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紙紮,時常會讓人忌諱,或許因為它是傳統喪葬祭祀用品,在我們的文化價值觀裡是陰森晦氣的。
但事實上,紙紮又名「糊紙」,是一門集合扎竹、剪紙、裱糊、彩繪、紙塑等功夫於一體的傳統工藝,從北宋就開始盛行。
今年6月,法國人用中國紙紮,在艾菲爾鐵塔附近的凱布朗利博物館辦了一場名為「極樂天堂」的藝術展,還被法國的藝文指南雜誌評為「今年夏天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展覽上除了傳統中式靈厝、阻嚇惡靈的「大土爺」、龍頭獅頭等這些傳統紙紮之外,還有西式別墅、中式茶樓、紅酒西餐、火鍋點心、 懷石料理、韓國石鍋飯……裡面的一桌一凳、一碗一筷都精緻得像實物,飯菜料理比自助餐還豐富。
更讓人驚訝的是,展覽上還有最新款的電子產品、洗衣機、電視等實用家電;奢侈品衣服、鞋子、包包等時尚單品,簡直就像陰間百貨商場一般。
策展人名叫朱利安,他被紙紮這一來自東方的古老傳統深深吸引。當他得知這些紙紮最後要燒掉,送給離世的親人朋友時,讓他覺得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想法很浪漫。在他看來,中國人燒紙是為了讓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過得幸福,為了完成他們生前未了的心願,更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
紙紮與古代墓葬的殉葬俑的發展演變息息相關,最早的殉葬品都是用活人活物,後來人們意識到這種行為太過殘忍,最終人殉得以廢除,改以像人的俑陪葬。
在傳統道教儒家文化,以及外來的佛教文化的融合下,中國的喪葬與祭祀用品也出現新的形式。在造紙術成熟以後,紙張被廣泛運用到民間日常生活中,到北宋時期開始流行燒紙俑、紙馬,從此紙紮成為喪葬習俗藝術之一,遍及中國各地。
生者通過火化喪葬紙紮傳遞給死者的無限情義,讓法國人覺得相當浪漫。展出物品中的紙紮靈厝,也被這座博物館作為了永久收藏。
活著的人將人世間的衣、食、住、行及奢華的生活用品製成紙紮,焚化給逝去的親人,這種飽含對逝者無限追思與感恩的儀式與物品,感動了許多法國人。
誰不曾嚮往在往生之後,仍繼續享受在人間擁有的幸福?對於中國傳統民間文化而言,紙紮祭品的功能即在於此,透過火化傳遞給逝者,可以確保他們在陰間仍享有舒適的物質生活。
此次《極樂天堂》展覽從紙紮祭品的製作技術,到紙張象徵的意義,探討這種文化傳統的根源,並展現其在當代的變化,從而向這些神秘而詩意的作品致敬。
展覽中一座半人高的中式靈厝,是吸引最多人停下腳步觀賞拍照的展品。靈厝即「冥宅」,(閩南語中「厝」意指宅屋),是由臺灣傳承四代的百年紙紮老店「新興糊紙店」製作。
紙紮靈厝有精細的雕花與龍為裝飾,一磚一瓦都是手工製作。在傳統的靈厝裡,還會置放逝者的紙糊肖像以及厝契(房產證明),另有財產清單標明家人親友所給的金錢總額,以避免祭品被餓鬼所盜取。
而靈厝無論正面做得多精緻,背後都是空空地露出竹架。這種「有前無後」的設計就是要人們直面死亡,不要回頭,要向前看。
除了靈厝,還有中元節奉祀常出現的「大士爺」(尊稱為普渡公)。
民間傳說「一個人往生之後,若沒有親友替他舉行喪葬儀式又無人供俸,則可能變成餓鬼。這些危險的魂體通常會在陽世之人的夢裡作怪,帶來災難與病痛。」每一年中元節的紙紮和祭品,便是為了安撫這些孤魂野鬼。
在傳統奉祀中,「大士爺」就是傳說負責嚇阻孤魂野鬼的神靈,在農曆七月普渡之後焚化,他會將那些遊蕩的亡魂帶往地獄或天堂。
除了傳統的紙紮樣式,展覽中還出現了由臺灣「Skea天堂紙紮」製作的新型現代化生活的紙紮。
這家不是什麼百年老店,而是幾位20來歲的年輕人在2007年開的店。他們不做紙僕人、渡河橋、中式老宅這些傳統的紙紮,而是做最新款的手機相機、時裝奢侈品、環球美食等等,按照客人的意願把當下生活還原出來。
店裡第一件產品,是老闆韓小豔給自己外公做的日式溫泉旅館。
老闆說自己的外公生前一直很想去日本的和式旅館住一住,泡泡溫泉。而大家總跟他說等身體好點了就去,但最後心願未了他就走了。為此,老闆兩天兩夜沒睡,為外公做了一個帶露天溫泉的兩層小旅館,以幫助外公還願。
滑開旅館的木門,在榻榻米上有個小木桌,桌上放著外公愛玩的骰子和撲克。飯桌上有刺身,外公在夢裡告訴她想吃。床上的被子是真的布,上面的花紋就是外公生前被單的樣子。
外婆看著紙屋裡的每個角落,幾個月來總是在哭的她笑了。然後笑著,把這座紙旅館燒去給外公。
就從那一刻,老闆決定,要盡力把每件紙紮做得比實物還精緻。這不僅是圓亡者的心願,更是幫生者還原那份回憶,仿佛逝去的親人還在身邊,讓他們帶著這份回憶和思念,笑著活下去。
一些法國人在看過《極樂天堂》展覽後,都表示很訝異:「怎麼能用紙張將房子、物件做得這麼像,而且最後是要燒掉,送給自己逝去的親人朋友,並相信這樣可以帶給往生者如同在人間時享受的樂趣,甚至是一圓在世時未盡的心願。」對他們來說,這種行為實在是太藝術太浪漫了。
「千軍萬馬一張紙,萬丈高樓一支竹」,過去的匠人將如此簡單的材料,運用糊、繪、剪、折、雕、塑、寫等技藝,加以整修和裝飾,形成一件壽命短暫卻細緻逼真的立體物件,寄託著宗教的信仰,又或是生者對逝者的思念與祝願。
但紙紮,又不應該僅僅是摻雜宗教和死亡色彩的祭祀品,它還應該被視作擁有無限創作可能性的民間藝術,值得更多人的正視和欣賞。
文章素材來源旅客草堂,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聲明: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