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醫生的一天
婦產科醫生每天是怎麼上班的?來看看我們的一天。首先發言的是昨日24小時ON CALL的值班醫生,望聞問切可知昨夜的情況,如果她精神抖擻,神清氣爽,昨夜肯定一夜無殊,運氣不錯,如果她神疲乏力,髮絲凌亂,兩眼無神,不用猜了,肯定夜班之神沒有眷顧,急診不斷,兵荒馬亂,一夜無眠。
-
節後的門診大廳堪比春運!醫生一天看上百個病號
一天看上百個病號跑著去廁所「醫院怎麼到處都這麼多人啊。」2月13日上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門診大廳內,到處擠滿了排隊掛號或者繳費取藥的人群,幾乎每個診室門口都有大量等待就診的患者。而這種情況從正月初六就開始了。
-
被感染的感染科醫生,站起來的903隔離病房
這是一家綜合醫院,沒有單獨的發熱隔離病房。日常,感染科就是李華帶著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負責。去年12月下旬,武漢的醫療行業傳出,有華南海鮮市場的人患了不明肺炎,肺部磨玻璃樣,提醒醫生警惕。李華開始注意這一病情。聖誕節前一天傍晚,臨下班前,門診來了個發熱病人,47歲,是華南海鮮市場的送貨工,說胸悶、氣喘、發熱症狀已出現兩三天。
-
門診不能輸液就住院?醫生是這樣回答的
停止門診輸液近日,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下發《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於規範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9月1日起,全區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以及所有民營醫院全面停止門診輸液,兒科、急診以及門診靜脈全麻等輸液除外。其中,門診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病發病有53種。那麼,停止門診輸液是不是就得住院輸液呢?
-
與時間賽跑的人:新生兒科醫生的一天
圖為醫生正在救治早產兒。重慶市婦幼保健院供圖中新網重慶8月19日電 (蔣鑫燕 向雅詩 韓璐)「火爐」重慶的夏天,從清晨七點開始。此時,城市忙碌的人群還未完全醒來,但重慶婦幼保健院醫生們已經穿好白大褂,準備開啟一天的工作。
-
收治住院病人醫生可獲提成
據舉報人稱,該院門診醫生開單收治一個住院病人可獎30元,院方則表示,羅湖區衛人局已經叫停了這一試行方案。 胸外科搶了普外科的手術? 針對此次醫療事故,羅湖醫院一名內部人士稱,8月7日,為女患者實施的是甲狀腺瘤(良性)手術,甲狀腺方面的手術早就劃入普外科,由普外科來做。但是胸外科或是因為病人少,也從事了甲狀腺手術。
-
主任醫生、副主任醫生和醫生到底有什麼區別?4點道出了現實!
我們姐今天一起來看一下關於醫生的那些事,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醫師是從醫之後不同的三個職稱。主任醫師的技術職稱比副主任醫師高一級,副主任醫師比主治醫師高一級。1、級別不同。主任醫師是當前醫生職稱中的最高級別,屬於正高級別,是正教授級; 副主任醫師居屬於副高級別,是副教授級; 主治醫師在副主任醫師之下,為中級職稱級別,是講師級。2、工作重點不同。住院部的住院醫生和主治醫生要具體負責病房和患者,主任醫師不負責具體病人,定期進行大查房。
-
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區別在哪?到湘潭市中心醫院看看
原標題:湘潭市中心醫院全科醫生的一天2016年以來,隨著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的不斷推進,在綜合醫院設立全科醫學科和全科醫學門診的重要性越發突出。2017年1月,湘潭市中心醫院在全省率先成立獨立建制的全科醫學科。
-
首都兒研所:一位兒科醫生的一天
近期,全國很多地方的兒科面臨「崩潰」,甚至停止了急診和夜間門診,對此,家長抱怨看病難,醫生抱怨壓力大。未來,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也成為社會相關層面的熱點話題。近日,界面新聞記者隨機跟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呼吸內科的一位門診醫生,她所經歷的這最尋常的一天,折射出兒科醫生的壓力以及兒科醫生資源所面臨的短缺困境。
-
青年醫生吳迪:醫生要敢於面對生命之重
31歲的吳迪作為北京中醫醫院骨科的青年醫生,每天都忙碌在臨床一線,「奔跑」在手術臺旁,成為與生命賽跑的「馬拉松」選手,為的只是換得患者的健康,看到患者的微笑。由於骨科的特殊性,在完成病房患者管理和門診工作的前提下,醫生們更需要完成骨科手術這項艱巨任務。每天早晨7點,北京中醫醫院骨科全體醫護人員就已經陸續到崗,7點20分開始晨交班。
