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必考重難點易錯點之——「摩擦力」方法歸納!

2020-12-13 物理畢業班

在中學物理中,力學與電學是中考和高考的重點,而力學中的摩擦力是基礎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初中生乃至高中生的最為易錯點和頭疼的物理問題之一。

其實,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和訣竅,對於摩擦力,只要掌握摩擦力的三個方面知識,就能突破這一問題:

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區分好「運動」與「相對運動」這兩個看似相似卻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運動」永遠是「對地發生運動」!「相對運動」是「對與之接觸的物體發生運動」。

所以,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其中一個可能是靜止的!

一、區分兩種摩擦力:

摩擦力分為三種——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對於滾動摩擦力,平時考察很少而且很簡單。所以我們遇到此類問題主要是如何區分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這兩種!

從物理專業術語來講:關鍵在於對物體間「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的理解。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則二者之間是滑動摩擦力,如果有相對運動趨勢,則二者之間是靜摩擦力。

從生活應用術語來講:只要發生「打滑」的就是滑動摩擦力。有「打滑的趨勢」就是靜摩擦力。

深刻理解並牢固記憶以下兩句話:

「運動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滑動摩擦力!靜止的物體不一定受靜摩擦力!」

即:「運動的物體可能受到靜摩擦力,靜止的物體可能受到滑動摩擦力」

另外:「摩擦力既可以作為動力也可以作為阻力!」

生活舉例:

擦黑板:黑板擦與黑板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黑板是靜止的物體,卻受到滑動摩擦力。此摩擦力對於黑板擦是阻力。

拖把拖地:拖把與地面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地面是靜止的物體,卻受到滑動摩擦力。此摩擦力對於拖把是阻力。

溜冰:溜冰鞋與地面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地面是靜止的物體,卻受到滑動摩擦力。此摩擦力對於溜冰鞋是阻力。

走路:腳相對於地面沒有打滑,所以受到的是靜摩擦力,此靜摩擦力是作為人前進的動力!

爬杆:攥緊杆爬動時,每一隻手用力攥緊時,手與杆之間沒有打滑,受到向上的靜摩擦力,此靜摩擦力是作為人往上爬的動力。

各種車前進時:前輪和後輪都沒有打滑,所以受靜摩擦力。(中學不研究複雜情況)

傳送帶問題中的摩擦力最複雜 :如果打滑,則是滑動摩擦力,否則靜摩擦力。

二、判斷摩擦力方向:

從定義角度判斷: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靜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從受力分析角度判斷:若物體受力平衡並且沒有發生相對運動,則靜摩擦力方向與外力方向相反。

若發生了相對運動,不管受力情況如何,滑動摩擦力都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生活舉例:

走路:腳蹬地,有向後運動趨勢,所以受到向前的靜摩擦力。作為人前進的動力。

自行車用腳蹬時:前輪和後輪都沒有打滑,所以受靜摩擦力。但是由於後輪是主動輪,與地面接觸的那一點有向後運動的趨勢,所以受到向前的靜摩擦力,是車前進的動力。前輪是從動輪,受到向後的靜摩擦力,是車前進的阻力。

自行車只用手推動時:可以把輪子想像成方輪,當然此時依然受到的是靜摩擦力,不過兩個輪子所受阻力方向可以一下判斷出來都向後!

傳送帶往高處運送物體:物體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靜摩擦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計算摩擦力大小:

靜摩擦力:根據二力平衡原理,靜摩擦力等於與之平衡的另外一個力。比如用手推動桌子,桌子不動,則靜摩擦力等於推力。靜摩擦力會隨著推力而變化,但永遠等大反向!

