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6字 | 7分鐘閱讀
主理小編Sarah | 文
產業新營銷參考 | 來源
波士頓矩陣是諮詢顧問常用的一個分析工具,指導企業對自身產品進行組合策略,形成優勢,取得更優的市場份額。
SCQA是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提出的一種思維邏輯,結構化表達的工具,有助於讓表達更加具有結構性和吸引力。
一起看看兩種讓你變得更加吸引人的分析和表達工具:波士頓矩陣和SCQA。
波士頓矩陣
波士頓矩陣的發明者、波士頓諮詢的創始人布魯斯認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必須擁有「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各不相同的產品組合。於是他用這兩個維度,畫了一個「二維四象限矩陣圖」,並給這個矩陣中的四象限,起了幾個形象的名字:現金牛,明星,山貓(問題),和瘦狗。我來分別介紹一下。
01
現金牛業務(Cash Cows)
現金牛業務,也被戲稱為「印鈔機」,它通常有很高的相對市場份額,但也因此市場增長率就顯得低了,比如微軟的Windows和Office,谷歌的搜索業務,都是現金牛,印鈔機。
02
明星業務(Stars)
明星業務,通常是很有前景的新興業務,在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佔據了相對高的市場份額。比如從賣書起家的亞馬遜,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雲計算業務,並佔據領先地位。雖然開始不賺錢,甚至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但它是未來。一旦明星業務成為現金牛,公司就進入下一個爆發期。
03
問題業務(Question Marks)
問題業務,也就是山貓業務,是一些相對市場份額還不高,但市場增長率提高很快的業務。比如谷歌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等業務的投入。之所以叫「問題業務」,是因為它們最終會成為明星業務,甚至現金牛業務,還是會死掉,是不確定的問題。
04
瘦狗業務(Dogs)
相對市場份額很低,也看不到什麼增長機會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業務,被稱為瘦狗業務,比如微軟的智慧型手機,騰訊的微博,百度的電商。
如何運用波士頓矩陣呢?這裡提出四種戰略建議:
第一,發展戰略。就是不惜用「現金牛業務」的收益,大舉投入到「問題業務」中,以提高相對市場份額,儘快成為「明星業務」的戰略。
第二,保持戰略。就是不輕易投資新方向,好好養牛,維持市場份額,讓「現金牛業務」產生更多的收益。
第三,收割戰略。對強大的替代產品已經出現的「現金牛業務」,比如柯達的膠捲相機,和發展前景不佳的「問題業務」和「瘦狗業務」,可以考慮儘可能快速收割短期利益,然後準備放棄。
第四,放棄戰略。對於無利可圖的「瘦狗業務」,果斷清理、撤銷、出售,把資源用在其他有前景的業務上。
小結:認識波士頓矩陣
什麼是「波士頓矩陣」?波士頓諮詢的創立者布魯斯用「相對市場份額」作橫軸,「市場增長率」作縱軸,畫了一個「二維四象限矩陣圖」,把公司的業務組合,分為現金牛業務、明星業務、問題業務,和瘦狗業務。
這樣分解業務,不僅看清業務和現金流的關係,更能使用發展戰略、保持戰略、收割戰略,和放棄戰略,在動態中尋求最佳的業務組合,和發展姿態。
SCQA架構
說完了波士頓矩陣,我們來說SCQA架構。
領導要求你匯報工作,當然要非常重視,連夜準備了100多張PPT。可是你剛講了2頁,就感覺到老闆心情不知道收到什麼人的影響,不是很好。你講到第5頁的時候,他打斷你說:不要講PPT了,直接說重點。好吧,當然蒙圈,石化在現場......
為什麼會這樣?老闆不滿意,真是因為你的報告中「沒有重點」嗎?你可能會很委屈:我說的都是重點啊!其實老闆不滿意,並不是一定因為你的報告「沒有重點」,而是在你那沒有受過「結構化表達」訓練的、混亂的陳述中,他怎麼都抓不到重點。不是你沒講,是他沒聽懂,因為他沒聽懂,你要有更吸引人的表達方式!
