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百萬的產後盆底肌康複課程

2020-12-22 李明威運動康復

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後去複查的時,大都會被醫生要求做盆底肌恢復訓練。對於第一次生孩子的寶媽會疑惑盆底肌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骨盆肌肉鍛鍊?盆底肌做與不做修復會有什麼後果?

可以從上面小視頻看出,我們的骨盆負責支撐和穩定,肌肉負責牽引和傳動,骨不正則不穩,需要肌肉加倍牽引鞏固,肌肉累了便緊,越緊越乏力,然而媽媽們在剛生完孩子的時候,骨盆一下子從緊張變為鬆弛,所以產後媽媽們的骨盆,盆底肌,腹直肌三大塊一定要引起重視!

為什麼必須進行盆底肌肉修復?

首先,盆底肌肉不止是肌肉,而是像一張控制女性膀胱的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和直腸等器官都被這種「網」緊緊懸掛著,以保持它們的正常位置和發揮它們的功能。一旦網變松,母親的許多器官和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因此,盆底肌肉非常重要。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盆底肌肉都會變得鬆弛,自然分娩會更加明顯,年齡越大越明顯。如果盆底肌肉鬆弛,它會對身體產生很大影響,會使陰道鬆弛,並會嚴重影響夫妻的性生活。它還會導致壓力性漏尿,小便失禁可能是由打噴嚏引起的,也很容易引起各種婦科疾病。在嚴重的情況下,它還會導致子宮和其他器官功能的喪失。

因此,盆底肌肉必須在分娩後修復。

今天一套以盆底肌修復初級訓練為主的動作,對於產後媽媽們身體的恢復效果是非常好的,產後42天就可以練習了喲!學會下面這些動作並堅持練習下去,你就能重返少女身材!

1. 呼吸練習,每天早晨起床之後練習10分鐘,可以排除體內濁氣,全身通透。

2. 大腿內側夾球練習,配合著呼吸可以很好地找到盆底肌發力的感覺,對腹直肌的修復作用也是棒棒噠!20個位一組,每天做3-4組,鍛鍊2周。

3. 仰臥開合髖,仰臥位,屈髖屈膝,吸氣的時候髖打開,呼氣盆底肌和大腿內收肌收縮使雙腿併攏,停留2秒。重複進行,15個為一組,做2-3組。

4. 側臥屈-伸膝,側臥位,屈髖屈膝,保持骨盆的穩定,移動大腿,做屈伸膝練習,12個為一組,做3-4組。

5. 卷骨盆臀橋,仰臥位,屈髖屈膝,先做骨盆的後傾捲動,再用臀大肌收縮的力量帶動軀幹椎體一節一節捲起來,15個為一組,做3組。

6. 跪姿伸髖,全網最火的產後修復動作,提高內核心力量,提高骨盆穩定性,增強腹部肌肉力量,15個一組,做3組。

7. 瑜伽球輔助練習,可以增加脊柱靈活性,提高骨盆穩定性,12個一組,做3組。

以上動作堅持鍛鍊,2周之後,你會發現肌肉不那麼松垮,身體輕盈了很多,身材也會恢復哦!

