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上海,除了灌湯包,還有哪些地道上海味不得不嘗?

2020-12-19 大吃鯨

上海,一個被稱為魔都的城市,魔都的來歷其實有好幾層原因,首先是因為日本作家村松梢風在他的小說《魔都》中這麼稱呼上海,而在後來上海不斷發展,被人們認為是一個摩登(modern)的城市,於是音譯過來也就這樣一直叫過來,但上海的確是一個魔性的城市,吸引了很多魔性的文化。

如果上海回到50年前,它依然還是那個摩登、潮流的大都市,但還能依然留存著老上海的那種韻味,而現在這種味道卻顯得有些淡了,特別是那些專屬於老上海的傳統小吃已經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引起網絡狂潮的網紅餐廳,不說別的。單就奶茶店而言,上海的網紅奶茶在這一年裡上熱搜的次數不亞於當紅明星。排隊等一個答案的照片和文案成為今年朋友圈打卡標配。

網紅的產品一直層出不窮是上海的一個魔力所在。但是今天,吃鯨君想和大家分享的是50年前風靡上海灘的經典小吃,那些有趣又美妙的味道,經過時間的考驗,直到現在還能佔小吃界一席之地,沒有了網紅餐廳他們能C位出道嗎?

上海的小吃點心歷來精緻又豐富,特別是灌湯包,便宜又美味,是大家特別喜愛的早點,皮薄餡多,湯汁鮮美的蟹黃灌湯包更是一絕,用一根吸管伸進飽滿的湯包裡,先喝一口湯,溫暖腸胃,再吃一口包子,蟹黃鮮美,肉餡鮮香,不管哪一種味道,都讓人管不住心裡的饞蟲。

上海之所以能有現在的發展離不開它優秀的地理環境,作為一個沿海城市,新鮮肥美的海味是大海最好的禮物。因此上海的很多小吃也和海鮮有關,比如有名的蟹殼黃酥餅,其實味道有很多種,蟹粉味是其中的一種,之所以叫蟹殼黃還因為它的形狀和蟹殼很像。烘熟後的蟹殼黃顏色金黃偏紅,和蟹黃的顏色很像,不僅酥脆還充滿油香,鹹甜兩種口味將各種喜好的人一網打盡。

一碗陽春白雪般的清淡和爽口,光潔勁道的麵條下鍋後,幾經翻滾,配上炸好的蔥油,簡單調料後就能端上桌了,樸素的樣子完全看不出它能聲名遠揚,但這就是陽春麵的味道,湯清味美,爽口鮮香,幾點小蔥是這碗面僅有但無比重要的一抹綠色。它更像你在家裡隨便做的熱面,但正因為有家的味道和感覺,才成為了上海人心裡的陽春白雪

怎麼形容上海的排骨年糕有多好吃呢,這麼說吧,整個魔都裡賣排骨年糕的店鋪比賣網紅奶茶的還要多。一般真正的正宗排骨年糕味道不會出現在大飯店,就算真的有,價格也不菲,所以尋找小吃巷子是遊玩的必備功課,油炸過後的大排又酥又香,搭配幾塊過油之後的年糕,有排骨的鹹香,彈牙又筋道,兩種食材的創意搭配能吃到滿滿的幸福感。

在上海錯過早上的灌湯包就像錯過夜晚末班車,不同的是,灌湯包過時還侯,只是沒有了那種熱熱鬧鬧,睡眼惺忪被美味喚醒的感覺。去一個地方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景色收進眼底,但是去體驗那裡的生活,品嘗當地味道,一定是很不錯的經歷。

