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近日,《問政山東》第56期聚焦了一個名為「智慧臨沂商城」的線上平臺,這個傳說中集商城電商、物流、公共服務等數據信息於一體的「大數據中心」,總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快5年了,卻只能在主頁與主頁之間跳轉。有商戶邊笑邊說:「啥都沒有,就只有一隻小鳥在那飛……」(據6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
這個「智慧臨沂商城」雖然現在看上去十分廢柴,但在開建之際,口氣可是非常大的,不但要「與阿里巴巴中國商業帶互補呼應,塑造臨沂的世界商業名片」,還要「讓蘭山29個批發市場集體觸電,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商集聚中心的又一個裡程碑」,聽上去簡直是規模宏大,雄心萬丈,但如今看上去,更像是一片網絡荒墟,破紙迎風,壞檻當潮,別說商城了,連像樣的鋪面都沒有,只能看到打不開的網頁上,那一隻冷清清的小鳥,怎能不讓人啞然失笑。
這樣的智慧工程,不但沒法給商戶帶來便利,反而增添了許多困擾。因為大家本來都指望著,能夠乘上智慧政務的東風,讓招牌更響亮,生意更紅火,但是發出去的名片一掃碼,只看到如此蕭條諷刺的場景,反而讓客戶覺得極不專業,興趣索然。而疫情期間,由於客流量不理想,這個智慧商城又派不上用場,很多商戶只能自己另尋他路,想辦法上大平臺或是自己搭建平臺,勞心費力,效果也未知。
而且,一個發揮本地特色,服務個體工商戶的政務工程,不但商戶知曉率低,沒法用,負責開發建設的工作人員,親口承認那就是個擺設,就連市長好像都是在問政欄目上才第一次聽說,市長憤怒地表示:「相關部門麻木到令人氣憤!」不知道與之相關的相關部門聽到,內心會不會有一些惶恐和觸動呢?這諷刺的現狀讓人不禁想問,5000萬到底花到哪裡去了?
這種耗費巨資,質量稀鬆,繡花枕頭一般的「大項目」,我們都不陌生,這不就是傳說中的「豆腐渣」工程嗎?從前是橋是樓是飲水設施,如今是網站是微博是線上商城,無非就是上馬之際大吹大擂,拿了資金之後偷工減料,做完之後脆弱無比,根本就難堪大用,不僅暴露了好講空話,不辦實事的虛浮作風,更可能涉及浪費公帑,層層回扣的腐敗行為。更讓人心生疑竇的是,媒體曝光之後,這個殭屍網站竟然開始有所動作,現在可以進入二級頁面了,更加說明,之前的問題並非源於什麼技術難關,資金阻礙,根本就是拿了錢不做事啊!5000萬的財政資金不能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虛擲了,5年的時間更不能這樣胡裡胡塗地拖延過去了,錢花在哪兒了?事壞在什麼地方,當地應立即有監督力量介入,查個水落石出。
客觀而言,在臨沂這樣以小商品批發為特色的地方,建立線上商城,推動智慧轉型,初衷是挺好的,商戶們也是懷有期待的,但好事如果不做好,就會成為糟心事。線上的「豆腐渣」工程,看似無形無狀,不會垮塌傷人,但一旦泛濫成災,同樣是勞民傷財,滋生腐敗,阻礙社會經濟發展,危害不小。因此,各地執政部門在進行智慧政務建設時,也應嚴守紀律,審慎行事,不要被「雲端」、「智慧」、「大數據」等看上去高級現代的詞彙所忽悠,要增強自身的專業性,看清事情的實質,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群眾滿意度才是政府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那些不顧民眾感受的線上「豆腐渣」工程,不僅要及時整治,更要追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