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每日自主閱讀兩小時,媽媽做對4件事,幫助孩子做好閱讀

2020-09-03 海豚心智


好多媽媽都帶著孩子讀書,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讓孩子愛上閱讀?

書,確實沒辦法一下子解決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但是書,會是一位很好的朋友,是可以抵達孩子心底的通道。可以拉近孩子與自己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會在逐步建立和擴展孩子認知的過程中,降低問題發生的機率。

它是最簡單的,讓孩子去體會生命,感受生命的過程。


你還記得自己最早看的那本書叫什麼名字麼?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自己的閱讀習慣是在高中才建立起的,因為不喜歡老師、不喜歡上課,在課堂上也實在睡不著,沒辦法只能選擇看些雜七雜八的課外書。閱讀習慣建立在我穩居倒數第一的高二。

而這種習慣也讓我在複課的那一年,逆襲走進了大學。直到現在,上班的路上還有睡前,我依然有堅持閱讀的習慣。



在我的影響下,不到兩歲的兒子,見到書,也如同見到老友。即使我不在它身邊,只要有書在,他都不會覺得孤單或者害怕。閱讀帶給他沉靜的同時,也給他帶來的坦然和自信。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每個媽媽都有的美好期待。但其實,愛上閱讀這件事真的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在於父母的引導和陪伴。

培養孩子閱讀時的誤區

很多家長提到閱讀,就會把自己的閱讀感受無意識投射給孩子,更有的家長因為自己不太喜歡閱讀,而把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視作一件大事。不自覺的就會給孩子帶去閱讀壓力。甚至產生逼迫或者不耐煩。


有位媽媽給我說,自己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還非常喜歡纏著自己講故事,但是到了四五歲就變了。每次媽媽一要給他,孩子就跑。

追其原有,有一次孩子不想聽故事,就像看動畫片,媽媽為了讓孩子堅持住這個「好習慣」,各種威逼利誘,大概也就是從那以後,孩子就對看書這件事產生了逆反。沒有人喜歡被強迫,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要努力幫助孩子打開閱讀的大門。孩子收穫到了閱讀的樂趣,那他什麼時候讀,想讀多久,根本不需要刻意為之。因為只有當孩子覺得閱讀就跟吃飯睡覺甚至呼吸一樣自然,並且在閱讀中個給他帶來了快樂的感受和智慧的輸入,孩子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去做。


四個方法,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繪聲繪色,重拾童心

很多父母跟我說,自己給孩子念書,孩子沒什麼反應,東張西望,聽也行,不聽也行,根本沒什麼進展。

然後我問他,你和孩子都在故事裡麼?很多父母和孩子做親子閱讀真就是應付差事,為了「培養」孩子,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心不在焉,巴不得儘快結束。


在和孩子讀書的時候,你一定要把自己和孩子融入其中,你可以嘗試大聲地、誇張地去表達。快樂的時候語言輕快,悲傷的時候也要跟著難過,孩子是試聽性群體,他們在小時候,喜歡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喜歡用心去感受。在讀書時,我多半會觀察我兒子的反應,引導他漸入佳境。如果還不夠投入,我會挑選某個重要環節和他進行肢體互動,將他帶入故事當中。

和孩子一起享受重複

最近我們在看dk的那些最重要的動物,我兒子只聽大猩猩那一頁,反反覆覆的「再講一遍,再講一遍。」


孩子喜歡重複,因為他捕捉信息的能力有限,他需要早每一次重複中,尋找那些對他有價值的關鍵信息,雖然是重複的,但是他可以確保自己每次都有收穫。

而且重複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孩子樂在其中。

尊重孩子的選擇

我經常看一些培養孩子閱讀的文章,都說不要給孩子太多選擇,孩子會分心,但是在我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其實孩子們是有自己的喜好的,我兒子有個階段喜歡大猩猩,你給他100本書,他也會迅速找到裡面所有有關大猩猩的繪本或者卡片。其他的而根本無視,當然也有一些時候,他沒有什麼特別想看的,就會跟我說,媽媽選。其實不想自己做出選擇一樣也是一種選擇,一樣需要被尊重。