-
二級醫院兒科病房曾反覆開關 醫生短缺價值難以體現
簡易兒科病房開設了近4年後,到了1998年,距離僅數分鐘車程的東方路上開出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一家三級甲等的兒童專科醫院。浦南醫院兒科的門診量、住院量急速下降。有時,病房甚至一位患者都沒有。 1999年,劉衛東開始擔任浦南醫院院長,出於「錯位競爭」考慮,醫院決定暫時關掉兒科病房,讓路給老年科。
-
「啞科」醫生不好當 走近兒科醫生
姜紅解釋,患兒的病症各有特點,需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醫生要用計算器對各種營養指標「精打細算」。 除了照顧住院病人,姜紅還盯緊出院患者的隨訪工作,定期了解其營養和發育狀況。為此,姜紅專門建立了一個微信群。目前已有50—60名家長加入,姜紅每天都會回復家長的問題,並傳授餵養、康復訓練方面的知識。「有好幾個孩子送進來時的症狀差不多,家長在這個群裡會互相打氣、交流經驗,情緒得到宣洩。」
-
附一醫新院周六周日門診不休了 醫生排班表收好不謝
自附一醫新院投入使用後,門診和住院人次逐年遞增,去年醫院門(急)診總量達419萬人次。據附一醫門診部負責人介紹,由於新院門診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所以每周一都是該院的就診高峰。為削減高峰期就診量、填充峰谷期就診量,該院多年前就在老院推出周末門診,目前周六日均門診量為2837人次,周日日均門診量為1887人次。
-
兒科門診的「小丑醫生」
紅鼻頭、彩虹頭髮、大框眼鏡……萌萌噠的「小丑醫生」出現在大坪醫院兒科門診的大廳和病房,他們用誇張的裝扮、有趣的小玩具一掃兒科門診裡緊張的氛圍,用幽默和童趣為患兒開出了一張張「快樂處方」。 479
-
上海一家醫院規定住院醫生不準結婚,為何這樣要求?
連日後名聞天下的燒傷巨擘史濟湘,進入廣慈醫院外科的第一年也是不拿薪水的實習住院醫生。住院醫生只許睡6小時,不準結婚外科歷來重視住院醫生培養。這些看似過高的要求確保住院醫生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白天查房、手術、寫病歷,晚上在病房或圖書館看書。值班醫生要兼管病房和急診。傅培彬要求急診值班的醫生,第二天必須到病房查房,看看自己昨天收治的患者,診斷處理是否符合,有無遺漏重要體檢和重要檢查,這樣住院醫師的業務能力提高很快。
-
臺灣醫院進南京推動醫改 醫生半天接診五名病人
這裡的每一間診室門口,都貼著醫生和護士的名字。剛到診區,就有一名護士微笑著迎了上來,「請問,您是看哪位醫生的?」記者看著掛號單上寫著醫生的名字,就把掛號單遞給了護士。她拿過掛號單看了看說,「請跟我來。」在她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呼吸內科的診室。醫生也微笑著向記者示意,「請坐。」這個時候,導診護士退了出去,並把診室門帶上了,在外面等候的病人看不到也聽不到診室裡的問診情況。
-
獨家丨患者圍毆北大醫院婦產科醫生 事發近一月後醫生仍在住院
北京警方於10月13日晚發布通報稱,產婦丈夫鄭某宇被刑拘,考慮到鄭某蕊系在校大學生,真誠悔過並得到赫醫生諒解,對其採取取保候審。10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探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住院部得知,事件中受傷最嚴重的赫英東醫生仍在住院恢復治療,妻子在病房陪伴照顧,不時有同事和之前的患者前來探望。
-
「醫生是最幸福的職業」,「看門診特別慢」的他,仔細對待每一位...
「門診我看得格外慢。」古善智說,對於大部分醫生而言,給一個病人看診只需要3-5分鐘,但他和門診的每一個病人都要聊到10至20分鐘以上。古善智會認真分析病人的每一張CT,詳細分析患者病情、治療方案和預後效果,並給出一個合理的生存時間推斷。
-
生孩子,要找主治醫生還是主任醫生?看過來人說說有啥差別
可是有一次主任醫師不在,小翠的產檢時間正好到了,就掛了普通門診,婆婆一看醫生的職稱,是個主治醫生,回家後又打主任醫生的電話,把診斷給人家發過去,一定要再次確認才行,小翠覺得怪不好的,主任醫生和主治醫生,差別真的這麼大嗎?對此,我還專門詢問了幾個寶媽,看她們給出的答案如何吧。
-
首個醫師節 見證醫生特殊又普通的一天
這一天,廣大醫生是怎麼過的?昨天,記者走訪本市部分醫院,見證了醫生特殊又普通的一天。 地點:首都兒科研究所 人物:兒科大夫李頎 孩子康復出院是最想要的禮物 本報記者 劉歡 不到8點,首都兒科研究所住院樓6層外科病房,普通(新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頎換好白大褂,匆匆走進病房。 一天的工作,在孩子們此起彼伏的哭鬧聲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