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媽媽都帶著孩子讀書,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讓孩子愛上閱讀?
書,確實沒辦法一下子解決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但是書,會是一位很好的朋友,是可以抵達孩子心底的通道。可以拉近孩子與自己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會在逐步建立和擴展孩子認知的過程中,降低問題發生的機率。
它是最簡單的,讓孩子去體會生命,感受生命的過程。
你還記得自己最早看的那本書叫什麼名字麼?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自己的閱讀習慣是在高中才建立起的,因為不喜歡老師、不喜歡上課,在課堂上也實在睡不著,沒辦法只能選擇看些雜七雜八的課外書。閱讀習慣建立在我穩居倒數第一的高二。
而這種習慣也讓我在複課的那一年,逆襲走進了大學。直到現在,上班的路上還有睡前,我依然有堅持閱讀的習慣。
在我的影響下,不到兩歲的兒子,見到書,也如同見到老友。即使我不在它身邊,只要有書在,他都不會覺得孤單或者害怕。閱讀帶給他沉靜的同時,也給他帶來的坦然和自信。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每個媽媽都有的美好期待。但其實,愛上閱讀這件事真的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在於父母的引導和陪伴。
很多家長提到閱讀,就會把自己的閱讀感受無意識投射給孩子,更有的家長因為自己不太喜歡閱讀,而把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視作一件大事。不自覺的就會給孩子帶去閱讀壓力。甚至產生逼迫或者不耐煩。
有位媽媽給我說,自己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還非常喜歡纏著自己講故事,但是到了四五歲就變了。每次媽媽一要給他,孩子就跑。
追其原有,有一次孩子不想聽故事,就像看動畫片,媽媽為了讓孩子堅持住這個「好習慣」,各種威逼利誘,大概也就是從那以後,孩子就對看書這件事產生了逆反。沒有人喜歡被強迫,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要努力幫助孩子打開閱讀的大門。孩子收穫到了閱讀的樂趣,那他什麼時候讀,想讀多久,根本不需要刻意為之。因為只有當孩子覺得閱讀就跟吃飯睡覺甚至呼吸一樣自然,並且在閱讀中個給他帶來了快樂的感受和智慧的輸入,孩子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去做。
很多父母跟我說,自己給孩子念書,孩子沒什麼反應,東張西望,聽也行,不聽也行,根本沒什麼進展。
然後我問他,你和孩子都在故事裡麼?很多父母和孩子做親子閱讀真就是應付差事,為了「培養」孩子,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心不在焉,巴不得儘快結束。
在和孩子讀書的時候,你一定要把自己和孩子融入其中,你可以嘗試大聲地、誇張地去表達。快樂的時候語言輕快,悲傷的時候也要跟著難過,孩子是試聽性群體,他們在小時候,喜歡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喜歡用心去感受。在讀書時,我多半會觀察我兒子的反應,引導他漸入佳境。如果還不夠投入,我會挑選某個重要環節和他進行肢體互動,將他帶入故事當中。
最近我們在看dk的那些最重要的動物,我兒子只聽大猩猩那一頁,反反覆覆的「再講一遍,再講一遍。」
孩子喜歡重複,因為他捕捉信息的能力有限,他需要早每一次重複中,尋找那些對他有價值的關鍵信息,雖然是重複的,但是他可以確保自己每次都有收穫。
而且重複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孩子樂在其中。
我經常看一些培養孩子閱讀的文章,都說不要給孩子太多選擇,孩子會分心,但是在我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其實孩子們是有自己的喜好的,我兒子有個階段喜歡大猩猩,你給他100本書,他也會迅速找到裡面所有有關大猩猩的繪本或者卡片。其他的而根本無視,當然也有一些時候,他沒有什麼特別想看的,就會跟我說,媽媽選。其實不想自己做出選擇一樣也是一種選擇,一樣需要被尊重。
做完我們開了一套新書,一共24本,他把所有的書散落在床上,每一本都翻開,看兩眼丟一邊,姥姥就抱怨說「你不能少給他拿兩本」,但是我就在一邊安靜的陪著他一本一本的翻,一本一本的選,最後二十多分鐘過去了,他選出了一本樂器書,對著我興奮的喊「媽媽,樂隊,這是樂隊」之後就坐在床上一頁一頁的翻,來來回回的翻。很多時候,我們只有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並且尊重他的選擇,你才會發現,孩子在當下,他會更在意什麼,投其所好,給與他當下最在意最想關注的點,讓他自己愛上讀書還會困難麼?
關於閱讀,父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有的媽媽說我的孩子不愛看書呀,結果細問,家裡的書都束之高閣,或者是收在固定的地方。
閨蜜加的男孩七歲,家裡孩子出沒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書,客廳、書房、臥室、兒童房、廁所,隨處可見各種讀物,不管你在哪停留,如果覺得無聊,隨手就能拿到自己感興趣的讀物。
其實讀書和吃飯一樣,隨手可取的各種品類的書,真的可以避免閱讀「挑食」。天文地理,文史經哲,小說散文,漫畫繪本,其實只要是健康的書,無所謂有用沒用之說。
而且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為孩子打造一個小小的閱讀角或者家庭圖書館。都是很好的棲息場所。
閱讀,沒有捷徑可走,所以閱讀要越早開始越好,孩子的牴觸心理越輕,越容易接受。有調查現實,0-3歲的時候沒有接觸圖書的孩子。3-6歲的時候接受起來比之前要難,而0-6歲都沒有接觸繪本閱讀的孩子,上小學再去培養閱讀習慣,那更難一些了。
關注我,我們一起關注兒童成長,若在育兒中遇到困惑,歡迎私信,我會第一時間為你解惑,我們一起努力培養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