做完我們開了一套新書,一共24本,他把所有的書散落在床上,每一本都翻開,看兩眼丟一邊,姥姥就抱怨說「你不能少給他拿兩本」,但是我就在一邊安靜的陪著他一本一本的翻,一本一本的選,最後二十多分鐘過去了,他選出了一本樂器書,對著我興奮的喊「媽媽,樂隊,這是樂隊」之後就坐在床上一頁一頁的翻,來來回回的翻。很多時候,我們只有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並且尊重他的選擇,你才會發現,孩子在當下,他會更在意什麼,投其所好,給與他當下最在意最想關注的點,讓他自己愛上讀書還會困難麼?

創造閱讀環境和氛圍

關於閱讀,父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有的媽媽說我的孩子不愛看書呀,結果細問,家裡的書都束之高閣,或者是收在固定的地方。

閨蜜加的男孩七歲,家裡孩子出沒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書,客廳、書房、臥室、兒童房、廁所,隨處可見各種讀物,不管你在哪停留,如果覺得無聊,隨手就能拿到自己感興趣的讀物。



其實讀書和吃飯一樣,隨手可取的各種品類的書,真的可以避免閱讀「挑食」。天文地理,文史經哲,小說散文,漫畫繪本,其實只要是健康的書,無所謂有用沒用之說。

而且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為孩子打造一個小小的閱讀角或者家庭圖書館。都是很好的棲息場所。

閱讀,沒有捷徑可走,所以閱讀要越早開始越好,孩子的牴觸心理越輕,越容易接受。有調查現實,0-3歲的時候沒有接觸圖書的孩子。3-6歲的時候接受起來比之前要難,而0-6歲都沒有接觸繪本閱讀的孩子,上小學再去培養閱讀習慣,那更難一些了。