相關焦點

  • 蟹黃灌湯包,上海獨特的味道
    上海以各種鮮而不膩的小吃出名。在老上海的弄堂裡,常飄著上海小吃那種特有的香味:清淡、甜蜜、鮮美。蟹黃灌湯包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是我兒時最快樂的回憶,它的做法廣為流傳。記得小時候,經常有人家熬濃香蟹油,滿滿的一大鍋,香氣撲鼻,大家都知道他家要做蟹黃灌湯包了,不約而同地來到了熬油的那戶人家等著灌湯包的出籠。這大概就是小時候的幸福,也是上海特有的嗅覺記憶。然後,買一些豬腿肉、豬皮和豬肋條肉備用。
  • 上海灘讓你迷戀,除了風景還有一道小吃叫灌湯包
    上海這座城市始終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一直沒有機會成行,印象中的上海還是從電影中獲取的上海灘,有叱吒風雲的大亨,妖嬈嫵媚的舞女,風姿曼妙的大小姐,拉著洋車的車夫……其實你只有到了上海,才知道真實的世界已不是那個樣子,但不影響它給你帶來的感覺。
  • 上海深度吃貨攻略,輕鬆吃遍地道上海小吃
    但是對於不熟悉上海的遊客來說,"哪些是老上海小吃?去哪裡能吃到地道的?"這些都是頭疼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份上海深度逛吃攻略!給大家介紹老上海小吃,推薦一些老字號,並附上周邊遊玩小Tips。懶人吃貨看重什麼?
  • 上海最正宗最好吃的灌湯包和生煎包在這裡,你竟然沒吃過?
    上海最好吃的灌湯包和煎包,哪家最強?當然是南翔饅頭店和大壺春。偶然的機會,在上海又住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沒什麼事,就在主城區隨便亂轉,看下上海的環境如何,以便決定未來工作的地點,也來看看這裡的食物有沒有對得起在這生活的兩千多萬市民。
  • 教你做地道的生煎灌湯包,味美多汁,材料健康製作簡單
    大家好我是喬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你們喜歡吃的生煎灌湯包,皮薄汁多,營養美味,想知道好吃的灌湯包要怎麼製作嗎?就讓喬木來告訴你吧,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需要用到哪些材料。這裡面的材料除了皮凍,其他都是比較常見的,皮凍不想自己做的話可以買成品,也可以看喬木以前的文章或者視頻,學著自己做。把這些材料都準備齊以後,我們就正式開始吧。做法:首先準備500克左右的麵粉,加入少量的酵母(3克就差不多了),泡打粉(2克左右),用溫熱的純牛奶和面,一邊加牛奶一邊攪拌,不要一下都倒進去了。
  • 充滿爭議的上海蟹黃灌湯包:20元一隻,每天萬人排隊買
    四個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女孩,她們在上海的城隍廟吃蟹黃灌湯包。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漂洋過海來看你,就為了一個——不對,叫一隻,上海的蟹黃灌湯包論只——就為了一隻上海蟹黃灌湯包。這就是上海蟹黃灌湯包。20元一隻。為了它,遠涉重洋到上海?對,不要讓xx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 上海街邊灌湯包15元一個,不好吃也不夠吃,真不如自己做
    上海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就是灌湯包,但當地的灌湯包如果找不對地方的話,吃的也不夠地道。灌湯包倒出都有賣的,而且價格一點也不便宜,街邊小店裡賣15元一個,而且還是手裡拿著站在街邊吃,價格怎麼樣不說,但味道一般般,實在是不值這個價啊,倒還真不如自己做的,雖然不是那么正宗,那也比當地15元一個的好吃!
  • 上海土著不得不嘗的平民美食,來上海一定不能錯過的,不信你試試
    上海土著不得不嘗的平民美食,來上海一定不能錯過的,不信你試試現代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節奏也越來越快了,但是就算生活再好,節奏再快,還是要停下來吃飯的,由於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不願意花太多的時間用在吃飯上邊,很多人把這個環節放在了飯店裡,即省事
  • 上海哪裡的生煎包最正宗?上海有哪些特色美食
    上海生煎包是上海有名的地方傳統小吃。上海生煎包的歷史悠久,品種眾多,吃起來更是美味多汁,受到許多人的喜愛。那麼,上海哪裡的生煎包最正宗?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一、上海哪裡的生煎包最正宗1.南翔饅頭店雖然名字叫南翔饅頭店,但它其實是一家上海生煎店,因為上海人習慣把包子稱為饅頭,所以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因此南翔饅頭店其實就是南翔生煎包店。
  • 沒去最繁華商業街逛一圈,等於白來一趟上海?南京東路哪裡值得逛
    南京東路是上海CBD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聽上海本地的朋友介紹,也是最早最受歡迎的必逛之處呢。這裡有非常多「國貨之光」的旗艦店或者總店,十幾年來屹立不倒,比如老上海無人不知的老鳳祥銀樓,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班尼路,佐丹奴,美特斯邦威國產品牌。
