念頭,那麼家長要知道這個時候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要趨於理性化,千萬不要用命令或者其他強迫的姿態,否則孩子會逐漸萌生叛逆的想法,屆時可能因此和大人吵架,或者繼而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

因此,當孩子長大的時候,家長自己也要跟著成長。

結語:

當孩子已經想成長的時候,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這說明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保護,已經可以慢慢走出父母的庇護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了,這個時候家長千萬要懂得放手,這樣才不會影響孩子&34;。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從叫「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01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暗示著3個心理變化貝貝10歲之前,每次媽媽學校接他放學,他都會撒嬌地撲到媽媽懷裡即使這樣,每次回味被孩子喊"媽媽"的日子,貝貝媽心裡難免有落差。對於這件事,不僅媽媽心理會有變化,其實孩子的心理變化也不少。
  • 孩子從叫「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34;,而是變成了似乎沒有多少感情的&34;,媽媽們也許難免有些失落:是孩子不愛自己了嗎,還是孩子變懶了?孩子不叫&34;改叫&34;,一字之差,暗示著3個心理變化貝貝10歲之前,每次媽媽學校接他放學,他都會撒嬌地撲到媽媽懷裡,甜甜地喊上一聲&34;。
  • 孩子從「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卻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文/山爸爸育兒記「媽媽」可以說是世界上我們最親近的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稱呼卻也發生了變化,當孩子從「媽媽」改叫「媽」的時候,一字之差的變化,給人感覺卻不同,那麼「媽媽」和「媽」到底有什麼區別?又暗藏了孩子哪些心理變化?
  • 孩子突然從「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暗示孩子心理發生變化
    >,這是因為孩子的同學,都逐漸開始改變對媽媽的稱呼,而孩子為了想要證明自己長大了,也會隨波逐流改變自己的稱呼,開始不再叫「媽媽」而改口為「媽」。開始學會獨立雖然「媽媽」和「媽」之間僅有一字之差,但是這也代表孩子長大了,性格也逐漸趨於成熟,這時候家長就應該改換種眼光看待孩子,學會適當放手。
  • 從「媽媽」到「媽」,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暗含了孩子的心理變化
    今日話題:從「媽媽」變成了「媽」,看似一字之差,但你知道它意味著什麼嗎?地球上有著成千上萬種語言,但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媽媽」這個詞,代表的意義都是一樣的,那是一種最偉大最深沉也是我們最無法割捨的愛。試想,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不再喚你「媽媽」,而是直接稱呼你為「媽」,你是否會心頭一震?
  • 孩子由叫「媽媽」到「媽」,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心理變化卻很大
    不是的,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不同的心理時期,而不同的心理時期就會有不同的外在表現。當孩子的稱呼發生變化的時候,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孩子的心理正在悄悄地發生很大的改變!這樣簡單的語氣中,其實更多是孩子的「反抗」與「回應」,他用自己的獨特語言,告訴父母,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弱小而稚嫩的孩子。所以,當你聽到孩子突然不再叫「媽媽」而是叫「媽」的時候,驚訝之餘也不要過分擔心,因為孩子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隱藏著孩子三個心理變化
    兒子前兩天突然叫我「媽」,而不是媽媽,第一次聽到時,我愣了一下;第二次聽到的時候感覺有點心酸;第三次的時候我發現是孩子在耍調皮,因為每次他叫我「媽」的時候都是用方言叫的,叫完後就咯咯咯地大笑起來了。相反,一聲「媽」,給人似乎就沒有那麼溫暖的感覺了,並不是說叫聲「媽」就是沒有愛了,只是總覺得讓人有種距離感。
  • 孩子從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體現孩子3個心理變化
    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個小調查,問的是:孩子叫「媽媽」和叫「媽」有區別嗎?被孩子這樣叫,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們不妨先看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樊文花念佛:「我女兒平時叫我媽媽比較多,叫媽的次數並不多,只有幾次,而且都是我和她鬧矛盾,她發脾氣的時候才會氣衝衝地叫媽。感受嘛,倒沒什麼不一樣,或許是女兒只有在生氣的時候會這麼叫吧。」
  • 孩子從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體現孩子3個心理變化
    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個小調查,問的是:孩子叫「媽媽」和叫「媽」有區別嗎?被孩子這樣叫,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們不妨先看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感受嘛,倒沒什麼不一樣,或許是女兒只有在生氣的時候會這麼叫吧。」@庫克維爾:「我兒子只有淘氣的時候會叫我媽,不然就叫老媽,每次叫完就看著我咯咯笑,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兒子覺得好玩,就嘗試這樣叫。我平時聽慣了兒子叫我媽媽,突然來一句媽或者老媽,還真有點不習慣。」