相關焦點

  • 產後恢復重中之重:盆底肌康復
    小李的閨蜜順產後盆底肌受損嚴重,為了不重蹈她的覆轍,小李毅然選擇了剖腹產。可產後檢查後醫生依然告訴小李盆底肌損傷嚴重,需要做盆底康復訓練。她滿腹疑問,為什麼不是順產,盆底肌依然受到損傷了呢?  「只有順產才會對盆底肌造成損傷是個誤解。」
  • 產後為什麼要做盆底肌康復?
    懷孕期間因一個叫著弛緩性因子的荷爾蒙的作用引起骨盆擴張,產後寶寶出來之後,骨盆達到最鬆弛的狀態,另外子宮也是下垂狀態所以如果不及時有效地收緊的話,情況嚴重的話,有時會出現無法行走,恥骨聯合分離,出血不止等症狀,產後容易發生的小便失禁,便秘,腰痛等負面症狀。另外盆底肌鬆弛也會造成肚子大又松。所以產後要開始做盆底肌康復鍛鍊,黃金期是產後42天到半年。
  • 產後康復別只顧美 盆底肌修復很重要
    生育是大事,產後媽媽們的身體康復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大齡二孩媽媽,產後身體全面恢復非常關鍵。產後42天是媽媽們身體康復治療的黃金期,產後康復基本是三個方面:盆底肌修復、子宮復舊和形體恢復。很多產婦生育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恢復形體,儘快瘦下來,對產後盆底肌修復則較陌生。其實,盆底肌修復對於健康來說非常重要,而且盆底肌修復除了在醫院接受康復治療外,很多動作是可以在家自行練習的。
  • 產後媽媽,可別忘了盆底肌的康復訓練。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媽媽的盆底肌都會因為懷孕的重擔而鬆弛,如果在順產的過程中發生撕裂或側切的話,同樣會使盆底肌受損傷。盆底肌受損,可能會導致媽媽陰道壁膨出、漏尿,甚至子宮脫垂等產後問題,有些媽媽可能打個噴嚏就會尿尿。這不僅影響新媽媽的身體健康,也影響媽媽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要來說說,盆底肌的康復訓練。
  • 產後漏尿、陰道鬆弛、盆底肌…產後康復手法把它「緊」回來.
    雖然這些小症狀不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出大問題,但隨著年齡增大、激素水平下降,最終影響盆底的陰道、尿道、腸道三大功能器官,使日後的生活質量逐漸下降。下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肌肉是產後必須抓緊要恢復的?盆底肌、腹橫肌、膈肌等構成了我們的核心肌群,膈肌處在核心肌群頂端;盆底肌則處在核心的最底端。當盆底肌受損時,整個核心肌群就會出現「缺口」。
  • 產後康復,盆底肌有多重要?
    今天帶大家一起學習關於產後盆底肌這些事~幫您擺脫那些尷尬!懷孕對盆底肌的傷害是一定的,但很多女性產後檢查身體時卻很容易忽視對盆底肌的檢查,當時未出現什麼病況和不適,但對以後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盆底肌治療的時間比較長,當出現問題時就更不好解決了。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盆底肌康復有什麼好處?
    出現這些現象,其實是盆底肌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盆底康復訓練。下面就跟美媽咪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盆底? 盆底的範圍比較廣,從盆腔腹膜一下到會陰皮膚的全部肌肉筋膜層,由上而下依次為:腹膜、盆內筋膜、盆隔、尿生殖膈、肛門外括約肌以及尿生殖肌群淺層。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恢復從盆底肌開始,盆底肌修復怎麼做
    這裡的「養」就是指產後康復。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盆底肌如何修復? 從孕期到生產,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理變化過程,產後康復對於寶媽來說,它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一樣重要,產後康復不僅是恢復媽媽們的身材,更是生理功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 什麼是盆底肌?
  • 產後盆底整體康復
    因此,產後就需要通過自身或外界的幫助讓新媽媽儘快得到康復,此文就與大家談談從哪些方面幫助新媽媽更快、更有效地恢復骨盆底。文章導讀盆底肌的相關解剖、功能妊娠期盆底肌發生的主要變化樹立產後整體康復理念一、盆底肌的相關解剖與功能骨盆(圖1)位於身體的中心部位,盆底肌(圖2)是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它處在前方的恥骨、後方的尾骨和兩側的坐骨結節之間,像拖住盆腔器官的「吊床」,在會陰肛門處託起尿道、膀胱、陰道、子宮和直腸等盆腔器官,從而維持陰道緊縮度,增進女性的性生活快感,行使排尿
  • 產後盆底康復治療不能等
    產後盆底康復治療不能等 原標題: 專訪嘉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教學護士長葛霖北醫三院護士長葛霖進一步介紹,產後盆底損傷如不儘早幹預治療,以後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和婦女性功能障礙等疾病。更值得注意的是,盆底康復訓練如果方法不當,會適得其反。葛霖強調說,不能盲目做提肛運動,如果做得方法不正確反而會加重臨床表現。