  • 上海名吃:年假期間去到上海,這五道菜你不得不嘗
    上海,總面積6340平方公裡,轄16個市轄區。美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如果你春節期間要去上海旅遊的話,那麼一下這些美食一定要抽空去嘗嘗。一、奉賢海棠糕海棠糕是是上海著名的傳統糕點小吃之一。創製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後逐漸成為江蘇無錫風味小吃之一。同蘇州的梅花糕一樣,同為一道歷史悠久的花色點心。系用特製的模具灌漿烘烤製作。
  • 上海:地道臺灣小吃大搜羅
    【上海:地道臺灣小吃大搜羅】 菜品1:特色小籠包 臺灣鼎泰豐餐廳主營中華傳統風味小吃,品種豐富、風味純正,元盅土雞湯、蟹黃小籠包、紅燒牛肉麵、菜肉蒸餃等都是它的招牌產品,小籠包更是一枝獨秀、業界無二,汁豐味美,皮薄陷多是它最大的特色,用筷子夾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否則破了湯水就流掉了,湯包入口湯汁豐滿,肉質新鮮,味道很不錯。上海的鼎泰豐也保持了較高水準,但同時在價格上相對較高,為了嘗試精品美食也值得一試。
  • 在海口也能吃到地道川菜!這家的豆花不得不嘗……
    天下有多少異鄉人,就有多少條回家的路;但異鄉也總有那麼一條路,你趕過去,就能嘗一嘗家鄉的味道。老羅家的豆花飯店,就是許多在海口打拼的巴蜀人心中的那口純正川味兒。六年前,四川的老羅一家把瀘州豆花帶到了海南,老羅豆花川菜館在海大南門開業了。在海大南門開了三年後,老羅把店面遷到了海甸三東路。店面不大,但依舊是熟悉的味道。
  • 除了「王阿姨」,上海阿姨還有哪些型?
    原標題: 周日品「區」| 除了「王阿姨」,上海阿姨還有哪些型?  王阿姨是上海阿姨(上了年紀的上海女性)中的一種類型,樂觀、爽朗、潑辣,有點小市民氣,也有點「排外」。上海阿姨有哪些特質?中心城區阿姨和郊區阿姨有沒有明顯區別?上海人年輕人和外地年輕人眼裡的上海阿姨,有啥不一樣?
  • 美味誘人的河南開封灌湯包:灌湯包有十八條褶皺,一口吮滿湯汁
    中國美食數不勝數,說到麵食,中國更是沒怕過誰,灌湯包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麵食,可是儘管現在的市場上灌湯包的種類非常多,我們還是很難吃到尤為正宗的灌湯包。要想吃上一口正宗的味道,就不得不說開封的這款美食了。
  • 48小時逛吃長沙,沒吃臭豆腐,也沒吃糖油粑粑,但嘗到了地道湘味
    48小時逛吃長沙,沒吃臭豆腐,也沒吃糖油粑粑,但嘗到了地道湘味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長沙,湖南省的省會,許多人提起湖南菜,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來長沙。都說湖南人的早餐離不開一碗米粉,米粉製品,在南方很常見,這次無獨有偶,還能到長沙本地的有名的「星城粉少」米粉店打卡,因為這家老店已經開了20多年了,趁著年前,這位有個性也是學設計出身的老闆,打算把老店和新店重新裝修,所以我們來的當天正趕上他們年前最後一天營業。
  • 【創業故事】他將小籠灌湯包從曲阜賣到上海!來看孫強和他的手工灌...
    小籠灌湯包對上海人來說,必須正宗純手工。而能夠將純手工灌湯包賣到大上海,則需要讓產品的質量經受最苛刻的考驗。曲阜市尼山鎮大湖村的孫強,做到了這一點。,每個灌湯包都是18個褶。
  • 5家上海最有名小吃店(圖)
    當然,這次的主題還是冷麵,小吃人家自然也會推出冷麵系列,在店內特意開闢了個做冷麵的櫥窗、上海冷麵的特色就是將一盤盤冷麵都調理好,然後大盤的澆頭可以讓人看見,不過這次發現小吃人家的澆頭並不是特別的多,大排、青椒肉絲、辣醬和素澆四種。不過也算是上海最有特色澆頭了。叫上兩份,發覺麵條還是特別的地道,爽口度是滿分,調料的搭配也有味,花生醬濃鬱但不膩口,如果覺得光吃冷麵容易噎住。
  • 風靡臺灣的地道川味牛肉麵!帶著沉澱72年的秘制醬料 終於來上海了!
    風靡臺灣的地道川味牛肉麵!帶著沉澱72年的秘制醬料 終於來上海了!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     誕生於臺灣新竹的「段純貞」牛肉麵,自2007年開業起就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十年間廣開分店,憑藉著地道的川味與祖傳秘制醬料,家家爆滿
  • 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的灌湯包!
    灌湯包,就是我們常見的湯包,也稱灌湯小籠包,是漢族西關小吃,起源於北宋,流行於開封,西安,廣州等地。地道的灌湯包一般為牛、羊肉餡。包子要蘸著佐料吃。佐料為特別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另備小盤糖蒜與香菜。千萬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吃,否則容易被包子裡的熱油湯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