關注我,我們一起關注兒童成長,若在育兒中遇到困惑,歡迎私信,我會第一時間為你解惑,我們一起努力培養好孩子。

相關焦點

  • 讓4歲寶寶順利走上自主閱讀路,媽媽只需抓住2個關鍵期
    1歲5個月開始認字,會說完整的一句話,2.5歲認識1000字左右,4歲自主閱讀。專家認為:9個月到24個月(2歲)是理解語言的關鍵期,2歲到4歲是表達語言的發育關鍵期。此時學習語言效果最佳,而且獲得的語言習慣最容易長期保持下去。我寶寶的語言發展那麼好,4歲就能自主閱讀,其實,我就做了2件事。
  • 牛娃媽媽分享:如何讓7歲孩子1個月做到每天自主英文閱讀1小時?
    新學期牛娃分享:7歲的Jack同學,0基礎到LWP僅僅用了2年,這神速進步跟家長幫助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分不開的。每天在家自主閱讀一個小時,認真完成作業,上課全勤,這樣的學習習慣,值得我們很多小朋友學習。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即使是學習上的一個小milestone,也需要很多很多付出。
  • 《幫助你的孩子愛上閱讀》:如何培養0-4歲的孩子愛上閱讀
    《幫助你的孩子愛上閱讀》是一本簡單易懂又實用的親子閱讀指導手冊,教會父母怎麼把閱讀引入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愛上閱讀。作者愛麗森·戴維,通過大量的調研,並結合自己孩子愛上閱讀的親身經歷,編寫而成。書中根據0~16歲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告訴父母,如何在各個年齡段,有重點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這三個技巧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比起自己主動看他們更喜歡傾聽,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孩子在8歲前,母語的聽力詞彙量大於閱讀詞彙量,也就是說孩子能夠聽懂一些情節更複雜的內容,但無法閱讀,這點我們在上一篇文章裡詳細講過。一般情況下,如果親子閱讀的基礎比較好,但是到了孩子三、四年級時依然比較依賴家長的話,其實就是在這個階段沒做好。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如何做好識字過渡階段,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自主閱讀。
  • 3歲牛娃媽媽如何讓娃一年實現自主閱讀!?
    2歲半開始正式英語啟蒙,一年時間就帶娃實現英語自主閱讀,RAZ進度已經到G~這個英語小牛娃青兒是我們家長筆記打卡交流群的小明星,不僅英語超強,語文小古文也背誦的非常順暢,數學更是已經學到了學而思培優一年級的課程。
  • 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不能做的10件事
    雖然不要叫孩子關掉電視,去看一本課外讀物,但是,平時就可以和孩子約定看電視、玩計算機及iPad的時間。比如一天使用3C產品的總和時間為一個小時,或是一個星期總共七個小時,看孩子是想把時間分配到每天去呢?還是想要自己調配時間?這中間包含他們做報告,或是和同學聯繫事情的時間,他們自己都要掌握好。如果有特別狀況,孩子可以跟父母預支時間,但一定要還。
  • 育兒日記| 怎樣幫助孩子實現英文自主閱讀?
    怎樣幫助孩子實現英文自主閱讀?
  • 給孩子讀書兩三年了,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自主閱讀?
    這裡找了兩個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1.家長讀孩子就聽,但孩子從來不會主動閱讀;不主動讀書是閱讀興趣的培養出現了問題,當我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是不需要任何人督促的,孩子也是一樣,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後面的自主閱讀就不是問題了。
  • 《閱讀手冊》:真正的閱讀,是自主閱讀
    閱讀是一個良好的自然狀態,一點不神秘,對一個真正的閱讀者來說,閱讀就像喝水吃飯一樣,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種自然狀態,其實包括我讀我想讀我會讀我持續讀四種,此外閱讀是個人化的活動,需要由個人獨立進行,而閱讀的作用在於幫助閱讀者發展學習能力和構架人生。
  • 新學期快要到了,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做好這4件事
    新學期就要到了,快樂的暑假就要結束了,相信很多孩子都還處在「假期症候群」的懶散狀態下, 但是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為了有一個更好的過渡,家長可以做這4件事情幫助孩子成長。做時間的富者,每天早起20分鐘 在最後的這幾天假期裡,有意讓孩子每天早起20分鐘,並利用這20分鐘閱讀、背單詞,做一些高效率的事情,並且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晨孩子頭腦更靈活清醒,能較快投入到注意力要求較高的學習任務中,也不易疲勞,做事效率更高。
  • 繪本陪讀的8個等級,學會這些幫孩子完成從興趣-理解-自主閱讀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陪讀繪本,2-4個月的寶寶就可以適度的刺激視覺,來促進視知覺的發掘,我們家寶寶2個月的時候,我就有給寶寶讀過一本卡片書《黑白卡》,但是要注意的是每次閱讀不要超過一分鐘,避免寶寶視覺疲勞,那個時候更多的我跟寶寶媽媽給寶寶說,等到4個月的的時候就開始要抓書了,其實這個也是很多媽媽的困惑,經常有寶寶媽媽問我,一給孩子讀繪本孩子就抓,使勁翻,根本就讀不下去,但是寶媽要理解的一點是