概念:SCQA架構
什麼叫「結構化表達」?
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除了提出我們之前學習的MECE法則之外,還提出了一個「結構化表達」工具:SCQA架構。
SCQA是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
S:即情境,也稱背景(Situation);
C:即複雜性,常意譯為衝突(Complication);
Q:即問題(Question);
A:即答案(Answer)。
先給大家舉個「慄子」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有一孫姓將軍,奉命鎮守邊關,抵禦外敵(S)
據前方來報,敵軍十萬大軍浩蕩殺來,奈何我方只有區區萬人(C)
如何能夠抵禦對方軍隊,如何能夠獲取戰鬥的勝利?(Q)
孫將軍寫下了一本包含「五事七計、十二詭道......」的兵法(A)
案例
基於SCQA架構,可以衍生出:標準式(SCA),開門見山式(ASC),突出憂慮式(CSA)和突出信心式(QSCA)。我們一個個來介紹。
01
標準式(SCA):背景 -衝突 - 答案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客戶?你滿懷激情的跟他聊了很久,介紹了半天你的產品,他也確實很動心,似乎覺得什麼都好,但最後就是覺得太貴了呢?」
這是在講述「心理帳戶」這個概念的背景,也就是S。
「真的是因為他小氣嗎?你可能會發現他的包,他的表都很奢華。小氣和大方是相對的,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這些所謂小氣的客戶變得大方呢?」
這是一個與常識的衝突,也就是C。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小氣和大方背後的商業邏輯,教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課程即將給出的答案,也就是A。
「場景導入,打破認知,核心邏輯」,其實就是SCQA架構中的「標準式(SCA)」。
02
開門見山式(ASC):答案 – 背景 - 衝突
回到最開始的案例,你可以試著這麼報告。
「老闆,我今天要向你報告的是:關於把公司的銷售激勵制度,從獎金制,改為提成制的提議。」
這就是開門見山,直接拋出答案。
「公司從創始以來,一直使用獎金制來激勵銷售隊伍。這是主流三大激勵機制(提成,獎金,分紅)中的一種,它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場景。」
這就是背景,把激勵制度做一個完整的交代。
「但是,獎金制在公司業務迅猛發展,覆蓋地市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造成了很多激勵上的不足。」
這就是衝突。你試試,用「答案 - 背景 - 衝突」的開門見山式和老闆溝通,他還會不會說「直接說重點」。你的第一句話就是重點。
03
突出憂慮式(CSA):衝突 – 背景 –答案
突出憂慮式,關鍵在於強調衝突,引導聽眾的憂慮,從而激發對背景的關注,和對答案的興趣。
這一招,醫生常用。
「哎喲,你這病不輕啊!」
這就是衝突。聽到這句話的,估計沒有人心裡不咯噔一下的。
「還好,能治。美國剛剛有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通過了FDA認證。」
這就是背景。聽到這句話,你一顆懸到嗓子眼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就是……有點貴。」
這就是答案。這時候,估計再貴你也無所謂了。
04
突出信心式(QSCA):問題 - 背景 - 衝突 - 答案
很多廣告文案都用了這一招。
得了灰指甲——陳述背景S
一個傳染倆——在這個背景下發生了衝突C
問我怎麼辦?——站在對方的角度,提出疑惑Q
馬上用亮甲!——給出解決方案A,這是文案要表達的重點
小結:認識SCQA架構
「結構化表達」工具:SCQA架構,用標準式(SCA),開門見山式(ASC),突出憂慮式(CSA)和突出信心式(QSCA),提高表述的結構性,突出重點。靈活的根據自身需要的表達方式進行變化,讓你的表述更加吸引人!
王京剛博士著作《華為的戰略》已上市,
歡迎預訂!!!