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各種鮮而不膩的小吃出名。在老上海的弄堂裡,常飄著上海小吃那種特有的香味:清淡、甜蜜、鮮美。蟹黃灌湯包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是我兒時最快樂的回憶,它的做法廣為流傳。
首先,將豬油放進鍋裡,可以用高壓鍋或者平底鍋,加入所需用量的蟹肉,倒入少許優質油,熬出蟹油,有淡淡的蟹香即可。記得小時候,經常有人家熬濃香蟹油,滿滿的一大鍋,香氣撲鼻,大家都知道他家要做蟹黃灌湯包了,不約而同地來到了熬油的那戶人家等著灌湯包的出籠。這大概就是小時候的幸福,也是上海特有的嗅覺記憶。
然後,買一些豬腿肉、豬皮和豬肋條肉備用。將豬腿肉和豬皮都洗乾淨、焯水,一起放入湯鍋後加入姜、蒜等調味料煮至肉皮軟糯,撈起後放在碗裡冷卻,將豬腿肉仔細切成小粒,肉皮儘量剁碎,澆上一點原汁雞湯,加入醬油,姜蔥蒜、料酒、鹽進行煨製成湯汁收濃冷卻。
豬肋條上的肉剁成肉末加入醬油、一點精製白砂糖、蔥薑末等調味料、料酒攪拌,再倒入剛剛製成的熱騰騰香噴噴的蟹油、皮凍摻和均勻。小時候的我會在一旁遞東西幫幫忙,只是期盼能快點吃到灌湯包,肚子也在打鼓呢!現在每次吃到灌湯包,那種單純美好的快樂就湧上心頭,鮮美的灌湯包令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美好。
最後,麵粉充分發酵後揉透揉軟,然後稍餳,可以用溼布蓋上,再將另一坨麵粉加一點水,與餳透好了的發酵的面揉在一起,用擀麵杖做出較薄的湯包皮,抹一點餡,然後參考包子的包法,製作灌湯包,捏出鯽魚嘴的形狀,用蒸籠蒸五六分鐘左右,見湯包溢出香氣,包子尖鼓起時取出,蟹黃灌湯包就做完了。
小時候,灌湯包做好後,就會有家長招呼一整條街的小朋友去吃,大家搶啊!笑啊!玩啊!滿嘴流油,喜悅又滿足。蟹黃灌湯包嘗起來味道鮮美、肉質細膩,成色也好看,打開蒸籠,冒著煙的灌湯包讓人看了垂涎欲滴,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灌湯包和小籠包都是上海最具特色的美食,它承載了一代人兒時的回憶,是他們幸福的源泉,獨特的味道讓人垂涎欲滴。希望你也能做出原汁原味的、帶有自己獨特味道的蟹黃灌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