滑動摩擦力:初中只需要記住兩個決定因素:正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若這二因素不變,則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高中則根據公式來求,若受力平衡,也可以根據平衡力來求。

最後一定要記住:遇到摩擦力,我們先要區分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如果是靜摩擦力,通過二力平衡來解決。如果是滑動摩擦力,則只取決於正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只要這二者不變,則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

相關焦點

  • 初三物理「電流和電路」重要方法技巧和易錯點、重難點全歸納!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還沒有學的知識點,我們需要做的是穩穩的打好基礎,每一天都當天達標,當天落實,而後及時歸納總結,把常考點和易錯點、重難點全部熟練的掌握並靈活的運用,如此才能真正達到融會貫通並且為以後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根基!對於初三物理電學的第一個基礎模塊——電流和電路!
  • 通過這五點全面掌握理解「摩擦力」!消滅中學物理重難點!
    摩擦力是中學物理力學內容的一個重難點!怎麼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摩擦力呢?作為一線中學物理教師,我一直給學生們強調這一點:「學習物理的成敗關鍵在力學,而力學的成敗關鍵之一就在摩擦力!」必須深刻理解各種類型的摩擦力,並能做到會判斷摩擦力種類、會求摩擦力大小、會判斷摩擦力方向、並能避免摩擦力的相關易錯點!今天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說一下如何理解摩擦力!一、摩擦力種類:在中學物理中,摩擦力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 初二物理期中考試必考點、易錯點、重難點歸納!抓好這些得滿分!
    各科的分數都是命根,物理尤甚!對於第一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的初二學生而言,似乎在這過去的兩個多月裡,物理知識看起來並不難,而且比較有意思。沒錯,對於剛剛入門的初二上半學期而言,物理學科一定不會上來就學太難的知識,那樣既不符合認知規律,也容易打擊人的積極性。所以,一開始學的內容都是相對簡單的「運動學、聲學、光學」等內容。
  • 中考物理必考!一個視頻概括聲學重難點!
    中考物理有一個必考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及其三要素!今天我們來通過一個典型視頻複習掌握住此類白送分題!很多同學們應該還記得物理課本上的那張同樣的圖片,此實驗可以用來演示的物理規律如下: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通過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轉換成桌球的振動,得出此原理。
  • 中考物理電學基礎必考易錯歸納!電學第三個基本物理量!
    前面我們已經講了初中物理電學的基礎:電流、電壓、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應用等知識點及其各種方法和技巧,今天我們來歸納總結一下「電阻、變阻器」的中考必考知識點、易錯點、方法、技巧等問題。一、關於電阻的相關知識點、易錯點、重難點、方法技巧歸納:首先我們要明白「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和聯繫:所謂的導體是指:「善於導電的物體」!(包括金屬、人體、大地、食鹽水、石墨等)所謂的絕緣體是指:「不善於導電的物體」!
  • 一線教師歸納中考物理易錯點之——聲與光!
    中學生目前學習物理時,大部分同學認為物理不太好學,成績總是差情人意,怎麼突破重難點和易錯點呢?這次總結歸納一下中學物理中的「聲學與光學」!弦樂器(弦長越短,音調越高)聲學易錯點:1.混淆聲波與電磁波的傳播。
  • 10個必考易錯初二物理期中知識點!若不掌握直接影響中考!
    力學,正是初中物理的兩大重點以及難點之一!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初二的同學們需要對每一個力學知識點都牢固掌握,熟練運用,如此才能在期中測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能順利面對一年以後的中考,否則,就會給初三物理的複習帶來極大隱患。今天我們來總結歸納一下初二物理力學內容中的幾個必考易錯知識點,主要包括力、壓強、浮力這三大塊內容。
  • 電流的測量、串並聯電路中電流規律易錯點與認知方法歸納
    可以歸納重要方法、易錯點、重難點內容如下【共計23個知識點和易錯點、方法技巧】:中考考點一:「電荷與摩擦起電」易錯點與認知方法如下——本節課是從微觀角度揭示靜電現象,從而了解電子是可以轉移的,明白摩擦起電的實質。
  • 高一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重難點預測
    高一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重難點預測(註:本文不適合北京、山東新課改地區學生使用)高一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重難點預測王尚老師的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重難點與常考點預測中,前10個考點為平拋運動與圓周運動,後5個考點為萬有引力與航天。(1)速度合成與分解,最典型的就是小船渡河及類似問題。我建議同學們去分析下《物理自診斷》專題12例3,例4,例5,例6;把這些題放到一起,看看解題思路。