  • 產後恢復子宮、盆底肌、腹直肌......收好這份康復時間表
    別急,產後瘦身不是吃得少,而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時間」——也就是抓住康復黃金期!產後42天~6個月02 盆底肌康復懷孕後,隨著腹中胎兒的生長,子宮不斷增大,腹壓增加,以及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使得盆底肌鬆弛,再加上分娩過程中,部分的盆底肌也會受到損傷。
  • 老婆,去做盆底肌康復吧
    可是,老公們真的懂盆底肌康復嗎?女人產後為什麼必須做盆底肌康復呢?由於盆底肌支撐著子宮,孕期肚子越來越大,長時間壓著這塊肌肉,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退,這就是慢性損傷,體重增加越多,對盆底肌損傷可能就越大。分娩時鬆弛激素釋放,產道擴張,產道撕裂或者會陰側切,這是急性損傷。
  • 盆底康復——產後女性的必修課
    為什麼產後我的性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剖宮產也需要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嗎?哪一種慢性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常見? 盆底肌的重要作用 盆底肌就像吊床一樣的承託和支撐著我們的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由於女性的陰道,尿道、直腸從盆底肌肉中貫穿,所以盆底肌還有控制排尿,控制排便,託起盆腔組織結構,維持陰道緊縮度,增進性快感,保持女性美麗體形等功能。
  • 產後康復鍛鍊,有關盆底肌恢復的運動需要這樣做
    平時周圍很多產後的朋友都會諮詢關於產後怎樣更好的恢復身材,怎樣減肚子的問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恢復好的身材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產後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更應該引起寶媽們的重視,那就是盆底肌損傷鍛鍊恢復的問題。
  • 產後盆底康復是不是個「坑」
    盆底康復是不是一個「坑」?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婦科中心副主任孫智晶教授從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多年,來聽聽她對此的見解。1半數成年女性有盆底疾病要了解盆底康復,首先得明確盆腔和盆底肌的概念。盆腔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涉及的症狀也是多種多樣的,往往診治時需要多學科合作。
  • 產後腰疼背痛,不能坐,如何修復盆底肌?
    產後腰疼背痛,不能坐,如何修復盆底肌?有時一大笑就漏尿,夫妻生活也不和諧,整天悶悶不樂,產後42天來我們盆底康復中心就診,經醫生診斷為:盆底肌會鬆弛造成產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今天,咱們就一起了解一下盆底康復的那些事。生完孩子盆底肌會鬆弛?妊娠和分娩是產後早期盆底肌損傷的公認的主要危險因素。
  • 產後盆底康復是不是個「坑」?
    半數成年女性有盆底疾病要了解盆底康復,首先得明確盆腔和盆底肌的概念。盆腔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涉及的症狀也是多種多樣的,往往診治時需要多學科合作。總的來看,順產與剖宮產相比,對盆底的考驗更大,但由於剖宮產對身體還有其他的影響,我們不能為了避免盆底可能經受的考驗而選擇剖宮產。盆底康復有必要做嗎盆底康復主要是指盆底肌的康復。
  • 如何避免產後子宮脫垂?盆底肌康復是關鍵
    什麼是子宮脫垂要講子宮脫垂,先得從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說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又稱盆底缺陷,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等。比較多見於產後。你真的子宮脫垂了嗎?有沒有感覺小腹脹痛或者是感覺到有球形物從陰道裡出來?常常感覺到腰骶酸痛?陰道分泌物增加?咳嗽、大笑或者體勢用力時容易尿失禁或者經常排尿困難?腹部有下墜感、腰酸、便秘、腸脹氣或大便困難?總之感覺肚子裡器官個個都在鬧情緒?如果以上現象你回答肯定的為多數,那你就真的可能子宮脫垂啦!
  • 二胎媽媽產後漏尿、子宮脫垂,先平盆底肌康復治療效果好
    聽完張女士的陳述,郭大夫先為其做了婦科檢查,發現她陰道前後壁中度膨出,子宮Ⅱ度脫垂,建議張女士做盆底肌康復治療WINTER先平盆底肌康復治療張女士在我院進行了一個療程的盆底肌康復治療,現在一點下墜的感覺都沒有了,咳嗽打噴嚏都不漏尿了,效果特別好,準備繼續預約第二個療程的盆底肌康復治療。
  • 產後盆底肌肉的功能評估及康復治療
    妊娠和分娩是PFD的首要原因,盆底肌力在產後6-8周下降最明顯,產後尿失禁的發生率約15%-40%,糞失禁發生率為1%-5%。因此,產後早期盆底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