  • 當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孩子的4個隱藏心理變化,不能忽視
    「媽媽」這個詞應該是很多寶寶最先學會的一個詞語,小時候乖巧地跟在我們身邊「媽媽」「媽媽」叫的小娃娃,不知道什麼時候,對我們的稱呼從「媽媽」到「媽」的轉變,很多家長都不以為意,其實這裡面還真的蘊含了孩子的4個隱藏心理,家長不能忽視。
  •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僅一字之差,卻暗藏著孩子的心理變化
    稱呼從&34;變成&34;,僅一字之差,卻暗藏著孩子的心理變化剛生完寶寶,我們每天都在盼著孩子可以開口喊爸爸媽媽,有些家長聽到孩子喊自己後,眼淚直接就流出來了,那種激動的心情一直忘不掉。媽媽這兩個字是大部分寶寶最先會說的,奶聲奶氣的一聲真的會讓自己的心融化。
  • 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媽」,說明心理發生變化,家長別忽視
    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了「媽」,讓不少父母感到些許失落。有調查認為,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由「媽媽」改口為「媽」,這種現象已經是屢見不鮮,雖然只省略了一個字,但你知道孩子對父母稱呼變化意味著什麼嗎?
  • 孩子從叫「媽媽」改喊「媽」,一字之差,包含著孩子三個心理變化
    說來也神奇,「媽」這個字的發音在大多數地區都幾乎是一樣的,對於小孩子來說,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學會的的一個發音,而這簡單的一個發音卻讓所有的母愛都值得。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孩子在小時候的都是叫「媽媽」,而長大後卻更多的是叫「媽」,雖說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聽起來卻怪怪的。
  • 孩子從叫你「媽媽」變成:媽,有4個隱藏的心理變化,不能忽視
    從什麼時候,小時候跟在你身後,甜甜的叫「媽媽」的孩子,開始叫你「媽」。孩子從叫你「媽媽」到「媽」,難道就只是少了一個字?難道只是為了省事?其實這個變化中,隱藏著4個心理變化,作為家長真的不能忽視,因為這也預示著你的教育方式,應該產生變化了。
  • 孩子從"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卻蘊含孩子3個內心變化
    ,雖然說只有一字之差吧,意思也很相同,但是相信許多寶媽對於這點細節還是很在意的。朋友反應了過來,因為她自己也是稱呼母親為"媽",而不是"媽媽",而且她已經想不起來是從何時開始從媽媽改叫媽的了。
  • 從「媽媽」到「媽」,雖一字之差,卻暗示了孩子3大心理變化
    ,但是等到我們年齡稍大之後,就不會再追著媽媽大叫,稱謂換成了「媽」。那麼從媽媽再到媽,僅僅是一字之差,究竟又暗示著什麼呢?,究竟暗示了什麼?作為一個已經當媽了的人,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我就深有感觸。小的時候孩子還是個小不點,每次下班回來,孩子都會直接往我身上撲,然後非常輕易的對我喊著:「媽媽,媽媽,我想你了!」那時候覺得雖然說工作很累,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 從「媽媽」到「媽」,雖一字之差,卻暗示了孩子3大心理變化!
    說到「媽媽」和「媽」,這看起來就不過就是一句非常簡單的暱稱罷了。畢竟「媽媽」和「媽」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但是有不少父母卻對於這個稱呼,其實是非常看重的。那麼從媽媽再到媽,僅僅是一字之差,究竟又暗示著什麼呢?一字之差,究竟暗示了什麼?
  • 從「媽媽」到「媽」,雖一字之差,卻暗示了孩子3大心理變化!
    文|全文共153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說到「媽媽」和「媽」,這看起來就不過就是一句非常簡單的暱稱罷了。畢竟「媽媽」和「媽」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但是有不少父母卻對於這個稱呼,其實是非常看重的。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喜歡追在爸媽屁股後面,在媽媽的耳邊呼喚著「媽媽,媽媽!」,但是等到我們年齡稍大之後,就不會再追著媽媽大叫,稱謂換成了「媽」。那麼從媽媽再到媽,僅僅是一字之差,究竟又暗示著什麼呢?
  •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看似一字之差,實際是孩子悄悄長大
    文|麒麟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朋友楠楠突然一臉憂愁的對我說:「你知道嗎,這幾天孩子對我的稱呼變了,以前都是叫媽媽,現在開始叫我媽了,我的心裡還真有些不是滋味」。確實,對於做媽媽的人來說,這看似一字之差的稱呼,仿佛拉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失落。不過,孩子對媽媽的稱呼也不是說變就變的,當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實際是孩子在悄悄長大。
  • 孩子對你的稱呼,由「媽媽」變為「媽」,暗藏幾種心理變化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就算是再嬌弱的女孩子,在聽到寶寶叫出「媽媽」後,也會開始變得堅強,也就是為母則剛。因為我們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變重了,之後的生活即使再艱難困苦,只要寶寶幸福快樂,就是母親們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