  •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重難點及解題方法總結,快速提分!
    而圖(f)中物體B被繩子繫於斜面上端的固定物,那麼它受斜面對它的摩擦力嗎?同樣可以採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假如斜面是光滑的,物體B仍能維持原狀,所以物體B不受摩擦力。重難點2二力平衡的判斷方法①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判定:當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麼這兩個力就定是平衡力。
  • 五道中考物理題突破力學第一大難點!瞬間解決易錯難題
    初中物理有兩大類力學難題,一是「壓強」題,二是「浮力」題。最難的是二者相結合之後再與簡單機械相關聯的綜合題。今天我們通過五道「壓強」題來突破中考物理題中的一些難點和易錯點,希望能對正處於中考衝刺階段的初三學生以及處於期末複習的初二學生有所幫助。第一題:【壓強公式!
  • 1-6年級全冊【高頻易錯題+重難點分析】(可列印版),學霸人手一份!
    高途老師提醒:考前1-3周,正是提分的關鍵時間點。利用好了至少還能進步5-10分。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我們15位老師,結合自己10多年教學經驗,從34個省的名校期末真題卷中,總結出了幾乎90%的孩子都會做錯的常考知識點,整合成【1-6年級語/數/英【高頻易錯題+重難點分析】,考前看一看這份「避坑指南」,不用熬夜複習也能取得好成績!
  • 高中數學易錯點、重難點歸納系列之:集合及其運算
    大家好,我是青蒿數學宋老師,從今天起,我將發布系列文章,對高中數學每一章節的易錯點和重難點內容進行解析說明,並配以十分經典的例題,基本都是宋老師平時授課內容的精華濃縮,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收藏關注。集合這一章可以說是高中數學裡面考察的相對簡單的一章了,但是對於新高一的學生來說可能仍存在一些問題,本章的主要易錯點和重難點內容如下:1. 務必「讀懂」集合:研究集合之前,務必讀懂集合,一般來說,集合都是以描述法的形式給定,即{ | }的形式。
  • 初三物理期中考試必考類型題與易錯題型歸納!
    初三物理期中考試即將要進行了,對於緊張學習中的初三學生而言,期中考試的內容非常重要,因為涉及到幾乎全部電學知識,而這部分知識在中考中的分值又非常大!我們在期中考試之前,先來總結歸納一下期中考試必考類型題以及易錯題。
  • 2020高考物理必考:系統機械能守恆的三類連接體模型+實驗題方法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博揚給大家帶來的是「備戰2020高考物理」系列第六篇:系統機械能守恆的三類連接體模型+測定動摩擦因數的三種方法,此類題型是高考物理中必考考點,熟練地掌握有關物理模型有利於我們獲得高分,下面我們進入正題。
  •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難點都在這裡了!一篇文章搞定
    2、紙帶的處理,是這部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易錯問題。3、濫用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公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按照力命名的依據不同,可以把力分為①按性質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 為何物理課本不把此實驗設計的更完美?別高估初學者學習能力!
    比如說「探究二力平衡」實驗,課本中採用的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個四輪小車,雖然此模型比單純的二力拉動物塊已經減少了所受桌面摩擦力的影響,但是和習題中的另一個模型比較起來又遜色不少,習題中常見的更完美的模型是二力拉動「紙片」,該模型既克服了摩擦力的不利因素,又非常容易探究二力反向這個平衡條件,因為用剪刀剪斷紙片就可以了。
  • 高中物理易錯點總結,學好物理很輕鬆
    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的薄弱科目,80%的學生理綜沒有靠高分,其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拖了後腿,那麼如果高中物理的易錯點難點有哪些了,以下為高中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 80個高中物理重難點易錯點全匯總!(理科生一定收藏可列印!)
    以下80個高中物理重難點易錯點系列歸納是前面所發布的高中物理易錯點的全面匯總,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前面沒發布過的,這些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高中物理易錯重難點
  • 高中數學易錯點、重難點系列之:「一招搞定」三視圖還原
    三視圖幾乎是高考必考內容,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多面體,二是旋轉體,三是組合體。其中的難點是對於多面體的三視圖還原,至於組合體,將其拆分為兩部分,對其進行分別還原即可。下面宋老師就對三視圖問題進行分析,教大家兩種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並對三視圖還原中的易錯點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