  • 幫助孩子走上英文自主閱讀之路
    英文閱讀啟蒙一.親子共讀開啟英文閱讀啟蒙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興趣比讓他學會英文閱讀的技巧更重要,贏在起跑線可能輸在終點。除非孩子有語言天賦,否則我不建議您過早讓孩子自主閱讀。建議最早四歲才開始讓孩子學習自主閱讀。但四歲之前家長可以與孩子親子共讀,培養孩子聽英文故事的興趣,讓孩子知道文字與聲音之間有關聯、有意義。為了培養孩子對英文的敏感度,您可以讓孩子多聽、多說,讓孩子聽原版的英文歌曲、童謠或故事書,與孩子進行互動。 幫助孩子學好任何一樣東西,家長都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
  • 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要做好這四件事
    可是,孩子的「閱讀」,並不會因為你開始得早,或是買的書多而平順,故而,在閱讀一事上,家長的「十萬個為什麼」就如同「彈幕」一樣噴湧而出:為什麼我家孩子只肯親子閱讀,不肯自己看書?為什麼家裡買了很多書,孩子就是不愛閱讀?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書,寫作還是很差?為什麼……作為家長之一,我自己也有很多疑惑。閱讀和愛閱讀之間到底差的是什麼?
  • 閱讀攻略|5歲就該自主閱讀?自主閱讀最大的門檻,從來不是認字
    隨著孩子長大,逐漸進入識字敏感期,媽媽們就要開始為孩子獨立閱讀做好準備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閱讀能力。孩子能夠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書籍,自主掌握閱讀的節奏,沉浸其中,理解書中的主要內容,從閱讀中汲取滋養。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該「自主閱讀」了,媽媽該放手就放手
    他們不必每天等爸爸媽媽回家看自己喜歡的書。任何時候閱讀都很容易,任何地方。舒適.如果父母給孩子讀書,孩子主要靠聽來理解知識。媽媽爸爸把他們的感受嵌入到文本中,他們傳達給孩子的是對爸爸媽媽的理解。孩子們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這裡面逐漸積累過程。因為孩子的理解力有限,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聽和讀是非常必要的年輕。但是當你長大後,你必須把你過去的積累轉化為你自己對書面知識的理解和理解。
  • 幼兒識字閱讀經驗貼-1:2歲指讀/3歲識字/5歲雙語自主閱讀
    :蝌蚪2歲書單有沒有,3歲書單有沒有,4歲看啥書?發給我吧!先說關於下蝌蚪的啟蒙閱讀時間線:-1歲8個月,親子閱讀,繪本啟蒙-2歲半,親子閱讀,繪本指讀-3歲半,自主閱讀,中文繪本+親子閱讀,英文分級繪本-4歲,親子閱讀,古文詩詞-5歲半,自主閱讀,中文名著,英文繪本,古文詩詞
  • 從親子閱讀到讓孩子自主閱讀,父母只需這樣做
    所謂聽力詞彙,是指孩子聽見單詞的發音,能馬上明白詞義的詞彙。這個階段需要大量的聽,建立起詞彙發音與意思的關聯。看動畫片裡面的畫面和情節、以及親子閱讀繪本裡面的圖片,都是幫助孩子理解詞彙,確保孩子能聽懂。
  • 斯坦福教授:睡前跟孩子一起做這2件事,孩子的智商會遠超同齡人
    我們都知道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父母的正確教導和堅持,根據兒童分析師發現,孩子的性格養成關鍵期是3-10歲,所以,要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在這個階段就要好好的塑造和教育。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忙於工作,在生完孩子之後將養育孩子的責任都放在了老一輩身上,家長本身陪孩子的時間就不是特別多,通常只有下班之後或者睡覺之前這兩段時間。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學會這4個訣竅,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閱讀發展早期(6個月-2)歲,翻書、看圖畫。這個階段,孩子通常未必會從第一頁開始看,甚至喜歡反覆看某一頁的某個圖片。閱讀發展中期(3-4歲),聽故事。閱讀發展後期(5-6歲),嘗試文字期。我們身邊不乏有很多牛娃,中班大班就能自主閱讀,拿著圖畫書或者橋梁書(圖畫書到文字書的一種過渡書)可以認真地看上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但這並不代表每個孩子自主閱讀的年齡都必須提前到中班大班。
  • 四招讓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我通過對孩子進行自主閱讀興趣的培養觀察發現,只要年輕父母非常重視孩子識字興趣和閱讀興趣培養,通過兩到三年時間的堅持,絕大孩子基本上都可以進入獨立閱讀的狀態。但綜合很多家庭對孩子進行閱讀興趣培養來看,由於年輕父母忽視對孩子進行識字興趣培養,更不懂如何去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興趣,這就讓孩子在學前錯失了對識字興趣和自主閱讀興趣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